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儿科心理理论PPT课件_第1页
健康评估儿科心理理论PPT课件_第2页
健康评估儿科心理理论PPT课件_第3页
健康评估儿科心理理论PPT课件_第4页
健康评估儿科心理理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同身体的发育成长一样,人的心理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会经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上,个体会出现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如果社会不能创造条件让个人的心理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从而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在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究竟有什么样的规律?又有哪些心理发展的特点呢?,第一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一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美国精神分析医生,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祖籍丹麦,1902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的生父是丹麦人,在他出生前就抛弃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后来与一位犹太医生结婚。直到青少年期埃里克森才知道自己是私生子,埃里克森的生理特征与生长环境使他对自我的认同非常混乱,因为他生活在犹太人家里,却保留了他的斯堪的那维亚父亲的生理特征。一战爆发时埃里克森正处在青少年期,他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该忠诚于德国还是丹麦。这段经历对埃里克森的影响非常大, “青少年同一性危机”成为他提出的心理发展理论的核心。,一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发展包含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都有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他称这些问题为心理发展危机。个体在发展中如果克服了这些危机,就能取得重大的进步。大部分人能顺利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心理危机,然后去接受新的挑战;但有些人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些危机,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继续解决。,1、信任感对怀疑感(出生到1.5岁) 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需要,培养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对人或对环境的信任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阶段发展的基础,是青年期同一性的基础。,2、自主对羞耻和怀疑(1.5岁3岁) 此时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这期间父母对儿童的行为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给予其自主权,让儿童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要有所控制,这样才能养成儿童宽容和自尊的性格。 此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可为今后儿童的遵纪守法做好准备。,3、主动对内疚(36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4、勤奋对自卑(612岁) 儿童的交往对象由父母转变为同龄群体,他们开始在同龄群体中作出比较,他们必须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校生活的相关技能,必须勤奋地学习才能成功,才能感到自主;否则,他们就会感到失败、自卑。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处于本阶段的青少年正在形成一些概念(如他们是谁,对他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们的价值何在,长大后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试图将自己的多个方面(如智力、社会、性别和道德等)整合起来达到一个整合的自我同一性 顺利通过本阶段的学生发展了对自己正确的认知,而那些未顺利通过的学生则依旧对他们是谁、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迷惑不解。,6、亲密感对孤独感(20-40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7、繁衍感对停滞感(40-60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埃里克森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主要的发展任务就是为社会作贡献并帮助指导未来的一代。,8、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60岁以后)具有自我整合的人,表现出对他人的爱,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保持自己在一切物质和经济上的权威性。他以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一种哲学,并使这种哲学延伸到生命周期以外,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达到了这个境界,他就能充分体验到自我的整合感和完善感。如果一个人在此阶段不能达到自我整合,同时也不能保持自己在一切物质和经济上的权威性,就会出现一种失望或绝望的情绪,并产生对死亡的恐惧。觉得人生短促,并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二、理论的现实应用1、幼儿期心理发展基本信任的建立是幼儿期儿童发展的关键,幼儿基本信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父母对幼儿的行为呼应。当父母向幼儿发声、微笑或表现出惊喜的眼神,都会得到宝宝的回应。幼儿的这种积极呼应能力,表明了他的自信与信任(他意识到他的行为能够引起成人的回应)。父母与子女的双向交流是一种因果呼应关系,孩子能意识到,他的行为能引起父母的回应,并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当幼儿的行为得到回应时,他与人交流的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2、儿童期心理发展(1)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与教育感觉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5岁,其中2岁至2.5岁达到顶峰。 感觉训练是这个时期儿童学习的主要方法,可以直接用感觉刺激法促使儿童的感觉得到合理的发展。,秩序的敏感期是从1岁或1.5岁开始,持续到4岁左右,其中3岁时最为明显。 秩序不仅是指把物品放到适当的地方,还包括遵守生活的规律、理解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以及儿童在生活中要对千百件物体进行分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的能力等等。,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儿童出生后8个星期至8岁。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有顺序的,首先是对语言感兴趣,然后是对词,最后才是对语言的复杂结构产生兴趣。动作的敏感期约是从出生到6岁。 为儿童设计各种各样做动作练习的教具,使他们的粗大和细小的肌肉得到锻炼,动作更加协调。,(2)儿童自立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强烈的自主意向,这时的儿童什么都想自己干,常常拒绝父母的帮助。家长给孩子独立活动的愿望和行动以适时的鼓励,并耐心地给予行动技能上的指导,形成孩子自己做事的习惯,会较快地培养起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3)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亲子关系的要素:父母本身的特质,父母的教育观念、心理健康状态、情绪、修养及夫妻关系等;儿童的特质,如气质、对父母的态度、自我评价能力和智力等,会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支持系统,父母周围的环境、学校所提供的支持和压力,会影响父母的角色扮演与功能执行的有效性。,一项研究表明,父亲在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较母亲更显著。一般来说,父亲比较理性,对孩子的意志、独立性、自信和阳刚之气的培养有较大影响,父亲对少年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应是父母优势互补,组成教育合力。该项研究中发现,父母双方能积极参与亲子关系调适的家庭,亲子关系改善明显,孩子的进步显著。,(4)改善亲子沟通的策略: 定时沟通。 尊重子女人格。 鼓励表达。 耐心倾听。 宽容异见。 解释规则。 父母对子女实施的管教中必然包括许多行为规范的要求,有些要求是在沟通和观察中发现孩子有某种问题之后而提出来的,这就需要父母向孩子解释这些规则。