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_第1页
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_第2页
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_第3页
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_第4页
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篇一: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甘肃政法学院 市政学期中作业 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 行政院 10级政本二班 学号:XX33010216 姓名:李博军 指导教师:郭秀丽 【摘要】 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二元户籍制度又是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产物,它适应了建国初期在传统的农业大国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二元户籍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是自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二元社会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愈益显得矛盾重重。在近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城乡差距却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这也导致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户籍制度;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 一.二元户籍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1957 年公安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首次对宪法规定的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作出新的解释:当前控制城市人口不但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广大群众目前的利益正式为了保障公民真正居住迁徙自由的一种正确措施。 人民公安杂志进一步解释:宪法上所指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是之不违背国家、人民利益下的自由,而不是不顾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个人决定自由。所以,不准随便迁移户口,不违背宪法的规定。 1958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毛泽东名义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 条例在法理上沿用了上述公安部的解释,标志着中国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正式建立。 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是控制人口迁徙的基本制度,即农民要求迁入城市,需要先向拟迁入的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合格后,签发“准予迁入的证明” ,若审核不通过,就不能迁入。这实际上就是,户口登记机关彻底控制人口迁徙,改变了建国以来人口自由迁徙的情况。 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说明当时条例的制定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外流。 ”他还批评有的城市机关、单位“私自招工” , “向农村索要户口” ,或让“从农村盲目流入城市没有户口的人员”长期居住。 1964 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户口迁移相关规定的基本要点时提出两个“严加限制”: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1977 年,国务院第一次正式提出严格控制“农转非” ,此后公安部具体规定了“农转非”的内部控制指标,即每年从农村迁入市镇的“农转非”人数不得超过现有非农业人口的%。 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二元户籍制度又是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产物,它适应了建国初期在传统的农业大国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二元户籍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是自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二元社会结构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之间的矛盾愈益显得矛盾重重。在近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城乡差距却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这也导致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城市化进程是各种经济资源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也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转变其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个动态过程;城市化进程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综合国力持续增长的过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质量的高低是该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就是人口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与过去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 XX年底中国人口城市化率达到 42;但是和世年全球人口城市化率为 465,发达国家为787,中等收入国家为 495。低收入国家为314:可见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世界平均水平 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按照目前城市化速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计算,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世界平均水平 5年以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二元结构的挤压下畸形发展的,所以二元结构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作用不可忽视。 三.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限制 1.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1951 年,公安部公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有关户籍管理的法律法规。1957 年政府实行了控制户口迁移的政策。1958 年 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该条例第 10条第 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该条例使用了“公民”的概念,但公民的最基本的流动和迁徙自由却在这个使用“公民”概念的条例中被剥夺了。在改革以后,开始允许农民进入城市经商或打工,但农村居民仍然没有在城市定居的权利,而是实行暂住证制度。暂住证制度既可以看作是这种城乡壁垒存在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弱化这种壁垒的一种措施。 2.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 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在实行这种再分配的时候,在城乡之间实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比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在改革前,农村中小学的相当一部分开支要由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来负担。民办教师的报酬,也要由农民来承担。改革以来,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进一步地恶化了。目前,国家每年几百亿元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用在城市,城市学校的一切开支经费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1985 年以前,国家财政每年还有对农村每个中学生 315 元、小学生 225元的教育拨款。