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课件_第1页
高二历史选修课件_第2页
高二历史选修课件_第3页
高二历史选修课件_第4页
高二历史选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选修课件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高二历史选修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高二历史选修课件 教材地位和作用:商鞅变法是高二历史选修 1 第二单元第 3 课的内容,本单元第 1 课简单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重点是商鞅变法。第 2 课详细剖析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本课主要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时代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次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为日后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变法还确立了法治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派、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有重大现实意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1.课标要求: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商鞅遭车裂的原因,掌握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认识商鞅变法对于秦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而亡的学习,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综合、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编排课本剧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 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3.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4.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文科希望班的学生。高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显著发展,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从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大部分学生依然在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本班学生是我从高一带上来的,经过将近一年半的学习和训练,已经掌握了较系统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有一定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放在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对同一学习内容的兴趣、态度不同,学习能力有差异。例如有的学生思考问题细致深刻,而且比较努力;有的学生思考不积极,思维上存在着严重的惰性;有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有些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有的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逻辑思维等。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对部分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的对策。另外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但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网络来储备知识,在备课时我也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力图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学生乐于参加的课堂活动,通过分组竞赛、课本剧表演、课堂展示、探究合作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有效帮助学生在整体感知历史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发展内在的因果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针对本课特点,采用导学案、课本剧表演、视频情景教学,在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背景以及具体措施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利用教材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小组为单位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讨论,完成教学任务。设计理念: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以情景创设为思维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紧密联系当今改革现实,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深刻感悟历史,服务现实。PPT 展示学习目标:了解商鞅之死的原因及其结果。分析商鞅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客观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阅读课文掌握以下历史知识要点1、商鞅变法一开始就受到 的强烈抵制和抗拒;公元前 338 年, 去世, 即位。2、 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鞅在 起兵自卫,兵败被杀。3、商鞅虽死,但他的“ ”、 “ ”、 “ ”以及设县、什伍户籍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这就是所谓的“ ” 。4、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 运动。5、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 ,创建了 的新制度。6、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 和后来 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的 都起了重大作用。7、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 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职能更加健全, 建设从此开始,对后世影响深远。8、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 ,确立了 ,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9、军事上, ,极大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10、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 。11、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 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2、商鞅变法未与旧的 彻底划清界限。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视频秦始皇主题曲“秦王扫六合” ,学生回答:1、通过视频主题曲你从中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秦始皇当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历史伟业。2、你认为: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商鞅变法。对。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置身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深知改革的艰难与不易,请大家先欣赏课本剧表演: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观看了课本剧,大家回答:商鞅舌战守旧群臣说明了什么?保守势力阻碍变法的势力强大;商鞅改革家的勇气和胆识.可是,有胆有识,以变法推动历史进步的商鞅本人却遭到了车裂的结局。篇二:高二历史选修课件 一、世界近代化历程的基本特征 1、政治:民主化、法制化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4、生活:城市化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民主”与“专制”的斗争2、近代社会的政治史的三个基本领域: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 3、政治思想理论方面斗争的焦点:国家权力的本源(“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 人权的本质(自然享有还是统治者恩赐)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治国家的基本体制(法治还是人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议制还是君主专制) 统治者产生的基本原则(选举还是世袭) 权力结构框架(三权分立还是金字塔)等问题: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在上述领域的主张? 