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_第1页
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_第2页
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_第3页
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_第4页
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篇一:取消信访制度当今中国不应该取消信访制度 救济渠道堵塞,矛盾积累,不应取消而是加强 信访条例中的定义: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基本权利 破旧立新与完善的界限 任何新制度都说是旧制度的完善 界限在哪里 法律授权应该行政解决的解决 该司法解决的司法解决 法律授权范围内的事,行政机关有权管理,发生纠纷时自然可以通过信访解决;法律授权范围之外的事情行政机关不得干预,因此出现问题也不应该由信访解决。 经济法和民商法 背景:数量多 向中央集中 管的宽 司法资源有限 基于我国现状司法薄弱,更应该认为 缺点少说 信访制度在救济公民权益和监督司法不公、行政不依法履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效。 第十五条 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并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 我们承认从道理上论证,取消和弱化是方向;但从实际上审视,强化和“扩容”却是现实。用理论逻辑上的论证取消信访,是不可靠的,否则就会导致一条现实救济通道的民意堵塞。所以今天我方的标准是:当今中国法治制度设计是否已经允许取消信访制度。 1 对行政有益 政府监督 2 公民权利 权利救济途径 自由辩 3 对司法不损害 可解决 条例 质询小结 明卿定义和前提冲突 对司法不损害 信访制度是与计划经济时代强政权弱社会、弱司法强行政的环境相适应的。几十年来,相对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公众中缺乏应有的权威和足够的信用。在当今中国司法不独立以及司法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我方认为:不应该取消信访制度。 开宗明义,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有关行政机关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进行处理的活动。诚如对方辩友刚刚所说,现在的信访制度有很多缺陷,异化地成为了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双方都认为信访制度是要革新的,所以我方今天的标准是:信访制度的存废,何者更有利于社会运作机制的完善。接下来我方将从信访制度对政府和对公民权利两方面的积极意义来论证我方观点。首先,信访制度对行政机关起到了监督作用。国家信访部门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控诉后,把情况反馈给相应部门,对相应的机关施压,监督和督促问题的解决和政府部门改革。对当今我国基层政府不作为等乱象的整改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来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本就是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并且,在人民群众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信访制度更是寻求维权和补救的手段。在当今中国如果取消信访制度,上访人的合法权益就可能一生都得不到救济,在司法诉讼和行政复议等救济渠道都不通的情况下,信访制度的存在对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落实人民主权原则,有重要现实价值。最后,我方想对对方所说的信访制度阻滞司法的进步予以回应。我方理论中的信访制度是回归到原本定义的信访制度,回到政府联系群众工作的一个渠道,而不是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最后的解决落在法院,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保证。 XX 年 3 月 19 日的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提出,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及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我方看到的前景是让司法归司法,让行政归行政。信访只将负责法律授权范围内行政部门应该处理的事,而不能僭越司法权成为万能的权利救济方式,所以信访制度并不会阻碍司法的进步。 我方承认信访制度要弱化到它本应属于的范围中去,但做到这一点不能靠取消信访制度,而要在信访制度之外下工夫:通过有效监督, 提升司法质量。在司法层面给出的信心越多,信访扛起的重担就会减弱,信访的弱化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当今中国不应该取消信访制度。 就目前我国的形势,不应该也不能取消信访制度。 1、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问题层出不穷,法律商未完善,依靠法律不能够解决全部问题。 2、国民的素质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解决问题的途径倾向于信访(成本低)渠道。 3、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信访制度是法律、司法以外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的稳定起到了极大的稳压器的作用。 4、目前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信访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好的经验,信访制度只能逐步完善,不可能取消。 