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工作总结_第1页
乡镇生态工作总结_第2页
乡镇生态工作总结_第3页
乡镇生态工作总结_第4页
乡镇生态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乡镇生态工作总结创建生态乡镇是民胜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州、市会议以及全委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保护生态、依托邛海、发展旅游、促进增收”的重大战略,是事关民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我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民胜乡基本概况民胜乡是 XX 市最大的彝族聚居乡,位于 XX 市西北部,距 XX 市区 38 公里,境内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农业乡,乡内地形复杂,沟谷交错;此外,境内寺庙九圣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旅游、考古价值,彝族民俗风情颇具地方特色。全乡幅员面积 186 平方公里,辖9 个行政村 65 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 8901 人,总户数 2216 户,其中彝族人口占 95%以上。XX 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 4373 万元,XX 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 3840 吨;农民人均收入达 6062 元。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平均年降水量 1004mm,主要集中在 6-8 月,年日照 230 天。我乡属典型的农业乡,以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种植的农产品主要有烤烟、地膜玉米、脱毒薯等。XX 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投入 47 万资金加大了对野生铁核桃的高枝换种改良及引进优良品种,现已形成 3 万亩的优质改良核桃的种植规模,目前已有 2 万亩达到丰产,为达到保护生态、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公司加农户模式,积极组建我乡核桃合作社,我乡的“清弘”牌核桃享誉省内外,为有效的发挥核桃合作社的作用,于 XX 年 8 月 23 日成功举办“中国.西昌民胜首届核桃节” ,为我乡发展成 5 万亩核桃林搭建平台,确保我乡保护生态、农户增收双赢的长效机制。二、民胜乡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情况创建生态乡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旅游、服务旅游的最好平台,是全乡人民的共同心愿。自 XX 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乡党委、政府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以规划为龙头,以优化环境质量为重点,以超常规的执行力为推动,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下大功夫,建设了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为民胜乡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领导,创建乡村联动机制。乡党委、政府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确定了以“凝心聚力谋发展、负重拼搏求突破”为工作主题,深入实施“立足烤烟、发展核桃、畜牧创新”发展战略,以发展服务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事关民胜乡经济建设和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班子副职和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一个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加强乡村联动,上下协作,全面展开创建生态乡镇攻坚战,形成了创建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二是创新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为有效的完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把 5 大类、21 个项目考核指标全部细化分解落实到干部、责任村组、单位,领导分组负责。创建工作以条为主统筹协调、规范指导;以块为主解决村民教育、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等问题;以点为主落实项目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通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网络体系,把创建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的重要事项来抓,形成了上下联动、村组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创新宣传机制,发动群众参与创建。乡党委、政府组织整合宣传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创生态乡镇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结合 XX 市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爱我民胜、清洁家园” 、“建设生态家园,打造绿色民胜”等活动,并多次召开民胜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动员会、推进会,让村民人人知晓、个个参与。在全乡重点区域、公路沿线、居民区设立创建生态乡镇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增强群众自觉参与的意识。同时充分利用政务、村务和组务公开栏、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发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执法抓创建。乡党委、政府努力构建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重点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源监控,重点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的环境污染防治。三、民胜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成效(一)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一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工程基地的合理布局、分区建设,合理有序地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形成了大水村、长梁村、麻塘村、小沟村、白水村和麻棚村为主的 5000 多亩烤烟种植区;改良核桃 3 万余亩。二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鼓励使用农家肥和生物肥,为农民提供科学、规范的施肥、用药的技术指导。农作物产量、产值明显提高。三是农村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物活性肥、农家肥使用比例明显提升,农用薄膜和化肥施用量明显下降。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在近两年内将投入 600 余万元,完成 6 个村的烟水管网配套;为提升烤烟生产效益,切实保护生态环境,XX 年完成 120 座烤烟房的“普改密”工程,XX 年完成 130 座密集式烤房的建设,从而使我乡的烟叶烘烤转变为以电煤为主要能源,进一步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明和谐。