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节能规范_第1页
重庆建筑节能规范_第2页
重庆建筑节能规范_第3页
重庆建筑节能规范_第4页
重庆建筑节能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建筑节能规范篇一: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改善重庆市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冬季采暖夏季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134XX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制定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102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103 重庆市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采暖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104 重庆市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物耗冷量指标(qc)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单位:W/m2。 202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单位:W/m2。 203 空调年耗电量(Ec)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单位:kWh/m2。 204 采暖年耗电量(Eh)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单位:kWh/m2 205 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EER) 在额定工况下,空调、采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206 采暖度日数(HDD18)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 18时,将低于18的度数乘以 1 天并将此乘积累加,单位:d。 207 空调度日数(CDD26)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 26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 1 天并将此乘积累加,单位:d。 208 热惰性指标(D)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209 典型气象年(TMY) 以近 30 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 10 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 30 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 2010 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2011 窗墙面积比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 201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 1K 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单位:W/(m2K) 。2013 围护结构的热阻(R) 传热系数的倒数,称为围护结构的热阻,单位:m2K/W。 2014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材料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其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之比。 2015 遮阳系数(Cg) 通过窗户(包括窗玻璃、遮阳和窗帘)投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量与照射到窗户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2016 空气含湿量(d) 单位质量的干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量,单位:g/kg (干) 。 2017 太阳辐射强度(I) 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301 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干球温度取 1618; 2换气次数取 10 次/h。 302 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干球温度取 2628; 2换气次数取 10 次/h。 303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 50%。 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401 住宅小区应减少硬化地面,增加绿地和水域。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房间门窗洞口位置应有助于组织夏季凉爽时间的穿堂风。 402 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403 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 035,点式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不应超过 040。 404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过大。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 404 的规定。表 404 不同朝向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 朝 向 窗外环境 条件 外窗的传热系数 K W/(m2K) 窗墙面 积比 025 窗墙面 积比 025 且 030 窗墙面 积比 030 且 035 窗墙面 积比 035 且 045 窗墙面 积比045 且 050 北(偏东 60 到偏西 60 范围) 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 47 47 32 25 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 47 32 32 25 东西(东或西偏北 30 到偏南 60 范围) 无遮阳措施 47 32 有外遮阳(其太阳辐射透过率20%) 47 32 32 25 25 南(偏东 30 到偏西 30 范围)47 47 32 25 25 405 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平开窗。 406 外窗宜设置便于操作和维护的活动外遮阳装置,除有效地遮挡太阳辐射外,还应避免遮阳装置受热后长波辐射进入室内以及对窗口风特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宜采用以下遮阳装置: (1)活动外遮阳措施,如外置活动百叶窗、遮阳帘等。 (2)与玻璃结合的遮阳措施,如玻璃窗贴热反射膜等。 407 建筑物 16 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 GB7107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规定的级;7 层及 7 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级。 408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表 408 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应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热惰性指标,其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和附录 J 的规定。 表 408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K)W/(m2K) 和热惰性指标(D) 屋 顶* 外 墙* 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 分户墙 和楼板 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 户 门 K10 D30 K15 D30 按表 404 的规定 K20 K15 K30 K08 D25 K10 D25 当屋顶和外墙的 K 值满足要求,但 D 值不满足要求时,应按照 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511 条来验算隔热设计要求。 409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可采用下列措施: (1)屋顶外墙的表面宜采用浅色处理,如采用浅色涂料和浅色饰面砖,以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2)建筑屋顶和外墙宜采用外保温隔热措施。 (3)屋顶宜采用各种不同构造形式的倒置式屋顶,平屋顶宜采用种植屋顶,不上人的平屋顶可采用有保温隔热基层的通风间层屋顶,架空通风间层的风道长度不宜大于 10m,间层的高度应取 180240mm。 (4)屋顶宜采用平坡屋顶结合的构造形式,合理利用屋顶空间,在屋顶上可设置花架,种植攀缘植物等。 (5)对于多层砖混住宅建筑,外墙宜采用多孔砖和保温隔热砂浆。(6)对于框架结构住宅建筑,宜采用满足保温隔热要求的轻质墙体材料作外填充墙,但要考虑结构性热桥因素的影响。 (7)外墙和屋顶中的接缝混凝土嵌入外墙的金属等构成的热桥部位应作保温处理,保证其内表面温度不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并减少附加传热损失。 (8)底层地坪或地坪架空板的传热系数应不大于表408 的规定值。 (9)底层地坪应采用良好的保温防潮措施。 (10)当地坪层为车库或其他开敞式空间用房时,底层楼板应采用保温措施,底层楼板的传热系数应不大于表408 中的规定值。 (11)楼梯间宜采用可开启式外窗。 (12)楼梯间分户门的传热系数应不大于表 408中的规定值。 5 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501 当设计的居住建筑不能完全符合本标准第403,404 和 408 条中的各项规定时,则应按本章第 502,503,和 504 条的规定计算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计算得出的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不应超过表 505 所列限值。 502 本标准采用建筑物耗热量耗冷量指标和采暖空调全年用电量为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503 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应采用动态方法计算,如冷负荷计算法,反应系数法等。 504 建筑节能综合指标应按下列计算条件计算: (1)居室室内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全天为 18,夏季全天为 26; (2)室外气象计算参数采用当地或气候相近城镇的典型气象年资料; (3)采暖和空调时,换气次数为 10 次/h; (4)采暖空调设备为家用空气源热泵空调器,空调额定能效比取 23,采暖额定能效比取 19; (5)室内照明得热为每平方米每天 00141kWh。室内其它得热平均强度为 43W/m2; (6)建筑面积和体积应按本标准附录 B 计算。 505 计算出的每栋建筑的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不应超过表 505 按采暖度日数列出的采暖年耗电量和按空调度日数列出的空调年耗电量限值之和。表 505 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的限值 HDD18 (d) 耗热量指标 qh (W/m2) 采暖年耗电量 Eh (kWh/m2) CDD26 (d) 耗冷量指标 qc (W/m2) 空调年耗电量 Ec (kWh/m2) 800 101 111 25 184 137 900 109 134 50 199 156 1000 117 156 75 213 174 1100 125 178 100 228 193 1200 134 201 125 243 212 1300 142 223 150 258 230 1400 150 245 175 273 249 1500 158 267 200 288 268 1600 166 290 225 303 286 1700 175 312 250 318 305 1800 183 334 275 333 324 HDD18(d) 耗热量指标 qh (W/m2) 采暖年耗电量 Eh (kWh/m2) CDD26 (d) 耗冷量指标 qc (W/m2) 空调年耗电量 Ec (kWh/m2) 1900 191 357 300 348 342 XX 199 379 2100 207 401 2200 216 424 2300 224 446 3400 232 468 2500 240 490 6 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601 居住建筑采暖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以下情况,优先考虑能源利用效率,经技术经济分析和环境评价综合考虑确定: (1)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有关自然资源; (2)建筑所在地的能源结构和价格; (3)建筑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和相关环境法规; (4)建筑自身特点:是建筑群还是单幢建筑,是高层建筑还是多层建筑或别墅等; (5)当地生活水平和住户经济收入; (6)设备的性能、效率和价格; (7)设备及其系统的安装方式、运行调控、维护管理和运行费用; (8)对小区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602 居住建筑采用集中采暖、空调时,应设计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热(冷)量计量设施。集中采暖系统节能设计应符合 JGJ2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中的有关规定。集中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189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603 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直接电热式采暖设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可采用直接电热式采暖设备: (1)整套住房夏季不用空调,冬季只需要局部位置进行短期采暖; (2)临时性采暖、短暂性采暖、各户采暖同时性小;(3)冬季水电、风电等绿色能源资源丰富。 604 夏季空调、冬季采暖的居住建筑宜采用热泵型冷暖空调器(机组) 。 (1)在水电、风电等绿色能源丰富的地点,应采用电驱动的热泵型冷暖空调器(机组) ; (2)在以火电为主的地点,应根据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选择电、燃气(油) 、蒸汽或热水作为冷热源,应开发利用高能效无污染的混合能源作为冷热源; (3)室内侧夏季宜用冷风空调,冬季宜用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方式; 篇二: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 65%标准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 65%标准 通风部分培训材料 重庆海润节能研究院 二一一年二月 一、 背景建筑内部的通风条件是决定人们健康、舒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过空气更新及气流的生理作用对人体起着直接的影响,并通过对室内气温、湿度及内表面温度的影响而间接地对人体产生作用。 病态建筑综合征(SBS) (1)什么是 SBS 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是指建筑占用者所经历的急性不适感,例如头疼、眼鼻喉刺激、干咳、皮肤干痒、头昏恶心、难以集中注意力、疲劳和对气味过敏。然而,病态建筑综合征并没有特定的症状和诱因,而且往往在占用者离开该建筑后自行消失。医学界广泛认为,导致病态建筑综合征的最主要原因是室内空气质量差。 (2)SBS 产生的原因 通风不足、室内外化学污染源、微生物污染都可能导致病态建筑综合征,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首先是减少或消除污染源,临近的工地、挥发有机化合物的涂料、容易积灰的地毯织物、腐败的食物,甚至占有者本身都可能成为空气污染源;其次是保证充足的通风,将空气污染物带出室内;最后,日常清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必不可少。 此外,病态建筑综合征还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足有关,任何提高建筑占有者舒适感和生产效率的措施,都对避免病态建筑综合征有帮助。当然,消除病态建筑综合征绝不是建筑师的终极目标,而仅仅是基本要求。 SARS (1)什么是 SARSSARS 就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简称 SARS,是一种因感染 SARS 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 (2)通风在预防 SARS 中的作用 医学研究证明,预防 SARS 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良好的通风效果,就是使得病毒在空气中浓度稀释。 作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手段,可以在通风系统中加强过滤,加入空气自净装置和除菌装置。在应对 SARS 时,采用这些手段很有必要。只要能够严格遵照规范要求,设计和使用空调通风装置,足以保证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满足健康舒适甚至效率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建筑通风不力的结症 以往针对建筑的卫生标准要求不高,措施不严。主要表现有: 1.