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楼网络信息数量按照哪个规范进行布置_第1页
高校教学楼网络信息数量按照哪个规范进行布置_第2页
高校教学楼网络信息数量按照哪个规范进行布置_第3页
高校教学楼网络信息数量按照哪个规范进行布置_第4页
高校教学楼网络信息数量按照哪个规范进行布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教学楼网络信息数量按照哪个规范进行布置篇一:教学楼设计规范教学楼设计规范 第一章 总则 教学楼建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 总平面布局 1.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4.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 300 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 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 25m。 7.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第三章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第一节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1 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风雨操场应根据件和情况设置。 2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第二节 普通教室 1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 850mm,中学不宜小于 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 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 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XX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 8000mm,中学不宜大于 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 600mm 的横向走道。 2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 “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3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 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 3600mm,中学不宜小于 4000mm。 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 800-900mm;中学宜为 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4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0mm,宽度不应小于 650mm,高度宜 为 200mm。第三节 美术教室 5 中小学美术教室宜设教具贮存室。中师、幼师美术教室宜由教室及教具贮存室、工作室、陈列 室等附属用房组成。 6 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二、对有人体写生的美术教室,应考虑遮挡外界视线的措施。 三、教具贮存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 四、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和水池。 第四节 语言教室 1 语言教室宜设控制室、换鞋处等附属用房。 2 当控制台设于邻室时,二室之间应设观察窗,窗的设置应能满足教师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学生座位的要求。 3 语言学习桌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教室内设置控制台时,第一排语言学习桌前沿距前墙不应小于 2500mm。 二、纵向走道宽度不宜小于 600mm;教室后部横向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600mm。 三、语言学习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120mm。 四、前后排语言学习桌净距离不应小于 600mm。 4 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 第五节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 1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宜设教师办公室、资料贮存室等附属用房。 2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的平面宜布置为独立的教学单元。 二、微机操作台宜采用平行于教室前墙或沿墙周边布置。 三、微机操作台前后排之间净距离和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 700mm。 四、微机操作台应设置电源插座。当微机操作台平行前墙布置时,楼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 五、室内地面宜采用能导出静电功能的材料。 六、当室外附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时,教室内应有屏蔽措施。 3 教室应设置书写白板,窗帘杆及银幕挂钩。 第六节 合班教室 1 合班教室的规模宜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并可兼作视听教室。 2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 3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 4 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1800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 三、座位排距:小学不应小于 800mm,中学、中师、幼师不应小于 850mm。 四、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 550mm。 五、座位宽度不应小于 450500mm。 六、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5 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低宜为 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 6 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 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棚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2200mm。 7 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 1/41/2。 二、安装透射幕洞口的宽度应为教室长度的 1/6;洞口的高宽比应为 1:;洞口的底面标高与讲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1200mm。 三、放映室的墙面及顶棚面宜采用无光泽的暗色材料。8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二、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 第七节 图书阅览室 1 图书阅览室宜设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书库及管理员办公室(兼借书处) 。 2 阅览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二、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 三、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 1/3。 四、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 1/12;中师、幼师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 1/6。 3 书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小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 20-30 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 500-700 册。 二、中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 30-40 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 500-600 册。 三、中师、幼师藏书量宜按每学生 80-100 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 400-500 册。 四、书库设计应采取通风、防火、防潮、防鼠及遮阳等措施。 第八节 教师办公室、休息室 1 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2 教学楼中宜每层或隔层设置教师休息室。 3 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宜设洗手盆、挂衣钩、电源插座等。 第四章 行政和生活服务用房 第一节 行政办公用房 1 行政用房宜设党政办公室、会议室、保健室、广播室、社团办公室和总务仓库等。 2 广播室的窗宜面向操场布置。 3 保健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健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保健室的大小应能容纳常用诊疗设备和满足视力检查的要求。 二、小学保健室可设一间;中学、中师和幼师保健室宜分设为两间,根据件可设观察室。 三、保健室应设洗手盆、水池和电源插座。 第二节 生活服务用房 1 生活服务用房宜设厕所、淋浴室、饮水处、教职工单身宿舍、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自行车棚。 (I)厕所、淋浴室 2 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3 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 90m 时,可设 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 15计算。4 当有件时,学校厕所应采用水冲式厕所。 学校水冲厕所应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设排气管道。 5 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 6 学校厕所卫生器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小学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 20 人设一个大便器(或 1000mm 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 40 人设一个大便器(或 1000mm 长大便槽)和 1000mm 长小便槽计算。 二、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5 人设一个大便器(或 1100mm 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 50 人设一个大便器(或 1100mm 长大便槽)和 1000mm 长小便槽计算。 三、厕所内均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四、教学楼内厕所,应按每 90 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 600mm 长盥洗槽)计算。 7 寒冷及严寒地区的淋浴室、更衣间内应设排气管道。 (II)饮水处 8 教学楼内应分层设饮水处。宜按每 50 人设一个饮水器。 9 饮水处不应占用走道的宽度。 第五章 层数、净高和建筑构造 第一节 层数、净高 1 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 2 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应符合表的规定: 主要房间净高 表 第三节 建筑构造 1 教学用房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实验室靠后墙的门宜设观察孔。 二、有通风要求的房间的门,均应设可开启的上亮。 三、门宜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宜设置固定门扇的定门器。 2 教学用房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实验室的窗台高度不宜低于 800mm,并不宜高于 1000mm。 二、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但距地面 XXmm 范围内,窗开启后不应影响教室使用、走廊宽度和通行安全。 三、教室、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 1200mm。 5 三层以上的教学楼,宜设垃圾管道。 6 采暖地区教学用房的散热器宜暗装,并宜设散热器罩。 第六章 交通与疏散 第一节 门厅 1 教学楼宜设置门厅。 2 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楼门厅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挡风间或双道门的深度,不宜小于 2100mm。 第二节 走道 1 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 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 二、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 1500mm。 2 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3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 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第三节 教学楼楼梯 1 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 2 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 18 级,并不应少于 3 级。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楼梯坡度,不应大于 30。 3 楼梯梯段的净宽度大于 3000mm 时宜设中间扶手。 4 楼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 200mm。当超过 200mm 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 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 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 1100mm。 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 第四节 安全出口 1 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 1000mm。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 篇二:高校教学楼目 录 1 绪论 . 1 2 建筑设计 .1 基本设计资料 1 设计的内容 1 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 工程概况 . 1 建筑设计说明 3 总体设计 3 平面图设计 3 立面设计 5 剖面设计 5 屋面设计 5 门窗: . 5 墙体 . 5 建筑细部构造具体做法 . 6 3 结构设计 . 7 设计资料 . 7 柱网布置 . 7 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的确定 8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8 楼面板和屋面板的设计 8 楼面板的设计 8 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9 双向板的设计 9 屋面板设计 . 12 屋面板的结构平面布置 . 13 双向板的设计 . 13 框架结构计算 .16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 16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8 计算框架梁柱的线刚度 . 17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 18 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27 内力组合 .47 截面设计 .55 楼梯设计 .75 楼梯斜板设计 .75 平台板设计 .76 平台梁设计 .77 基础设计 .78 边柱独立基础设计 .78 中柱独立基础设计 . 81 结 论 .86 致 谢 .87 参考文献 .88 1 绪论 2 基本设计资料 设计的内容 工程名称:徐州某高校教学楼设计 建筑设计 设计的要求与内容 (1)设计要求 本建筑的总建筑面积 600010%平方米,层数 6 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 米,室内外高差米。 (2)设计内容 因为此建筑隶属高校的一部分,因此其它行政办公、生活福利建筑、部分教学建筑及设施如电化教室、语言教室、学院办公室、运动场等均可使用学校的相应建筑与设施。本建筑主要是普通教室、办公室。数量自定。 工程概况 (1)气象资料 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最热月份平均温度 最高气温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 最低气温 -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240mm 年平均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相对湿度 平均 71%(冬季 61%,夏季 70%) 主导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 平均风速 3ms 平均风速 基本风压值夏季平均风速折算成距地面 2m 处数值 积雪最大厚度 24cm 基本雪压 (2)地质资料 地形地貌及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按土层沉积时代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 14 个工程地质层,可用到的为 8 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 素填土:灰黄色,松软。含植物根茎,局部夹有少量砖石碎块。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层底标高。该土层土质不均,压缩性中高,工程性能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80KPa,素填土重度为 18kN/m3。 粘土:黄褐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刀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层底标高-。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良好。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230KPa,粘土重度为 20kN/m3。 1 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夹青灰色条纹。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 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层底标高-。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240KPa,粉质粘土重度为/m。 2 粉质粘土:灰黄-灰色,可软塑。局部夹少量薄层粉土,夹粉土较多时呈流塑状。 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层底标高-。