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 20 字方针要求,我乡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投资40 万元,实施了大水村等 132 户农户“一坝二池五改”工程,对大水村村宅外墙进行了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风貌塑造,并对大水村柑桠村核桃村全程共计 16 公里道路、10 条沟渠进行硬化建设(已建成) ;投资 50 万元在核桃村修建日处理量为12 吨、受益农户 18 户,受益人口 90 人的污水处理站,和三个氧化塘,投资 6000 千元修建 3 个垃圾池(建设中) ;投资 80 万元在核桃村修建休闲文化广场和农业服务中心,对场地周边进行绿化和安装 30 盏太阳能路灯(已建成) ,有效的改善了核桃村村民的休闲娱乐环境;投资 552 万元对麻棚村、长梁村、麻塘村三村共有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受益群众达 3000 多人(建设中) ;投资 140 万元在柑桠村修建生态广场和一个村级卫生室,同时对柑桠村100 多米的河堤进行硬化(建设中) ;投资 40 万元打造了柑桠村海子山农家乐(已建成) ;投资 30 万元对柑桠村入户道路进行硬化(已建成) ;投资 20万元对小沟村和长梁村的村级道路进行维修和扩建,为打造乡村旅游搭建了平台。于 XX 年对麻塘村进行新农村风貌打造(已建成) ,共投入资金 250 万元,受益群众 1000 多人。为有效的推进生态、创收双赢的长效机制,XX 年 3 月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 10 万元对核桃进行高枝嫁接,为我乡发展5 万亩优质核桃林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美化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村民卫生习惯,定期清除、打扫、定期清运农村垃圾。通过治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是提高乡村人畜饮水和医疗条件,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 99%以上。对9 个村的安全饮用水工程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改善8901 人的安全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状况,安全饮用水率达 100%。四是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投入 600 余万元,实施了 3 个村共 16 公里的产业通道和农村通达工程。同时,XX 年投入近10 万元对民胜 20 多公里的村组道路垮塌路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五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抓好农村广播电视和文化阵地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认真开展一年一度的文体活动,于 XX 年 10 月成功举办民胜首届篮球运动会,为全乡村民休闲娱乐搭建平台。同时积极开展以藏、彝族舞蹈、彝族斗羊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群众文化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科室、文明村等细胞建设活动。目前,全乡 9 个村都配备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党员远程教育设备配套齐全,电信、移动遍及全乡,电话普及率 9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三)加强生态管理,狠抓生态能源建设。乡党委、政府按照“生态强乡”的发展思路,着眼于让群众喝上干净水的目的,大力实施以水源保护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全面整治水环境。推进大水村氧化塘、沼气池、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三结合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工作。通过改水、改厕、改房和充分利用 XX 市推进农村沼气池的建设,达到处理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杜绝吸血虫病源载体的目的。(四)大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努力提高生态能源使用率。我乡积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一是采取政府补助、农户投劳集中建设的方式,建设农村沼气池。全乡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达 1287 户,使用清洁能源户数占居民户浸透比例达到。一来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二来提高了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三来减少了农村使用柴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四来为农村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提供大量的有机肥。二是完善农村垃圾清运体系,防止二次污染。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资金 5 万元,新建垃圾池 30 口,已完全满足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乡政府投入 10万元,购买了 5 辆垃圾清运车、40 个垃圾桶箱和保洁工具,并聘请了 10 名保洁人员,每天负责建成区的垃圾打扫和清运,垃圾统一收集。(五)大力实施生态质量调控建设工程,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一是积极开展改水改厕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道路及房前屋后绿化率,打扫好卫生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二是大力抓好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乡域内 4 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全天 24 小时监测,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对荒山、荒坡进行了绿化。到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96。通过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我乡的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污染防治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其它各指标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要求,社会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达到97。环保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队伍素质、管理制度、监测手段、依法行政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进一步打造生态民胜、提升民胜知名度的最好名片,是惠民工程。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征程中,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的方针,花更大力气,做更实际的工作,努力把民胜乡建设成为“山水田园美、产业特点强、基础设施全、人民群众乐”的新农村。创建生态乡镇是民胜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州、市会议以及全委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保护生态、依托邛海、发展旅游、促进增收”的重大战略,是事关民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我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民胜乡基本概况民胜乡是 XX 市最大的彝族聚居乡,位于 XX 市西北部,距 XX 市区 38 公里,境内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农业乡,乡内地形复杂,沟谷交错;此外,境内寺庙九圣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旅游、考古价值,彝族民俗风情颇具地方特色。