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局“十一五”的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1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的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2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的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3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的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4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的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十一五”以来,XX 区把繁荣文体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呈现多元化发展。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文化体育工作再创佳绩“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区的文体工作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提升活动层次、传承特色文化上狠下功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艺创作硕果累累。XX 年组织参加 XX 省首届中老年舞蹈大赛,荣获 1 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 2 个三等奖,其中送你一束馨香不仅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还获在香港举办的全国紫荆花杯舞蹈比赛金奖;组织参加 XX 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暨首届全国校园文化成就展,少儿舞蹈飞翔荣获优秀节目一等奖,并竞选为 XX 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节目之一,节目演员荣获优秀演员奖;文化馆荣获 XX 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艺术摇篮奖;组织参加 XX 省“爱贝通”杯第二届少儿舞蹈比赛,其中举手发言获金奖,冬吧啦等五个作品获得银奖及 1 个铜奖;组织水仙花合唱团参加厦门第四届世界杯合唱节并获民谣表演组复赛铜奖。此外,少儿舞蹈娃娃笑声飘荔海获 XX 市第三届百花文艺奖银奖。XX 年组织少儿舞蹈参加 XX 省第三届少儿舞蹈比赛暨全国第四届“小荷风采”选拔赛,创作节目新编天黑黑获银奖,并被选送参加 8 月份全国“小荷风采” 赛,表演节目举手发言获表演金奖, 星光获表演银奖, 咚吧啦获表演铜奖。XX 区水仙花合唱团获新加坡“金狮杯”世界合唱比赛“最高金狮杯奖” 。XX 年舞蹈舞魂扇韵获省首届“XX-舞动海西”中老年广场舞蹈比赛金奖,锦歌节目海峡西岸正春风获 XX 市第四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获 XX 省第三接届曲艺节金奖,并参加了全省调演获金奖;创作并演唱的男声组合闽南语歌曲输人不输阵荣获第二届(夏商旅游杯)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漳州赛区决赛一等奖、厦门赛区总决赛十佳原创歌曲奖、优秀歌手奖。XX 年组织 XX 区水仙花少儿艺术团参加第 22 届教学成果展演暨“小荷风采”XX 选拔赛,参赛节目中国舞蹈考级展演荣获表演一等奖;文化馆指导的学生参加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举办的第五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示活动(XX 赛区)的比赛,分别获获器乐类和舞蹈类优秀指导老师奖。体育活动再创佳绩。我区在第十、十一届市运会上,均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和金牌数第一;在 XX 年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荣获总得分第三名、市十三届省运会县(区)代表团贡献奖;东铺头、巷口、通北、新桥、南坑等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天宝、石亭等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南坑街道被命名为“XX省社区健身俱乐部” , 巷口街道创建了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其它创优活动捷报频传,我区再次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灯谜艺术之乡” 。XX 年文体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文化馆被评为省艺术扶贫先进单位,XX 我局获 XX-XX 年度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获 XX省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节优秀组织奖;XX 我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文化馆被评为一级馆。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十一五”以来,我区文化体育设施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下,逐步得到改善。文化设施方面,完成了文体广电中心建设、完成林语堂纪念馆扩建二期工程和重新陈列布展工作;先后有 13 家“农家书屋”落户我区。芝山文化站正在建设中;体育设施方面,镇(街道) 、村(社区)建有国家级巷口社区健身俱乐部,31 条健身路径,31 个农民健身工程,文体设施比较完善的村(社区)有 56 个,占比例 35% 。文体设施的改善,有效推进我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二)文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抓好队伍建设,建立文体骨干队伍,是开展文体工作的保证。一是组建文体骨干队伍。我区注重引导、调动文体爱好者的积极性,根据地域差异和人员不同的特点,组建不同特色的文体队伍,形成了区有重点,镇、街有骨干,村、社区普遍有队伍的文体队伍网络。区一级建有水仙花青年歌舞团、水仙花中老年合唱团、水仙花合唱团及水仙花少儿艺术团(10 个分团) ,XX 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目前办有 6 个重点班,共有业余运动员 130 人。镇(街)一级建有夕阳红舞蹈队、红歌团、红领巾宣传队、太极拳队、芗剧表演队、中老年人健身操队、锦歌队、大鼓凉伞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舞狮等 58 支文艺体育骨干队伍。这些文体队伍常年活跃于街头巷尾群众间,深受群众的喜爱。二是开展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走体教结合的路子,优势互补,联合教育局挖掘各校特色体育项目的潜能,培养优秀体育竞技人才,加强体育传统校的布点扶持工作。