运用法治思维谋划、推动信访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信访问题,引导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行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以理性合理的方式主张权利、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权力要在公正、法治的框架内运行,不在于建立重床叠架的政府机构,而在于政府主要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在于国家与地方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衡。这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涵。 信访制度是与计划经济时代强政权弱社会、弱司法弱人大,强行政、甚至一度是无司法无人大强行政的环境相适应的。本来在法律上来讲,任何级别的行政首长,既不能对人大发号施令,也不能对法院指手划脚。但其实不然。几十年来,相对于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缺乏应有的权威,在公众中缺乏足够的信用。比如司法被认为缺乏公正;人大被认为是橡皮图章;一个县的报纸电台不能自由报道和批评本地县长书记,遇到问题只能向地区电台或者省台省报反映。如此等等,导致宪法基础上设置的国家机关,整体上缺乏应有的权威和尊严,换句话说,也就缺乏公共信用。正是这种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国民遇到了问题就去找自己认为最管用的人或者部门。 这样,人们就形成了“越往上面官越好”的心态,在一些政策说法或者事例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问题涌向北京, “御状”往往成了许多上访者最后的希望。 其实,上级实际上心里明白,自己根本无力应对不断增加的上访,所以就需要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据有关资料,XX 年前八个月,北京的信访局就收到 11641 封有关拆迁的投诉信件,上访人数 5360 人,比 XX 年增加 47%。从纯粹行政技术角度上来说,没有一个中央政府应该应对并能够妥善处理如此多的事情。 而且上面越是宣传已经解决了什么上访中的疑难杂症,就越会出现上访奔涌而来的情况。在越发显得下面缺乏公共信用和权威的同时,上面的压力就越来越大。这是个靠所谓加强信访机关权限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面解决不了,下面已经失去公共信用,那么,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教训的上访者,将对整个国家机器产生怀疑。 一些人认为目前的信访制度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信访制度当成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没有意识到,如果不能从大处入手,解决公共信用问题,就会陷入恶性循环。道理很简单:如果觉得司法缺乏权威,就要有信访制度,但既然司法都没有信用,在同样的环境里,又用什么能够保证信访制度的信用和权威呢?如果政府自己不能相信司法的权威,又如何让百姓相信呢? 当然,仅仅靠司法制度改革是不够的。国家制度是一个整体。政治现代化是整个国家制度的现代化。如果意识不到问题的艰巨和复杂,以为只需要强化某个机构,就可以完满地解决上访问题,只能徒劳。 就人大而言,不但应该避免在信访问题上表现出的行政化倾向,而且更应使人大逐步演变为真正的代议制机构。比如,选民可以向具体的代表写信、与之见面,等等,代表直接面对选民,由他们来代表选民,从而在制度上解决国民的利益表达渠道问题,减少街头表达的可能性。 就纵向的政府关系而言,各级政府之间必须权责明确,在宪法框架内独立履行职责,承担责任,而不是现在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来约束下级政府。 仅仅靠官管官,是管不过来的。应该使选举类官员的政治生命取决于他所在行政区域的民意,应该相信人民群众。这样一来,通过制度性的权力和责任下移,使得地方都有自己良好的议会、行政、司法运作机制,民众在自己的地区就有良好的利益表达和权利保障机制,问题因此也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消解于它所发生的行政区内. 这不但理顺了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也可以树立和维护各级政府的信用和权威。(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文/黄钟) 【编辑:邱观史】 (XX-12-09) 一些人把信访制度当成中国特色的人权救济方式时,却忽视了如果从国家制度的大处着眼,现行信访制度的许多规定,其实是直接跟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出现了行政权僭越立法权或者司法权的现象。这既体现在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或者政策中,也体现在具体的实践里。这有悖于建设法治国家的大方向。 就信访条例而言,其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不遵守该条例第十一条、第十四条规定的信访人员,批评教育无效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请求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将其带离接待场所,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收容、遣送或者通知其所在地区、单位或者监护人将其带回。 这实际上是一条涉及人身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任何行政机关和地方人大,都无权就涉及到人身自由的问题做出规定。因为按照立法法 ,对公民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的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而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公民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更耐人寻味的是,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了以后, 信访条例里还赫然有着针对信访人员的收容、遣送字样。 