全乡幅员面积 186 平方公里,辖9 个行政村 65 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 8901 人,总户数 2216 户,其中彝族人口占 95%以上。XX 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 4373 万元,XX 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 3840 吨;农民人均收入达 6062 元。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平均年降水量 1004mm,主要集中在 6-8 月,年日照 230 天。我乡属典型的农业乡,以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种植的农产品主要有烤烟、地膜玉米、脱毒薯等。XX 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投入 47 万资金加大了对野生铁核桃的高枝换种改良及引进优良品种,现已形成 3 万亩的优质改良核桃的种植规模,目前已有 2 万亩达到丰产,为达到保护生态、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公司加农户模式,积极组建我乡核桃合作社,我乡的“清弘”牌核桃享誉省内外,为有效的发挥核桃合作社的作用,于 XX 年 8 月 23 日成功举办“中国.西昌民胜首届核桃节” ,为我乡发展成 5 万亩核桃林搭建平台,确保我乡保护生态、农户增收双赢的长效机制。二、民胜乡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情况创建生态乡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旅游、服务旅游的最好平台,是全乡人民的共同心愿。自 XX 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乡党委、政府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以规划为龙头,以优化环境质量为重点,以超常规的执行力为推动,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下大功夫,建设了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为民胜乡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领导,创建乡村联动机制。乡党委、政府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确定了以“凝心聚力谋发展、负重拼搏求突破”为工作主题,深入实施“立足烤烟、发展核桃、畜牧创新”发展战略,以发展服务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事关民胜乡经济建设和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班子副职和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一个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加强乡村联动,上下协作,全面展开创建生态乡镇攻坚战,形成了创建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二是创新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为有效的完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把 5 大类、21 个项目考核指标全部细化分解落实到干部、责任村组、单位,领导分组负责。创建工作以条为主统筹协调、规范指导;以块为主解决村民教育、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等问题;以点为主落实项目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通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网络体系,把创建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的重要事项来抓,形成了上下联动、村组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创新宣传机制,发动群众参与创建。乡党委、政府组织整合宣传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创生态乡镇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结合 XX 市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爱我民胜、清洁家园” 、“建设生态家园,打造绿色民胜”等活动,并多次召开民胜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动员会、推进会,让村民人人知晓、个个参与。在全乡重点区域、公路沿线、居民区设立创建生态乡镇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增强群众自觉参与的意识。同时充分利用政务、村务和组务公开栏、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发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执法抓创建。乡党委、政府努力构建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重点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源监控,重点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的环境污染防治。三、民胜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成效(一)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一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工程基地的合理布局、分区建设,合理有序地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形成了大水村、长梁村、麻塘村、小沟村、白水村和麻棚村为主的 5000 多亩烤烟种植区;改良核桃 3 万余亩。二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鼓励使用农家肥和生物肥,为农民提供科学、规范的施肥、用药的技术指导。农作物产量、产值明显提高。三是农村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物活性肥、农家肥使用比例明显提升,农用薄膜和化肥施用量明显下降。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在近两年内将投入 600 余万元,完成 6 个村的烟水管网配套;为提升烤烟生产效益,切实保护生态环境,XX 年完成 120 座烤烟房的“普改密”工程,XX 年完成 130 座密集式烤房的建设,从而使我乡的烟叶烘烤转变为以电煤为主要能源,进一步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明和谐。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 20 字方针要求,我乡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投资40 万元,实施了大水村等 132 户农户“一坝二池五改”工程,对大水村村宅外墙进行了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风貌塑造,并对大水村柑桠村核桃村全程共计 16 公里道路、10 条沟渠进行硬化建设(已建成) ;投资 50 万元在核桃村修建日处理量为12 吨、受益农户 18 户,受益人口 90 人的污水处理站,和三个氧化塘,投资 6000 千元修建 3 个垃圾池(建设中) ;投资 80 万元在核桃村修建休闲文化广场和农业服务中心,对场地周边进行绿化和安装 30 盏太阳能路灯(已建成) ,有效的改善了核桃村村民的休闲娱乐环境;投资 552 万元对麻棚村、长梁村、麻塘村三村共有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受益群众达 3000 多人(建设中) ;投资 140 万元在柑桠村修建生态广场和一个村级卫生室,同时对柑桠村100 多米的河堤进行硬化(建设中) ;投资 40 万元打造了柑桠村海子山农家乐(已建成) ;投资 30 万元对柑桠村入户道路进行硬化(已建成) ;投资 20万元对小沟村和长梁村的村级道路进行维修和扩建,为打造乡村旅游搭建了平台。于 XX 年对麻塘村进行新农村风貌打造(已建成) ,共投入资金 250 万元,受益群众 1000 多人。