目前已在西桥中心小学开设游泳项目,在芗城实验小学开设乒乓球项目,在东铺头中心小学开设举重项目,在芗城中学、浦南中学和市区中心校、单列校(小学)及大寨中心小学开设田径项目,在通北中心小学开设跆拳道、拳击、散手项目,在巷口中心小学、天宝塔尾小学开设排球项目,在名流学校开设篮球项目,开创了我区“体教结合”工作的新局面。三是抓好队伍的培训工作。区文体局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浦南古傩、西桥锦歌队、天宝大鼓凉伞队、石亭高跷队、巷口南词演唱队等 16 支文艺队伍给予重点扶持,并选派文化馆专业人员定期给予辅导,提升他们的文体艺术水平。区文体局不定期组织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辅导培训,提高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技能,使其更加积极、热心地辅导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并有针对性地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指导社区群众开展活动。目前我区已有 83 名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482 人。镇、街道也经常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以此提高文体骨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我区的文体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目前,队伍比较完善的村(社区)有 58 个,占比例 36。(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我区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发动、引导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体育氛围。一是开展娱乐型活动。以群众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如休闲健身、琴棋书画比赛、书画展、家庭趣味比赛游戏、家庭音乐会等活动,逐步引导群众融入社会大家庭,相互受益,共同提高。二是开展知识技能型活动。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文化知识培训、电脑培训、各类知识咨询及技术服务等活动,使群众掌握新的职业技能,提高文化水准,养成科学生活方式。三是依托节假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 “十一五”期间,我区依托节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第十五至十九届基层灯谜会猜,举办区喜迎花博会千人环城跑、灯谜竞猜、闽南民俗汇演等系列活动,举办以“全民健身与花博会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启动“文化体育进农家”活动。XX 年到 XX 年连续 4 年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了有全区 24 所中心(单列、民办)小学,近 3 万多名小学生参加,历时一个月的 XX 区“第二届少儿文化艺术节” ;举办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XX 市喜迎奥运会倒计时 100 天大型文体晚会” ,举办“花博之夜”文艺晚会,庆祝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召开。举办“全民健身与申办省运同行”文体晚会,为 XX 市申办省运加油。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文体爱好者参与,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有效陶冶了市民的精神情操,又增强了市民的体质。“十一五”以来共举办 60 多场次大型活动,1700多场次小型文体活动。(四)特色文化体育发扬光大。我区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特色文化的建设,努力将我区的特色文化做大、做强。继续开展锦歌、芗剧、木偶进课堂活动。一是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认真做好锦歌、木偶、芗剧、灯谜、石亭的高跷、浦南的古傩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工作,确定东铺头街道夕阳红艺术团队等 16 个队(团、社)为 XX 区闽南民俗文化活动示范点,进一步弘扬芗城民俗文化艺术特色,推动芗城民俗文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灯谜艺术重要作用。灯谜艺术是我区的拳头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做好灯谜的普及性工作,XX 年我区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 。召开漳州灯谜协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灯谜协会班子。开展灯谜进课堂进校园工作,开设 “灯谜”艺术课,传承传统特色文化,培养灯谜后备人才。以多种形式和内容经常配合各基层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灯谜会猜、展猜,举办“爱贝通”杯小学生灯谜擂台赛,与漳州移动通信共同推出灯谜短信业务。继续编印了编印会刊虎啸有效地宣传了灯谜,扩大宣传面。三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漳州锦歌、浦南古傩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了与台湾宜 XX 县草湖玉尊宫共同申报“漳州大鼓凉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我局申报的非遗项目“漳台大鼓凉伞” 、 “漳州哪吒鼓乐”已于 XX 年 6 月被 XX 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列为 XX 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漳州灯谜” 、已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区政府公布了大鼓凉伞、浦南古傩、石亭高跷、漳州锦歌、漳州灯谜等 5 项为区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漳州灯谜馆、天宝镇山美村、漳州西桥中心小学分别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以及展示中心。四是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大力保护闽南文化。文化系统共投入 164 人,社会参与人数 340 人,举办普查培训 37 期,培训 601 人,走访传承人数共912 人,投入普查经费万元。经过历时 8 个月的普查工作,对 4 个镇 6 个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搜集出 7531 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并从中选取 1242 项填报项目一览表,确立 1204 个项目填报调查表。共涉及 17 个门类,其中民间语言学 88 条、民间音乐 16 条、民间舞蹈14 条、戏曲 9 条、曲艺 10 条、民间杂技 5 条、民间美术 40 条、民间手工技艺 68 条、生产商贸习俗21 条、消费习俗 74 条、人生礼仪 73 条、 时节令172 条、民间信仰 254 条、民间知识 32 条、游艺传统体育 30 条、传统医药 74 条、其他类 23 条。