1985 年国家取消了这笔财政拨款,改由农民自筹经费办教育,乡村两级教育经费由农民上交教育附加费提供,农村学校改扩建也是由农民集资进行的。仅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就达 300500 亿元。公共设施就更是如 此。国家每年上千亿元的财政开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享受到的极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建设不得不从农村企业、农民头上摊派、集资、收费甚至罚款来解决。现在,一些工程本应由国家财政出资的,但却采取“钓鱼”办法,上级拨一点为“诱饵” ,地方财政再挤一点,剩下大部分由乡村自行解决,结果只能是向农民摊派集资。农民自己搞公共建设还有一个更重的负担,就是政府规定的 1020 个劳动积累工、510 个义务工,而绝大多数农村都取了最高数,即农民每年要出 30个无偿义务工,有时出工,多数乡村喜欢叫农民出钱,每个工出1020 元,仅此一项全国农民每年负担高达 1000XX 亿元。但是,这一负担是不列入国家规定的 5范围的,也就是说在中央的政策里,这不是农民负担。3.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这两种社会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别,从城乡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通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而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地位不是虚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支撑的。比如,在物资供应方面,1953 年以后,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中国开始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这一制度原则上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不负责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这项制度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粮的可能性。在就业制度方面,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安置,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职业。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早在 1951年 2月,政务院就发布了劳动保险条例 ,1953 年又进行了修改。该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国营企业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劳保待遇,主要包括职工病伤后的公费医疗待遇、公费修养与疗养待遇,职工退休 职 后的养老金待遇,女职工的产假及独子保健待遇,职工伤残后的救济金待遇以及职工死后的丧葬、抚恤待遇等。条例甚至规定了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享受半费医疗及死亡时的丧葬补助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国家是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的。至于城市集体企业,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除上述在业人员享有劳保待遇外,50 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城市人口可享有名目繁多的补贴,在业人口可享有单位近乎无偿提供的住房等。即使是在改革已经进行了 20多年的今天,基本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 ,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农民还要上交乡村统筹为五保户、烈军属提供补助救济。据统计,1999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 1103亿元,其中城市社会保障支出 977亿元,占 886,农村社会保障支出 126亿元,占1146,城市人均 413元,农村人均 14元,相差 295倍。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土地就成了农民惟一可作生存保障的资源,于是国家又出台了一个农村土地延长 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然而,这一政策与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是背道而驰的,将不可避免地阻碍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四.针对二元户籍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二元结构表面上是户籍管理制度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则是社会资源,教育和就业机会及其他福利措施分配不均衡的体现。它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不相符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也不相符合。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阶段主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是打破二元结构的根本性措施。城市化水平不高所涉及到的短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长期性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过多,农民收入偏低,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农村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十分有限所致,所以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民的绝对数量,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农村经济 增长乏力的根本出路;农民绝对数量的减少就是农民收入的相对量的增加。2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和经营权制度的改革。农民的土地不仅是农民获得收入的主要生产资料,在一定意思上也是农民的社会保障的依托。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状态,使农民无法从土地产权转让和土地用途变更中获得足够的收入,失去土地的农民又缺乏进入城市定居的生活保障和创业资本,所以农民就会形成一种难以破除的“土地情结” 。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市场流转制度,允许组织和个人通过合法途径购买和租赁土地的经营权,这是土地资源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3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人口登记只是民事管理,社会治安的基础,不再涉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其它政策。 4改革就业制度。现行的和户籍管理制度相联系的劳动就业制度必须改革,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必须清除;取消对农民工就业时在职业、工种方面的限制;取消用人单位在使用农村劳动力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农村劳动力务工证和暂住证制度;破除行业部门对就业服务市场的分割;培育市场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平等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5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现行的仅覆盖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二元结构的核心利益差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现行的只有城镇居民才能享受的社会保障覆盖全国农村人口,并逐渐建立全国统二的社会保障体系。 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长远之计,也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只有农村劳动力个人素质的提高,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获得提高个人收入的最终能力,使其免于贫困,并能适应进入城市后面临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最终成为新市民阶层。