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的工作总结_第1页
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的工作总结_第2页
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的工作总结_第3页
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的工作总结_第4页
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局年度植保植检工作总结XX 年.市农业局在各级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近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积极开展植保新技术、器械推广,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植保植检工作任务,保障了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一、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一)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全年各类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 263 万亩次,防控面积 337 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亿元。小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2280 吨;赤霉病轻发生(1 级),发生面积万亩,预防 20 万亩次,挽回损失 1500 吨;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2 级),发生面积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560 吨;麦蚜中等偏重发生(4 级),发生面积21 万亩次,防治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 4500 吨;油菜菌核病轻发生(1 级),发生面积万亩次,预防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 262 吨;油菜蚜虫中等偏轻发生(2 级),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 68 吨。大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4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6545 吨;稻苞虫轻发生(1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 26 万亩次,挽回 2730 吨;稻瘟病轻发生(1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262 吨;稻曲病中等发生(3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4200 吨;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4 级) ,发生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 4549吨。所有病虫害综合产量损失,完成了总体损失低于 4的目标任务。(二)采取的主要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多、新、准、早、严,即调查田块多、宣传方式新、防控措施准、施药防治早、督导检查严。(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领导为组长,种植管理科、植保站、农技站、科教站、质量安全科等为成员的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重点开展田间调查、技术培训、防控指导、农药市场监管等工作,并层层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真抓落实。(二)强化监测预警。在作物不同生育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病虫普查,调查田块4500 个以上,了解掌握病虫发生流行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警报,在第一时间把病虫发生防治信息上报给各级部门,并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到各乡镇村社农村千家万户。发布重大病虫预报 10 期,电视预报 7 期,预报准确率达 95以上。(三)深入宣传培训。为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将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宣传到农户,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在病虫发生初期,通过电视台新闻栏目,图文并茂播出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稻飞虱、稻瘟病等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二是发送短信给各乡镇分管农业乡镇长、农技员、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指导及时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三是发布防治警报和印发技术明白纸 24000 余份,张贴到各乡镇村社和发放到农户手中。四是植保站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社农户田间地头,教农户识别病虫、购买药剂种类和施药技术,一共开展田间现场技术培训 470余场。五是同 17 个乡镇联合,对村社干部、种粮大户和农药经销商进行病虫防治技术培训。共培训3200 余人次。六是在对种植常规稻(桂朝品种)面积大的乡镇高坪、金轮、西高、兴隆等专门开展防治叶瘟和预防穗颈瘟的技术培训,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科学用药。七是接到各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户来电反映农作物病虫疑难问题后,及时组织植保站技术人员到现场诊断,并组织周围农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共接到来电 107 次。通过这些措施,基本做到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家喻户晓,确保广大农户对条锈病、赤霉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及时科学防控。(四)搞好示范带动。在连山、金鱼、和兴、三水、南兴等乡镇开展小麦主要病虫害(蚜虫、赤霉病、条锈病)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纹枯病)统防统治,带动全市及时科学开展病虫防治。通过统防统治的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推进病虫防控进度,进一步提高防治成效,为农作物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全市全年病虫统防统治面积 67 万亩次,综合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以上。(五)落实预防措施。小麦药剂拌种和水稻带药移栽是经济、高效、安全的措施,既能预防重大病虫害的发生,也能减轻后期病虫防控压力。通过植保站的大力宣传和培训,小麦药剂统一拌种 10万亩,带动农户 5 万亩,占播种面积近 79,水稻秧田带药移栽万余亩,占秧田面积 88。(六)严格督查指导。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分片深入 17 个乡镇检查指导病虫防治落实情况,确保防控不漏户,不漏田。条锈病、蚜虫、稻飞虱、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域,进行分类指导,严防死守,直到作物成熟为止,督导班子不散,人员不减,确保全市农作物生产的安全。