现已完成区级非遗普查成果汇编总卷及各镇、街10 个分卷,顺利地完成了此次非遗普查工作。五是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阶段工作,落实好“三普”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提高“三普”工作质量。经过实地调查,全区共调查登记了不可移动文物 350 处,其中新发现 195 处,复查 149 处,消失文物 6 处。实地文物调查行政村(社区) 、自然村的覆盖率为 100%。六是持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XX 区属新笋仔芗剧团共 34 人应金门城皇庙管委会的邀请,赴金门参加天后宫生日庆典演出。XX 区水仙花合唱团(又名漳州百花合唱团)参加新加坡“金狮杯”世界合唱比赛,获“最高金狮奖” 。七是“艺术扶贫”措施到位有力。确定浦南中心学区所属的溪园小学为“艺术扶贫”对象,我馆选派专业干部定时、定点、定员,免费为溪园小学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灯谜等课程。八是结合实际,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农村文化协管员的培训计划。十一五”期间培训 482 名社会体育指导员,83 名文化协管员。每月分批派文艺、体育专业人员下到各乡镇文化点,开展各门类艺术培训,扶持农村民间传统艺术,加强农村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九是重点推动“陈元光文化公园” 、 “林语堂纪念馆”等对台文化旅游项目,启动陈元光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向国家文物局争取陈元光墓文物修缮专项补助120 万,陈元光墓修缮前期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十是牵头天宝镇洪坑村历史建筑群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工作。完成了申报文本、专题片、幻灯片、照片集的编制、制作工作。已报送省、市政府审批。(五) 、文化产业市场具有一定规模。截止目前,辖区内已形成娱乐、演出、音像、书报刊、艺术培训等文化服务市场,共 390 家,文体用品制造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等22 家,从业人员 5136 人,营业收入亿,资产总计亿。(六)文化市场稳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区的文化市场有了较大发展,全区共有网吧 115家,印刷 82 家,书刊 53 家(其中出租 15 家,零售 38 家) ,电子出版物 28 家,音像 45 家,区管歌舞厅 25 家,电子游戏机 24 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文化市场的发展,对于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认真做好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消防安全隐患普查。在三节、 “五一” “十一”期间,联合人大、政协、安监、消防、公安等部门对重点单位进行节前安全大检查;持续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三年行动” 、“三项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安全生产级别评定培训三次,参加培训人员 315 人次,基本完成级别评定自评工作;完成初评的有 32 家。全面治理文化 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确保文化市场安全。二是认真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努力提高经营者素质。我们多次组织召开经营者会议,针对网吧、游戏机市场存在的擅自接待未成年人和经营脱网游戏业务,书刊、音像存在出售、出租格调低下出版物, “三厅”存在违规演出等行为,组织经营者分类型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文明经营意识,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文化市场。共举办网吧游戏机、音像、书刊电子出版物、歌舞娱乐场所、印刷培训班 12 期,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近1800 人次,培训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著作权法 、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 出版管理条例 、 印刷业管理条例等十多部法律法规。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有效净化文化市场。严格依法行政,有效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我们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营业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严禁未成年人入内;并严把办证关,禁止在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周边200 米范围内开办营业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和网吧,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整治工作。此外,我们多次与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对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治,严格依法办事,做到保护合法、打击违法、取缔非法,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二、 “十二五”工作思路(一)要切实加大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文体设施。任何文体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设施为依托。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 XX 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十七)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加快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制度,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和XX 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 的要求,加强县、乡、村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区一级文体设施,建设图书馆、标准田径场、标准游泳池。加快文体中心内部设施建设,推进国家一级文化馆设施配套工程。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农民健身工程、农家书屋。扶持巷口国家级健身俱乐部,与此同时,要逐年扶持街道建成文体活动中心。