农村劳动力要具备与城市劳动力相同的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发农村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政策,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完善高等教育。 7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互动的壁垒,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社会成员实行国民化待遇,社会的公共资源在全社会领域公平合理的分配,并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之间交流互动,实现城乡之间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破除二元结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牵涉到许多体制性的因素;城市化又是一个缓慢的进程,涉及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一定要注意空间均衡性和生态平衡性,努力避免出现“城市中的农村”和城市化“大跃进”现象。 参 考 文 献: 1杨伟民对城市化的再认识及推进城市化的若干设想J宏观经济研究,XX(4):9,10,11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收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促富治贫收入调节政策研究 J经济与管理研究,XX(3):3,5,6 3汤洪波土地流转的经济分析J经济论坛,XX(6):107 4鄢军我国农村土地集中的方式、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XX(6):99 5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M人民出版社XX 6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R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XX15,17 篇二: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 【摘要】自 20 世纪 50年代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以后,二元户籍制度一直作为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二元户籍制度控制了人口由城市向农村的集聚,保障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初步实现;通过调节和控制人口机械增长,避免了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的发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世纪 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户籍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其弊端日益凸显,抑制城市的发展进程,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等等。通过半个世纪的传统二元户籍制度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制度性障碍。 【关键词】二元户籍制度城市化影响 二元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又称户口制度。户籍管理也称为户口管理。“户籍”与“户口”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互用。似乎这两个词的含义是的等同的。然而,现行户籍制度以户口城乡有别,城乡隔离为重要特征,所以我们把它称为二元户籍制度。 1958年 1月 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日渐形成的城乡有别的户口登记制度与限制迁移固定下来。这一条例与以前及以后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结合在一起,共同构建起中国独特的二元户籍制度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通过,标志着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正式确立。1958 年户籍制度的确定,既是中国城乡居民利益和利益冲突的结果,也是城乡利益格局固定化的表现。 1978 年 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拨乱反正,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也随之发生转型,户籍管理的基本方针仍然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严格控制“农转非”二元户籍制度的内容并未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及其他相关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户籍的背负比起计划经济时期相对少了一些,但依然有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医疗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住房制度等明显表现, ,虽然二元结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但中国的户籍制度强化了二元结构,形成了比许多国家更为刚性的二元特征。 一个城市提供给市民体制内的诸如子女就学、本人就业、社会保障等都把外 地户口身份的人排斥在外。在城市如此,在农村较为发达地区,没有村籍身份,同样无法获得宅基地或其他生活资料。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转变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它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地点、思想观点等等。几乎一切重要方面从落后到现代文明的巨大转变。但其中只有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现象最为明显,也最为量化。因而人们习惯上以人口的城市化过程来表示人类历史上这一波澜壮观的社会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水平的差异日益扩大,户籍制度的形成的城乡差距和城乡壁垒也日益强化。户籍制度和附属在其之上的社会福利体制则日益对城乡差异扩大化产生重要影响。并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推进城市化。在此以后,城乡人口迁移和流动得到迅速发展。从 1985年的 800万人口左右,增长到目前的亿人口左右,应该看到暂住证改革还没有触及户籍改革,但由于户籍体制并不接纳这些暂住的外来人口,因此在城市地区也形成了具有当地户籍的本地人和没有当地户籍的流动人口的区分,在城市内部划分出二元结构,并从制度排斥上限制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体系。 19491959 年的 10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由微微滞后向正常适度发展的时期,程式化进程的轨迹与大国城市化模型所代表的自然趋势日趋一致。这是国民经济急剧变动和行政手段强行干预城市化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行政手段只能出现在经济变动之后,因而总是要比经济变动慢半拍。当国民经济开始滑坡的时候,城市人口还在迅速的增长。当国民经济开始恢复的时候,行政之手还在将一部分城市人口推出城外。这种情况表现在相关图上就是形状不一的螺旋圈。不过,螺旋状轨迹并不表示城市化进程出现了无法救治的病态,而是意味着治理城市化反常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且无法避免的不协调。因此,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城市化进程还是比较适度的,只是 60年代初有略微的超前而已。这一局面的产生与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 1958年 1月确立并存在 60年代开始实际实施的二元户籍制度。 1968 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分水岭。这年以前的60年代,城市化轨迹位于大国模型之上。这年以后,城市化轨迹位于大国模型之下,二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7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轻微的滞后。70 年代末期,城市化滞后已成定局。这表明严格禁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完成了制止城市化超前的使命之后便日益转变为城市化正常发展的障碍。这一转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逐渐增多了,因而给人们制造了一个城市化进程已经明显加快的印象,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人对缩小滞后程度表现出充分的乐观,认为中国城市化正常的则时时担心着“城市病”的来临。除了 19781981年间以外,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化进程不是加快了而是放慢了,与大国模型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19811999 年,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程度由个百分点扩大到个百分点,滞后率由%上升到%。