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设计基础【精品-ppt】_第1页
网络工程设计基础【精品-ppt】_第2页
网络工程设计基础【精品-ppt】_第3页
网络工程设计基础【精品-ppt】_第4页
网络工程设计基础【精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章 网络工程设计基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感受网络设计的基本特点理解链路和节点;理解因特网的 5层结构,可以递归地通过互连 “网络云 ”以构建任意大的网络局域网可通过接入网和广域网形成更大规模的企业网,交换机和路由器最为关键重点节点和链路定义;因特网的层次结构;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选型;以太网特点从逻辑上讲,构成因特网的所有网络实体均可以被抽象为两种基本构件:称为链路的物理介质,和称为节点的计算设备网络的组成节点与链路的连接方式点对点:一条物理链路有时仅与一对结点相连多点接入:多于两个结点共享同一条链路点对点多点接入用 “网络云 ”来表示任意类型的网络 可以递归地通过互连 “网络云 ”形成更大的 “网络云 ”来构建任意大的网络网络能通过网络的递归来构建 交换网络 网络互联因特网的层次结构 端系统 /主机国际主干 /国家区域 /中间层桩 /企业 局域网范围广域网范围接入网范围经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连接7第一层 ISP第一层 ISP第一层 ISPNAP第二层 ISP第二层 ISP第二层 ISP 第二层 ISP第二层 ISP本地ISP本地ISP 本地ISP本地ISP本地 ISP第三层ISP本地ISP本地ISP本地 ISP住宅用户住宅用户局域网接入网局域网住宅用户住宅用户接入网 住宅用户 住宅用户 局域网接入网企业网(校园网和园区网):为企业提供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它通常包括若干 LAN内联网 (Intranet):将因特网的标准和技术应用于企业网,就形成了用于企业内部的专用网络外联网 (Extranet):与内联网相对应,是对内联网的扩展和外延接入网:在业务节点接口 (SNI)和与其关联的每一个用户网络接口 (UNI)之间,由提供网络业务的传送实体组成的系统发展接入网技术主要包括 xDSL、光纤直接到户和无线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xDSL 接入光纤同轴混合网接入 (有线电视)上海主要发展是 FTTB+LAN模式野外工作基站普通家用和小企业二层交换机网络基本互连设备和层次名称 互 连层 次 基本特征网关 应 用 层 区分端口地址及 应 用信息路由器、三 层 交 换 机 网 络层 区分 IP地址网 桥 、交 换 机 数据 链 路 层 区分 MAC地址集 线 器、中 继 器 物理 层 比特复制二层交换机转发机理第二层交换机,是根据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 MAC地址和通过站表选择路由来完成端到端的数据交换的。二层交换机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 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 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 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 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报文段数据报帧源应用层运输层 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HtHnHl MHtHn MHt MM目的地应用层运输层 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HtHnHl MHtHn MHt MM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链路层物理层HtHnHl MHtHn MHtHnHl MHtHn MHtHnHl M HtHnHl M路由器交换机封装网桥可将两个或多个地址兼容的网段连接起来,特点是:具有过滤功能,减少网络拥塞网桥扩展了 LAN的有效长度防止错误扩散,网桥隔断了某些潜在的网络故障提高了安全性,具有相同安全性数据的主机放在 相同网段上,再用网桥与其他部分相连为了提供容错能力,可以用多个网桥连接网段;用了 IEEE 802.1D “生成树算法 ”,有效防止回路的产生网桥的自学习的功能检查它收到的所有帧中的源主机的地址根据接收帧的端口,学习到主机所在的位置如果网桥不知道接收方位于网桥哪一侧,它将向所有端口发送该帧当网桥启动时,路由表为空,一段时间后就能建立起所有主机与端口关系为保持路由表信息正确性,表项将分配一个计时器。一旦超时,就丢弃这个表项A网桥B CX Y Z端口 1端口 2能够增加总带宽该交换机通过处理帧的 MAC地址,从一个输入端向一个或多个输出端转发分组,增加了网络总带宽一个单个的以太网段只能提供 100 Mpbs的带宽,若输入与输出主机两两不同的话,则以太网交换机可提供 100n/2 Mpbs的带宽( n为交换机上的输入和输出端口数目 )此时这些主机之间能够同时进行双工通信,而不会相互干扰14如果没有源和目的地址间的冲突,其总带宽为n10 Mb/s生成树算法复杂 LAN中,无法知道整个网络的配置,交换机可能连接了多个网段,会在网络中形成回路交换机中采用了 IEEE 802.1D规范,即使出现了物理回路,该算法防止形成逻辑上的回路。在设计中可以不顾及交换机可能出现的环路(需要对交换机进行相应的配置)以太网的 CSMA/CD机制,任何时候只允许一台设备成功发送。连接的站点越多,冲突越频繁交换机每个端口只连接了一台主机,而且收发线路是分开的,只要参与通信的收发方不超过两个就不会碰撞用 一对千兆以太网线 路连接 两台百兆 交换机,由于这两台交换机之间只有这一对线路,因此不会发生碰撞的只有全双工网卡和交换机才支持这种能力碰撞域 vs. 