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_第1页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_第2页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_第3页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_第4页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海口市长德学校 陈芬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气候曲线 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带来的利弊及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及不利影响。二、说教法1.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3.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说学法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四、说教学程序导入新课让学生读 “季风气候显著图”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海南本地一年中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引出季风的概念 与形成原因。步骤一读图:要求学生读冬季风图、夏季风图,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特点及影响范围等。思考: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风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和影响范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 38 页图 2.19 和图2.20,通过图像教材及对应文字说明,并引导学生填写表格,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差异有一定的帮助。 培养学生读图比较能力。步骤二 议一议读图:读“我国的季风区图与非季风区图” ,并结合“中国地形图” 、 “中国干湿地区图” 。小组讨论: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至以什么山脉为界?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后,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设计意图(1)运用地图,借助山脉帮助学生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标准,为进一步理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打下基础。(2)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掌握。突破难点。步骤三利用课件演示动画“锋面雨的形成” ,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39 页短文“锋面雨” ,完成:锋面雨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1) 运用阅读材料,通过图像和文字部分介绍了夏季风到来形成的锋面雨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等知识。主要目的是降低本节教材的难度,同时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针对我校实际,我决定在多数班级只要求学生阅读了解锋面雨带的到来会带来降水即可。(2)动画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理解。步骤四1.课件展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气温较高?这种降雨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2.课件展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图,设问:两地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1)提高学生读气候直方图的能力,强化地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强化知识的运用.步骤五阅读课外短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 ,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设计)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的含义与形成原因2、冬夏季风的比较3、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与范围)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海口市长德学校 陈芬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气候曲线 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带来的利弊及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及不利影响。二、说教法1.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3.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说学法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四、说教学程序导入新课让学生读 “季风气候显著图”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海南本地一年中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引出季风的概念 与形成原因。步骤一读图:要求学生读冬季风图、夏季风图,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特点及影响范围等。思考: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风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和影响范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 38 页图 2.19 和图2.20,通过图像教材及对应文字说明,并引导学生填写表格,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差异有一定的帮助。 培养学生读图比较能力。步骤二 议一议读图:读“我国的季风区图与非季风区图” ,并结合“中国地形图” 、 “中国干湿地区图” 。小组讨论: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至以什么山脉为界?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后,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设计意图(1)运用地图,借助山脉帮助学生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标准,为进一步理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打下基础。(2)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掌握。突破难点。步骤三利用课件演示动画“锋面雨的形成” ,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39 页短文“锋面雨” ,完成:锋面雨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1) 运用阅读材料,通过图像和文字部分介绍了夏季风到来形成的锋面雨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等知识。主要目的是降低本节教材的难度,同时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针对我校实际,我决定在多数班级只要求学生阅读了解锋面雨带的到来会带来降水即可。(2)动画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理解。步骤四1.课件展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气温较高?这种降雨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2.课件展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图,设问:两地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1)提高学生读气候直方图的能力,强化地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强化知识的运用.步骤五阅读课外短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 ,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设计)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的含义与形成原因2、冬夏季风的比较3、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与范围)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说课稿海口市长德学校 陈芬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气候曲线 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带来的利弊及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及不利影响。二、说教法1.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3.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说学法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四、说教学程序导入新课让学生读 “季风气候显著图”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海南本地一年中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引出季风的概念 与形成原因。步骤一读图:要求学生读冬季风图、夏季风图,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特点及影响范围等。思考: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风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和影响范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 38 页图 2.19 和图2.20,通过图像教材及对应文字说明,并引导学生填写表格,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差异有一定的帮助。 培养学生读图比较能力。步骤二 议一议读图:读“我国的季风区图与非季风区图” ,并结合“中国地形图” 、 “中国干湿地区图” 。小组讨论: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至以什么山脉为界?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后,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设计意图(1)运用地图,借助山脉帮助学生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标准,为进一步理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打下基础。(2)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掌握。突破难点。步骤三利用课件演示动画“锋面雨的形成” ,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39 页短文“锋面雨” ,完成:锋面雨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1) 运用阅读材料,通过图像和文字部分介绍了夏季风到来形成的锋面雨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等知识。主要目的是降低本节教材的难度,同时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针对我校实际,我决定在多数班级只要求学生阅读了解锋面雨带的到来会带来降水即可。(2)动画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理解。步骤四1.课件展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气温较高?这种降雨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2.课件展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图,设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