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2017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2017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2017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2017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 量 管 理 手 册编 制:刘恩杰审 核:马风云批 准:张万强发行版次: A编 号:SC/TC-A-2016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2016-08-01 发布 2016-08-01 实施平原县天诚食品加工厂目 录标题 对 应 核 查 条 款 文件编号 页码实施令 / SC/TC-A-2016 1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管理制度 / SC/TC-A-2016 1文件管理制度 / SC/TC01-A-2016 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SC/TC02-A-2016 4质量责任制考核制度 / SC/TC03-A-2016 5质量安全负责人任命文件 / SC/TC04-A-2016 6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任命文件 / SC/TC05-A-2016 7各部门负责人任命书 / SC/TC06-A-2016 8一、组织领导治理机构图 / SC/TC07-A-2016 9质量方针、质量安全目标 / SC/TC08-A-2016 10二、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分解及考核管理办法 / SC/TC09-A-2016 11三、厂区要求 厂区管理制度 1.1 SC/TC10-A-2016 13四、车间要求 车间管理制度 1.2 SC/TC11-A-2016 14五、库房要求 库房管理制度 1.3 SC/TC12-A-2016 15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2.1.1 SC/TC13-A-2016 16六、生产设备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2.1.2 SC/TC14-A-2016 18供水管理制度 2.2.1 SC/TC15-A-2016 19七、供排水设施排水管理制度 2.2.2 SC/TC16-A-2016 20八、消毒设施 清洁消毒设施管理制度 2.3 SC/TC17-A-2016 21九、废弃物存放 企业废弃物管理制度 2.4 SC/TC18-A-2016 22十、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设施管理制度 2.5 SC/TC19-A-2016 23十 一 、 通风设施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2.6 SC/TC20-A-2016 24十二、照明设施 照明设施管理制度 2.7 SC/TC21-A-2016 25十三、温控设施 温控设施管理制度 2.8 SC/TC22-A-2016 26十四、检验设备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2.9 SC/TC23-A-2016 27十五、设备布局 设备布局管理制度 3.1 SC/TC24-A-2016 29工艺文件管理规定 3.2.1 SC/TC25-A-2016 30十六、工艺流程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制度 3.2.2 SC/TC26-A-2016 31十七、人员要求 各类人员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 4.1 SC/TC27-A-2016 32十八、人员培训 食品安全培训制度 4.2 SC/TC28-A-2016 36十九、人员健康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4.3 SC/TC29-A-2016 38采购管理制度 5.1 SC/TC30-A-2016 40验收管理制度 5.1 SC/TC31-A-2016 41二十、采购验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管理制度 5.1 SC/TC32-A-2016 42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5.2 SC/TC33-A-2016 4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5.2 SC/TC34-A-2016 46生产过程中产品防护制度 5.2 SC/TC35-A-2016 48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5.2 SC/TC36-A-2016 50过程检验管理制度 5.2 SC/TC37-A-2016 51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5.2 SC/TC38-A-2016 52二十一、生产过程原辅料控制管理制度 5.2 SC/TC39-A-2016 55二十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和记录制度 5.3 SC/TC40-A-2016 57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5.4 SC/TC41-A-2016 59不符合情况管理办法 5.4 SC/TC42-A-2016 62二十三、食品召回 不合格成品处置管理制度 5.4 SC/TC43-A-2016 63二十四、安全自查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5.5 SC/TC44-A-2016 64二十五、应急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5.6 SC/TC45-A-2016 70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 SC/TC46-A-2016 72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 / SC/TC47-A-2016 74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制度 / SC/TC48-A-2016 75产品标识标注制度 / SC/TC49-A-2016 76运输过程中产品防护制度 / SC/TC50-A-2016 77检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 