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小绿叶蝉虫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茶园小绿叶蝉虫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茶园小绿叶蝉虫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茶园小绿叶蝉虫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茶园小绿叶蝉虫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20.20B 35DB 45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 45/T XXXXX2017茶园小绿叶蝉虫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of Empoasca flavescens(Fab.) forecasting investig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征求意见稿)2017 - XX - XX 发布 2017 - XX - XX 实施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 45/T XXXXX2017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4 测报调查35 防控4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茶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形态识别特征 7附录B(资料性附录)茶树新梢受茶小绿叶蝉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8附录C(规范性附录)茶树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9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各国在茶叶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13附录E(资料性附录)茶园禁止使用农药名录14附录F(资料性附录)茶园小绿叶蝉防治推荐农药名目14DB 45/T XXXXX2017II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昭平县农业局、灵山县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磊、白先丽、苏敏、黄婷婷、王志萍、韦静峰、文兆明、赵莹婕、吴彩谦、区胜基、车亮、黄川、刘秋凤。DB 45/T XXXXX20171茶园小绿叶蝉虫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与防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茶区茶小绿叶蝉的测报调查与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系统调查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为掌握病虫发生消长动态,采用定点、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进行的连续性调查。3.2 茶丛覆盖度 The percentage of covering with crowns of trees是指被评价区域茶树茶丛垂直投影到地面的面积总和占被评价区域地面面积的百分比。用下列公式计算:(1)10a2c式中:C茶丛覆盖度(%);a1茶蓬表面积,单位为m 2;a2茶园占地面积,单位为m 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3 百叶虫量 The number of Empoasca flavescens (Fab.) on 100 leaves用于表示虫口密度。用下列公式计算:(2)10m2w式中:DB 45/T XXXXX20172w百叶虫量,单位为头/百叶;m1调查叶片有茶小绿叶蝉的总数,单位为头;m2调查叶片总数,单位为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4 每 667m2 虫量 The number of Empoasca flavescens (Fab.) on 667m2 area用于表示虫害发生的平均水平。用下列公式计算:(3)cvpn67式中:n每667m 2虫量,单位为头/ 667m2;p平均每盆虫头数,单位为头;v磁盘口面积,单位为m 2;c茶丛覆盖度(%)。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5 新梢被害率和各级新梢被害率 The percentage of suffering buds用于表示茶树新梢被害程度。新梢被害率按公式(4)计算,新梢各级被害率按公式(5)计算:(4)10xbe式中:e新梢被害率(%);b各样点被害新梢数;x各样点新梢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5)10e式中:e新梢某级被害率(%);b各样点某级被害新梢数;x各样点新梢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6 盆拍法 Tapping hosts for counting Empoasca flavescens (Fab.)用于抽样调查昆虫数量时采用的一种常规方法。在抽样点茶蓬下方平接一内径为 0.33 m 的白瓷盆,用手迅速于垂直切面方向拍打样点茶蓬 4 下,每次调查人员固定,各调查点的打击轻重应一致,立即辨认并清点盆内的茶小绿叶蝉虫口数。3.7 检叶法 Checking leaves for counting Empoasca flavescens (Fab.)在选定的调查点上抽样调查叶片正反面的虫量。DB 45/T XXXXX201733.8 防治指标(经济阈值)control index(economic threshold)害虫为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3.9 防治适期 suitable date for control害虫生长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3.10 安全间隔期 safety interval茶树上最后一次施用农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至采收并加工成安全食用茶叶所需要间隔的最少天数。3.11 色板诱杀技术 trap technology of color disk是指利用特定昆虫对特定颜色(黄、蓝色)的趋向性,在农作物上设置黄板或蓝板,板上涂有粘胶物质,从而达到捕获或杀灭特定昆虫的技术。3.12 杀虫灯诱杀技术 trap technology of lamp是指利用昆虫较强的趋光、趋波特性,将光的波长、波段及频率设定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引诱成虫扑灯,灯外围以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技术。