二、 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市植保站通过大力示范、推广和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动全市病虫绿色防控工作,XX 年我市共完成绿色防控面积万亩,完成面积达 XX 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组织绿色防控物质万元,主要生产基地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占应防面积的87,绿色防控措施从示范推广向大面积应用发展,从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向全市扩展。其中秧田安放二化螟性诱剂 XX 余套,防控秧田面积 XX 亩, (移栽大田 10 万亩) ;在连山、金鱼、和兴粮食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122 台,防控面积 15000 亩次;水稻病虫害防治广泛使用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农药井冈.蜡芽菌(纹曲灵)7200 公斤,防控面积 48000亩;在蔬菜、果树上悬挂黄板 10000 张,防控1000 亩;部分种粮大户购买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质量,防控面积 15000 余亩。通过各种病虫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41 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病虫绿色防控的理念也得到广泛宣传。三、专业化统防统治情况今年小麦条锈病、麦蜘蛛局部大发生、稻飞虱在局部机插秧田块大发生,植保站及时组织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全年完成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 67 万亩次,占病虫防治面积的,完成面积达 XX 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采购药剂 190 万元、植保大型器械补助 28 万元。(一)植保专合组织建设:植保专业化防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植保防治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截止 XX 年 10 月,全市共组建各类植保专合组织 37 个,配备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12 台,担架喷雾机 24 台,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 1370 余台,日作业面积 4XX 亩次。由于统防统治使用合理对路农药品种和防治技术、高效施药器械,又适时进行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减少了用药次数23 次,减低了用药量和防治成本,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深受农户群众的欢迎,真正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三)物资准备充分:为支持植保合作社更好的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农业局整合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政府购买植保服务项目、粮食能力提升项目、高产创建项目对植保合作社给予农药、器械、资金支持。今年共整合资金190 余万元,用于采购大、小春病虫防治药剂。对3 个植保专业合作社购买的 4 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资金补助 28 万余元。四、 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情况XX 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和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工作在我市开展,植保站及时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确定服务主体。在小麦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期间,植保站对 13 个实施服务植保组织进行全程检查监督,指导防治技术,核实统防面积。今年小麦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在 5 个乡镇实施,服务面积 17500 亩,水稻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在 11 乡镇实施,服务面积 40000 亩,水稻病虫害防治政府购买服务在 5 个乡镇实施,实施面积 14286 亩。项目资金共计 205万元。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植保社会化服务,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带动了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切实壮大和发展了一批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了它们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切实贯彻落实了农业部到 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五、 植物检疫工作我站按照省、市站的要求,认真开展植检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植检法规学习与宣传,提高植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提高社会对植检工作的认识程度。9 月按照省农业厅安排部署,统一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台广播报道、农贸市场现场宣传咨询等活动广泛宣传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植物检疫对象识别和处理知识。二是积极做好外来有害生物及检疫性病虫害调查和防除工作。按上级要求我们组织检疫人员对全市境内的铁路、高速公路两侧、花卉市场、弃耕地、市区绿化带、花卉苗圃、麦田、果园及各种蔬菜田进行多次调查,未发现毒麦 、 豚草 、扶桑绵粉蚧四纹豆象等有害生物发生。三是按照省植检站的要求完成毒麦和稻水象甲的监测工作,全市共调查 17 个乡镇,92个村,调查田块 2463 个,面积 XX0 亩次,设立成虫越冬调查 5 个点;灯光诱集点 2 个点,2 个定点调查点,在我市未发现检疫性对象毒麦和稻水象甲。四是认真开展好常规性的产地和调运检疫,积极开展植检执法检查。开展种子产地和调运检疫是控制检疫性病虫害蔓延的重要手段,今年我站对市内的小麦、水稻、蔬菜制种田进行产地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草害发生。全年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 84 个,调出小麦、水稻、蔬菜、油菜种子 750批次,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危险性病虫草,确保了农产品正常流通。XX 年.市农业局在各级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近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积极开展植保新技术、器械推广,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植保植检工作任务,保障了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一、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一)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全年各类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 263 万亩次,防控面积 337 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亿元。