SC/TC51-A-2016 78委托检验管理制度 / SC/TC52-A-2016 79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 SC/TC53-A-2016 8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办法 / SC/TC54-A-2016 82二十六、 其 他 制度各部门、人员质量职责、权限 / SC/TC55-A-2016 83实 施 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本公司的质量安全工作得到长期的、持续的、全面的贯彻落实;为了不断完善管理,以满足顾客明确和隐含的质量要求,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 版) 、 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公司组织编制完成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手册是质量安全工作的最高规章制度和纲领性文件,用来统一、协调质量安全管理活动,现予以颁布,并于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遵循本手册是本公司每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全体员工都必须理解并实施本守则的规定,充分理解并正确执行,以满足并超越合同要求及顾客的期望。厂长:2016 年 08 月 01 日质量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实施令 SC/TC-A-2016 A11、概述:质量管理手册是实施质量管理各项活动的纲领和指南,为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的充分、适宜与有效,必须加强对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2、职责2.1 质检科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的归口管理。2.2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组织有关人员按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16)、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食品安全法要求编制,厂长审批颁发。2.3 质量管理手册版本号为“第 1 版”,由质检科印制。2.4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统一编号、登记,发放至领导和职工。2.5 质量管理手册在以下情况时修订:(1)质量管理手册中某些规定已不适应工作需要,执行中有不完善之处;(2)组织机构或人员岗位调整,影响质量管理手册的执行;(3)现行手册条款与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规章矛盾。2.6 质量管理手册在以下情况时改版:(1)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食品检验员要求方面有重大变动,与现行质量管理手册有较大矛盾;(2)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改版;(3)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发生重大变化;(4)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有较大变动,严重影响质量管理手册的实施;(5)生产能力发生重大变化;(6)质量管理手册局部的修订涉及相当多处或相当多页。2.7 质量管理手册修订或换版由质检科负责,质量负责人审批。更换下来的手册或插页及时加盖“作废”章,归档保存或销毁。2.8 人员调离时,向质检科交回质量管理手册。2.9 质量管理手册受控本一律不外借。非受控本的借阅、复印,须经质质检科办理有关手续。2.10 质量管理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质量管理手册,保持质量管理手册的清洁、完整,不得将质量管理手册擅自更改、复印、外借,防止丢失。2.11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组织宣贯,宣贯记录由质检科存档。2.12 质检科负责保持质量管理手册的现行有效性。2.13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负责解释。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质量管理手册管理制度 SC/TC-A-2016 A2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文件管理制度 SC/TC01-A-2016 A1、目的对公司技术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文件使用有效、适宜及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标准、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等所有文件。3、职责3.1 质检科负责技术文件的发放、登记、管理、收回及归档工作。3.2 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关技术文件的管理。4、工作程序4.1 文件分类A、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A、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艺卡、检验规范等。4.2 技术性文件由厂长批准。4.3 技术文件编号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编号,如没有强制要求就根据企业使用方便自行编号。4.4 文件发放范围控制4.4.1 文件发放根据审批的数量和发放范围,按要求进行发放。4.4.2 文件发放时,由签收人在文件和资料发放登记表上签收。4.5 技术文件标识质检科根据文件使用性质加盖“ 受控”印章。加盖“ 受控”,印章的为受控文件,不加盖印章为非受控文件。4.6 文件发放签收质检科填写文件或资料发放登记表,根据发放范围发放到部门或人员。4.7 技术文件更改技术文件需要更改时,由申请者填写“更改通知单”经生产车间备案,厂长审批后方可更改,4.7.1 更改通知单的编号按登记号顺序递增,经批准后由生产车间填写修改通知单修改后由生产车间3负责发放新文件并收回相应旧文件。4.7.2 更改方法是将更改的地方用细实线划掉(但应清楚的刊出更改情况),然后填写修改单编号。