4 测报调查4.1 越冬虫口基数调查4.1.1 调查时间秋茶结束采摘后的 11 月至次年 3 月份调查,每月中旬固定日期各调查 1 次。4.1.2 取样方法根据当地茶园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调查茶园,每种类型茶园选取调查样地 667 m2 左右,采用 5 点取样法定点调查,即在每个调查样地均匀分布选取 5 个点固定作为调查样点。4.1.3 调查方法采用盆拍法,每个样点拍 4 盆,将调查数据按公式(3)计算每 667 m2 虫量,结果记录于附录 C中的表 1。4.2 发生期虫口密度调查4.2.1 调查时间茶叶主要生长采摘期的 4 月至 10 月调查,每 7 天调查一次。晴天于清晨露水未干前进行,阴雨天全天都可进行。4.2.2 取样方法取样样地选择与越冬虫口基数调查相同,采用 5 点取样法定样方调查,即在每个调查样地均匀分布选取 5 个区域固定作为调查样方,每样方调查 100 张叶片。4.2.3 调查方法4.2.3.1 检叶数虫法适用于中、小叶种茶树品种的调查。在选定的调查样方内,查看茶丛中、上部叶片的成、若虫数,再轻轻翻转叶片,检查叶片反面的成虫和若虫数。在新梢长出前,查上年留下的叶片;芽叶生长季节,DB 45/T XXXXX20174查当年生长的嫩叶(一般查芽下第二叶,或对夹第二叶);采茶结束后,查当年留下的新叶。调查时动作要轻、快,防止虫子逃脱,避免重、漏数。调查结果记载于附录C中的表2。4.2.3.2 检梢数虫法检梢数虫法适用于大叶种茶树品种的调查。取样、调查时间和次数,均与检叶数虫法相同。每样方调查一芽二、三叶新梢30梢,迅速数清整个新梢上的成虫和若虫数。调查结果记载于附录C中的表2。4.3 新梢被害率及被害程度调查4.3.1 调查时间在茶叶生产季节的 4 月至 10 月调查,每月 1 次。4.3.2 取样方法取样样地和样方选择与越冬虫口基数调查相同。4.3.3 调查方法每一个取样点用边长 0.33 m 的正方形框套在茶蓬采摘面上,检查新梢总数和被害新梢数,并按被害程度分级标准统计各级被害新梢个数,分级标准参见附录 A,按公式(5)计算各级被害新梢占总新梢数的百分率,记载于附录 C 中的表 3。4.4 天敌调查4.4.1 调查时间全年调查。冬季随越冬虫口基数调查每月进行 1 次,发生期 4 月至 10 月每 15 天进行 1 次。4.4.2 取样方法取样方法同越冬基数调查相同。4.4.3 调查方法全年均采用盆拍法调查蜘蛛等天敌数,调查方法同越冬基数调查,记载调查结果于附录 C 中的表4。4.5 发生防治基本情况按统一格式和内容汇总上报本年度茶小绿叶蝉发生与防治基本情况,记载调查结果于附录C中的表5。4.6 当地气象资料从同一渠道记录全年(1-12月)逐日平均气温(包括逐日最高、最低温度)、逐日平均湿度;逐日降雨量、逐日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记录于附录C中的表 6。4.7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报、归档每次调查,将调查数据及时填入相应表格,年末进行调查资料整理归档,正式填入附录C中的调查资料表册。5 防控5.1 防控原则DB 45/T XXXXX20175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的原则,维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当虫害发生未达到防治指标时,宜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手段进行控制,当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宜采用科学用药与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手段,将茶小绿叶蝉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之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的范围。5.2 防控方法5.2.1 生态防控5.2.1.1 茶园应尽量建立在植被丰富,生态良好,农事生产和开发较少的山区或半山区。5.2.1.2 新植茶园不要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选用抗病虫品种,以保持品种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机率,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5.2.1.3 在秋冬季节,及时施用农家肥、沤肥、堆肥、土杂肥、麸饼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树势。5.2.1.4 茶园适当中耕,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天敌入土觅食。5.2.1.5 清除茶园和梯壁的恶性杂草,一般杂草不求除草务净,提倡生草覆盖,在茶行间和空地可选择林茶间作、果茶间作,套种绿肥、经济作物等,调节茶园小气候,创造有利天敌栖息的条件,改善生态环境;5.2.1.6 分期分批及时采摘,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带走芽叶上茶小绿叶蝉卵块,恶化害虫营养条件和产卵场所,抑制茶小绿叶蝉的发生。5.2.2 理化诱控5.2.2.1 通过杀虫灯诱杀技术诱杀茶小绿叶蝉成虫。5.2.2.2 利用茶小绿叶蝉对黄色的视觉趋性原理,通过色板诱杀技术来捕杀成虫。5.2.2.3 根据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原理,使用茶小绿叶蝉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引起叶蝉雌雄比例失调,减少交配产卵几率,从而达到降低虫口的目的。5.2.3 生物防治5.2.3.1 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蜘蛛、瓢虫、草蛉等有益生物,以虫治虫防治虫害发生,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5.2.3.2 在湿度高的季节和区域,宜使用生物源农药,推荐药剂为每克含 5070 亿孢子的白僵菌制剂和苏云金杆菌制剂(Bt 制剂) 。5.2.4 科学用药5.2.4.1 严格按制订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5.2.4.2 有限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水溶性、环境友好型农药品种,禁止使用农药种类参见附录 E。5.2.4.3 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 F。DB 45/T XXXXX201765.2.5 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施药技术5.2.5.1 防治指标在采取生态防控、理化诱控等措施控制后,第一峰平均百叶虫数超过6头,第二峰平均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