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制度建设_第1页
人民法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制度建设_第2页
人民法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制度建设_第3页
人民法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制度建设_第4页
人民法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制度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法院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制度建设篇一: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保密工作问题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保密工作问题研究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全国信息化建设中,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上了战略地位,指出要一手抓信息化建设,一手抓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电子政务的推进将使政府大量的管理、服务职能采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具有公开透明、共享程度高、复制成本低和传送速度快等特点,这就使得保密工作面对的环境将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物理场所,变成一个完全开放的、全球性的虚拟空间。同时,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家所垄断,计算机网络上存在着严重的黑客破坏活动,国际互联网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加上信息化技术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使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为复杂。 一、信息化条件下政府部门保密工作的现状 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各类移动存储介质的普及化,使政府部门的保密工作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电子文件的应用使保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工作文件的的形成,从起草、成文、运转到储存,正经历着“有形”到“无形”的转变。保密工作从过去 单纯的纸制文件保密,逐步发展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移动存储介质等的保密。这样一来,使得通过技术手段窃密成为一种新的窃密方式,如利用黑客技术侵入内部网络窃取信息、截取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等手段被广泛使用,这就使得窃密不用通过内部涉密人员这个环节,单纯依靠技术手段就可以窃取机密信息,保密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二)泄密渠道增多。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涉密信息的可控性不断降低。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各类移动存储介质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泄密渠道增多,作为日常通讯工具的电话、手机也成为重要的泄密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窃密技术更加先进,方式更加隐蔽,窃密行为更加难以察觉和防范。 (三)泄密的后果更加严重。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得数据库的应用更加广泛,各类电子文件将会集中存储在一个或数个文件中,然而不适宜以数据库形式存贮在计算机中的政府各类文件和资料,往往也会集中保管,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这就使得一次失密涉及的信息不再是零碎的、局部的,而是相关数据一次性同时失密。同时,由于电子文件所占空间小,便于复制,各类移动载体如 U 盘、移动硬盘等,体积小、便于携带,机密信息即使被窃取或泄露,也不会留下痕迹,不能够立即被察觉,从而无法有效地采取相应手段进行补救,致使失密后的危害增大。 (四)对保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信息化时代,保密工作人员既是各类信息的直接管理者,也是信息安全的 第一责任人,要适应这样的角色要求,保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树立强烈的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努力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及时掌握最新的反窃密手段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二、信息化条件下政府部门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窃密与反窃密斗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政府信息公开,使保密工作的环境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保密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保密意识薄弱,管理不到位。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泄密事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淡薄造成的。个别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密时随意性强、疏忽大意,比如:将涉密文件、涉密资料随意存放,导致涉密文件和资料丢失或被盗;出差时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造成涉密文件资料被盗或丢失;工作中图省事、图方便,违规操作,将涉密计算机、涉密笔记本电脑违规连接互联网或局域网,或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或将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造成泄密;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时审查不严,将涉密信息在网上发布,导致泄密等。 (二)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管理不规范。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使相当一部分涉密信息的处理依赖电脑。按照规定,传统的文件从起草之时就要标注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进行管理。但是,利用电脑处理涉密信息却没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样的,目前多数单位对磁介质 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重视不够,普遍缺乏具体制度和有效措施。虽然各机关依照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保密工作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的保密管理过程中,对于保密规章制度的落实却并不到位,保密检查欠缺力度,保密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漏洞和死角。(三)载体管理滞后。现在存储涉密文件资料,不但有传统的纸介质,还有电脑、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自动化办公设备和 U 盘等的移动存储介质,这一类新型的电子类涉密载体在实际使用和保存上都存在不少难题。例如一台涉密的电脑很难控制只提供给一个人使用,而可能是多方公用,这就使保密工作的难度严重加大。而且,伴随电子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产品泄密的途径进一步扩大,如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密、计算机剩余磁效应泄密等事件日益增多。随着载体种类的增加,相应的管理措施却没有跟上,甚至忽略了这些载体的保密,致使在诸多环节上存在泄密隐患。 (四)保密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职的保密工作队伍。但是,有的单位至今一直没有明确保密要害部门,对保密工作的范围和职责落实不清,保密工作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中。对在涉密岗位工作的涉密人员教育不严、管理不严,没有按要求落实保密责任制。同时,懂技术、善管理的业务干部极为缺乏。 三、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对策 面对当前保密工作的严峻形势,各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 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综合防范能力,做好保密工作。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机关保密工作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对策:(一)强化保密意识教育。保密工作首要任务是强化教育,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除了经常性地进行保密提醒外,还要通过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组织保密教育专题讲座以及利用政府网站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大范围高密度地进行保密教育。