如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文件管理制度 SC/TC01-A-2016 A修改较多,在修改后换页。4.8 文件失效和回收处理4.8.1 失效和作废文件由质检科根据原先发放登记表收回失效或作废文件,并加盖“作废”印章,确保防止误用。4.8.2 持有“受控”文件人员因工作变动或调离公司,质检科收回持有受控文件。4.9 外来技术文件外来文件由质量负责人审核,经厂长批准后方可使用。外来文件发放、管理要求参照上述有关章节执行。质检科应定期确认外来文件的有效性。及时获得最新版本,防止误用过时资料,外来文件由办公室归口管理。4.10 文件编号XX / XX XX - XXXXX4 位数字代表文件发布的年代号版本号(A、A、C)文件顺序号公司代码文件类别4.10.1SC 代表质量手册,ZY 代表作业文件4.10.2 外来文件使用原名称和编号.4.10.3 记录表格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编号规则如下:JL,其中:“JL”记录代码,“”记录序号。4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SC/TC02-A-2016 A1、目的:为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内容2.1 厂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食品安全负责,协调本公司内食品安全管理工作。2.2 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工作。食品安全管理员由质量负责人、生产科长、供销科长、质检科长和车间主任以及质检员组成。2.3 本公司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并按国家法规要求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经营食品的相关证件,其食品经营范围与环境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4 食品生产销售应当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条件,远离污染源,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2.5 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从合格供应公司商名录中挑选公司商采购,其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禁止使用无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规格、配方、保质期和食用方法等标识的预包装食品加工食品。禁止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产品。2.6 建立健全的食品采购管理制度,建立检验制度,设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检验室,对其生产加工的食品按照产品标准规定对本公司生产加工的食品实施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准予出厂销售。2.7 本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从原料采购、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8 做好食品初加工、贮藏和供应等食品加工过程的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2.9 注重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清洁。按照设备消毒文件落实设备、工器具和容器等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做好生产场地的清洁工作。2.10 按规定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健全食品追溯制度,确保食品安全。2.11 严格做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每年一次送员工到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从事本公司的生产操作,凡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2.12 明确内部卫生管理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3、本制度自 2016 年 08 月 01 日起执行。5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质量责任制考核制度 SC/TC03-A-2016 A为加强本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使全体员工严格按各项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做到人尽其责,特制定本考核办法。l、质检科负责全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出厂的产品质量负全面责任,有权对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质量管理各项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2、本考核办法采用打分制,每月考评 1 次,每次 10 分为满分,年终进行总评比。3、凡在考核中发现未按管理制度要求执行、未履行职责的部门、车间及个人,每发现一次扣 1 分。4、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要追究责任,每发现一次扣 l0 分,对造或重大质量事故的,按考核不合格执行。5、对质量管理做出突出贡献,或者避免质量事故发生的当事人,给予 13 分的加分;特殊贡献者,经厂长批准,增加 520 分。6、年终总评比,总分低于 100 分,年终考核不合格,扣发部门年终奖金。高于 110 分者,发给年终奖金,高于 120 分者,由公司研究决定颁发奖金或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7、具体打分如下;7.1 迟到的、早退的,厂区、车间、质检科不卫生的,工作中不按管理制度执行的,未履行职责的车间、个人,未做好设备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检修的,车间设施工具摆放不整齐的等,没发现一次扣0.5 分。7.2 工作认真,建议被厂长采纳,使质量提高有经济效益的,对质量管理作出突出贡献的,避免质量事故发生的当事人给予 0.55 分的加分。7.3 有特殊贡献的,给予 520 分的扣分。