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新风量偏低,新风换气次数少,有些建筑新风量达不到人体生理的要求。 2.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新排风系统匹配不合理,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通风换气的次数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新风量,其中有设计的原因,也有使用的问题。 3.没有进行风平衡,新风往往不能均匀地送到室内不同空间。 4.新风采集口的清洁卫生状况,比如有的从吊顶、走道上获得新风,风源污染情况难以保证。 5.个别建筑存在新排风短路,排出的污浊空气被新风吸入。 如果新风和排风短路、新风口被污染、新风量不够大或者室内存在污染,空调会对污染产生加强放大的作用。因此,正确设计安装和安全使用就能保证空调通风设施不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的传播途径。事实上,在设计和使用中,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都有明确的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系统新风量的大小,新风采集口和过滤装置等卫生要求。 二、通风的基本知识 通风的定义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是建筑亲和室外环境的基本能力。 通风的功能 室内空气质量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满足室内人们的生存的基本层次,然后是关注空气无毒、含氧量等的健康层次,第三个层次是舒适层次,在健康的基础上考虑温度和湿度适宜。因此通风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由于居住及生活过程而污染了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某一最低标准的水平。 第二种功能是增加体内散热及防止由皮肤潮湿引起的不舒适,此类通风可称为热舒适通风。 第三种功能是当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的气温时,使建筑构件降温,此类通风名为建筑的降温通风。 通风的分类 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或室内外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使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过程。这种通风方式比较经济,不耗能量,但受室外气象参数的影响比较大,可靠性差。机械通风:依靠风机的动力来向室内送入空气或排除空气,这是一种常用的通风系统。这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高,但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三、标准中对通风量及通风路径的要求 对通风量的要求 (1)居住建筑每户在通风季节应达到 10 次/h 的通风换气量; (2)在采暖空调期间关闭门窗时,应有保证 1 次/h的新风换气措施; (3)夏季夜间采用自然通风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0 次/h; 对通风路径的要求 (1)采暖、空调房间的排风宜经厨房、卫生间等非采暖、空调房间排出, (2)厨房应设置外窗和局部机械排风,就近捕集和排除炊事油烟,4 层以上建筑的厨房排风应采用高空排放。当采用竖向通风道时,应采取防止支管回流和竖井泄漏的措施。 四、自然通风的设计要求 以下内容来自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 65%设计标准(DBJ50071XX) 一般规定 居住小区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与立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 篇三: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审查要点 XX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 O 一六年八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国发XX30 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XX1 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XX2020 年) 的通知(渝府办发XX237 号)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渝建XX200 号)等文件的工作部署,推动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XX)的有效实施,指导重庆市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总结重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原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初步设计审查要点和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施工图设计复核要点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合并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初步设计审查要点和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施工图设计复核要点 ,更名为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 ; 2. 与 XX 年版比较,对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XX)中更新、调整、新增内容补充审查要点; 3. 按专业明确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XX)中各主要条文对应于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分析报告与计算书中的审查要求,重点细化了对特殊情况、易存在争议内容的审查要求。 本审查要点按照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设计审查管理的要求,分别制定了对各专业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及设计条文的审查要求,为重庆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审查机构开展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审查提供了技术依据。考虑到少量条文要求明确,易于准确判断,因此本审查要点对此类条文未编制具体审查要求,但开展设计审查时也应纳入审查范围。 本审查要点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目录 1 总则 .1 2 通用审查要点 . 2 3 标准条文审查分专业列表 . 6 4 各专业通用条文 .7 5 建筑专业条文 .10 6 结构专业条文 .53 7 给排水专业条文 .57 8 电气专业条文 .73 9 暖通专业条文 .87 1 总则 1 为推动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XX(以下简称“标准 ”)的有效实施,规范重庆市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编制本审查要点。 2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执行标准的公共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的技术审查。 3 设计文件的编制格式与设计深度应符合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 (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的要求。 4 设计采用的技术措施、技术参数等内容的一致性应审查以下内容:1)审查同一专业不同类型设计文件之间的一致性。2)审查各专业设计文件之间的一致性。3)审查不在设计范围内各专项深化设计文件与建筑设计文件之间的一致性。 5 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审查应根据设计选择的达标条文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技术规定判定。 6 标准的适用性应根据技术规定附录 B 的要求审查。 7 当标准相关规定的达标内容不在设计合同约定的设计范围内的(如园林景观、室内装饰、门窗与幕墙、建筑立面照明、厅堂声学、智能化等专项深化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的) ,应审查各专业设计文件中是否明确了其具体达标要求。在进行该工程项目专项深化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复核其是否满足标准相关规定的要求。 8 标准附录 D 中的执行项和可选项中被设计选择的条文,其用词出现“宜”的,审查时应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