同时,保密教育要联系国际、国内窃密与反窃密斗争的实际,联系人们在保密工作方面的思想实际,联系具体案例,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作用。要增强保密教育和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强化各机关涉密人员的警觉性和自觉性,把保密工作的职责讲清,把泄密的危害和后果讲足,让涉密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建立健全保密制度。目前,政府部门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是保密法 保密法实施办法等主要法律,但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新的保密制度以保证保密工作每处地方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实际工作中,保密制度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落实,明确各个环节的保密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和实施。 (三)加强涉密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一是做好计算机涉密信息系统保护建设工作,实行涉密信息等级保护制度,切实提高涉密网络的防范水平,增强泄密隐患和泄密事故的排查和处理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 篇二: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部队防间保密工作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部队防间保密工作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密问题越来越突出,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泄密的主要渠道,但少数官兵对信息网络安全隐患认识不足,一些单位保密技术防范还相对薄弱,保密管理制度不健全,涉密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和漏洞。如何做好信息化条件下防间保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化;防间保密 一、信息化条件下部队防间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互联网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快,窃密与反窃密的网络斗争日趋激烈 一是公开收集情报。如: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成立了“公开信息中心” ,每天在全球各个网站、论坛里搜集各种各样的军事信息。依靠这些信息,美国不仅能发现别国最新的军事动向,而且连该国某些机密的武器发展计划,也可能由于网友的无意识透露而被美国情报机构掌握。二是暗中进行窃密。境外及台湾间谍情报机关,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紧研发各种网络间谍技术,以便侵入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终端等信息设备,秘密窃取信息。另一方面,加强与民间企业的合作,通过削弱保安密码系统、设置遥控指令等技术手段,来窃取产品用户的情报。三是开展网上策反。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际关系互动环境,网上聊天、网上招聘、电子论坛(BBS)、虚拟社区、电子邮件等等,如果防间保密观念不强,就有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泄露军人身份,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策反目标,或不经意中泄露军事科研机密。 (二)信息网络技术在官兵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普及运用日益广泛,对确保军事科研安全带来冲击 一是信息非法复制的手段更多。从过去只能使用光学照相机、复印机翻拍复制或直接盗取文件资料,发展到可利用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数码录相笔、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多种信息设备进行复制。二是信息非法存储的容量更大。从过去 1 张软盘只有兆存储量,发展到 1 个移动硬盘、优盘、闪存卡或 1 张光盘拥有上百兆甚至几千兆的存储量,可以保存成千上万份音像文字资料,一旦丢失、被盗或在互联网、军网、科研网上交叉使用,将导致严重的失泄密问题。三是信息网络技术非法使用的途径更广。从过去安装盗版软件、传播病毒程序,发展到使用黑客软件、植入“木马”程序对网上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攻击和远程控制。四是移动电话普及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大。目前,移动电话上集成的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多,拍照、摄像、移动存储、全球定位、无线传输、无线上网等功能丰富,使移动电话成为最安全、廉价和方便的间谍工具。一份文件经拍照、存储、加密后,再通过无线接入互联网发送出去,整个过程可以利用一部移动电话即时 篇三: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部队防间保密工作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部队防间保密工作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密问题越来越突出,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泄密的主要渠道,但少数官兵对信息网络安全隐患认识不足,一些单位保密技术防范还相对薄弱,保密管理制度不健全,涉密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和漏洞。如何做好信息化条件下防间保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化;防间保密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条件下部队防间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互联网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快,窃密与反窃密的网络斗争 el 趋激烈一是公开收集情报。如: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成立了“公开信息中心” ,每天在全球各个网站、论坛里搜集各种各样的军事信息。依靠这些信息,美国不仅能发现别国最新的军事动向,而且连该国某些机密的武器发展计划,也可能由于网友的无意识透露而被美国情报机构掌握。二是暗中进行窃密。境外及台湾间谍情报机关,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紧研发各种网络间谍技术,以便侵入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终端等信息设备,秘密窃取信息。另一 。 络安全防范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普遍比较缺乏,面对无国界和无形的信息化网络空间,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还不适应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现状。从防间保密装备建设上看,各级防间保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设备缺乏,而且连保障日常办公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也较为落后。从防间保密业务建设上看,发现和掌握涉及信息网络敌情线索的能力较弱,往往依赖地方国家安全、保密和公安机关的日常监查和通报,工作中经常处于被动局面。 二、加强防间保密工作,确保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一)加大教育力度,切实筑牢坚强的思想防线 抓好信息网络安全,首先要做好强化意识、强根固本、筑牢防线的工作。一是狠抓防间保密教育。 把境外敌对势力和情报机关利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窃取我军事秘密的各种手段、方法、渠道及动向等作为防间保密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要用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策反我人员、刺探我情报、窃取我秘密的案例教育广大官兵,以引起思想上的震动,增强敌情观念。二是狠抓法律法规教育。把国家和军队有关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纳入经常性法制教育的计划之中,组织官兵学好用好“网法” 、 “网规” ,明确军人不准进入地方“网吧”、严禁登录浏览反动网站网页等规定。教育官兵在家用计算机上网聊天时,应当严格遵守“十个不准” 、 “十个严禁”等保密规定,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对对方提出的一些涉密问题拒绝回答,并立即停止与对方聊天,以免上当或被利用。倡导安全上网、健康上网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高官兵遵守网络安全法规纪律的自觉性。三是狠抓安全常识教育。大力普及信息网络安全知识,使官兵了解掌握如有线(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信息处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技术常识,防止因使用不当导致失泄密问题发生。 (二)开展技术预防,努力提高信息网络监控能力 技术是信息网络安全最直接的保障手段。要提高防范、检测和监管能力,就必须大力开展信息网络技术预防工作。一是强化技术监测。进一步增强部队在信息安全防护、隐患发现和信息攻击及滥用监测与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在实施网上监控时,应把重点放在监控危害国家军 队安全等有害信息这个关口,加强对网上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一旦发现涉密信息及时删除,并查清信息来源,开展调查取证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