6第一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组织领导 任 命 书 SC/TC04-A-2016 A任 命 书为保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经法人研究决定,自即日起由 张万强 担任本企业厂长兼质量安全负责人,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1. 对本公司的质量安全体系的完善和实施全面负责,制定公司加强质量管理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2.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和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负责各项管理制度的审批、发放和落实。3.定期组织体系内部检查,使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安全体系保持有效。4.监督各部门职能的实施,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批准实行各种质量活动。5.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对产品最终质量负全责;6.就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方面事宜与外部各方进行联系。法人:2016 年 08 月 01 日7第一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组织领导 质量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任命文件 SC/TC05-A-2016 A质量管理机构任命书为保持质量管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我公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从即日起由质检科为本公司质量管理机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同时任命 马风云 为质检科长,全权负责质检科工作。同时任命 马风云 和 李洪娟 为我公司专职检验员,全权负责检验工作。检验员具有以下权限:1、坚决站在公正立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合同、契约的规定,客观、公正的做好检验工作。2、检验员的一切检验活动不受其他人员以及外界的压力和影响,保证独立进行检验,做到结果公正。厂长:2016 年 08 月 01 日8第一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组织领导 各部门负责人任命书 SC/TC06-A-2016 A各部门负责人任命书为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经研究决定、任命:刘恩杰担任生产科科长;张万荣担任供销科科长;王超担任生产车间主任;以上人员在厂长领导下,按管理手册规定内容,在质量负责人带领下,切实履行职责。厂长:2016 年 08 月 01 日9第一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组织领导 治理结构图 SC/TC07-A-2016 A治理结构图厂长兼质量负责人生产科 供销科 质检科生产车间 化验室10第二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质量安全目标 SC/TC08-A-2016 A1、概述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是本公司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是本公司关注的焦点和需达到的预期结果。2、职责2.1 厂长负责制定颁发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2.2 质检科负责质量方针目标分解、宣贯及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跟踪验证。3、质量方针3.1“追求卓越品质、倡导健康生活、遵守法律法规、超越客户需求”。3.2 本公司在制定质量方针时应确保:1、与本公司企业宗旨“敬业、勤奋、求实、创新”相适应。2、信守对顾客的保证与承诺,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以标准为判断依据,以手册为行动指南,竭诚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3、在全公司内部传达、沟通,使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5、加强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增强人员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本公司的信誉度和权威性。6、对方针和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4、质量目标1 产品出厂合格达到 100%;2 顾客满意率达到 95%以上;3、原辅材料采购合格率 100%。本公司组织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评审,保证质量目标的适应性。11第二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质量目标 质量安全目标分解和考核管理办法 SC/TC09-A-2016 A一、质量安全目标分解为保证本公司质量安全目标的完成,现把各部门的分解目标制定如下:4.1 生产科4.1.1 生产计划下达率 100%;4.1.2 员工培训合格率达到 96%以上;4.1.3 生产考核达标率 98%;4.2 质检科4.2.1 出厂批次合格率为 100%;4.2.2 产品检验执行率为 100%;4.2.3 计量器具周检率为 100%;4.2.4 检验设备完好率为 100%;4.2.5 检验准确率为 100%;4.2.6 产品检验合格率 98%以上;4.2.7 市场抽查合格率 100%。4.3 供销科4.3.1 合同评审及合同兑现率为 100%;4.3.2 顾客满意度 98%以上,力争达到 100%;4.3.3 采购物资合格率达到 98%以上;4.3.4 产品交付及时率为 100%。4.4 生产车间4.4.1 生产作业计划完成率为 100%;4.4.2 技术文件正确率达到 100%以上;4.4.3 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4.4.4 生产设备完好率达到 95%以上;4.4.5 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 98%以上;124.4.6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执行率达到 100%二、质量安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1、目的为促使各部门质量安全目标分解得到全面落实,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考核办法。