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评价制度_第1页
中学课程评价制度_第2页
中学课程评价制度_第3页
中学课程评价制度_第4页
中学课程评价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课程评价制度篇一:中学课程实施的评价制度中学课程实施的评价制度 一、 学校课程的评价 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情况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我校将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评价机制,以过程评价、自我评价、态度评价、发展评价为主。 1、评价伴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指导性评价。 2、评价主体开放。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及社区代表都有权对开放的学校课程功能做出评价。 3、评价方式态度。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通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定性描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4、评价方法可利用观察、作业、测试、表演、竞赛活动情况记录的方式做出单项或综合评定。 5、教师评价采取自我评价及发展性评价为主,使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能有效利用资源,创出学校课程特色。 6、学生的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以多元化途径促进校本评价机制的落实 1、加强新课程培训,打造主动发展的校园文化 经过一代代扬大附中人的打造,我校已构建了主体参与评价机制,形成了主动发展的校园文化。如:我校通过在全校展开提炼扬大 附中精神的大讨论,创设了评点过去、审视现在、前瞻未来的校本评价的过程,以此来引领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提出方案、研究方案、修改方案,直至最后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各班班会上确认“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为扬大附中精神,全体师生经历了一次生动的校本培训,附中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附中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源动力。又如:学生参与组织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的绘画作品,经过全校师生投票选出部分作品用来装扮校园;我校的奥运长廊也是全员参与的校本评价的参物。2、搭建校本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校每学期搞一次教育论坛,论坛的主题均是新课改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思考、 ”“学业水平测试的应对策略”等。每年寒暑假针对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后勤服务工作均搞校本培训,培训的课题均来自教育、教学、管理第一线实践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这样的校本评价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和多元化思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变成了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 3、精致课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是学校的重要课题,我校通过校本研修活动,经过长期师生互动对话,积累了丰厚的校本课程资源,通过校本评价机制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我校研制开发了近 5 种校本课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符合我校生源状况的校本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能提升课堂教学品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校课堂笔记本的设计,要求老师用校本化的评价引导学生从学会记笔记做起,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适时点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我校正在以研制校本作业为抓手,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4、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我校自 XX 级高一开始,大力推行发展性评价,力求实现从单纯书面的评价方式向多种方法的综合评价、从重结果性评价向重过程性评价的转化。 我校学生成长档案袋内的内容主要是收集反映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形成性评价资料,我们拟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构建项目系列,发挥个人档案夹自我激励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作用。“成长档案袋”要重视收集体现学生发展的作品样本,成绩的证据,即发生过的事实、体现学生进步的标志性的事实,展示学生进步的状况,以学生进步的事实为主,进步的印象为辅。一学期后,班主任、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整理。 5、建立新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建立了过程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型评价机制。过程评价指评价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预习、平时作业、单元测试、课堂参与、能力测试、课堂表现、课后提问等。多样性评价指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 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一个学期完整地评价一次,每学期末完成评价报告。测评方法上采用评等第、评分、写评语的综合测评法,先按标准逐项分等、评分,再综合得到总分及等第,最后依据分项及综合评定提供的信息写出评语。 篇二:学校课程评价实施制度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课程评价实施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现就课程评价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初步制定本实施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修定完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二、评价原则 1、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发展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要力求方法多样、方式灵活,除纸笔考试或直接检测外,还要通过观察、访谈、综合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6、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 ,实行多元评价,做到公正、公平、真实。 7、不能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三、 评价目的: 1、 通过评价检测实施效果,评定新课程实施的工作业绩。 课程改革是为实现指定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预期效果,需要一套科学的测评系统来完成此项工作。建立评价制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测评,了解不同课程改革的效果,从而对各项工作作出合理的评定。 2、 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实施新课程工作朝着既定方向运行。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通过评价获得的信息,又可以对课程改革进行反馈调节,引导课程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促进老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 、互动式” 。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通过评价,能够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使先进者受到鼓励,落后者受到鞭策。 四、 评价范围和对象 评价范围包含课程改革的过程和效果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涵盖多项评价指标。学生、教师为主要的评价对象。五、评价内容目标 (一)学生评价: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为此,除了学科学习目标之外,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 系。