小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2280 吨;赤霉病轻发生(1 级),发生面积万亩,预防 20 万亩次,挽回损失 1500 吨;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2 级),发生面积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560 吨;麦蚜中等偏重发生(4 级),发生面积21 万亩次,防治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 4500 吨;油菜菌核病轻发生(1 级),发生面积万亩次,预防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 262 吨;油菜蚜虫中等偏轻发生(2 级),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 68 吨。大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4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6545 吨;稻苞虫轻发生(1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 26 万亩次,挽回 2730 吨;稻瘟病轻发生(1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262 吨;稻曲病中等发生(3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4200 吨;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4 级) ,发生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 4549吨。所有病虫害综合产量损失,完成了总体损失低于 4的目标任务。(二)采取的主要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多、新、准、早、严,即调查田块多、宣传方式新、防控措施准、施药防治早、督导检查严。(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领导为组长,种植管理科、植保站、农技站、科教站、质量安全科等为成员的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重点开展田间调查、技术培训、防控指导、农药市场监管等工作,并层层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真抓落实。(二)强化监测预警。在作物不同生育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病虫普查,调查田块4500 个以上,了解掌握病虫发生流行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警报,在第一时间把病虫发生防治信息上报给各级部门,并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到各乡镇村社农村千家万户。发布重大病虫预报 10 期,电视预报 7 期,预报准确率达 95以上。(三)深入宣传培训。为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将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宣传到农户,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在病虫发生初期,通过电视台新闻栏目,图文并茂播出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稻飞虱、稻瘟病等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二是发送短信给各乡镇分管农业乡镇长、农技员、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指导及时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三是发布防治警报和印发技术明白纸 24000 余份,张贴到各乡镇村社和发放到农户手中。四是植保站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社农户田间地头,教农户识别病虫、购买药剂种类和施药技术,一共开展田间现场技术培训 470余场。五是同 17 个乡镇联合,对村社干部、种粮大户和农药经销商进行病虫防治技术培训。共培训3200 余人次。六是在对种植常规稻(桂朝品种)面积大的乡镇高坪、金轮、西高、兴隆等专门开展防治叶瘟和预防穗颈瘟的技术培训,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科学用药。七是接到各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户来电反映农作物病虫疑难问题后,及时组织植保站技术人员到现场诊断,并组织周围农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共接到来电 107 次。通过这些措施,基本做到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家喻户晓,确保广大农户对条锈病、赤霉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及时科学防控。(四)搞好示范带动。在连山、金鱼、和兴、三水、南兴等乡镇开展小麦主要病虫害(蚜虫、赤霉病、条锈病)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纹枯病)统防统治,带动全市及时科学开展病虫防治。通过统防统治的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推进病虫防控进度,进一步提高防治成效,为农作物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全市全年病虫统防统治面积 67 万亩次,综合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以上。(五)落实预防措施。小麦药剂拌种和水稻带药移栽是经济、高效、安全的措施,既能预防重大病虫害的发生,也能减轻后期病虫防控压力。通过植保站的大力宣传和培训,小麦药剂统一拌种 10万亩,带动农户 5 万亩,占播种面积近 79,水稻秧田带药移栽万余亩,占秧田面积 88。(六)严格督查指导。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分片深入 17 个乡镇检查指导病虫防治落实情况,确保防控不漏户,不漏田。条锈病、蚜虫、稻飞虱、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域,进行分类指导,严防死守,直到作物成熟为止,督导班子不散,人员不减,确保全市农作物生产的安全。二、 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市植保站通过大力示范、推广和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动全市病虫绿色防控工作,XX 年我市共完成绿色防控面积万亩,完成面积达 XX 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组织绿色防控物质万元,主要生产基地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占应防面积的87,绿色防控措施从示范推广向大面积应用发展,从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向全市扩展。其中秧田安放二化螟性诱剂 XX 余套,防控秧田面积 XX 亩, (移栽大田 10 万亩) ;在连山、金鱼、和兴粮食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122 台,防控面积 15000 亩次;水稻病虫害防治广泛使用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农药井冈.蜡芽菌(纹曲灵)7200 公斤,防控面积 48000亩;在蔬菜、果树上悬挂黄板 10000 张,防控1000 亩;部分种粮大户购买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质量,防控面积 15000 余亩。