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部门质量安全目标的考核。3、职责第二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质量目标 质量安全目标分解和考核管理办法 SC/TC09-A-2016 A3.1 质量安全目标考核由质检科根据规定,汇总各部门上报的质量安全目标实施情况,提交考核小组,作为考核依据。3.2 考核小组由质量安全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质量安全负责人任组长。4、考核基本方法:考核采用打分的方式,以得分率来评定。以各部门的目标值项作为基础分值,每项 1 分。考核评定的结果作为实际得分,计算得分率。5、考核评定条件:5.1 凡是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且满足质量要求的,每项加分 1 分。5.2 按计划完成目标,按基本分计算。5.3 凡未按计划目标完成的:5.3.1 由于本部门的目标未完成,影响到总体目标未完成的为不合格;5.3.2 由于本部门原因的,每项减 1 分;5.3.3 由于相关部门原因的,但未及时沟通,每项减 0.5 分;5.3.4 由于相关部门原因的,已作沟通,按基本分计算;5.3.5 由于资源、设施未配置引起的,本部门已提出要求的,按基本分计算;5.3.6 由于资源、设施未配置引起的,本部门未提出要求的,每项 0.5 分。5.3.7 由于本部门原因,造成其他相关部门目标未完成的,每项减 1 分。6、考核结果评定:6.1 得分率在 90 以上的,考核结果为优秀;6.2 得分率在 80-90 分的,考核结果为合格;6.3 得分率在 80 以下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6.4 考核小组依据考核结果,提出本次考核的奖惩意见,报厂长批准实施。7、考核结果措施:7.1 对考核中未完成的目标,根据责任部门提出改进措施意见,考核小组进行评审确定。7.2 确定的改进措施,由相关部门实施,由质检科验证。13以上质量安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下发到各部门,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学习,质检科按季度进行考核。第十四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厂区要求 厂区管理制度 SC/TC10-A-2016 A1、概述厂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本公司建立满足生产要求的厂区,进行正常维护,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2、管理职责:质检科负责厂区的管理、维护。3、合理选择厂址,建在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粉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厂区整洁。厂区绿化良好,厂区选址符合要求。4、厂区应当清洁平整、无积水,厂区道路应用水泥、沥青或或砖石等硬质材料铺成。5、生活区、生产区要应当相互隔离;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家畜;坑式厕所应距生产区 25 米以外。6、厂区内垃圾集中存放,并远离生产区,排污沟渠也应密闭式,厂区不得散发出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7、厂区每天早晨上班前有专人清扫。8、厂区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废弃物。9、划定各部门卫生区域,并负责保持清洁干净,发现垃圾和杂物追究责任人的责任。10、厂区内不准存放垃圾,垃圾应存放在厂区指定位置,用塑料袋包装,不得泄漏,有卫生专职人员每天清理外运。11、厂房的门窗由责任人在停机时清洗,应时刻保持干净,纱网、风帘、门窗齐全有效,阻挡蚊蝇进入车间。12、进入厂区的车辆,原材料等应放在指定的位置,不得随意乱放。13、厂区内不得存放有毒、易燃及腐蚀性、污染性、易挥发物品。14、全体员工负责自己工作区卫生,坚持班前班后经常打扫。14第十六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车间要求 车间管理制度 SC/TC11-A-2016 A1、概述车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本公司建立满足生产要求的车间,进行正常维护,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2、职责2.1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施和工作场所的管理。2.2 车间负责生产设施和工作场所的维护。3、车间管理要求3.1 生产设施和工作场所由厂长选择有一定资质的单位设计、承建。3.2 生产车间对生产设施和工作场所的建造过程实施监督,竣工后组织验收。3.3 合理设计厂房,符合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工艺布局要合理,各工序要前后衔接,减少迂回往返,避免交叉污染。3.4 厂房有足够的空间,以利于设备、物料的贮存与运输、卫生清理、人员通行。3.5 厂房应清洁明亮,建立防尘、防鼠、防蝇设施,严格防止鼠、蝇及其他害虫的侵入和隐匿。3.6 生产车间入口处建立洗手、消毒、更衣设施。3.7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或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应当合理放置与处置。3.8 各种废弃物应存放在车间外较远处。3.9 车间地面应用无毒、防滑的硬质材料铺设,无裂缝,排水状态良好,墙壁一般应当使用浅色无毒材料覆涂,房顶应无灰尘。3.10 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应满足产品要求。 3.12 生产车间内光线充足,照度应满足生产加工要求。工作台、敞开式生产及裸露食品与原料上方的照明设备要有防护装置。15第十六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库房要求 库房管理制度 SC/TC12-A-2016 A1、概述库房是进行生产的必备条件,本公司建立满足要求的库房,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2、职责2.1 生产车间负责对库房的建造过程实施监督,竣工后组织验收。