这一滞后率在人口超过 3000 万的国家中仅次于泰国,显然属于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国家。一切制度和法律的后面实质上都是利益关系。1985 年户籍制度的确立。既是中国城乡居民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结果,也是城乡利益格局的固定化的表现。城乡矛盾和城乡对立存在一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国家中,每个国家都得拿出一套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多数的解决方法都是从保全城市居民的利益和牺牲农村居民的利益为特征。 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 人口的集中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换言之就是人口的城市化带来了一种巨大的新能量,新效益,并推进着工业化进程。正是由于城市具有这种能使生产要素效益几何扩张的集聚效益,因而城市化并不是作为工业化的一个副产品而消极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它由此成为促进生产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强大的动力。城市化的这种作用如此巨大,使许多人都把城市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相提并论,甚至将三者互用。列宁也说:“人口城市化是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尽管城市化进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见为转移,但作为人口结构的一个表现形式却无法完全摆脱国家人为政策与制度的影响,对一个特定国家而言,采用某类政策与城市化进程,而采用另一类政策则可以阻碍城市化进程。人口政策、城乡发展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等都对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受到这些影响,有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有的国家的城市化程度却迟迟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我们通常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正常与否。如果城市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则属于过度城市化;如果城市化程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则也是城市化过程中反常的表现。 中国自 1958 年确立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来,农村人口自由向城市迁移与居住的日子就不存在了。由政府严加控制的农转非的指标极为有限,一般是每年现有城市人口数量的%或 2%,加上其他正常或不正常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渠道,农村人口能够成为城市市民的数量总是极少的,根本无法抵消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加上城乡相互隔绝的就业制度使城市劳动力供给无弹性导致中国走上了一条类似印度的少用劳动而多资本的工业化道路,农村人口通往城市的道路被彻底封死,从而将大批农村人口反而可以多生,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自然就不明显了。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二元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正常进程,从而使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般认为,1980 年 12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所确立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但实际上,这一“三句话方针”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权的贯彻和执行,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化政策其实却是控制城市规模的政策。这是因为决定城市人口规模扩展速度的并非城市规划部门的城市发展方针,而是户籍管理部门和粮油供 应部门控制的农转非政策和指标。没有农转非政策的放松和城市商品粮户口指标的增长,一切“合理发展”和“积极发展”城市的愿望都是不切实际的梦幻了。中国几十年来世界存在的城市化道路既不是大城市化道路或中等城市化道路又不是小城市化或城镇化道路,更不是各类城市自由发展的自然城市化过程,而是一条反城市化或非城市化的道路。二元户籍制度如此紧密地与城市化道路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自二元户籍制度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分彼此了。中国从那时以来就没有脱离二元户籍制度而独立存在的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发展方针。因此,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与研究结果如果撇开城市隔离的户籍制度不谈而去争辩大、中、小城市化孰优孰劣,就必然流于空谈。中国城市化道路其实就是一条由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扩展的道路,评价其功过得失也就必须把二元户籍制度连带一起。 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城市在拒绝农村人口流入的同时,也拒绝了农村非农资本或者说“乡镇企业”的进入,就等于拒绝了这些人口和资本所带来的集聚效益和巨额的国民财富,就等于拒绝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的进一步繁荣。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落后于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中国城市之所以长期面积小、人口少、市政基础设施薄弱和无力接纳外来人口等“城市虚弱病”的折磨之中而难以自富不无关系。二元户籍制度与城市虚弱症是中国城市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二元户籍制度必然导致城市虚弱,城市虚弱又成为巩固二元户籍制度的理由。 现行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城市化道路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代价不止这些。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所有优越性的总和所无法抵消的,这就足以证明严格控制一切城市人口规模扩展的城市化道路的不合理性。因此,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必须改革,城市化道路应作必要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XX 2. 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3. 张雷.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 任远.城市人口流动的居留模式与社会融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6. 辜胜阻.非城市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篇三:二元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甘 肃 政 法 学 院 题目:二元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专业 行政 管 理 学号 XX32040238 姓名田瑞锦 指导教师 郭老师 完成时间:XX 年 4月 二元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承担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人口管理功能,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功能附加其上,它涉及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亟待改革的户籍制度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羁绊,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公民地位和城市化质量。 关键词:户籍制度;中国城市化;影响 中国的户籍制度历史悠久,对社会有较强的控制力。