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_第1页
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_第2页
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_第3页
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_第4页
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篇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 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内在关系角度考察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可以发现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制度仍然是传统经济体制下供给制度的延续。这些特征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当前乡村治理模式不能实现有效统一,从而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乡村政府债务危机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失衡等问题。因此,必须积极探讨对乡村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乡村治理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1.基于乡村治理视角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历史演进分析从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内在关系上考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从历史上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行政权虽然能够延伸到社会最基层,但是实际上国家行政机构止于县级,这一点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历史事实,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皇权”不下乡。国家政权 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或治理更多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威结合在一起。这些自治权威往往是由乡村社会的族长、乡绅和地方名流组成,他们实际上承担了对传统农业社会进行日常生活管理的责任。因此,很多学者(如杜赞奇、梁漱溟、俞可平等) 称传统农业社会是一种以乡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的特征有:(1) 长期运行的科举制为乡村治理主体提供了精神支持。 “家国同构”的社会意识形态显示了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习俗的高度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的依托在于把经典意识形态作为考核标准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满足了乡绅精英实现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愿望,而且也使乡绅从这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中获得乡村治理的精神支持。 (2)“家族”土地所有制为乡村治理主体提供了经济支持。历史研究发现,在中国南方的某些省份,家族规定把共有“族田” 、 “庙田”等的收益的一个固定部分用于家族范围的公共事务,这种制度安排为乡村治理主体提供了经济支持。 (3) 乡村治理主体的合法性来源于国家政权与社会权威的有效结合。从传统社会的乡绅治理模式来看,乡村治理主体与被治理的客体乡村社会存在内在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也决定了传统农业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安排。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新中国在原有农村合作化运动基础上,迅速完成了人民公社化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人民公社”为组织载体的国家主导型集权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的特征有:(1) 乡村社会的治理主体人民公社,既是一个组织管理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农村基层政权,又是一个组织管理经济生活的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国家行政权力体制和乡村社会经济组织体制合二为一,即“政社合一” 。 (2) 人民公社推行“三级管理制度” 。 (3)人民公社是乡村社会唯一的合法性治理主体。在人民公社时期,乡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来自人民公社自身的制度外供给,它与当时的乡村治理模式是紧密结合、内在统一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激励结构,使农户实现了由生产者到生产经营者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对传统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相应的转变:一是取消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政府;二是在农村取消生产队体制,实行“村民自治” 。这样, “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这一新的治理体制取代了原有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集权式治理体制,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治理模式的特征有: (1) 乡村治理主体逐步多元化。乡村治理主体不再仅限于国家基层政府,而村民自治组织日益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存在农民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农民协会”以及农民个体等也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2) 乡村治理主体农村基层政府逐渐从农村集体经济中退出,蜕变为一种完全的行政组织。 (3) 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存在“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乡镇政府来说,其合法权威来自于国家或者上级政府的授权,从而与上级政府之间构成第一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同时,乡镇政府也是农民的代理人,农民与乡镇政府之间构成第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双重代理角色往往导致乡镇政府容易在履行公共事务角色时发生冲突。 2.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危机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乡村治理与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特征说明,尽管家庭承包责任制下乡村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模式与人民公社时期相比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只是旧制度的延续,其结果必然导致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无法适应农村治理模式变革的需要,其突出矛盾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公共物品制度直接带来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农村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又成为农民负担加重、乡村政府债务危机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 农村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加重了农民负担,使“三农”问题进一步恶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仍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供给制度的延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着制度内供给的缺失问题。从需求来看,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一需求在“城乡二元”供给体制下只能依靠本辖区乡镇政府制度外供给得以满足。这样,乡镇政府实际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上级政府对其所辖社区治理绩效考核的压力;二是源于本社区内居民对公共物品实际需求的压力。这两方面因素将促使乡镇政府增加制度外公共物品的供给。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乡镇政府要想获得制度外供给的资金以及政府机构运转的经费唯一办法是向农民“摊派”和“集资” , “三提五统” 、 “一事一议”等收费项目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其必然结果将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和“三农”问题进一步恶化。 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的严重失衡 首先,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1)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许多地方的水利设施因维修经费短缺,致使渠道淤积堵塞,丧失了抗灾抗旱的基本职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短缺,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等。(2) 农业科技供给匮乏。从财政对农业的支出结构看,农业生产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农业支出的 94 %左右,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所占比重不到 1 %。 篇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 论文题目: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 专 业公共管理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XX 年 3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经济体质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农村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定,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农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农村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是各级领导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设覆盖广大农村、惠及农民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甚至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完善的过程。