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种草养畜典型的材料_第1页
某县种草养畜典型的材料_第2页
某县种草养畜典型的材料_第3页
某县种草养畜典型的材料_第4页
某县种草养畜典型的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种草养畜典型材料牧草是饲喂畜禽良好的饲料资源,由于其具有高产及高营养价值的特性,它可以代替饲料中的粮食成份,实现以草代粮、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别是对于肉羊的发展,使优质粗纤维饲料的常年供应有了保证。因此,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双增”的一条重要途径。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 XX 县大力发展羊的养殖,种草就成为养羊的基础。该县从前年、去年陆续种植苜蓿 6 万亩,今年为了进一步加大种植力度,结合本地区水土、气候等环境特点又引入了牧草新品种,供给养殖户种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验引种,筛选优良草种XX-XX 年,县畜牧兽医局结合本地实际,经过认真筛选,进行了牧草种植,为全县各养殖户免费提供草籽,全县苜蓿种植数量达到 5 万亩左右,为全县种草养畜提供了保障。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全县牧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目前全县牧草种植达到 6 万亩左右,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 XX 县养殖业的掘起。在近 3 年的实验后,亩产鲜草量10000 千克以上的牧草当家品种草玉米和 1 个辅助牧草品种一紫花苜蓿呈现在养殖户前。目前,已建成 100 亩以上紫花苜蓿生产示范基地达 20 余处,通过示范推广,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 6 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 200%,50 亩以上的种草养畜示范点30 多个,全县种草养畜的格局基本形成。二、牧草效应,拉动畜禽产业随着优质草种的推广,以聚龙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种草养畜成为 XX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从 XX 年至今,牧草种植项目的实施总投入上千万元,获得总产值上亿元。目前种植面积从 XX年的 1 万多亩提高到现在的 6 万多亩。为全县养殖业提供的饲草料的来源。辛村乡青龙沟养羊、养兔大户是全县的种草养畜大户。今年他采用“牧草精料”培育方法,培育出种兔 2 万余只,种羊 300余只,实现利润 40 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乡种草达到万亩,养种兔 10000 只,种羊 1500 余只,形成了种草养畜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三、技术辐射,催生生态农业为把“种草养畜”介绍给千家万户,县畜牧兽医局牧草站专门承担种草项目技术研究和推广,并建立种草养畜技术推广技术,有效开展“智力帮扶”。帮助农户解决种养实际难题,引导发展生态种草养殖。牧草是喜肥作物,能大量消化畜禽粪便和污水,既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减少环境污染。饲喂优质牧草的禽畜,其肉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大大降低,既“绿色”又安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牧草种植还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牧草产量。据了解,紫花苜蓿的种植已在全县推广开来,被推广到周边县市,为当地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收入。四、科学种植,合理利用,提升产业结构1、根据畜禽品种选种牧草应根据畜禽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特点,选种适宜的牧草,一般来说,反刍家畜喜食植株高大、粗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牧草,如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等。2、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不同品种的牧草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地质状况,应合理选择优良牧草种植,本地适宜的品种有紫花苜蓿、草玉米、草高梁、沙打旺等等。3、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根据不同品种牧草的播种期和生长特性,合理复种轮作和混播,来提高牧草产量。如 2 种牧草的播种期基本相同,种植时可按一定的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如苜蓿与草玉米套种可提高产草量。4、适时播种,精心管理,合理利用种植牧草与其他农作物一样,有适宜的播种季节,按时播种这样可提高出苗率和减少牧草病虫害。平时要加强管理,防止旱涝和病虫害。根据不同牧草的最佳收割期要做到适时收割,有效利用,如豆科牧草应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应在初穗期收割,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同时营养也较丰富,当使用不完时,可以进行青贮或晒干,以满足淡季牧草的供应。刈割后可直接饲喂畜禽。青贮饲喂按饲料青贮技术操作,豆科牧草和其他牧草或作物秸秆混合青贮。