而 1949年以后中国的户籍制度不仅仅是履行人口登记和管理的职能,而且是附加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保障、价值,影响到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对社会的控制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在建国初期,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 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混乱的国内社会秩序,身处外敌环视的国际环境,首要任务是恢复社会秩序,重构社会秩序,快速发展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中央高层难以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农村城市的综合性危机,以及更好的途径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积累资金。处于计划思维观念支配下的决策者也就只能得出以户籍手段实行城乡隔离以保住一头的结论 “ 然而当时的户籍制度并没有停止人口迁移的脚步,后来附加其上的一系列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法律功能,才真正使中国的每一位公民成为集权机器上的一个个固定的零件。 建国初期,公民拥有自由迁徙的权力。1950 年 8月,公安部制订了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 ,主要是为了对反革命分子或可疑分子进行监视和控制,以便“搞好社会治安,保障安全” ,为国家施政管理和建设提供人口资料。为了建立城市的公共秩序,为恢复城市经济建设,1950 年 11月,政府出台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条例第一条就申明:“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之安全及居住、迁徙自由,特制订本条例。 ”尽管当时失业的压力很大,尽管成立的各级政权的财力还很弱,但是政府并没有选择简单的强行命令来禁止城市里的流动无业大军。为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央高层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并为此构建了计划经济模式。通过1953年的粮、油统购,1954 年的棉花统购,1954 年的生猪派购,1955 年的烟、麻、茶、蚕茧、羊毛、牛皮、中药材以及出口水果的统一收购,在 20世纪 50年代末 60 年代初终于形成了农产品三类物资划分和相应的国家统购、派购、议购制度。国家通过这种方式切断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控制了全部农产品。这种统购统销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以低价销售给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从而降低企业原材料的成本和工人工资,产生超额工业利润,支撑工业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实行社队化管理,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1958 年 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公布实施。 户口登记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户口从农村迁往城镇,对户口迁移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必须在迁出前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该条例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城乡有别的户口登记与限制迁移制度固定下来,也是新中国户籍制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958 年 4月,公安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中规定: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因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这样,农民在外出时就缺乏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这些制度有效地汲取了农村农业积累,支撑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在农民的迁徙权被剥夺后,也有利于整个城市的稳定。 此后,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一制度日趋完善,并走上僵化。1961 年,公安部将非农业户数和人数这一统计指标改为非农业人口户数和人数,这使“非农户口”和“非农人口”成为广泛使用的概念。1977年 11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 规定确立的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原则主要为 0“从农村迁往城市、镇, 含矿区、林区等) 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要严格控制。从镇迁往市,从小市迁往大市,从一般农村迁往市郊、镇郊或国营农场、蔬菜队、经济作物区的,应适当控制。 ”从此提出了“农转非”问题,并在此后制定了若干项“农转非”的政策。与此同时,公安部为贯彻上述规定,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下达了“农转非”控制指标,即“每年批准从农村迁入市镇和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职工家庭人数,不得超过非农业人口数的% 。从而对“农转非”实行了政策与指标双重控制的管理体制,至此,以控制公民自由迁徙为基本特征的新中国户籍制度已基本形成。 二、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国家权力通过户籍制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到个人的衣食住行甚至婚姻选择。公民被一纸户籍固定在以工作单位、生产队、单位或集体划定的生活区为坐标的一个个点上。农村人口外流得以控制,使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出现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城市病” 。这种似乎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消 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公民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和受教育质量的高低,会对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的教育投资有保障,教育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稳定;农村的教育投资不足,教育设施匮乏,师资力量不足且不稳定。虽然没有任何法律条款规定中国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但事实上,世袭的户口制度,剥夺了农村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农村尤其是山区教育投资的严重不足,很多儿童无学可上,当他们长大后,农村更没有为其开设职业或技能培训课,他们只能是低素质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例多数的农村劳动力集体处于低素质状态,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为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提升,高级人才匮乏,影响到工业化向更高层次转型。即使能吸引国际人才的加盟,也不利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如果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不能正常就业的话,社会将会陷入紊乱状态。 2、不能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由于中国公民没有迁徙的自由,劳动力就不能自由流动到最合理的去处。虽然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有了流动的自由,但也只不过是流动多,迁徙少,并不能使劳动力真正地流动起来。目前中国能较为自由流动的是劳动力的高端和低端,稀缺人才因其稀缺性而获得迁徙的权利,低端劳动力因其低技术含量只获得自由流动的权利,在过节和农忙季节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出现了一阵阵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另外,由于一些城市的职业保留的限制,本市的城市户口的劳动力缺乏外来劳动力与其抢工作的压力,劳动效率难以真正提高。户籍制度不仅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而且限制了城市与城市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拥有大城市户口的人不愿离开大城市,即使他并不能在所居城市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他的离开就意味着丧失附着在户口之上的种种权利和保障。没有当地城市户口的人尽管是当地城市的二等公民、最低层公民,仍怀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