村、社区一级要建有相对固定的文体活动室(场) ,争取 8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比较完善的社区活动场所。此外,要充分挖掘文体场馆资源,充分利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体活动场地和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闲置。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让公共文体活动场馆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所属的文体活动场地面向大众,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共享的效益。(二)抓好文体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逐步建立专业文体工作者、文化协管员、群众文体工作者和文体活动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文体活动辅导员队伍。首先,应把握好三个环节:抓好文化馆、少体校等专业文体队伍的建设,使其成为我区文体工作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重点培养基层文体带头人,镇(街)文体站要配备一名专职文体干部,注重发挥其引领作用;村(社区)成立文体指导站,每个文体指导站配备 1 名以上文化协管员或社会文体辅导员,充分发挥社会文体辅导员或文化协管员、文体活动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文化体育社团的发展,积极发挥其生力军作用;加大对东铺头街道夕阳红艺术团队等16 个“XX 区闽南民俗文化活动示范点”的培育。其次,要构建好“三级工作网络” ,即区有文化馆、体育管理中心,各镇(街)有文化站、村(社区)有社会文体指导站,加强对文体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三)要以活动为抓手,推进文体事业再上新台阶。社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市要以社区为重点,农村以乡镇为重点,学校以青少年为重点,普及大众化、科学的、健康的文体活动。推进广场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休闲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的发展,培育大型文体活动品牌;文化活动,区级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结合节庆和重大社会活动开展全区性文化艺术活动。继续做大灯谜艺术节,打造灯谜艺术节品牌。镇(街) 、社区(村)要坚持开展以小型、多样、分散为主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扩大参与面。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主题活动。做到日日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有一次全区性综合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或比赛。鼓励社会各界利用重大节假日举办各项体育活动,丰富大型群体活动的形式和内涵。广泛开展青少年、职工、妇女、农民、老年人“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发挥老体协的作用,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培养更多残疾人体育人才。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定期开展全区性国民体质监测,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培养体育重点项目,在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力争蝉联 “金牌、总分双第一” ,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力争县区组前五名。(四)打造海西特色文化体育品牌,扩大对台文化体育交流。一是发挥海西特色文化资源优势。陈元光、林语堂、灯谜、少儿艺术等文化品牌,既是我区的特色文化,也是成熟的对台文化交流项目。我区的灯谜历史久远,XX 年蝉联“中国灯谜艺术之乡”称号,拥有中华灯谜第一馆“漳州灯谜艺术馆” 、第一个“漳州高雄灯谜姊妹会” 、第一个灯谜基金会“高雄漳州文虎基金会” ;水仙花少儿艺术团是省十佳少儿艺术团之一。两岸陈元光文化、林语堂纪念馆、灯谜协会与水仙花少儿艺术团近年来多有交流往来。要充分发挥我区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培育陈元光、林语堂、灯谜、少儿艺术等文化品牌。二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区拥有漳州锦歌、浦南古傩、漳台大鼓凉伞、石亭高跷等众多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五缘”相连,使得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台湾有着割不断的渊源,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传承到台湾,浦南古傩、漳台大鼓凉伞就与台南地区庙会共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传承工作,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台交流活动。三是培育特色传统体育项目。民间武术在我区有较深厚的基础,台湾流传的地方传统拳(洪拳、太祖拳) 、藤脾刀等民间武术都源自我区。前些年我区重特色文化项目,轻特色传统体育项目;文化交流较多,传统体育项目尚无交流的记录。要加大传统体育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对台体育交流。(五) 、壮大文化产业。认真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 XX 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意见,贴近我区城市经济的实际,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推动陈元光文化公园、林语堂文化旅游区等对台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加快建设陈元光文化公园,向省市争取“闽台族谱对接陈列馆” 、 “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落户陈元光文化公园,拓展陈元光文化公园的两岸共同文化内涵,把陈元光文化公园造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旅游对接的新平台。扶持做大八卦楼文化城等文化市场,鼓励发展文体用品制造业、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报刊服务、出版印刷、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工艺美术、古玩收藏等文化产业。