5、种养结合,兼顾养殖与生态效益种植牧草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当地小气候,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养殖草食性畜禽(特别是牛、羊)提倡圈养,可减少放牧带来的水土流失,草地、草坡得到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种草可起到涵养水源,减少干旱,调节区域气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大群放牧的要合理规划,可划区轮牧,设立围栏,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上。以比较科学的种草养畜的模式来进行养殖,用于提高牧草的种植力度,为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牧草是饲喂畜禽良好的饲料资源,由于其具有高产及高营养价值的特性,它可以代替饲料中的粮食成份,实现以草代粮、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别是对于肉羊的发展,使优质粗纤维饲料的常年供应有了保证。因此,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双增”的一条重要途径。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 XX 县大力发展羊的养殖,种草就成为养羊的基础。该县从前年、去年陆续种植苜蓿 6 万亩,今年为了进一步加大种植力度,结合本地区水土、气候等环境特点又引入了牧草新品种,供给养殖户种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验引种,筛选优良草种XX-XX 年,县畜牧兽医局结合本地实际,经过认真筛选,进行了牧草种植,为全县各养殖户免费提供草籽,全县苜蓿种植数量达到 5 万亩左右,为全县种草养畜提供了保障。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全县牧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目前全县牧草种植达到 6 万亩左右,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 XX 县养殖业的掘起。在近 3 年的实验后,亩产鲜草量10000 千克以上的牧草当家品种草玉米和 1 个辅助牧草品种一紫花苜蓿呈现在养殖户前。目前,已建成 100 亩以上紫花苜蓿生产示范基地达 20 余处,通过示范推广,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 6 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 200%,50 亩以上的种草养畜示范点30 多个,全县种草养畜的格局基本形成。二、牧草效应,拉动畜禽产业随着优质草种的推广,以聚龙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种草养畜成为 XX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从 XX 年至今,牧草种植项目的实施总投入上千万元,获得总产值上亿元。目前种植面积从 XX年的 1 万多亩提高到现在的 6 万多亩。为全县养殖业提供的饲草料的来源。辛村乡青龙沟养羊、养兔大户是全县的种草养畜大户。今年他采用“牧草精料”培育方法,培育出种兔 2 万余只,种羊 300余只,实现利润 40 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乡种草达到万亩,养种兔 10000 只,种羊 1500 余只,形成了种草养畜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三、技术辐射,催生生态农业为把“种草养畜”介绍给千家万户,县畜牧兽医局牧草站专门承担种草项目技术研究和推广,并建立种草养畜技术推广技术,有效开展“智力帮扶”。帮助农户解决种养实际难题,引导发展生态种草养殖。牧草是喜肥作物,能大量消化畜禽粪便和污水,既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减少环境污染。饲喂优质牧草的禽畜,其肉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大大降低,既“绿色”又安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牧草种植还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牧草产量。据了解,紫花苜蓿的种植已在全县推广开来,被推广到周边县市,为当地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收入。四、科学种植,合理利用,提升产业结构1、根据畜禽品种选种牧草应根据畜禽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特点,选种适宜的牧草,一般来说,反刍家畜喜食植株高大、粗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牧草,如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等。2、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不同品种的牧草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地质状况,应合理选择优良牧草种植,本地适宜的品种有紫花苜蓿、草玉米、草高梁、沙打旺等等。3、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根据不同品种牧草的播种期和生长特性,合理复种轮作和混播,来提高牧草产量。如 2 种牧草的播种期基本相同,种植时可按一定的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如苜蓿与草玉米套种可提高产草量。4、适时播种,精心管理,合理利用种植牧草与其他农作物一样,有适宜的播种季节,按时播种这样可提高出苗率和减少牧草病虫害。平时要加强管理,防止旱涝和病虫害。根据不同牧草的最佳收割期要做到适时收割,有效利用,如豆科牧草应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应在初穗期收割,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同时营养也较丰富,当使用不完时,可以进行青贮或晒干,以满足淡季牧草的供应。刈割后可直接饲喂畜禽。青贮饲喂按饲料青贮技术操作,豆科牧草和其他牧草或作物秸秆混合青贮。