可能的话,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则。,3、青春期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最关键问题。自我同一性,也称为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当稳定一致和比较完整统一的意识,(1)马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 马西亚根据探索和投入两个维度高低水平的不同构建起自我同一性的四种不同状态。 探索代表着对自我认知的修正和提炼,投入代表对特定的目标、价值和信念的追求。 成就型代表个体在经过探索之后形成了自我的稳定认识,是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 延缓型代表积极探索之后没有进行投入,这一状态往往会演变为成就型同一状态; 排斥型代表不经过审慎思考,直接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那里获得目标、价值和信念; 扩散型代表个体冷漠、缺乏兴趣和目标的一种状态。,(2) 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 家庭因素 郭金山的研究发现,相互支持、帮助、关心、自由表达、鼓励自主和独立的家庭环境促进学生同一性的发展,形成高级的、成熟的同一性状态;而缺乏支持、关系疏远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学生形成混乱的同一性状态。,学校环境 拉斐尔等人考察了教师对同一性状态的知觉和反应。研究发现,同一性延缓状态一般被评定为最为积极和健康的,而同一性扩散状态则是最为消极和不健康的。教师表现出了对同一性延缓期学生的最大的注意,而对同一性扩散状态的学生给予的注意则最少。因此,不同的同一性状态引发了教师不同的反应,这反过来又影响到了整个班级的互动模式。 德赖尔概括了课程结构化设置促进中学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方式:第一,能够提高同一性的课程应该促进学生的探索、有责任性的选择以及自我决定。第二,鼓励角色扮演以及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互动,并对过去与现在的关系做出合适的理解。第三,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接受能力,并且教师和教练要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反馈。第四,青少年的课程设置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需要。,大众传媒研究发现: (1)中学生的媒介接触影响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 (2)不同的媒介种类对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印刷媒介有利于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而过多接触电子媒介则不利于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3)中学生对电视、报纸、课外书和网上信息内容的接触越多越有利于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群体交往 研究发现,群体交往使处于核心地位的个体能在“冲突性事件”的经历过程中获得“包容”,能不断地“自我提升”,趋向于自我同一性获得。而缺乏群体交往使孤立地位个体多形成刻板地“分离”与“否定”等自我认知调节方式,使自我和他人关系失衡,限制了自我同一性发展。,皮亚杰简介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专家。皮亚杰一生著述极多,出版了近50本著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其一生致力于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研究(认识论研究),创立了“发生认识论”;而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都具有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的本能倾向。皮亚杰提出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1、图式 图式是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心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2、同化 个体将新知识有效地整合并建构到自己已有图式之中的过程;3、顺应 个体遇到自己不能用已有图式同化新知识时,对已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构,以适合新知识的过程。4、平衡 平衡是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在皮亚杰看来,同化与顺应是主体适应环境的功能,对于认知的发展都是必要的,而同化与顺应出现的相对量,对于主体的适应也同样重要。只有当同化与顺应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达到某种暂时的平衡。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环节,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局限于它自己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但到达阶段的末尾时,儿童已开始具有运用心理表象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还不完备。皮亚杰将本阶段有划分为六个分阶段。,(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说,(1)反射练习期(出生-1个月),在这一个月内,婴儿的行为全是反射性的,如吮吸反射和抓握反射等。无论面临什么刺激,婴儿都以少数几个反射格式进行同化。到两三个星期时,才开始出现简单的调节,如移动头部寻找奶头等。,(2)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1-4、5月),在这一时期,婴儿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适应性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是婴儿主动做出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里,皮亚杰还提出了“循环反应”的概念。循环反应意指婴儿发现一个偶然的反应是有趣的,于是就重复这个反应,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3)意向行为的形成时期(4、5-9个月),意向行为或有目的的行为始于婴儿开始领悟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摇铃铛。不过这种意向行为中的目的还只是初步的、笼统的,在进入下一时期后,明确的目的行为才开始出现。,(4)格式的初步联系运用时期(9-11、12个月),这一时期的婴儿开始显示出明显的意向行为,他能运用已有的格式实现不能直接达到的目的,表现出把格式联系起来运用的特点,是通过格式的组合和协调实现预定的目的。如拉着成人达到自己的目的。,物体守恒的观念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因果律的观念也始于这一时期。,(5)通过积极的尝试创造新的格式(12-18个月),周岁后的儿童已不满足于把已有的格式联系起来解决问题了,而是积极地尝试可能的结果,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拉动床单拿到玩具。这一通过尝试而发现解决问题新方法的智力活动是思维出现之前最高级的智力活动形式,是智力发展中重要的一环。,(6)通过心理组合而创造新的格式(18个月-2岁),此时儿童的智力活动开始摆脱感知运动的模式而想着表象智力模式迈进。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儿童的智力活动对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动作的依赖逐渐减少,而对表象的利用逐渐增加,它无需通过实际的尝试,而只要利用关于事物的表象就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新格式。,2、前运算阶段(2-7岁)(1)知觉的集中性,即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时,就不能同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方面 。,(2)自我中心性,即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如图所示,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3)中心片面性 指儿童在观察事物时,仅仅把注意集中在他最感兴趣的,或事物最突出,最显著的方面,而对其他方面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使得他的判断和 推理缺乏全面性,显得鲁莽和幼稚可笑。例如,6岁的孩子就认为他一定能打过5岁的孩子,而想不到身高、力量等在打斗中的作用。,(4)不可逆性 可逆性是指思维反向进行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还只能沿着单一的方向进行,做出判断时只能考虑一个标准或维度,尚不能同时考虑两个维度。由于缺乏可逆性,这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形成“守恒”的概念。,(5)非变换性 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发展的过程中,要经过许多中间状态,若能理解事物这一演变的过程,就说明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