扶持和推动文化产品的创造、生产、传播,努力打造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发挥文化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文化产业领域集中,以政策引导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六) 、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加强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建设和法制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维护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加强网络文化等建设管理,遏制淫秽色情、恐怖暴力等有害信息传播。“十一五”以来,XX 区把繁荣文体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呈现多元化发展。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文化体育工作再创佳绩“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区的文体工作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提升活动层次、传承特色文化上狠下功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艺创作硕果累累。XX 年组织参加 XX 省首届中老年舞蹈大赛,荣获 1 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 2 个三等奖,其中送你一束馨香不仅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还获在香港举办的全国紫荆花杯舞蹈比赛金奖;组织参加 XX 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暨首届全国校园文化成就展,少儿舞蹈飞翔荣获优秀节目一等奖,并竞选为 XX 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节目之一,节目演员荣获优秀演员奖;文化馆荣获 XX 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艺术摇篮奖;组织参加 XX 省“爱贝通”杯第二届少儿舞蹈比赛,其中举手发言获金奖,冬吧啦等五个作品获得银奖及 1 个铜奖;组织水仙花合唱团参加厦门第四届世界杯合唱节并获民谣表演组复赛铜奖。此外,少儿舞蹈娃娃笑声飘荔海获 XX 市第三届百花文艺奖银奖。XX 年组织少儿舞蹈参加 XX 省第三届少儿舞蹈比赛暨全国第四届“小荷风采”选拔赛,创作节目新编天黑黑获银奖,并被选送参加 8 月份全国“小荷风采” 赛,表演节目举手发言获表演金奖, 星光获表演银奖, 咚吧啦获表演铜奖。XX 区水仙花合唱团获新加坡“金狮杯”世界合唱比赛“最高金狮杯奖” 。XX 年舞蹈舞魂扇韵获省首届“XX-舞动海西”中老年广场舞蹈比赛金奖,锦歌节目海峡西岸正春风获 XX 市第四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获 XX 省第三接届曲艺节金奖,并参加了全省调演获金奖;创作并演唱的男声组合闽南语歌曲输人不输阵荣获第二届(夏商旅游杯)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漳州赛区决赛一等奖、厦门赛区总决赛十佳原创歌曲奖、优秀歌手奖。XX 年组织 XX 区水仙花少儿艺术团参加第 22 届教学成果展演暨“小荷风采”XX 选拔赛,参赛节目中国舞蹈考级展演荣获表演一等奖;文化馆指导的学生参加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举办的第五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示活动(XX 赛区)的比赛,分别获获器乐类和舞蹈类优秀指导老师奖。体育活动再创佳绩。我区在第十、十一届市运会上,均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和金牌数第一;在 XX 年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荣获总得分第三名、市十三届省运会县(区)代表团贡献奖;东铺头、巷口、通北、新桥、南坑等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天宝、石亭等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南坑街道被命名为“XX省社区健身俱乐部” , 巷口街道创建了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其它创优活动捷报频传,我区再次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灯谜艺术之乡” 。XX 年文体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文化馆被评为省艺术扶贫先进单位,XX 我局获 XX-XX 年度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获 XX省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节优秀组织奖;XX 我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文化馆被评为一级馆。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十一五”以来,我区文化体育设施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下,逐步得到改善。文化设施方面,完成了文体广电中心建设、完成林语堂纪念馆扩建二期工程和重新陈列布展工作;先后有 13 家“农家书屋”落户我区。芝山文化站正在建设中;体育设施方面,镇(街道) 、村(社区)建有国家级巷口社区健身俱乐部,31 条健身路径,31 个农民健身工程,文体设施比较完善的村(社区)有 56 个,占比例 35% 。文体设施的改善,有效推进我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二)文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抓好队伍建设,建立文体骨干队伍,是开展文体工作的保证。一是组建文体骨干队伍。我区注重引导、调动文体爱好者的积极性,根据地域差异和人员不同的特点,组建不同特色的文体队伍,形成了区有重点,镇、街有骨干,村、社区普遍有队伍的文体队伍网络。区一级建有水仙花青年歌舞团、水仙花中老年合唱团、水仙花合唱团及水仙花少儿艺术团(10 个分团) ,XX 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目前办有 6 个重点班,共有业余运动员 130 人。镇(街)一级建有夕阳红舞蹈队、红歌团、红领巾宣传队、太极拳队、芗剧表演队、中老年人健身操队、锦歌队、大鼓凉伞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舞狮等 58 支文艺体育骨干队伍。这些文体队伍常年活跃于街头巷尾群众间,深受群众的喜爱。二是开展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走体教结合的路子,优势互补,联合教育局挖掘各校特色体育项目的潜能,培养优秀体育竞技人才,加强体育传统校的布点扶持工作。目前已在西桥中心小学开设游泳项目,在芗城实验小学开设乒乓球项目,在东铺头中心小学开设举重项目,在芗城中学、浦南中学和市区中心校、单列校(小学)及大寨中心小学开设田径项目,在通北中心小学开设跆拳道、拳击、散手项目,在巷口中心小学、天宝塔尾小学开设排球项目,在名流学校开设篮球项目,开创了我区“体教结合”工作的新局面。三是抓好队伍的培训工作。区文体局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浦南古傩、西桥锦歌队、天宝大鼓凉伞队、石亭高跷队、巷口南词演唱队等 16 支文艺队伍给予重点扶持,并选派文化馆专业人员定期给予辅导,提升他们的文体艺术水平。