篇二:“诉访分离”机制研究摘 要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由于整个社会在追求公平和正义的过程中,诉诸法律的纷争不断增多,但是相关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却不够完善,对新的利益冲突应对不及时。另一方面,某些本应纳入诉讼程序内的案件由于各种原因进入信访渠道,导致“诉” 、 “访”交叉,严重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诉访不分不仅不利于当事人通过正常的诉讼获得权利救济,也不利于司法机关妥善处置涉法涉诉信访矛盾纠纷。因而有必要建立健全诉访分离工作机制。 关键词 诉访分离 纷争 利益冲突 诉讼程序 作者简介:苏从舜,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白玉坪,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处长;张哲,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助理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XX)01-040-03 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分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当属诉访分离。可以说,能否构建完善的诉访分离机制直接关系到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的成败。鉴于文章篇幅有限,本文将重点围绕与诉访分离机制紧密相关的诉讼导入机制、流转机制、信访导出机制、终结退出机制进行讨论,其他配套措施不做过多涉及。 一、诉访不分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秉承“以和为贵”的观念,民众有着较为普遍的“耻讼” 、 “厌讼”情绪,认为法律就是惩罚和约束自己自由的工具。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不会积极通过法律程序定纷止争,甚至极力规避法律调整,转而求助于“上访鸣冤” 、 “请求父母官为民做主”等非正常渠道,久而久之,形成了“信官不信法” 、 “信访不信法”的观念。本该通过正常诉讼途径解决的问题,选择非正常上访,上访引发矛盾纠纷又寻求诉讼解决,诉讼结果无法满足自身期待时又试图通过信访行为向司法机关施压,形成了“诉” 、 “访”交织,矛盾不断聚集的恶性循环。 (二)司法救济的有限性 司法救济是运用国家权力调整社会关系,并强制相关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救济手段,是具有终局效力的救济方式。因此,为了防止司法机关在行使国家公权力的过程中滥用权力,侵犯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法律为司法机关的行为设定了明确的框架,超出框架的行为被认为违法。这就导致了司法救济具有相对性,不可能绝对地、不受限制地保护权利人的权益。 “受案范围的局限性、诉讼时效的机械性、诉讼活动的有偿性、诉讼程序的复杂性、裁判公正的相对性、权利实现的有限性决定了当事人的司法救济风险” ,司法救济的有限性使越来越多的权利人选择信访途径来表达诉求,以期获得更为可观的补偿。特别是个别信访人在诉讼过程中进行恶意信访,在诉讼程序内,不积极应诉,反而乱发“举报信” 、 “控告信” ,以此拖延诉讼,干扰正常诉讼秩序,借助外力向审判活动施压。 (三)申请再审权保障不力 现行法律对于申诉主体、申诉时间、申诉理由等诸多方面毫无限制,导致诉讼秩序混乱。不仅在信访申诉上具有错误的导向作用,更易导致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处于空置状态。 “本应具有诉权地位的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淹没在传统的职权监督的色彩中,弱化了其作为当事人诉权所应具有的法律地位” 。申请再审的权利不能现实的依法行使,申请再审的渠道不够畅通和规范,导致许多当事人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信访来表达、实现诉求。 二、诉访分离机制概述 诉讼与信访,二者交集在于实现权利救济,但分属于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既有共同的存在价值,又有彼此分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诉访分离,不是机械分离,而是辩证分离,实质上是理念之合与程序之分的有机统一。当前,在构建诉访分离工作机制的过程中,应当做 到既诉访分离、又诉访相济,这是方向问题,也是方法问题。诉访分离工作机制不仅要实现简单的分,更要实现辩证的合,无论是进入诉的访,还是形成访的诉,不能仅看是否规范了受理程序,是否确保了程序公正,更要看是否最终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实现了两种权利救济途径的殊途同归” 。有学者指出,诉访分离机制的内涵包括“三个要素” ,外延包括“三项机制” 。 (一)内涵三个要素 “三个要素”指载体要素、逻辑要素、处置要素。载体要素包含了资源调配与制度构建,资源调配是指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各种程序、责权、组织的调整和配置,制度构建是指与资源调配相适应的各种操作技术的规则化;逻辑要素是指诉与访之间有一种牵连的逻辑关系,诉是访的所经阶段,访是诉的当然结果,这种牵连关系决定了诉访分离机制构建的方向;处置要素是指诉与访在处置方式上有本质区别,诉有严格的程序保障,司法机关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事,访不具有如此严格的程序限制,主要依靠的是教育息诉,这就决定了涉及访的制度必然成为诉访分离机制中最难以执行的部分。 (二)外延三项机制 “三项机制”是指受诉机制、息访机制和稳控机制。现有制度构建往往围绕受诉机制进行,明晰哪些诉求能够导入诉讼程序,哪些诉求需要导出,引入信访程序;对于息访机制与稳控机制关注较少,息访机制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不仅包含司法机关,也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各主体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主管负责等基本原则,通过责权分配,互相配合开展工作。稳控机制涉及的主要是非正常访事件的防范与控制,一般而言,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基层组织。 