广播域碰撞域描述了一组共享网络访问媒体的网络设备覆盖的区域广播域是指广播分组直接到达的区域。若 LAN交换机未划 VLAN,它是一个广播域传统的共享式 以太网交换式局域网链路聚合技术和弹性链路许多交换机通常支持链路聚合 (Trunk)技术和弹性链路(Resilient Link)技术。链路聚合可将多个物理连接当作一个单一的逻辑连接来处理,它允许两个交换机之间通过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数据,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大的吞吐量两个普通交换机连接的最大带宽取决于 “线 ”的速度,使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将多条 “线 ”的端口捆绑后成为一个高速连接端口链路聚合可以自动进行带宽平衡, “线 ”的 “并联 ”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弹性链路技术主要是 “工作线 ”和 “备份线 ”的切换虚拟 LAN(VLAN)在 LAN交换机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以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技术的端到端逻辑网络只有构成 VLAN的站点直接与支持 VLAN的 LAN交换机端口相连,才能实现 VLAN功能主要优点: 限制广播,提高交换机性能简化网络管理简化网络结构,保护网络投资提高网络的数据安全性实现 VLAN的方式及标准基于端口的 VLAN 基于 MAC地址的 VLAN 基于协议的 VLAN 基于网络地址的 VLAN 基于定义规则的 VLAN 建立在 801.d网桥基础上的 802.1Q和 802.1p是两个 IEEE的标准,它为 801.d增加了更多的智能802.1Q根据 VLAN标志符对数据帧进行过滤,仅将帧发往特定的目的地址组去,而不是向所有结点洪泛802.1p定义的组地址分解协议,被用于管理成员关系,以及在 LAN的交换机或网桥中发布成员关系A4B1VLAN3C3B3VLAN1 VLAN2C1A2A1A3C2B2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器是 IP层次惟一的互连设备路由器通过处理 IP地址来转发 IP分组,形成一个虚拟通信网络,将异构的多种通信网络互连起来,并使网络具有可扩展性路由器在网络层工作的两个过程找到分组相应的出口,这可通过查找选路表即可将分组从入口送到出口,这取决于路由器的体系结构输入端口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输出端口交换结构选路处理器ZYXCBA总线CBA纵横制CBA内存 XYZ内存ZYX三种交换技术三种交换结构的比较内存交换若内存带宽为每秒可写进或读出 B个分组,则总的转发吞吐量必然小于 B/2一根总线交换总线带宽可达千兆比特 /秒,则用于接入网或企业网的路由器来说,一般是通过总线交换方式一个互联网络交换使用一个更复杂的互联网络,具有最高的吞吐量路由器分类主要功能转发、选路、与网络接口和网络管理主要性能按通信容量可分为为高档、中档和低档路由器按其功用可分为接入路由器、边界路由器或主干路由器等主要指标 吞吐量、转发速度、时延、所支持的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选路协议、网络接口类型、选路表容量、最长区配、选路协议收敛时间、对多播的支持、对 QoS的支持和网管功能等Cisco公司的路由器系列产品Cisco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路由器厂商主要性能指 标 Cisco 7000 AGS+ Cisco 4000 Cisco 2500应 用 大型网 络 大中型网 络 中型网 络 中小型网 络LAN接口 以太网 ,FDDI,令牌 环以太网 ,FDDI令牌 环以太网 ,FDDI令牌 环以太网 ,FDDI令牌 环广域网接口 帧 中 继 ,T1ISDN,DDN帧 中 继 ,T1,ISDN, DDN帧 中 继 ,T1,ISDN,DDN,X.25帧 中 继 ,ISDN,DDN, X.25路由 协议 IS-IS,OSPF,RIP IS-IS,OSPF,RIP IS-IS,OSPF,RIP IS-IS,OSPF,RIP主要 传输协议 IP, IPX, PPP IP, IPX, PPP IP, IPX, PPP IP, IPX, PPP网 络 管理 SNMP SNMP SNMP SNMP高层交换机传统交换是二层交换,而三层交换 (多层交换技术或 IP交换技术 )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企业网划分子网之后,子网之间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通信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实际上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三层交换的基本过程发送方 A将自己的 IP地址与接收方 B的 IP地址比较,判断 B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若 B与 A在同一子网内,则进行二层的转发 ;若不在, A要向 “默认网关 对应第三层路由模块 ”发出 ARP(地址解析 )分组,而 “默认网关 ”的 IP地址其实是三层交换机的第三层交换模块如果三层交换模块已知 B的 MAC地址,则向 A回复之;否则它向 B广播一个 ARP请求, B回复其 MAC地址,三层交换模块保存此地址并回复 A,同时将 B的 MAC地址发送到二层交换引擎的 MAC地址表中此后,当 A与 B间的数据分组全部由二层交换高速处理仅路由过程才需要三层处理,绝大部分数据都通过二层交换转发,因此三层交换机的速度很快,同时价格也较低三层交换过程示意图A BC D网关ARP二层交换三层选路第三层交换机是第二层交换器与路由器各取所长的逻辑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