为有效的推进生态、创收双赢的长效机制,XX 年 3 月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 10 万元对核桃进行高枝嫁接,为我乡发展5 万亩优质核桃林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美化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村民卫生习惯,定期清除、打扫、定期清运农村垃圾。通过治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是提高乡村人畜饮水和医疗条件,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 99%以上。对9 个村的安全饮用水工程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改善8901 人的安全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状况,安全饮用水率达 100%。四是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投入 600 余万元,实施了 3 个村共 16 公里的产业通道和农村通达工程。同时,XX 年投入近10 万元对民胜 20 多公里的村组道路垮塌路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五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抓好农村广播电视和文化阵地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认真开展一年一度的文体活动,于 XX 年 10 月成功举办民胜首届篮球运动会,为全乡村民休闲娱乐搭建平台。同时积极开展以藏、彝族舞蹈、彝族斗羊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群众文化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科室、文明村等细胞建设活动。目前,全乡 9 个村都配备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党员远程教育设备配套齐全,电信、移动遍及全乡,电话普及率 9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三)加强生态管理,狠抓生态能源建设。乡党委、政府按照“生态强乡”的发展思路,着眼于让群众喝上干净水的目的,大力实施以水源保护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全面整治水环境。推进大水村氧化塘、沼气池、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三结合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工作。通过改水、改厕、改房和充分利用 XX 市推进农村沼气池的建设,达到处理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杜绝吸血虫病源载体的目的。(四)大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努力提高生态能源使用率。我乡积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一是采取政府补助、农户投劳集中建设的方式,建设农村沼气池。全乡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达 1287 户,使用清洁能源户数占居民户浸透比例达到。一来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二来提高了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三来减少了农村使用柴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四来为农村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提供大量的有机肥。二是完善农村垃圾清运体系,防止二次污染。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资金 5 万元,新建垃圾池 30 口,已完全满足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乡政府投入 10万元,购买了 5 辆垃圾清运车、40 个垃圾桶箱和保洁工具,并聘请了 10 名保洁人员,每天负责建成区的垃圾打扫和清运,垃圾统一收集。(五)大力实施生态质量调控建设工程,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一是积极开展改水改厕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道路及房前屋后绿化率,打扫好卫生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二是大力抓好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乡域内 4 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全天 24 小时监测,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对荒山、荒坡进行了绿化。到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96。通过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我乡的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污染防治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其它各指标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要求,社会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达到97。环保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队伍素质、管理制度、监测手段、依法行政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进一步打造生态民胜、提升民胜知名度的最好名片,是惠民工程。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征程中,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的方针,花更大力气,做更实际的工作,努力把民胜乡建设成为“山水田园美、产业特点强、基础设施全、人民群众乐”的新农村。创建生态乡镇是民胜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州、市会议以及全委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保护生态、依托邛海、发展旅游、促进增收”的重大战略,是事关民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我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民胜乡基本概况民胜乡是 XX 市最大的彝族聚居乡,位于 XX 市西北部,距 XX 市区 38 公里,境内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农业乡,乡内地形复杂,沟谷交错;此外,境内寺庙九圣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旅游、考古价值,彝族民俗风情颇具地方特色。全乡幅员面积 186 平方公里,辖9 个行政村 65 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 8901 人,总户数 2216 户,其中彝族人口占 95%以上。XX 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 4373 万元,XX 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 3840 吨;农民人均收入达 6062 元。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平均年降水量 1004mm,主要集中在 6-8 月,年日照 230 天。我乡属典型的农业乡,以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种植的农产品主要有烤烟、地膜玉米、脱毒薯等。XX 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投入 47 万资金加大了对野生铁核桃的高枝换种改良及引进优良品种,现已形成 3 万亩的优质改良核桃的种植规模,目前已有 2 万亩达到丰产,为达到保护生态、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公司加农户模式,积极组建我乡核桃合作社,我乡的“清弘”牌核桃享誉省内外,为有效的发挥核桃合作社的作用,于 XX 年 8 月 23 日成功举办“中国.