构建诉访分离机制的前提在于明确诉访分离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有学者指出,诉访分离应致力于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有效疏导,二是合理抑制,这一定位为诉访分离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整体思路。 三、诉访分离机制的规范基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最高人民检察院于 XX 年 8 月 28 日出台了三个配套办法,即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案件终结办法 、 人民检察院司法瑕疵处理办法(试行) 、 人民检察院受理控告申诉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实施办法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也先后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 和北京市检察机关联合接访工作规定 ,规定了诉访分离的具体做法,明确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的具体标准,建立案件承办部门和控申部门联合接访、联合答复的矛盾纠纷化解双责机制和涉检信访案件共同息诉机制。 可以说,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思路已十分明确,配套机制也逐步健全。当下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司法实践,特别是基层司法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总结、提炼,以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就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现状来看,最大的症结仍在于诉访分离难以真正实现。诉访不分,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现阶段,针对诉访分离机制进行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受理控告申诉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 ,二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二者在整体思路及具体操作上体现了高度一致的特点,通过对这两份文件的梳理,可以大致明确诉访分离机制的实现进路: 1.对于不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普通信访事项,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材料转送主管机关。 2.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依法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控告、申诉,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检察机关或者本院有关部门;属于公安机关、人 民法院或者其他机关管辖的,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3.对于诉讼程序进行中的案件,诉讼参与人提出控告或者申诉,但是法律未规定相应救济途径的,应及时移送本院案件承办部门,承办部门应当继续依法按程序办理,并做好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的解释说明工作。 4.控告、申诉已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终结的,各级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规定,移交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基层组织,落实教育帮扶、矛盾化解责任。 此外,诉访分离还有如下配套机制: 1.控告申诉一体化办理机制。 2.终结退出机制。 3.建立会商机制。 在诉与访的划分标准问题上,以上两个规范性文件同时进行了回避。高检院实施办法没有对“访”进行解释,北京市检院实施意见中对于“访” ,进行了这样的定义:“诉访分离中的访 ,是指信访人诉讼权利已经行使完毕、拒绝行使或者丧失,仍然对人民检察院做出的决定不服,通过来信来访形式,向有关部门表达意愿,反映与案件决定、裁判有关的问题和事项” 。 二者均没有对“诉”进行定义,而是选择了对应当导入法律程序的申诉或者控告进行一一列举。 四、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从具体规范上来看,可以说诉访分离机制构建相对完备,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试点一年多以来,实践中依然发现诸多问题,导致诉访分离难以真正实现。 (一)诉访分离缺少明确标准 按照现有文件规定, “诉”与“访”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而是采取一一列举的形式,将检察机关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信访形式予以罗列,做出了明确、具体、刚性的规定,以促进诉访分离工作规范化开展。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多变,执法办案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与文件规定一一对号入座,致使实践中经常出现案内案外诉求一并处理、信访事项反复处理等现象。诉访分离缺少统一标准,导致实践难以适从,工作存在一定随意性。 (二)信访线索导出途径不畅 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推行以来,导入检察机关的案件量逐步上升,但与此相反,检察机关导出信访案件量逐步下降。信访案件导出过程中,逐渐暴露出途径不畅、有关单位拒绝接收等一系列问题。可见,随着改革深入, “诉”的概念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但对“访”的认识和处理尚不明确。 (三)导入诉讼程序不畅 由于职能交叉,对于需要导入诉讼程序的举报、申诉或者控告,司法机关之间存在管辖争议,检察机关与法院之间涉及问题较少,争议最突出的体现在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主要涉及以下几类线索:第一,村民委员会等村集体组织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第二,非国有公司、企业、社会团体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第三,进京访引发的涉嫌犯罪案件。由于取证难、立案难、以及可能涉及政府行为无法定性等原因,这三类线索导入诉讼程序的概率极低。 (四)缺少有效的终结退出机制 信访案件终结退出机制已不是新出现的概念,文件规定中早有涉及,制度建设上也有保障。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启动终结退出机制的实属罕见,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终而不结”问题突出。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终结退出机制门槛较高,司法资源有限,往往难以在一起信访案件中投入如此多的精力。 其二,信访案件终结退出决定作出后,可能引发信访人缠访闹访,考虑到存在这一风险,司法机关多不愿启动终结退出机制。 其三,终结退出机制的意义更多的停留在程序处理上,即使对某一信访案件作出终结退出决定,信访人仍然可能缠访闹访,司法机关即使“不受理、不交办、不统计” ,但依然要反复进行释法说理,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司法资源,更可能损害司法权威,助长信访人通过无理缠访获取利益的不良心态。 五、完善诉访分离机制的建议 (一)明确诉访分离标准 应对现有文件进一步完善,统一诉访分离的划分标准,一是以实质要件为标准划分;二是以形式要件为标准划分 。实质要件以信访人的诉讼内容为标准,案内诉讼请求纳入诉讼程序,案外利益诉求纳入信访程序。形式要件以程序是否终结为标准,诉讼程序尚未终结的,当事人提出的诉讼在程序中解决,诉讼程序已经终结的,信访人不再具有案件当事人身份,应当在信访程序中提出诉求。 无论采取哪一种标准,最重要的是统一、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司法实践中出现新情况时反复修改规范性文件,破坏制度的稳定性。 (二)畅通信访导入导出机制 1.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推进一年多以来,各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都或多或少遇到一些现实困难,而很多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完善规范能够解决的。因为,规范无论如何完备,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然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是已有规范无法解决的,因此,在规范之外,各职能主体形成一个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亦十分重要。当下,司法机关之间应当进行充分沟通,首先解决司法机关内部信访线索导入诉讼程序不畅的问题,其次,梳理各司法机关存在的信访线索对外导出途径不畅的问题。最后,与党委、政法委、政府信访部门、政府各主要职能部门进行协商。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共同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流转工作机制,整合资源,以签订协议的形式明确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导出标准,确立统一规范。探索在政府信访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工作小组。对于导出的信访件,应定期通报相关信访线索的处理进度,保证各机关答复口径一致,防止不同职能部门相互推诿,扯皮。2.引入第三方参与检察机关矛盾化解工作。当前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面临的矛盾日趋复杂,检察机关应当充分挖掘可用资源,加强与司法局、律师协会、人大代表、社区及基层组织的联系。充分引入律师、人大代表等作为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充分发挥第三方兼具专业性和中立性的优势,引导信访人合法、理性地解决问题,有效缓解信访人对检察机关的抵触情绪,增强检察机关办理信访案件的社会公信力和支持度,同时达到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解决的目的。 (三)规范司法,防止程序空转 1.强化诉讼监督职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范围有限,对于公安机关久拖不决,拒绝出具法律文书等问题缺少明确的监督手段,监督难以起到实效。而目前这一问题已十分严重地侵害了信访人权利,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可以考虑在侦查监督领域内拓宽监督手段和监督范围,防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久拖不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等现象的出现。 2.建立稳定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与辖区内其他司法机关建立稳定的信息共享与反馈机制,促进信访事项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并在导入法律程序后,及时跟踪获取反馈,避免法律程序空转,提高办案质量。 (四)完善信访终结退出机制涉法涉诉信访终结退出机制是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中必须关注的一环。为了保证制度应当具有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涉法涉诉信访导出机制必不可少。总的来说,导出机制的意义在于:第一,促使信访人形成信访合理预期;第二,从更深层次上实现社会综合治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终结退出机制能否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的效果。 