2018年电大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两份附答案_第1页
2018年电大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两份附答案_第2页
2018年电大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两份附答案_第3页
2018年电大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两份附答案_第4页
2018年电大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两份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年电大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两份附答案建筑测量作业填空题1. 测量误差来源于测量仪器、观测者、及外界条件。2. 观测条件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称为 等精度 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称为 不等精度 观测。3. 观测值中误差越大,观测精度 越低。4. 系统 误差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消除,偶然 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合理地处理观测数据,以减少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5. 倍数函数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 和差函数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线性函数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6. 导线的形式分为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7.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 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8. 附合水准线路 A123B 中,水准点 A、B 的高程分别为:H A=254.350m,HB=257.215m,又测得 A、B 两点的高差为hAB=+2.836m,则其高差闭合差为 -0.029m 。9. 闭合水准线路 A123A 中,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分别为 hAB=+2.836m,h 12=-3.684m,h 23=+4.216mh3A=-3.384m,则其高差闭合差为 -0.016m 。10.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是 进行数据处理,消除角度和边长观测值中偶然误差的影响,最终推算出导线点的坐标。导线内业计算包括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根据改正后的角值,重新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计算待定导线点坐标。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什么叫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答:中误差:设在相同条件下,对真值为 的量作 次观测,每次观测值为 ,其真误差 : ( =1,2,3 ) 则中误差 的定义公式为 = 容许误差:在衡量某一观测值的质量,决定其取舍时,可以该限度作为限差,即容许误差。相对误差:就是中误差之绝对值(设为|m|)与观测值(设为 D)相除,再将分子化为 1,分母取其整数后的比值(常以 表示),如下式所示。 = 2.试指出下列误差的类型:答:系统误差类型为:钢尺尺长误差;视距测量的乘常数误差;水准仪的 i 角误差;水准测量水准气泡符合不准确的误差;偶然误差类型:钢尺定线不准、弯曲、不水平等给量距造成的误差;经纬仪对中不准确给测角造成的误差。3.系统误差的影响一般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以消除?偶然误差的影响能消除吗?为什么?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只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就可以将系统误差的影响予以消除。如钢尺定期检定其尺长改正数,据此对测量成果加以改正。水准测量注意使测站的前后视距相等,从而使测站高差不再含有 角误差的影响。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就可以较好地消除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竖盘指标差的影响。偶然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不固定,或看上去没有一定规律的误差。它的影响不能消除,因为由于受到仪器性能、观测员生理功能的限制及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偶然误差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观测值中。4. 评定角度测量精度指标能用相对误差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相对误差是中误差之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并将分子化为 1,表分母取其整数后的比值。一般当误差大小与被量测量的大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时,适于采用相对误差作为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例如距离测量。而角度测量中,测角误差与被测角度的大小不相关,因而,就不宜采用相对误差作为评定角度测量精度的指标。5.导线选点应注意什么?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各适用于什么情况?它们的内业计算有何不同点?答:导线选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导线点在测区内应分布均匀,相邻边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2)相邻导线点之间应互相通视,以便于仪器观测。(3)导线点周围应视野开阔,以有利于碎部测量或施工放样。(4)导线点位的土质应坚实、以便于埋设标志和安置仪器。符合导线各适用于从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经导线点 1、2 ,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上,闭合导线适用于从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经导线点 1、2 ,再回到原已知点和已知方向上。 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一致,仅两种闭合差的计算有所不同。6. 导线外业测量工作有哪些技术要求? 答:1)导线边长的要求见表一:表一:测图比例尺 边长/m 平均边长/m 1 : 2000 1 : 1000 1 : 500 1003008025040150180110752)测量水平角的测回数和限差要求表二。