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XX)_第1页
《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XX)_第2页
《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XX)_第3页
《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XX)_第4页
《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X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XX)篇一:藻类监测藻类监测方案 1 监测目的 及时掌握浮游植物状况及演变趋势,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突发水华事件预警与防治提供全面、快速、准确的水质信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2 编制依据 标准及规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XX)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19-XX)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XX) 水库渔业调查规范 (SL167-XX) 有关文件 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的通知(环办?XX?22 号) 3 监测内容 监测方式 藻类监测采用日常监测、应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日常监测包括现场浮游生物网捕集观测。 日常监测断面、指标与频次 现场浮游生物网捕集观测 监测断面:。 监测指标:藻类颜色及状态变化。监测频次:每日 2 次,每日 10 时、15 时。 监测人员:。 4 监测方法 采样方法 现场浮游生物网捕集观测采样方法 5 评价方法 根据每次的监测结果,参照“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的通知” (环办?XX?22 号)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 6 资料报送及整汇编 资料报送 。 资料整汇编 。 质量保障 监测样品采样、分析及质量控制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XX) 、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19-XX) 、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 (SL167-XX)等有关要求执行。 发现异常数据,应对样品采集、保存、测定分析过程、数 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并备注说明情况。篇二:水环境监测技术补充规定附件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水环境监测技术补充规定 (XX 年修订版)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二 O 一一年十月 批 准:李键庸 审 定:陈松生 审 查:石国钰 编写人员:汪金成 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卞俊杰 石国钰 兰 峰 陈 峰 张 敏 杨朝云 赵文耀 高千红 涂斌华 李志亮张德兵高 键 目 录 1 总则.1 2 监测站网、测点、项目及频率. 1 监测站网布设 1 监测项目 . 2 监测频率 . 3 3 样品采集及现场检测. 4 野外采样及记录 4 样品运输、保存及分发 5 现场测定 . 6 4 实验室分析.6 样品预处理 6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 6 分析方法 . 8 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 实验室质量保证 . 1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基础实验 . 16 常规监测质量控制 . 18 6 数据处理. 20 原始记录表格 . 20 原始数据的记录、填写及数据处理 . 20 资料整编 .23 7 水污染事件调查与监测.25 8 新技术、新仪器设备应用.26 9 附则. 26 附录: 原始记录表格填写说明. 27 附表:水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8 1 总则 为适应新时期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进一步规范我局水环境监测工作,保证水环境监测质量,促进我局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结合我局水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补充规定。 制定本技术补充规定主要依据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XX)等现行的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办法等七项制度(以下简称“七项制度” )及长江委水文局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办法等七项质量管理制度(办法)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七项制度(办法)实施细则” ) 、计量认证技术要求等编制。 本技术补充规定适用于局属各水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各中心)及其所属异地实验室的水环境生产监测工作。 各中心在执行本技术补充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定和水文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2 监测站网、测点、项目及频率 监测站网布设 水质监测站网的布设应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的要求执行,监测站网的优化调整应考虑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并满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保护的需要。 水质监测站网、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的调整以及新设断面的垂线、测点的布设应由各中心负责提出申请上报水文局,水文局水质监测管理处负责审查和报批;对于按相关规划进行的站网调整,以及上级要求进行的站网调整,由水文局根据规划内容或上级要求安排实施。水质监测断面的垂线、测点的布设应严格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对原已开展监测的断面,原则上保持垂线和采样点不变,水流边界条件及水环境影响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有关中心应及时组织分析研究,报水文局水质监测管理处优化调整。 监测项目 地表水常规水质监测 1、河流水质常规生产监测项目应包括:水环境监测规范中河流必测项目及悬浮物、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铁、苯系物等;配备有总有机碳测定仪的单位,还应开展总有机碳测定。其中悬浮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监测各垂线水面一点;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苯系物、总有机碳监测中泓垂线水面一点。 2、湖、库的常规生产监测项目除应包含上述项目外,应增加总氮、叶绿素 a、透明度等监测项目。 3、感潮河段应增测总氮、无机磷等项目。 4、入江排污口断面监测项目宜包括:水温、pH、电导率、色度、悬浮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化学需氧量(Cr) 、五日生化需 篇三:“水环境监测”赛项大纲规程第六届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江淮杯”技能大赛 水环境监测工 竞赛大纲及规程 第六届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 “江淮杯”技能竞赛筹备组委会 二 0 一二年六月 目录“水环境监测工”赛项大纲 . - 1 - “水环境监测工”赛项规程 . - 7 - “水环境监测工”赛项须知 - 14 - “水环境监测工”赛项大纲 一、理论知识考核 (一)理论考核知识点(总分 100 分,闭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 1.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15%) 掌握:地面水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水污染源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时间与频率的确定,地下水采样井的设置和采样时间与频率的确定,底质监测的采样点设置、采样时间与频率的确定,不同水体主要监测项目。 2. 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10%) 掌握:采样容器的选择原则、材质要求与清洗方法,地面水、工业废水、地下水水样和底质的采集方法,水质采集器的使用方法,水样保存要求、措施,样品管理和运输要求,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3. 水样的预处理(10%) 掌握:水样的消解方法与原理,水样的挥发分离、蒸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与共沉淀于吸附分离等预处理方法。 4. 水质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40%) 掌握:主要水质项目的性质、测定方法原理及操作过程,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试剂的储存及取用方法,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一般溶液及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方法,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5.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5%) 掌握:误差和偏差的概念、计算与表达方法,有效数字的以及其运算法则,可疑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质量控制图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及环保知识。 6.监测报告的编写(10%) 掌握:监测报告的格式和主要包括的内容,监测报告的编写原则。 (二)理论考试基本题型及分值 为了便于计算机考试及判卷,理论考试题型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 和多项选择题三类。 1、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每题 1 分,共 50 题。例如: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的断面称为( ) 。 A.对照断面 B.控制断面 C.削减断面 D.背景断面 2、多项选择题(共 30 分)每题分,共 20 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例如:在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分析中系统误差的是( ) 。 A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B.进行对照实验 C进行空白试验 D.进行仪器的校正 3、判断题(共 20 分)每题分,共 40 题。 例如: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吸光度。() 二、实践技能考核 (一)地表水氨氮水样采集(总分 100 分,30 分钟) 考核要点:采样前的准备,采样操作,现场质量控制,采样记录,团队合作精神。 采样地点:准备工作: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质分析实验室;采样操作:学院生态塘 1.仪器和试剂 (1)采水器:2500mL 带温度计有机玻璃采水器 1 个;(2)采样容器:500mL 试剂瓶 3 个; (3)硫酸:1+1; (4) pH 广泛试纸。 2采样步骤 (1)采样前准备 选择并清洗采水器、采样容器;配置水样保护剂;携带 pH 广泛试纸和水样防护必须品。 (2)采样 在规定的采样点,规定的采样深度,用水样将采样器和装水样容器洗涤三遍,采集平行样和空白样,加入保护剂,调节 pH 在规定范围内,做好现场描述和采样记录,贴好标签,对水样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将水样安全带回实验室。 3.注意事项(1)采样的一般安全预防措施; (2)注意天气及水文特征的影响及描述; (3)注意避免样品被污染;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