区文体局不定期组织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辅导培训,提高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技能,使其更加积极、热心地辅导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并有针对性地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指导社区群众开展活动。目前我区已有 83 名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482 人。镇、街道也经常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以此提高文体骨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我区的文体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目前,队伍比较完善的村(社区)有 58 个,占比例 36。(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我区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发动、引导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体育氛围。一是开展娱乐型活动。以群众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如休闲健身、琴棋书画比赛、书画展、家庭趣味比赛游戏、家庭音乐会等活动,逐步引导群众融入社会大家庭,相互受益,共同提高。二是开展知识技能型活动。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文化知识培训、电脑培训、各类知识咨询及技术服务等活动,使群众掌握新的职业技能,提高文化水准,养成科学生活方式。三是依托节假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 “十一五”期间,我区依托节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第十五至十九届基层灯谜会猜,举办区喜迎花博会千人环城跑、灯谜竞猜、闽南民俗汇演等系列活动,举办以“全民健身与花博会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启动“文化体育进农家”活动。XX 年到 XX 年连续 4 年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了有全区 24 所中心(单列、民办)小学,近 3 万多名小学生参加,历时一个月的 XX 区“第二届少儿文化艺术节” ;举办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XX 市喜迎奥运会倒计时 100 天大型文体晚会” ,举办“花博之夜”文艺晚会,庆祝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召开。举办“全民健身与申办省运同行”文体晚会,为 XX 市申办省运加油。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文体爱好者参与,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有效陶冶了市民的精神情操,又增强了市民的体质。“十一五”以来共举办 60 多场次大型活动,1700多场次小型文体活动。(四)特色文化体育发扬光大。我区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特色文化的建设,努力将我区的特色文化做大、做强。继续开展锦歌、芗剧、木偶进课堂活动。一是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认真做好锦歌、木偶、芗剧、灯谜、石亭的高跷、浦南的古傩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工作,确定东铺头街道夕阳红艺术团队等 16 个队(团、社)为 XX 区闽南民俗文化活动示范点,进一步弘扬芗城民俗文化艺术特色,推动芗城民俗文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灯谜艺术重要作用。灯谜艺术是我区的拳头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做好灯谜的普及性工作,XX 年我区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 。召开漳州灯谜协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灯谜协会班子。开展灯谜进课堂进校园工作,开设 “灯谜”艺术课,传承传统特色文化,培养灯谜后备人才。以多种形式和内容经常配合各基层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灯谜会猜、展猜,举办“爱贝通”杯小学生灯谜擂台赛,与漳州移动通信共同推出灯谜短信业务。继续编印了编印会刊虎啸有效地宣传了灯谜,扩大宣传面。三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漳州锦歌、浦南古傩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了与台湾宜 XX 县草湖玉尊宫共同申报“漳州大鼓凉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我局申报的非遗项目“漳台大鼓凉伞” 、 “漳州哪吒鼓乐”已于 XX 年 6 月被 XX 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列为 XX 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漳州灯谜” 、已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区政府公布了大鼓凉伞、浦南古傩、石亭高跷、漳州锦歌、漳州灯谜等 5 项为区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漳州灯谜馆、天宝镇山美村、漳州西桥中心小学分别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以及展示中心。四是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大力保护闽南文化。文化系统共投入 164 人,社会参与人数 340 人,举办普查培训 37 期,培训 601 人,走访传承人数共912 人,投入普查经费万元。经过历时 8 个月的普查工作,对 4 个镇 6 个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搜集出 7531 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并从中选取 1242 项填报项目一览表,确立 1204 个项目填报调查表。共涉及 17 个门类,其中民间语言学 88 条、民间音乐 16 条、民间舞蹈14 条、戏曲 9 条、曲艺 10 条、民间杂技 5 条、民间美术 40 条、民间手工技艺 68 条、生产商贸习俗21 条、消费习俗 74 条、人生礼仪 73 条、 时节令172 条、民间信仰 254 条、民间知识 32 条、游艺传统体育 30 条、传统医药 74 条、其他类 23 条。现已完成区级非遗普查成果汇编总卷及各镇、街10 个分卷,顺利地完成了此次非遗普查工作。五是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阶段工作,落实好“三普”工作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