通过各种病虫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41 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病虫绿色防控的理念也得到广泛宣传。三、专业化统防统治情况今年小麦条锈病、麦蜘蛛局部大发生、稻飞虱在局部机插秧田块大发生,植保站及时组织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全年完成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 67 万亩次,占病虫防治面积的,完成面积达 XX 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采购药剂 190 万元、植保大型器械补助 28 万元。(一)植保专合组织建设:植保专业化防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植保防治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截止 XX 年 10 月,全市共组建各类植保专合组织 37 个,配备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12 台,担架喷雾机 24 台,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 1370 余台,日作业面积 4XX 亩次。由于统防统治使用合理对路农药品种和防治技术、高效施药器械,又适时进行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减少了用药次数23 次,减低了用药量和防治成本,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深受农户群众的欢迎,真正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三)物资准备充分:为支持植保合作社更好的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农业局整合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政府购买植保服务项目、粮食能力提升项目、高产创建项目对植保合作社给予农药、器械、资金支持。今年共整合资金190 余万元,用于采购大、小春病虫防治药剂。对3 个植保专业合作社购买的 4 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资金补助 28 万余元。四、 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情况XX 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和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工作在我市开展,植保站及时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确定服务主体。在小麦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期间,植保站对 13 个实施服务植保组织进行全程检查监督,指导防治技术,核实统防面积。今年小麦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在 5 个乡镇实施,服务面积 17500 亩,水稻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在 11 乡镇实施,服务面积 40000 亩,水稻病虫害防治政府购买服务在 5 个乡镇实施,实施面积 14286 亩。项目资金共计 205万元。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植保社会化服务,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带动了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切实壮大和发展了一批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了它们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切实贯彻落实了农业部到 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五、 植物检疫工作我站按照省、市站的要求,认真开展植检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植检法规学习与宣传,提高植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提高社会对植检工作的认识程度。9 月按照省农业厅安排部署,统一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台广播报道、农贸市场现场宣传咨询等活动广泛宣传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植物检疫对象识别和处理知识。二是积极做好外来有害生物及检疫性病虫害调查和防除工作。按上级要求我们组织检疫人员对全市境内的铁路、高速公路两侧、花卉市场、弃耕地、市区绿化带、花卉苗圃、麦田、果园及各种蔬菜田进行多次调查,未发现毒麦 、 豚草 、扶桑绵粉蚧四纹豆象等有害生物发生。三是按照省植检站的要求完成毒麦和稻水象甲的监测工作,全市共调查 17 个乡镇,92个村,调查田块 2463 个,面积 XX0 亩次,设立成虫越冬调查 5 个点;灯光诱集点 2 个点,2 个定点调查点,在我市未发现检疫性对象毒麦和稻水象甲。四是认真开展好常规性的产地和调运检疫,积极开展植检执法检查。开展种子产地和调运检疫是控制检疫性病虫害蔓延的重要手段,今年我站对市内的小麦、水稻、蔬菜制种田进行产地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草害发生。全年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 84 个,调出小麦、水稻、蔬菜、油菜种子 750批次,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危险性病虫草,确保了农产品正常流通。XX 年.市农业局在各级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近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积极开展植保新技术、器械推广,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植保植检工作任务,保障了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一、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一)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全年各类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 263 万亩次,防控面积 337 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亿元。小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2280 吨;赤霉病轻发生(1 级),发生面积万亩,预防 20 万亩次,挽回损失 1500 吨;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2 级),发生面积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560 吨;麦蚜中等偏重发生(4 级),发生面积21 万亩次,防治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 4500 吨;油菜菌核病轻发生(1 级),发生面积万亩次,预防面积万亩次,挽回损失 262 吨;油菜蚜虫中等偏轻发生(2 级),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 68 吨。