三、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1、产生背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的矛盾愈演愈烈2、过程和实质:反对专制、争取人权和公民权;从臣民转变为公民3、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民主与社会经济的进步一起成为近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志 4、基本蓝图:人权是基石;代议制是基本框架;法治和分权是根本保障 5、实现道路自下而上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自上而下的改革:如英国改革,俄国 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工人运动:如运动;国际工人运动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1787 年宪法 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诞生代议制民主制确立,但各国特色不同代议制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历史局限性 7、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1)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 (2)资产阶级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3)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 8、基本观点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 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包括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近代社会中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基本无关,它只同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 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一、英国1、议会和国王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国会权力至上还是王权至上 矛盾激化的导火线:“税收”问题 实质:反对王权专制统治斗争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斗争的过程:从权利请愿书到大抗议书 ;资产阶级革命 斗争结果: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建立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条件:A、政治条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建立;B、历史条件:悠久的宪政传统;C、法律依据:权利法案及其他法案 权利法案的内容:限制王权、保障公民权利权利法案的意义:英国宪政史上重要文献,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很多国家效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封建时代的君主制的区别:国家政治体制的构成、国王和议会的地位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A、对英国:资产阶级分享到国家权力;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制度保障;在本质上逐渐实现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B、为很多国家效仿责任制内阁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形成:萌芽:1617世纪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形成:18 世纪早期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实行首相;进一步完善:18 世纪后期 19 世纪上半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内阁的职权:最高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首相、内阁、政府产生的法定程序:英王任命在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政府首相,首相根据国王授权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内阁和政府便告成立 首相的地位和职权:政府首脑、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受议会监督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间接民主;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保留中世纪的传统特征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意义:A、对英国:缓解社会矛盾,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顺应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B、对世界:对于欧洲、北美地区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3、英国的工人运动:运动:背景:能享受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选举中弊端丛生;民主内涵在新的历史阶段得到拓展和深化。 斗争目标:争取普选权概况:兴起;低潮;复兴;衰落;结束 运动的意义:A、地位: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英国:影响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进程。C、对欧洲:推动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第一国际在英国的斗争:第一国际,也叫国际工人协会,1864 年在伦敦成立,起草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支持了 19 世纪英国开展的争取议会改革的群众运动,组织工人参加,确定策略。影响:不仅推动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用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教育各国无产阶级,使国际主义深入人心。1、民主和专制的较量: 斗争对象:英国殖民统治斗争背景:启蒙思想的传播及自己的启蒙思想家的产生;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英国殖民残酷的统治;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斗争纲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独立宣言的影响:A、地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民主共和国的原则,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B、对美国:宣告美国成立;指导独立战争胜利;其民主精神影响美国未来。C、对世界:推动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主独立运动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独立宣言的局限性:删去谴责奴隶制的内容;真正有权参政政治,实施“主权在民”的人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2、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1787 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背景:邦联政府的松散性,缺乏一个有效的全国性政府,无力保护独立战争成果;战后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没有封建专制的传统;以麦迪逊为代表的联邦主义者的贡献;吸收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精髓宪法的内容:共和体制、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A、共和体制: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C、联邦制: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州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时,以联邦宪法为准;各州有权制定州宪法和法律。作用:既避免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尽量留给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宪法的意义:A、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宪法。B、对美国: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为美国以此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制度保证。C、对世界:为许多国家效仿 宪法的局限性:间接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宪法局限性的原因:1787 年制宪会议的初衷只是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邦联;宪法本身是大州与小州、南方和北方的代表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宪法的完善:A、手段: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正宪法。B、成果:黑人和妇女权利陆续得到承认。C、意义:联邦制内容得到补充和完善,宪法生命力得到更新,对美国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檄文人权宣言人权宣言背景:波旁王朝专制统治的腐朽;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三级会议的召开和大革命的爆发;君主立宪派的贡献。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自然法、社会契约思想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天赋人权、法律平等、财产权、主权在民人权宣言的意义:A、地位:最具世界性。B、对法国:宣告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指导了法国大革命的方向。C、对世界: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亚洲和中国革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斗争过程: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帝国拿破仑的上台:热月党人对内不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对外无力抗拒欧洲一些国家对法国的武装干涉;资产阶级希望一个强有力政权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拿破仑自身优秀的才华;“雾月政变”拿破仑的功过是非:A、对内颁布民法典 ,进一步摧毁封建旧制度,采取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措施;B、对外不断征战,功过参半:早期战争是为了保卫革命成果,传播大革命思想,属于革命的、进步的、正义的民族战争,1812 年达到全盛;后期战争带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其中对英国的战争具有反侵略和争霸的双重性,对俄国的战争具有反侵略和侵略的双重性。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连年战争影响国内经济,动摇帝国统治基础;战争性质的转变,导致欧洲民族主义的觉醒,民族解放战争不断兴起;拿破仑统治后期向旧制度妥协,进一步加深帝国危机;欧洲封建势力强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行政权归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拥有任命权、缔约权、特赦权,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员由普选产生,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内阁对议会负责,由总理组织内阁。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的最终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巴黎公社:1871 年背景: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政府的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的妥协政策激化法国国内阶级矛盾公社的革命措施:A、政权建设方面,废旧立新、民主选举和薪金限制;B、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八小时工作制。