2.2 供销科负责对库房的管理工作。3、企业的库房要整洁,地面平滑无裂缝,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鼠、防虫、防尘等设施。4、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原辅材料、成品及其它物品的存放要求,应定期清扫。5、库房内应设有适当的板架,存放的物品要离地、离墙存放,离墙不应小于 10 厘米,堆码高度不宜超过 2 米,并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6、库房内应具备标识设施,以标注不同物品、进货和使用时间及存量等内容。7、产品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的物品或其他杂物一起存放,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8、原辅料、包材、半成品及成品贮存区内的地面、墙壁、天花板及建筑中的横梁、架构、管道等应保持清洁,无尘土、无积水,任何碎屑和溅洒的液体应立即清扫干净;废料、垃圾等应随时处理,移至远离这些区域指定地点堆放。9、原辅料、包材、半成品及成品贮存区应保持干燥、无积水、无堆积的尘土。10、定期检查存放的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及时去除破包产品。16第十七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SC/TC13-A-2016 A1、目的为了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设施条件满足速冻食品生产过程能力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设备的选型、验收、报废以及设备、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保养、卫生清理和检查维修等一系列要求。本程序适用于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控制。3、职责由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按规定要求操作执行,并负责本车间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卫生清理。4、工作程序。4.1 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及验收4.1.1 大型或重要设备的选购由生产车间根据产品生产策划的安排,组织调查研究,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定出最佳配置、采购方案,经中层以上人员会签、厂长批准后执行。4.1.2 新购设备进公司由生产车间组织进行开箱检查,组织有关操作人员在生产公司家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安装调试。4.1.3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由厂长、生产车间、质检科、车间设备负责人及设备生产公司家共同进行验收,运行效果达到出厂技术要求,并填写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形成的文件及出厂技术资料交;质检科保存。4.2 设备使用和日常清理、维护和保养4.2.1 生产车间实行严格的设备使用岗位责任制,实行定人定机管理,多人操作的设备须指定一人负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4.2.2 生产车间必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维护保养,确保完好,使其性能与精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4.2.3 设备清洁、维护保养主要内容:4.2.3.1 班前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174.2.3.2 生产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并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故障时,及时排除,及时上报车间主任。4.2.3.3 下班前对设备进行清洗,除去设备的残留物,对各部件进行擦拭,保持卫生。4.3 设备、设施的检查4.3.1 生产车间设备、设施负责人每天不少于一次对本车间设备状况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4.3.2 对连续出现质量问题的设备、设施,认真检查维修,分析原因,做好记录。4.3.3 设备、设施发生事故,车间应填写设备、设施事故报告单报生产设备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第十七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SC/TC13-A-2016 A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4.4 设备、设施的维修4.4.1 设备、设施的检修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行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全员预防维修技术,提高检修水平,缩短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4.4.2 车间根据设备出厂要求和运行状态,对设备进行润滑、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4.4.3 大修计划由生产车间编制初步计划,并据此根据设备运行及历年检修情况,编制全公司大修计划,由厂长批准后实施。大修完毕,由生产车间组织车间有关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进行验收、试车,经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大修交接单。4.5 设备的报废4.5.1 设备具有下列之一者予以报废:a、以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旧设备,设备效能已达不到最低使用要求,不能修复者。A、型号过于老旧,设备效通达不到最低使用要求,无法提高效能的。c、严重影响生产,继续使用会引起危险、事故,且不能修复的。d、因意外事故使设备受到严重损坏,无法使用、修复的。4.5.2 凡固定资产报废时,应填写固定资产(设备)报废表交主管部门审批后,办理销帐手续。