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师评价: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因此,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包括: 1、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具有奉献精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队合作的团队精神。 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赢得学生的尊敬。 3、教学设计与实施。能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 4、交流与反思。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 (三)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 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家长是 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群体。首先,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其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重视和给予学生评价教师的权利。同时,促进家校协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家长评价教师一方面是家长应有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此外,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也增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监控,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反思能力的提高。六、建立促进新课程健康、顺利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1、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定期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价,根据信息资料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计划,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创新的机制。 2、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课程开发前需要评估和专家论证,以确保课程开发的科学性、规范性。二是课程实施中的过程监控,以确保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及过程方法的合理性。三是课程实施后的阶段性总结和效果评估,通过效果评估加深对整个课程方案开发的再认识,为课程评价体系的调整建立基础。 七、 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结果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分析课程改革中的成绩和问题,便于今后更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二是用于向被评价者作出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了自己工作中的成绩与缺陷,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三是作为学校办学自我评估的重要方面。 我校新课程评价制度的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课程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实践中的研究,我们就一定能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篇三:XX 年初中学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docXX 年巴州一中初中段教育教学质综合评价方案 我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初中学段教育教学管理,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规范办学行为,确实做到“两开、两增、两减”(两开: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两增:增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两减:减少课外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特制订对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负、增效、提质、公平,学校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平时与期末相结合,分数与素质兼顾,教学与办学并重,当前与发展相照应,确保义务段教学质量合格率达到85%。 三、 评价机制保障: 1、成立学校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刘长虹 副组长:丁银玲 、艾尼.买买提力 2、成员:郭怀生、邢印象、阿不来提?阿西木、潘伟杰、胡文华、 艾尔肯?吾守 、卡哈尔?克依木、钟庆举、贺凤芝、阿米娜?吐地 四、评价办法 (一) 、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学生与家长问卷调查。(二) 、对教师的考评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全方位、多元化对教师作出评价,从而引导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评价坚持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取百分量化结合等级制 形式,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具体评价内容、方式、框架如下: 1、师德师风(5 分): 以“敬业、爱生、奉献、自律”为主框架,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每学期或分学年召开家长会,在学生和家长中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以上的民主测评。学校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乱” (乱收费、乱补课、乱推销资料或商品)行为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情况一经查实,其中有一项则一票否决。 2、教学过程(45 分): (1)课堂教学(30 分) 。教务处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每学期统一组织一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抽查听课、说课、评课、研讨活动,并进行教师间互评打分,可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办法,取其均分;也可为该教师积总分。课堂教学只要达到“学生喜欢,负担不重,效果不错”即为好课。 (2)教案设计和作业布置与批改(8 分) 。按照教案的基本标准, 体现“实用、好用、管用” ;作业数量适度、批改及时;每学期开展两次集中检查,经小组讨论后集体打分。(3)辅导和转化后进生(5 分) 。 (4)试卷分析与整改措施(2 分) 3、教学基本功及工作量(10 分):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业务活动,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学科教学者,给与逐级加分(13 分) 。根据各学科标准工作量,按实际课时的比值进行计分。 4、教学研究(10 分): 教学研究包括“学习、研究、运用、成效”四部分。检查学习笔记,教学反思随笔、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情况,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参加学术讲座、研究成果等。学校教务处组织骨干教师或评委集体打分。 5、教学业绩(25 分): (1)成绩(20 分) 。以期中、期末两次教学质量成绩的“离均差”为依据,初中毕业年级以中考成绩的“离均差”为依据。参照成绩可以是本校同一年级。 (2)荣誉(5 分) 。获得校、州、区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先进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逐级加分。 6、学生、家长(10 分):可采取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填民主测评表的办法进行部分或全员学生参与评价(5 分) ;召开家长会或采用家长联系单等形式进行家长投票的办法(5 分) 。 三、对学生的考评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制定对学生的考评办法。 1、评价内容: (1)个人道德品质(10 分):、爱亲人、爱劳动、爱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