西昌民胜首届核桃节” ,为我乡发展成 5 万亩核桃林搭建平台,确保我乡保护生态、农户增收双赢的长效机制。二、民胜乡创建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情况创建生态乡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旅游、服务旅游的最好平台,是全乡人民的共同心愿。自 XX 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乡党委、政府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以规划为龙头,以优化环境质量为重点,以超常规的执行力为推动,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下大功夫,建设了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为民胜乡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领导,创建乡村联动机制。乡党委、政府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确定了以“凝心聚力谋发展、负重拼搏求突破”为工作主题,深入实施“立足烤烟、发展核桃、畜牧创新”发展战略,以发展服务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事关民胜乡经济建设和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班子副职和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一个干部扑下身子抓落实,加强乡村联动,上下协作,全面展开创建生态乡镇攻坚战,形成了创建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二是创新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为有效的完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把 5 大类、21 个项目考核指标全部细化分解落实到干部、责任村组、单位,领导分组负责。创建工作以条为主统筹协调、规范指导;以块为主解决村民教育、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等问题;以点为主落实项目建设,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通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工作网络体系,把创建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的重要事项来抓,形成了上下联动、村组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创新宣传机制,发动群众参与创建。乡党委、政府组织整合宣传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创生态乡镇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结合 XX 市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爱我民胜、清洁家园” 、“建设生态家园,打造绿色民胜”等活动,并多次召开民胜乡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动员会、推进会,让村民人人知晓、个个参与。在全乡重点区域、公路沿线、居民区设立创建生态乡镇公益广告宣传牌、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增强群众自觉参与的意识。同时充分利用政务、村务和组务公开栏、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发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强化执法抓创建。乡党委、政府努力构建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重点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源监控,重点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的环境污染防治。三、民胜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基本成效(一)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一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工程基地的合理布局、分区建设,合理有序地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形成了大水村、长梁村、麻塘村、小沟村、白水村和麻棚村为主的 5000 多亩烤烟种植区;改良核桃 3 万余亩。二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鼓励使用农家肥和生物肥,为农民提供科学、规范的施肥、用药的技术指导。农作物产量、产值明显提高。三是农村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物活性肥、农家肥使用比例明显提升,农用薄膜和化肥施用量明显下降。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在近两年内将投入 600 余万元,完成 6 个村的烟水管网配套;为提升烤烟生产效益,切实保护生态环境,XX 年完成 120 座烤烟房的“普改密”工程,XX 年完成 130 座密集式烤房的建设,从而使我乡的烟叶烘烤转变为以电煤为主要能源,进一步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从而实现了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明和谐。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 20 字方针要求,我乡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投资40 万元,实施了大水村等 132 户农户“一坝二池五改”工程,对大水村村宅外墙进行了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风貌塑造,并对大水村柑桠村核桃村全程共计 16 公里道路、10 条沟渠进行硬化建设(已建成) ;投资 50 万元在核桃村修建日处理量为12 吨、受益农户 18 户,受益人口 90 人的污水处理站,和三个氧化塘,投资 6000 千元修建 3 个垃圾池(建设中) ;投资 80 万元在核桃村修建休闲文化广场和农业服务中心,对场地周边进行绿化和安装 30 盏太阳能路灯(已建成) ,有效的改善了核桃村村民的休闲娱乐环境;投资 552 万元对麻棚村、长梁村、麻塘村三村共有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受益群众达 3000 多人(建设中) ;投资 140 万元在柑桠村修建生态广场和一个村级卫生室,同时对柑桠村100 多米的河堤进行硬化(建设中) ;投资 40 万元打造了柑桠村海子山农家乐(已建成) ;投资 30 万元对柑桠村入户道路进行硬化(已建成) ;投资 20万元对小沟村和长梁村的村级道路进行维修和扩建,为打造乡村旅游搭建了平台。于 XX 年对麻塘村进行新农村风貌打造(已建成) ,共投入资金 250 万元,受益群众 1000 多人。为有效的推进生态、创收双赢的长效机制,XX 年 3 月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 10 万元对核桃进行高枝嫁接,为我乡发展5 万亩优质核桃林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美化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村民卫生习惯,定期清除、打扫、定期清运农村垃圾。通过治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是提高乡村人畜饮水和医疗条件,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 99%以上。对9 个村的安全饮用水工程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改善8901 人的安全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状况,安全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