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七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87_第1页
【精品】第七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87_第2页
【精品】第七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87_第3页
【精品】第七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87_第4页
【精品】第七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8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第四节 恢复过程 一、赛前状态l概念: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一 )赛前状态的特征及其产生机理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二 )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 1.准备状态型 2.起赛热症型 3.起赛冷淡型 1.准备状态型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使进入工作状态时间适当缩短,从而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常见:优秀运动员。 2.起赛热症型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不良生理反应,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常见: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选手,或参加特别重大的比赛,或运动员过分重视比赛结果。 3.起赛冷淡型特点: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常是第二种类型的继发反应。措施:(1)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3)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可做些强度大的练习,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安排一些轻松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和活动。 二、准备活动 l概念: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一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理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三种不同情况下跑 100米及 400米成绩的比较 跑距离 受试者不做准备活动 蒸汽浴后 做准备活动后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100米 GBPHOL37.3C37.2C36.6C12”712”712”438.2C38.0C37.8C12”612”312”338.1C38.1C38.8C12”212”111”9400米 GBPHOL37.3C37.03C36.0C59”257”254”038.8C38.0C37.1C58”857”056”038.4C38.4C38.3C56”255”452”2(二 )做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l强度: 45%VO2max强度、心率达 100-120次/分l时间: 10-30分钟l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 15分钟。在一般性教学课中 2-3分钟。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一 )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机理 1.反射时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二二 )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三 )生理 “ 极点 ” 与 “ 第二次呼吸 ” l1.生理 “ 极点 ” 及产生机理 l概念: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 “ 极点 ” 。原因: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2.“ 第二次呼吸 ” 及产生的机理 l概念: “ 极点 ” 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 “ 第二次呼吸 ” 。l原因:l 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l 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3.影响 “ 极点 ” 与 “ 第二次呼吸 ” 的因素 l影响因素: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l中长跑项目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 “ 极点 ” 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 第二次呼吸 ” 出现得也愈迟。减轻 “ 极点 ” 反应的主要措施: 继续坚持运动; 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二、稳定工作状态 l概念: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l分类:真稳定工作状态、假稳定工作状态l(一 )真稳定工作状态l(二 )假稳定工作状态 (一 )真稳定工作状态(二 )假稳定工作状态 (三 )“ 第一拐点 ” 与 “ 第二拐点 ” l应用动态数学建模分析法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变化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拐点: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一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 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二 )疲劳的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全身性疲劳局部疲劳中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 外周性疲劳混合性疲劳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l自从 19世纪 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人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多种假说,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 )“ 衰竭学说 ” (二 )“ 堵塞学说 ”(三 )“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四 )“ 保护性抑制学说 ” (五 )“ 突变理论 ” 三、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一 )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分类: 1.中枢性疲劳 2.外周性疲劳 (二 )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 )测定肌力评价疲劳l1.背肌力与握力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判断方法 :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l2.呼吸肌耐力测定方法:连续测 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 30秒。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二 )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1.膝跳反射阈值判断方法 :疲劳时阈值升高。2.反应时判断方法:疲劳时反应时延长。3.血压体位反射判断方法:若 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三 )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1.皮肤空间阈判断方法 :运动后皮肤空间阈 (两点阈 )较安静时增加 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 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2.闪光融合频率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判断方法:轻度疲劳时约减少 1.0-3.9Hz;中度疲劳时约减少 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 8Hz以上。 (四 )用生物电评价疲劳1.心电图2.肌电图3.脑电图(五 )主观感觉判断疲劳(六 )测定运动中心率评定疲劳1.基础心率2.运动中心率3.运动后心率恢复l在运动实践中 ,心率多用于测定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情况。 l(1) 基础心率的测定l在清晨、清醒、空腹、安静的前提下测定脉搏 30s ,并将其换算成 lmin 脉搏 ,连测一周绘成曲线图 ,曲线保持平稳或下降 ,是机能状态良好的表现 ,表明训练仍有潜力 ;如心率增加 12 次 / min 以上则说明机体反应不良 ,是疲劳或疾病的征相。l(2)心率与运动强度(运动中的心率 -安静时的心率)最大心率 -安静时心率 X100%最大心率: 220-年龄运动中的心率: 10次心跳计时法。运动后即刻,连续 10次心跳所用的时间。强度等级l 以运动员训练前的安静脉搏 ,与大运动量训练后即刻脉搏进行比较l 大运动量训练后 ,5 10min 后脉搏较运动前安静脉搏快 6 9 次 / 10秒 ;l 中等强度运动后 5 10min 脉膊较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