面临当前卷席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有效的农村公共 物品供给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维护农村安全稳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从政府管理角度研究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对策是完善具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从宏观视角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进行研究。探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演进、方式及困难与成因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环境下构建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 目录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特点5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主题 .5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研究5 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矛盾问题5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不足5 三、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6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6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有待提高6 “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6 四、建设新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完善.7 农村的经济发展前景7 完善教育制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7 农村公共事业的基本保障供给7 五、结论与建议7 参考文献8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特点 农村公共物品是用于满足农村区域内社会需要和公共消费需求的公共物品或者公共服务,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基本特点既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同时,农村公共物品还具有基础性消费功能和强烈的外溢性经济特征,它通过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善,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农民基本收 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主题 1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大体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1957)新中国建设初期面临社会重建、恢复生产等问题,而当时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极度缺乏,而劳动力绝对过剩问题。因而,政府为帮助缺少基本生产资料的农户维持正常生活,倡导将分散弱小的个体农户自愿组合,走农村合作化道路。因而,作为基层组织形式的农村合作社就成为当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组织形势,其通过“插犋换工”和“变工”等互助形式,把极为稀少的生产工具和牲畜作为农户共同的生产资料,从而满足当时条件下的农户正常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事农村社会保障也通过农村合作社加以实施。农民创造开展了合作互助等医疗形式来解决居民病有问题,这一过渡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主要是农民通过自愿组成的组织行事,实现了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需求的自我供给。第二阶段: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农村社会组织的形式是以乡为单位的人民公社,它在实行:“政社合一”的组织体制。人民公社即使一个基层政权,又是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在这一时期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形成了制度内供给和制度外供给渠道,且制度外供给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一时期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于城镇公共物品供给逐步形成城乡分割“二元化”供给体制,城镇的供给主要供给由政府包揽,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部预算安排,既制度内供给;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要供给主要通过任命公社这一集体经济组织筹集,既制度外供给为主制度内为辅。同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 2 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矛盾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约 7 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物品有效的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基础是农村政策得意实施的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日益迫切要求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共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3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不足 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府采取的了多种形式的供给对策,具体包括供给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供给职能的设置、供给模式的选择、供给机制的建立和供给管理的完善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安排,农村公共物品共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认识到,新形势下政府保障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对策缺失:长期存在不公平的城乡二元分割供给制度、缺位的政府供给职能、以政府为主的单一供给渠道、行政命令式的强权供给决策失范的财政资金管理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影响了农民对公共物品的弹性需求妨碍了农民主观意愿的表达,滞后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降低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农村建设的发展。主要原因其一是公共物品供给 篇三: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管博佳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南京) 摘要:公共物品的供给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供给主体,权利和责任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供给、市场供给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研究对策与实现机制,以便更好地促进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最优化配置。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渴望。但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成为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事关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这为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提供了必要性。 一、 公共物品的性质与特征 简单地说,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称之为公共物品,它具有如下特征: 消费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消费的竞争指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它消费者同时同时从该产品中收益。竞争性源于来自产品的分割性。非竞争性指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对其的同时享用,即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量。 它消费者排斥在外。而非排他性则相反。 另外,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或者,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 种供给方式及其关系映公民要求,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因而供给公共物品是政府份内的事情。但是,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 “政府失灵”也表明了政府在许多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不了作用,需要依 靠市场或民间力量等其他供给方式来进行补充和协助。只有不同形式的供给方式的互补和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实现公共大主体。1. 供给 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不同的。政府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来提供。可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一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