18第十七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SC/TC14-A-2016 A1 概述:生产设备是进行生产的必备条件,对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处于符合卫生条件状态。2 职责2.1 生产科负责监督管理,2.2 生产车间负责对设备的清洗、消毒的管理工作。3 设备清洗、消毒要求3.1 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机械设备、容器、用具、台架等应定期清洗消毒。3.2 清洗消毒时间:A 每天生产完毕后;A 当发现或怀疑设备/器具不洁时;C 停产七天以上后,重新开始生产前。D 对已修复的设备组织进行清洗消毒3.3 清洗、消毒方式A.对可拆卸的设备、管道应予以分解; B.先用清水冲洗 12 遍,除去设备、器具表面的残留物; C.再用 75%酒精对设备、器具与食品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12 分钟(约三遍); D.最后用清水对设备、器具进行漂洗,直至洗净。4 记录每次清洗、消毒后,清洗、消毒人员应做好 设备清洗、消毒记录。 19第十七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供排水设施 供水管理制度 SC/TC15-A-2016 A1 概述:水是进行生产的必备资源,对生产用水,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处于符合卫生条件状态。2 职责2.1 生产科负责监督管理,2.2 生产车间负责对车间生产用水的使用、管道安装的管理工作。3 要求3.1 应能保证水质、水压、水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产需要。3.2 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对加工用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应符合相应规定。食品生产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生产需要。 3.3 食品加工用水与其他不与食品接触的用水(如间接冷却水、污水或废水等)应以完全分离的管路输送,避免交叉污染。各管路系统应明确标识以便区分。 3.4 供水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供水设施中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还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 措施4.1.通过对冷热水供应系统、设备的巡视,及时发现、处理所存在问题,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使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4.2 凡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取得卫生医疗机构颁发的健康证,并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4.3.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做好个人卫生;凡与水体有接触的设备、工具、用品等都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防止对饮用水造成污染4.4 定期检修溢流管、水箱盖、观察孔、排水管。4.5 保证各个水泵处于良好状态。保证用水间地沟、地漏排水通畅。20第十七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供排水设施 排水管理制度 SC/TC16-A-2016 A1 概述:废水是进行生产中容易造成食品污染的关键环节,对室内排水,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处于符合卫生条件状态。2 职责:生产科负责监督管理,2.2 范围:适用于车间地漏、下水道及外排水沟的管理。生产车间负责对车间废水设施的安装及排放工作。3、责任者:生产科负责人、操作工人、车间卫生清洁员。4 要求4.1 车间的地漏、下水管道应根据岗位明确责任人,做到每个地漏、下水管道都有负责管理。4.2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应保证排水畅通、便于清洁维护;应适应食品生产的需要,保证食品及生产、清洁用水不受污染。4.3 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置,以防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4.4 排水系统出口应有适当措施以降低虫害风险。 4.5 室内排水的流向应由清洁程度要求高的区域流向清洁程度要求低的区域,且应有防止逆流的设计。4.6 室内地漏必须设有水弯或水封闭装置。4.7 设在车间的地漏,要求材质不易腐蚀,不易结垢,有密封盖,开启方便,能防止废水倒灌,允许冲洗地面时临时开盖,不用时则盖严。4.8 禁止将纤维、难溶块状物等倾入车间地漏或水道中。4.9 车间地漏、下水道及车间外排水沟应经常保持清洁、畅通。应定期对下水道及排水沟进行疏通、清理,必要时还应根据工艺需要,灌以消毒剂消毒灭菌。21第十七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消毒设施 清洁消毒设施管理制度 SC/TC17-A-2016 A1 概述:清洁消毒设施是进行生产中对生产器具的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必备设施,对清洁消毒设施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处于符合卫生条件状态。2 职责2.1 生产科负责监督管理,2.2 生产车间负责对车间废水设施的安装及排放工作。3 要求3.1 应当配备相应的食品、工器具和设备的清洁设施,必要时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3.2 清洁、消毒方式应当避免对食品造成交叉污染,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3 购进的洗涤剂、消毒剂应有相关的合格检验报告3.4 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消毒、保洁等设备与设施,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22第十九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废弃物存放 企业废弃物管理制度 SC/TC18-A-2016 A1 目的: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本公司生产过程及相关过程中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防止其污染环境,并对其进行合理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运行过程中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综合处理。