大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4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6545 吨;稻苞虫轻发生(1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 26 万亩次,挽回 2730 吨;稻瘟病轻发生(1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262 吨;稻曲病中等发生(3 级) ,发生万亩次,防治万亩次,挽回损失 4200 吨;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4 级) ,发生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 4549吨。所有病虫害综合产量损失,完成了总体损失低于 4的目标任务。(二)采取的主要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多、新、准、早、严,即调查田块多、宣传方式新、防控措施准、施药防治早、督导检查严。(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领导为组长,种植管理科、植保站、农技站、科教站、质量安全科等为成员的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重点开展田间调查、技术培训、防控指导、农药市场监管等工作,并层层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真抓落实。(二)强化监测预警。在作物不同生育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病虫普查,调查田块4500 个以上,了解掌握病虫发生流行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警报,在第一时间把病虫发生防治信息上报给各级部门,并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到各乡镇村社农村千家万户。发布重大病虫预报 10 期,电视预报 7 期,预报准确率达 95以上。(三)深入宣传培训。为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将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宣传到农户,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在病虫发生初期,通过电视台新闻栏目,图文并茂播出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稻飞虱、稻瘟病等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二是发送短信给各乡镇分管农业乡镇长、农技员、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指导及时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三是发布防治警报和印发技术明白纸 24000 余份,张贴到各乡镇村社和发放到农户手中。四是植保站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社农户田间地头,教农户识别病虫、购买药剂种类和施药技术,一共开展田间现场技术培训 470余场。五是同 17 个乡镇联合,对村社干部、种粮大户和农药经销商进行病虫防治技术培训。共培训3200 余人次。六是在对种植常规稻(桂朝品种)面积大的乡镇高坪、金轮、西高、兴隆等专门开展防治叶瘟和预防穗颈瘟的技术培训,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科学用药。七是接到各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户来电反映农作物病虫疑难问题后,及时组织植保站技术人员到现场诊断,并组织周围农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共接到来电 107 次。通过这些措施,基本做到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家喻户晓,确保广大农户对条锈病、赤霉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及时科学防控。(四)搞好示范带动。在连山、金鱼、和兴、三水、南兴等乡镇开展小麦主要病虫害(蚜虫、赤霉病、条锈病)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纹枯病)统防统治,带动全市及时科学开展病虫防治。通过统防统治的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推进病虫防控进度,进一步提高防治成效,为农作物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全市全年病虫统防统治面积 67 万亩次,综合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以上。(五)落实预防措施。小麦药剂拌种和水稻带药移栽是经济、高效、安全的措施,既能预防重大病虫害的发生,也能减轻后期病虫防控压力。通过植保站的大力宣传和培训,小麦药剂统一拌种 10万亩,带动农户 5 万亩,占播种面积近 79,水稻秧田带药移栽万余亩,占秧田面积 88。(六)严格督查指导。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分片深入 17 个乡镇检查指导病虫防治落实情况,确保防控不漏户,不漏田。条锈病、蚜虫、稻飞虱、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域,进行分类指导,严防死守,直到作物成熟为止,督导班子不散,人员不减,确保全市农作物生产的安全。二、 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市植保站通过大力示范、推广和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动全市病虫绿色防控工作,XX 年我市共完成绿色防控面积万亩,完成面积达 XX 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组织绿色防控物质万元,主要生产基地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占应防面积的87,绿色防控措施从示范推广向大面积应用发展,从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向全市扩展。其中秧田安放二化螟性诱剂 XX 余套,防控秧田面积 XX 亩, (移栽大田 10 万亩) ;在连山、金鱼、和兴粮食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122 台,防控面积 15000 亩次;水稻病虫害防治广泛使用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农药井冈.蜡芽菌(纹曲灵)7200 公斤,防控面积 48000亩;在蔬菜、果树上悬挂黄板 10000 张,防控1000 亩;部分种粮大户购买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质量,防控面积 15000 余亩。通过各种病虫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41 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病虫绿色防控的理念也得到广泛宣传。三、专业化统防统治情况今年小麦条锈病、麦蜘蛛局部大发生、稻飞虱在局部机插秧田块大发生,植保站及时组织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全年完成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 67 万亩次,占病虫防治面积的,完成面积达 XX 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采购药剂 190 万元、植保大型器械补助 28 万元。(一)植保专合组织建设:植保专业化防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植保防治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截止 XX 年 10 月,全市共组建各类植保专合组织 37 个,配备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12 台,担架喷雾机 24 台,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 1370 余台,日作业面积 4XX 亩次。由于统防统治使用合理对路农药品种和防治技术、高效施药器械,又适时进行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