表二:比例尺 仪器 测回数 测角中误差 半测回差 测回差 角度闭合差 DJ2 1 1 : 500 1 : 2000 DJ6 2 DJ2 1 1 : 5000 1 : 10000 DJ6 2 3)边长测量导线边的边长(水平距离 )可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采用往返取平均的方法,往返较差的相对误差一般应小于 1/30001/2000。7. 和水准测量相比较,三角高程测量有何优点?适用于什么情况?答: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进而推算未知点高程一种方法。三角高程测量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定目标的竖直角和测站与目标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求取测站和目标之间的高差。水准测量通常适用于平坦地区,当地势起伏较大时,适宜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地面点的高程。三角高程测量适用于地势起伏较大时采用。 8. 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一般水准测量有何不同?)答: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是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与一般水准测量大致相同,只是由于要求的精度更高,因而在运用双面尺法的同时,为了削弱仪器 i 角误差的影响,增加了视距观测,所须满足的限差也更多、更严。10. 交会测量适用于什么情况?交会方法的哪些?(P130-133)一、 计算题1. 用水准仪对 A、B 两点的高差进行 6 次观测,其结果如下:1.329m、1.333m、1.330m、1.328m、1.332m、1.327m。计算所测高差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相对中误差和观测值中误差。(P112)高差测量成果计算表 观测次数观测值 hAB/m/mm121.3291.333-1+3191、算术平均值 X= hAB/6=1.3302、观测值中误差: 2.3mm 34561.3301.3281.3321.32702+230449X= hAB/6=1.330 =-1 =27 3、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0.9mm 4、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K=1/1478解:观测值列于上表,其计算步骤为1.计算算术平均值 X= hAB/6=1.330(2)计算观测值改正数 =hABi-x( =1、2 )计算各 之平方,得 =27。(3)计算观测值中误差 =2.3mm(4)计算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0.9mm(5)计算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k=1/x/mx=1/14782 一正方形建筑物,量其一边长为 a,中误差为 ma=3mm,求其周长及中误差。若以相同精度量其四条边为a1,a2,a3,a4,其中误差均为 ma=3mm,则其周长的中误差又等于多少?解:1)正方形周长 s=4a由倍数函数中误差计算公式 可得 ms=4xma=4x3=12mm正方形周长 s=4a12mm2) 正方形周长 s=a1+a2+a3+a4由和差函数中误差计算公式 可得 ms=4ma 2 =6mm3.如图所示的闭合导线,已知:xa=500.000m,ya=500.000mma a1=25,各测段的距离Da1=71.128m,D12=104.616m,D23=91.600m,D34=116.992m,D4a=59.328m,各内角分别为 A=1224646,1=1235928, 2=861154, 3=1044453, 4=1021827。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计算 1.2.3.4 各点的坐标。(P129)解:闭合导线计算表点 号 观测角 ” 改正后 角值 ” 方位角 a ” a 前=a 后-B右+180距 离 /m纵坐标增量 /m(D*cosa)横坐标增量 /m(D*sina)改正后 /m改正后 /m纵坐标 /m横坐标 /m1 2 3 4 5 6 7 8 9 10 11A -17.6122 46 46122 46 28500.00 500.0025 00 00 71.128 +2+64.460+30.06+64.48 +30.061 -17.6123 59 28 123 59 10564.48530.0681 00 49.6 104.616 +3+16.34-1+103.33+16.37 +103.322 -17.686 11 5486 11 37580.85 633.38174 49 13.2 91.600 +2-91.23-1+8.27-91.21 +8.263 -17.6104 44 53104 44 35489.64 641.64250 04 37.8 116.79 +3- 39.87-1-109.99-39.84 -110.004 -17.6102 18 27102 18 10 449.80 531.64327 46 28.4 59.328 +1+50.190-31.64+50.20 -31.64A (122 46 28) 500.00 500.00 540 01 28 540 00 00(25 00 00) 443.462 辅 助 计 算 5400128 (n-2)*180=540 5400128-540=+ 012864.46+16.34-91.23-39.87+5019=-0.1130.06+103.33+8.27-109.99-31.64=+0.030.11k=0.11/443.462=1/4033附 图: 公式:方位角 a 前=a 后-B 右180纵坐标增量 =D*cosa 改正值 Vxi=-(fx/D)*Di 横坐标增量 =D*sina 改正值 Vyi=-(fy/D)*Di 建筑测量作业一填空1、 地物符号包括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注记符号。2、 山丘和盆地等高线的区别是 山丘等高线内圈高程注记大于外圈,盆地等高线内圈高程注记小于外圈,山脊等高线的特征是 等高线拐点凸向低处,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 等高线拐点凸向高处,鞍部等高线的特征是 等高线近似于两组双曲线的对称组合。3、 为了充分显示地貌的特征和便于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在地形图上可以采用 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三种等高线。4、 地形图上确定两点之间水平距离和方位角的直接量取法是指 图解法,坐标反算法是指 解析法。5、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100m,高差 hAB=2m,则坡度 iAB= 2 i BA= 26、 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是指 水平角测设、距离测设和高程(包括坡度)测设。7、 测设高程的方法有 视线高程测设法、上下高程传递法。8、 设地形图上长度 1cm,代表实地水平距离 200m,则此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20000。二、简答题1.什么是地物?什么是地貌?什么是地形?什么是地形图?答:地面上的房屋、道路、河流、桥梁等自然物体或人工建筑物(构筑物)称为地物。地表的山丘、谷地、平原等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地物和地貌的总称为地形。地形图就是将一定范围内的地物、地貌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再按规定的符号和比例尺,经综合取舍,缩绘成的图纸。2.什么是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有何作用?