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考题总结_第1页
高考语文作文考题总结_第2页
高考语文作文考题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作文考题总结从来没有一种考题,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年复一年引起公众的关注。中学语文教师费尽脑汁追寻它命题的方向,而社会观察者则寻找其背后的社会含义。有人从中看出了彼时自己的酸甜苦辣,有人看出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也有人说作文就是作文,一道考题而已。华东师大历史系副教授刘擎 1977 年参加高考时,作文题目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青海卷)。那是不平凡的一年,拨乱反正,整个时代都处于一种向上、凯旋式的氛围里,似乎人人都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14 岁的刘擎要代表失去上大学机会的父辈兄长考大学,他想:不能再等了。那是个青春朝气的年代,那个题目特别契合他,他在考场上一气呵成,语文最后得了 86 分。那一年,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也参加了高考。他所在的公社就有 4000 多名考生涌进考场,而整个广东共有80 多万考生,可谓是千军万马赶考场。当时各科均为开卷考试,座位前后的考生都有用旅行袋装书进考场的。他拿到的作文题目是大治之年气象新(广东卷),在作文中他写了恢复高考后,怎么去同学家里借书,怎么复习迎考,一个时代的新气象在纸上铺开。在李公明的印象里,那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年代,人们用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待学生的语文表达,检测他们的能力。这实际上秉承了自 1951 年以来的高考作文思路。在中国高考的第一个 15 年(1951-1965)里,作文题目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如 1958 年的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63 年的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5 年的读书与革命 。1966-1976 年,中国没有高考。文革结束以后的 30 年,上海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总结认为,高考作文几经变化,从泛政治化到道德说教,到个性表达型,再到多元时代。1977 年至 1980 年代初,高考作文泛政治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和当时的形势结合得比较紧密。比如抓纲治国两三事 、 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等等题目,都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1985 年的材料作文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开始从政治引向社会问题。1995 年作文素材诗歌寓言鸟的对话 ,说明一个道德和思想方法的问题。1996年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也要求考生对不负责任的社会现象进行批驳。1998 年以后,个人化、贴近自我的东西多了,题型也变了。那一年的题目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