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 2 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层状,夹少量薄层粉土。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多有分布,1粉土曾较厚部位缺失,层厚, 层底标高-。压缩性中等偏高,工程性能一般。 3 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为主。粉质含量较高,夹粉土薄层,夹粉土较多时呈 流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摇振反应缓慢,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中等偏低。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层底标高-。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一般。 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少量薄层粉土。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层底标高-。压缩性中等,局部中等偏高,工程性能一般。 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塑为主,含铁锰质斑点,局部粉质含量较高,呈流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层底标高-。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 水文地质资料 3 在本场地内采集三组地下水位以上土壤样品进行易溶盐分析,结果详见附件“土壤易溶盐试验测试报告” 。根据测试结果,判定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注:由于室内渗透试验边界条件与实际有差别,故室内渗透试验值小于实际情况,建议实际使用时采用建议值。透水性判别依据为工程地质手册 (第 3 版) 。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米,受降水影响明显,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XX)中第节,判定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建筑设计说明 总体设计 本设计为大学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因此,主体结构形状设计成较为普遍的“一”字型。这样可以使整个教学楼内部结构较为统一简单,容易进行教学办公。而且由于结构形式比较简单规整,在满足其建筑功能的同时,利于抗震和设计,符合大多数的建筑模式。利于建筑过程的机械化。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普通砖等,易于取材,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 平面图设计 整个教学楼是采用的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为六千平方米,共六层,平均每层面积在一千平方米左右。主要采用内廊式平面组合方式,柱网布置为纵向,横向为、 篇三:XX 年秋浙江省高等学校三级网络试卷XX 年秋浙江省高等学校 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三级 网络技术及应用) 说明:(1)考生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卷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2)试题 1 为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 (3)选择题请在答卷上的各小题选项的对应位置上填“” ; (4)请将你的准考证号的后五位填写在答卷右下角的指定位置内; (5)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试题 1 判断题 用和表示对和错(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计算机网络诞生促进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是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即局域网的蓬勃发展时期。 3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位/秒 4目前,宽带无线介入技术研究重点主要是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广域网. 5在常用传输介质中,光纤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6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 7Internet 通过 TCP/IP 协议将世界上各种类型、结构和规模的网络进行互联。 8路由器实现的是 OSI 参考模型的选择最佳传输路由、流量控制及网络管理的功能。 9ADSL 用其调制解调器来连接现有双绞线连接的各终端,创建具有两个信道的管道。 10虚拟专用网络 VPN 的核心就是利用公共网络建立虚拟私有网。 试题 2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的建立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AISO/OSI 模型 个网络的工作. A星型结构 ALANB树型结构 BWANC环型结构 CMAN D总线型结构 DGAN D光缆 3、分散在某城市各地的 AA 集团多个分公司之间的计算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4、在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中,属于无线传输是。 A超五类双绞线 B双绞线 C电磁波 5、以下是组见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步骤。请选出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网络设备硬件的准备和安装 网络协议的选择与安装 A B C D 6、IP 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交换技术是 A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授权网络资源共享确定网络组建方案,绘制网络拓扑图 BTCP/IP 协议 CInternet DARPA 网络 2、如果某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C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D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7、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设备是。 A光驱 B鼠标 C显示器 D服务器 8、某学校校园网络中心到 1 号教学楼网络节点的距离大约 700 米,用于连接他们间的恰当传 输介质是 (8) 。 A五类双绞线 B光缆 C红外线 D微波 9、在 OSI 参考模型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分为七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工作时 (9) 。 A接收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增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B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C接受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D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10、集线器面板上的黄色灯闪烁说明。 A网络正常 A8029 B网络有冲突 C网络出现故障 D无网络设备与端口连接 D80212 11、无线局域网使用的协议标准是。 B80210 C80211 12、下列域名中,属于政府机构域名的是 Aftpzwunet cn B C Dwwwzjjjgovcn A六层 A计算机 B四层 C五层 D三层 D服务器 13、TCP/IP 协议体系原理上可以分成。 14、IP 地址用来标识一个 B路由器 C连接 15、TCP 使用 。 A3 次握手法 A32B窗口控制机制 C自动重发机制 B64 C128D端口机制 D256 16、在使用 IPv6 机制的 Internet 中,IP 地址由 17、DNS 是一个域名服务的协议,提供服务。 A物理地址到域名的转换 C域名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资料的协议是 (18) 。 APOP3 协议 BFTP 协议 CHTTP 协议 DTPC/IP 协议 DFTP 19、不在 WEB20 主要技术范畴的是 A博客(BLOG) B百科全书(WIKI) C即时信息(IM) 20、判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一个 Internet 用户可以有多个电子邮件地址 BIP 地址到域名的转换 D域名到 IP 地址的转换 18、各类网络协议都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能够支持快速上传、下载图片、文字或其他 B用户通常可以通过任何与 Internet 连接的计算机访问自己的邮箱C用户发送邮件时必须输入自己邮箱帐户密码 D用户发送给其他人的邮件可以不经过自己的邮箱 21、与 B/S 结构相比,C/S 结构最大的特点是 A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C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B 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D 没有特殊要求 22、电子商务基于工作模式,是实现网上购物、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A浏览器/服务器 B对称处理机 C数字签名 D客户机/服务器 23、以下关于密码设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密码越长,黑客猜中的机率越低 B经常改变自己的密码,以防密码泄露 C为了方便记忆,密码位数越少越好,最好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