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宪法重点word_第1页
大学宪法重点word_第2页
大学宪法重点word_第3页
大学宪法重点word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特征,本质宪法的特征(一)宪法是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问题 2、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在宪法的制定方面: 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a、最高立法机关的议员或代表的特定多数 b、举行全民公决 c、由组成联邦的各个或多数成员国通过(2 )在宪法的修改方面的严格要求:只有宪法规定的的有限的特定主体才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有效议案修改宪法议案的通过相当严格特殊的修宪内容的限制(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是一般法律的制定基础和依据 2、一般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者的无效 宪法与条约的关系 少数国家:条约的效力低于宪法 多数国家:未规定宪法与条约的法律效力的高低 3、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本质通说(1)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2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宪法本质新说第一,宪法是赋予国家的存在以基础的法第二,宪法是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的基础法第三,宪法既是一种授权规范,又是一种限制性规范(四)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是指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宪法的分类,近代宪法的特征,宪法从近代到现在的发展趋势宪法的形式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3)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 )宪法强调公民的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的色彩(3)国家的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特色(4)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 5)宪法局限在西方文化圈的范围内宪法的发展趋势1、国家权力日益扩张,国家权力配置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 2、宪法日益重视公民权利的保护 3.宪法保障的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成为一种潮流 4.宪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5.宪法在形式上的发展趋势(1)宪法渊源的多样化(2)宪法修改频繁 新中国宪法的修订和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为重点)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内在联系人民主权是基本前提和根据;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约是基本手段;法治是根本保障(前述三项原则的基本内涵和外在表现)权力制约原则在各国宪法中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分权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监督原则1、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的分权原则 2、我国宪法中的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第一,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 第二,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第三,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 (不同性质和职能的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关系 同一性质不同层级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关系 处理某一类型事务时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关系)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法治原则的内容 第一 ,宪法是最高的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的活动准则 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法律的正当程序 第四,依法行使由宪法和法律授予的权力 第五,司法独立等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人大制度(内容和环节)国家性质概述(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学说一:国家性质(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在一个国家里各个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国家基本制度 学说二:国家性质是指通过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所反映的一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它一般是指国家的根本制度 三类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民主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在三条基本原则之中,即:人民主权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和法治国家原则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1、一定国家的人民,为实现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和社会的有效治理而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 2、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在有关权力归属已定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进行配置权力以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用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君主立宪制(有限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政权组织形式二元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政权组织形式议会(内阁)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委员会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都是共和制,其政权组织形式则是人民代表会议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照法定程序,首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的机关) ,再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织对他负责、受它监督的其他国家机关,共同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四个主要环节:(1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选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3)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 (4)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如何完善人大制度,国家结构形式 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确立人大对党的监督 2、理顺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要回归到决定权位置上,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 3、适当减少人大代表的数量。4、完善代表结构,减少政府官员担任代表的人数,以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5.提高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6. 完善选举制度 1、逐步地、有条件地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2、对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实行差额选举 3、实行以竞争为中心的公开、公正的选举程序 7.改革完善全国人大的会期制度 8.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的组织建设 9.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代表专职化 10. 加强对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有何异同相同之处1、自治权的设立和属性 民族自治权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都由全国人大以法律确认和授权,都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是派生性权力 2、自治权的适用地域和行使者的属性两种自治权的适用地域都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它们都无权脱离.中央而独立。 自治权的行使者都属于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不同之处1、自治权的自治程度不同 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的:“高度自治”2、自治权产生的基础不同 民族自治权: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的民族关系问题,反对民族分裂,保障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解决我国历史遗留问题,为以和平方式逐步完成国家的统一 3、自治权行使地域的社会性质不同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选举权的普遍性(二)选举权的平等性 1、一人一票 2、一票一值 3、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4、地区平等 5、民族平等我国选举权平等原则的相对性1、对少数民族特殊照顾: 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 2、妇女的特殊照顾: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3、军队代表情况特殊(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设区的市、自治州、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全国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四)秘密投票原则(五)差额选举原则“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六)选举权利保障原则选举程序(一)选举的组织机构(二)确定和分配代表名额(三)选区划分(四)选民登记(五)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和正式确定(六)投票和选举结果的确认(七)代表的补选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基本权利具有重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作为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权利和自由(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 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中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司法机关地方:权力机关、政府及司法机关地方国家机构一般分为四级我国违宪审查存在的问题1、缺乏专门的违宪审查机关 2、违宪审查缺乏连续性、准确性 3、违宪审查的主体模糊不清.4、宪法缺乏司法适用性,违宪审查失去了根基 5、违宪审查缺乏全面性 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未作出规定没有规定对国家机关及政党等的行为以及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进行违宪审查 6、违宪审查缺乏明确程序性的规定 7、违宪审查的方式比较单一,无法采取附带性审查的方式进行违宪审查,宪法诉讼没有被确认违宪审查的方式中国宪法监督的内容,特点,评价及其完善。关于我国未来违宪审查制度应采取的模式的几种设想1、实行司法审查制 2、建立宪法法院审查制 3、建立复合审查制度,由宪法委员会和司法机关共同承担违宪审查职责 4、建立专门的宪法委员会(宪法监督委员会)制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内容 1、宪法序言确认了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为建立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提供了依据 2、规定了违宪审查的目标 两种审查的目标:“法的统制” 、 “人权保障”3、宪法规定了违宪审查的主体: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 4、宪法规定了协助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机构 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6、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批准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宪法第 116 条 7、全国人大及常委会通过对提交备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宪法第 100 条、116 条 , 立法法第 89 条 8、违宪审查的对象立法法行政法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