5、种养结合,兼顾养殖与生态效益种植牧草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当地小气候,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养殖草食性畜禽(特别是牛、羊)提倡圈养,可减少放牧带来的水土流失,草地、草坡得到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种草可起到涵养水源,减少干旱,调节区域气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大群放牧的要合理规划,可划区轮牧,设立围栏,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上。以比较科学的种草养畜的模式来进行养殖,用于提高牧草的种植力度,为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牧草是饲喂畜禽良好的饲料资源,由于其具有高产及高营养价值的特性,它可以代替饲料中的粮食成份,实现以草代粮、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别是对于肉羊的发展,使优质粗纤维饲料的常年供应有了保证。因此,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双增”的一条重要途径。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 XX 县大力发展羊的养殖,种草就成为养羊的基础。该县从前年、去年陆续种植苜蓿 6 万亩,今年为了进一步加大种植力度,结合本地区水土、气候等环境特点又引入了牧草新品种,供给养殖户种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验引种,筛选优良草种XX-XX 年,县畜牧兽医局结合本地实际,经过认真筛选,进行了牧草种植,为全县各养殖户免费提供草籽,全县苜蓿种植数量达到 5 万亩左右,为全县种草养畜提供了保障。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全县牧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目前全县牧草种植达到 6 万亩左右,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 XX 县养殖业的掘起。在近 3 年的实验后,亩产鲜草量10000 千克以上的牧草当家品种草玉米和 1 个辅助牧草品种一紫花苜蓿呈现在养殖户前。目前,已建成 100 亩以上紫花苜蓿生产示范基地达 20 余处,通过示范推广,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 6 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 200%,50 亩以上的种草养畜示范点30 多个,全县种草养畜的格局基本形成。二、牧草效应,拉动畜禽产业随着优质草种的推广,以聚龙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种草养畜成为 XX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从 XX 年至今,牧草种植项目的实施总投入上千万元,获得总产值上亿元。目前种植面积从 XX年的 1 万多亩提高到现在的 6 万多亩。为全县养殖业提供的饲草料的来源。辛村乡青龙沟养羊、养兔大户是全县的种草养畜大户。今年他采用“牧草精料”培育方法,培育出种兔 2 万余只,种羊 300余只,实现利润 40 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乡种草达到万亩,养种兔 10000 只,种羊 1500 余只,形成了种草养畜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三、技术辐射,催生生态农业为把“种草养畜”介绍给千家万户,县畜牧兽医局牧草站专门承担种草项目技术研究和推广,并建立种草养畜技术推广技术,有效开展“智力帮扶”。帮助农户解决种养实际难题,引导发展生态种草养殖。牧草是喜肥作物,能大量消化畜禽粪便和污水,既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减少环境污染。饲喂优质牧草的禽畜,其肉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大大降低,既“绿色”又安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牧草种植还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牧草产量。据了解,紫花苜蓿的种植已在全县推广开来,被推广到周边县市,为当地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收入。四、科学种植,合理利用,提升产业结构1、根据畜禽品种选种牧草应根据畜禽的采食习惯和消化特点,选种适宜的牧草,一般来说,反刍家畜喜食植株高大、粗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牧草,如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等。2、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不同品种的牧草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地质状况,应合理选择优良牧草种植,本地适宜的品种有紫花苜蓿、草玉米、草高梁、沙打旺等等。3、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根据不同品种牧草的播种期和生长特性,合理复种轮作和混播,来提高牧草产量。如 2 种牧草的播种期基本相同,种植时可按一定的宽度或行数划为条带相间种植,如苜蓿与草玉米套种可提高产草量。4、适时播种,精心管理,合理利用种植牧草与其他农作物一样,有适宜的播种季节,按时播种这样可提高出苗率和减少牧草病虫害。平时要加强管理,防止旱涝和病虫害。根据不同牧草的最佳收割期要做到适时收割,有效利用,如豆科牧草应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应在初穗期收割,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同时营养也较丰富,当使用不完时,可以进行青贮或晒干,以满足淡季牧草的供应。刈割后可直接饲喂畜禽。青贮饲喂按饲料青贮技术操作,豆科牧草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