1.明确涉法涉诉信访终结退出机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XX 年 11 月出台了北京市检察机关涉检信访案件终结退出工作办法 ,明确规定了涉检信访案件终结退出的前提条件、启动程序、备案程序、决定主体等内容。当前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对于信访终结退出机制应当予以完善,弥补制度空白。 2.完善信访救济机制。目前涉法涉诉信访“终而不结”矛盾突出,对于这类信访事项,应当准确区分出有理访和无理访,针对其中诉求有一定合理性的涉法涉诉信访人,其诉求通过法律途径难以解决、且信访人生活困难、愿意接受救助息诉罢访的,应当加强社会救助、救济,构建涉法涉诉信访多元化处理机制,通过依据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综合治理等手段统筹解决当事人在生存、生活面临的困难,使信访案件真正终结。 3.完善息访、稳控机制。上文中提到,诉访分离机制应当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受诉机制、息访机制、稳控机制。目前我们关注的重点主要停留在受诉机制上,对于息访机制和稳控机制关注较少。涉法涉诉信访本身由诉讼引发,但是很多问题无法在诉讼程序中解决。对于诉讼程序已经终结、当事人诉讼权利已经行使完毕的信访问题,司法机关经反复释法说理仍无法解决问题的,可以由省级人民检察院做出终结退出决定。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终结退出后,如信访人仍不服,应由当地党委、政府作为主责部门,开展息访、稳控工作。对于存在一定合理性的信访诉求,当地党委、政府应整合资源切实解决信访人实际困难。 注释: 李云.浅析诉访分离对政法工作的新挑战.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XX(6). 唐龙生、刘菲.论诉访分离工作机制之构建.法治研究.XX(1). 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宋文明、程纪寒.关于建立健全诉访分离工作机制问题的调研报告.山东审判.XX(3). 北京市检察机关涉检信访案件终结退出工作办法第二条:涉检信访案件终结后,案件法律程序已经办结,各级检察机关不再受理、不再交办、不再统计。对已终结的案件要形成统一认识、制定统一答复口径,进一步深化办案公开审查制度,落实释法说理工作机制,案件终结后重点是做信访人的释法明理和教育劝返工作,要厘清信访案件在不同阶段上的职责、任务重点,推进信访问题的妥善解决和规范治理。 篇三:法制信访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处罚预先法律审核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促进行政处罚合法、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 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政党法条例实施办法 (省人民政府令第 27 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若干意见 (豫政XX57 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处罚案件预先法律审核,是指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按照一般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案件,在作出决定之前,由该机关的法制机构对其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提出书面处理意见,未经法律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不得作出决定的内部监督制我制度。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按照一般程序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在调查终结之日,将案件材料和相关情况向本机关法制机构提交。 第四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在收到行政处罚案件和相关材料后,应当在 7 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经本机关分管领导批准后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3 日。 第五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查清;(二)违法行为是否超过追责时效; (三)本机关对该案是否具有管辖权; (四)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材料是否齐全; (五)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六)行政处罚是否适当; (七)程序是否合法; (八)其他依法庆当审核的事项。 第六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审核行政处罚案件,以书面审核为主。必要时可以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听取陈述申辩,还可以会同办案机构深入调查取证。 第七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对案件进行审核后,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书面意见或建议: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的,提出同意的意见。 (二)对违法行为不能成立的,提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建议,或者建议办案机构撤销案件。 (三)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建议补充调查,并将案卷材料退回。 (四)对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的,提出修正意见;-2- (五)对程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