答:地形图的比例尺是图上任意两点间的长度和相应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人眼分辨率即图上 0.1mm 所代表的实地距离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比例尺越大的地形图,反映的内容越详细,精度也越高。例如要求能将 0.1m 宽度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则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即知所选的测图比例尺就不应小于 1:1000。比例尺精度是合理选择测图比例尺的重要依据之一。3. .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和地面坡度?答:等高线是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之比为地面坡度。4.等高线有哪些特性?答:( 1 )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 2 ) 等高线为闭合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因此在图内,除遇房屋、道路、河流等地物符号而外,不能中断; ( 3 ) 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 ( 4 )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 ( 5 ) 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5. 地物符号有几种?各种地物符号是如何表示地物中心位置的?答:地物符号按特性、大小和在图上描绘方法的不同,可作以下分类: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注记符号。各种地物符号是这样表示地物中心位置的:比例符号:地物水平轮廓较大,根据其实地大小按比例缩绘,故图形的中心就是地物的中心位置。半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地物长度按比例缩绘,宽度无法按比例,故符号的中心线为地物的中心位置。非比例符号:地物水平轮廓太小,无法按比例缩绘,仅采用规定的象形符号表示,故符号的中心位置随各种不同的地物而异。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以图形的几何中心、几何图形组合符号以下方图形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以图形底部直角顶点或图形下方两端的中点等各为不同地物的中心位置。 注记符号:该符号只是文字或数字注记,无符号中心位置概念。6.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答:图上确定点的平面坐标、图上确定点的高程、图上确定直线的长度和方向、图上确定直线的坡度、图上面积量算。7.识读地形图的目的是什么?答:地形图的识读是正确应用地形图和的前提,识读地形图必须首先掌握地形图图式规定的各种地物、地貌的表示方式,然后对图上的数字信息和地表形态等有所了解,以此分析图纸所包含的各种地形特征、地理信息及其精度,从而为正确应用地形图进行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保证。8.施工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异同?答:施工测量和地形测量一样,也应遵循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由高级至低级”的基本原则,即必须先进行总体的施工控制测量,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建筑物主轴线和细部的施工放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地形测量是将地面上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测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测量则相反,是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测设到地面上。9、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几项?测设是怎样进行的?答: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测设、距离测设和高程的测设。水平角测设就是将设计所需的角度在实地标定出来。此时,一般首先需要有一已知边作为起始方向,然后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在实地标出角度的终边方向。 (设测 (已知角值) ,常用的方法为盘左、盘右取平均法。即在点安置经纬仪,盘左,照准 点,置水平度盘读数为 ,然后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角值 ,即可在其视线方向上标定 点;倒转望远镜成盘右,照准 点,读其平盘读数为 ,再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 ,又可在其视线方向上标定 点,由于仪器和测量误差的影响, 、 二点一般不重合,取其中点 ,即为所需的 角。 )水平距离测设就是将设计所需的长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一般需要从一已知点出发,沿指定方向量出已知距离,从而标定出该距离的另一端点。量距可以用钢尺也可以用全站仪。 (将钢尺的零点对准 点,沿 方向拉平钢尺,在尺上读数为 处插下测钎或吊垂球,定出 点,再重复测设 23 次,取其平均位置 点,即得 为测设距离。 )高程测设就是将设计所需的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一般采用的仍是水准测量的方法。 (如:测设 点的设计高程 ,安置水准仪,以水准点 为后视,由其标尺读数 ,得视线高程 ,则前视 点标尺的读数应为 = ,然后在 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标尺,直至水准仪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恰好等于 ,在木桩侧面沿尺底画一横线,即为 点设计高程 的位置。 )10.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条件下采用?使用全站仪测设点位可采用何种方法?答: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交会法(角度交会和距离交会)、极坐标法、全站仪坐标法。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特征点的测设。在不宜到达的场地适于用交会法进行点位的测设,在待定点不宜到达的场地适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在地面平坦且便于量距的场地适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极坐标法就是测设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即确定一个点位。由于控制网的形式可以灵活布置,测设方法又比较简单,所以对一般施工场地的点位测设均适用。使用全站仪测设点位可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自由设站的方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设。三、计算题1.测设水平角AOB 后,用经纬仪精确测其角值为 9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