篇三:高二历史选修课件 1、提出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复曲折,1688 年的“光荣革命” ,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政治妥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2、代表著作:政府论 ;3、目的:捍卫革命成果,为“光荣革命” 、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及资本主义新秩序进行辩护。4、主要思想: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 ,并把人权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 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利而设立的。主张实行法治以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提出分权的政治原则: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5、意义:为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有力辩护。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基础。后经孟德斯鸠改造,对美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1、提出的背景:18 世纪初,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社会矛盾尖锐;法国启蒙运动兴起。2、代表著作:社会契约论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3、目的: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开启和激发人们摆脱愚昧无知,获得自由解放。4、主要思想:提倡自然权利学,主张人生而自由;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追求平等社会,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5、意义:卢梭的著作和民主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1、提出的背景:欧洲启蒙思想就在北美传播,它为北美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北美殖民地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如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使英属北美殖民 地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日益增强,形成了内在动力。1775 年 “莱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战争的序幕,英王的残酷和暴虐,使争取独立成 为殖民地人民共同的目标。1776 年初,潘恩发表常识它唤起民族意识,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走向战争。 在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北美组成的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2、目的: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3、内容:第一部分:阐述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的思想,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阐述新国家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制北美的罪状。第四部分:庄严宣告独立。4、民主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5、评价:意义: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反映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愿望和要求,成为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强化了美国人民的法治观念,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的原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成为法国人权宣言的蓝本。对亚洲、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有深刻的影响。局限性:删去谴责奴隶制的内容,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及妇女。1、背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法国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路易十六时出现统治危机,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日趋激化。1789 年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第三等级代表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后又改称制宪。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7 月 14 日群众攻克巴士底狱,大革命爆发。1789 年制宪会议决定在颁布宪法之前,首先确定基本的政治原则。不久,它就制定了著名的人权宣言 。2、目的: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将人权、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等启蒙思想原则固定下来。3、思想基础: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4、内容: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 。法律为公共意志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权直接或间接参加立法。没有司法机关的命令,任何人不受逮捕。动议、发布、执行或指示他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惩罚,但抗拒合法的传唤或扣押者构成犯罪。承认法律不溯既往和无罪推定原则。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人民, “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 。5、体现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天赋人权原则、 “自由”和“平等”原则、国家分权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法治原则。6、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7、评价:意义:它是法国大革命的旗帜,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促进了 大革命的深入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王权,神权和特权,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它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打击封建制度,限制王权和进一步启发人民的革命意识起了巨大作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及其它很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局限性:它所规定的平等是建立在财产不平基础上的平等,是用来代替旧的封建等级制的新的不 平等。1、背景:经济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日益发展中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政治原因:社会等级对立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思想准备:法国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路易十六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2、导火线:1789 年 5 月三级会议召开,资产阶级和人民与国王展开斗争。3、过程:革命的开始: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大资产阶级当政时期:时间:1789 年 7 月 14 日1792 年 8 月。阶级属性: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权力机关:制宪会议立法议会。措施:A、制宪会议颁布反封建的八月法令: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B、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C、制宪会议颁布 1791 年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确立了大资产阶级的政权。D、进行对外战争,反对外来干涉,战争初期阶段,对法国而言是正义战争。统治结束:A、标志:1792 年 8 月 10 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君主政体制度。B、原因:面对国内外旧势力的进攻,君主立宪派显得软弱无力,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吉伦特派统治时期:时间:1792 年 8 月1793 年 6 月。阶级属性: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权力机关:立法议会国民公会措施:A、召开国民公会:普选产生。B、颁布反封建法令: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 有 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C、进行对外战争:1792 年 9 月瓦尔密战役胜利,鼓舞了人民的斗志。D、成立共和国:1792 年 9 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E、1793 年初,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民主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统治结束:A、标志:1793 年 5 月底 6 月初,巴黎人民举行第三次起义。B、原因: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第一次反法联盟威胁法国;国内王党分子在法国西部地区;国内粮价飞涨, 吉伦特派拒绝限制贸易自由和粮食投机。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时间:1793 年 6 月1794 年 7 月。阶级属性: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措施:A、反封建的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B、全面限价法令。C、实行恐怖政策:在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为后人所批评。D、对外战争:发布总动员令,征集军队,1793 年底赶走外国干涉军,1794 年战场转移到国境之外。统治结束:A、标志:1794 年 7 月,国民公会中的反罗伯斯庇尔派发动热月政变。B、原因:国内外形势好转情况下,雅各宾派矛盾逐渐暴露并分裂。大革命的结束:1794 年 7 月,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