3 职责3.1 各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分类存放。3.2 生产科负责车间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折控制和处理工作。3.3 检验室负责实验过程产生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工作。3.4 各办室负责各自办公区域内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工作。3.5 仓管员负责仓库的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工作。4 管理办法4.1 各责任产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废弃物和危险弃物分类存放和标识。4.2 应当配备设计合理、防止渗漏、易于清洁的存放废弃物的专用设施。4.2.1 本单位的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分类如下:(1)办公活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废包装材料、废旧纸张和报纸,办公垃圾。(2)生产活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废弃包装物、废旧设备零部件,生产垃圾。(3)质检活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废玻璃瓶、废液等实验垃圾。4.2.2 危险废弃物:(1)生产活动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废机油及其沾染物,废旧危险化学品,废液包装物。(2)质检活动生产的危险废弃物:危险废液,沾有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4.3 原材料仓、成品仓应做好防潮、防晒、防锈、防变质等工作,避免废品、废料的形成。4.4 生产车间在产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包装材料,尽量减少废料、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产生。4.4.1 各办公区的废弃物由回收公司进行处理,企不定期部负责对各办公区废弃物处理的监控。234.4.2 生产车间由机器的维修等产生的废部件、废零配件等放入指定的废料区,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仓管员进行处理。4.4.3 化验室在检验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分门别类放置在相应的废弃物区和危险物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废料、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应集中分类存放在废品废料区和危险废弃物区,达到一定数量后,由生产科将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回收商回收处理,并作好记录。4.4.4 生产、办公、检验、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废旧设备零部件、生产垃圾、实验垃圾、办公垃圾和生产垃圾等一般废弃物应集中存放,由仓管员定期出售给废品回收公司和垃圾回收站。4.4.5 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应单独存放,标志清楚,定期送有资质的化学危险回收公司处理。4.4.6 车间内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容器应当标识清晰,不得与盛装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混用。4.5 生产科每月应对废品、废料进行统计,必要时做出分析评价。第十九章 文件名称 编号 版本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设施管理制度 SC/TC19-A-2016 A1 目的:为了保持生产企业的卫生条件,生产出合格、安全的食品,特制订该制度。2 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卫生设施。3 卫生设施管理制度3.1、每天早晨上班前有专人清扫。3.2、划定各部门卫生区域,并负责保持清洁干净,发现垃圾和杂物追究责任人的责任。3.3、车间内不准存放垃圾,垃圾应存放在厂区指定位置,用塑料袋包装,不得泄漏,有卫生专职人员每天清理外运。3.4、厂房的门窗由责任人在停机时清洗,应时刻保持干净,纱网、风帘、门窗齐全有效,阻挡蚊蝇进入车间。3.5、全体员工负责自己工作区卫生,坚持班前班后经常打扫,养成周末车间的清扫卫生的习惯。4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4.1、生产场所或车间入口处应当设置更衣室,更衣室应当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4.2、车间入口及车间内必要处,应当按需设置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鞋靴消毒设施;清洁作业区入口应当设置与生产加工人员数量相匹配的非手动式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4.3、卫生间不得与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4.4、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靴或工作鞋不应穿出工作区域,否则需要重新清洗后才可在工作区使用。4.5、当用手直接接触原料、包材或产品时应及时消洗消毒,防止污染。6 卫生检查制度6.1 成立食品卫生管理小组,厂长任组长、质检科科长任副组长兼食品卫生管理员、各科室负责人任组员。246.2 食品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对各项食品卫生设施管理制度的检查与落实。6.3 食品卫生管理员应每天进行卫生检查;各部门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食品卫生管理小组不定期抽查。6.4 每次卫生检查有书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