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税局系统人员分布及计算机应用掌握情况调研.docx_第1页
×市国税局系统人员分布及计算机应用掌握情况调研.docx_第2页
×市国税局系统人员分布及计算机应用掌握情况调研.docx_第3页
×市国税局系统人员分布及计算机应用掌握情况调研.docx_第4页
×市国税局系统人员分布及计算机应用掌握情况调研.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国税局系统人员分布及计算机应用掌 握情况调研 近几年,特别是去年机构改革实行提前离岗政策以来, 由于政策优惠,宣传到位,全系统退休、提前离岗人员较 多,基层一些领导同志多次反映一线征管力量不足,特别 是农村税务所感到人员更加紧张。尤其是实行“双责”后, 感到工作量加大,人手不够。为模清情况,搞清基层感到 人员不足的真正原因,也为下一步征管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建议,10 月份,人事处组织人员,就基层一线人员分布情 况进行了调研,倾听了基层同志的意见,具体分析了一线 征管力量不足的原因,就如何合理分配人员、如何加强信 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现就此次 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人员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基层人员基本情况 我市国税系统县、区局在职人员共有 2355 人,基层一 线人员、稽查局)1783 人,占总人数的 76%。 去年机构改革,各县、区局共核定编制 2053 人。截止 目前,从核定的编制数看,只有*县局和矿区局属于缺编 单位,其他 18 个单位均属于超编单位,共超编 288 人。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是各单位反映人员不 足,另一方面大部分单位又超编,原因何在呢? 基层人员紧张的主要原因 通过在基层听汇报、座谈、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情况, 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现行征管模式造成的。在现行征管模式下,税收任 务主要靠税务所的征收来完成。税务所面临的是征管区域 广、纳税户量大、纳税方式多样。一个税务所,大多是几 个人要管方圆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几百甚至上千纳税户, 其中有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零散户、集贸市 场等等,工作量很大,相对来讲使人员紧张。比如武安贺 进分局,现有干部 5 人,管理面积 300 平方公里,人均 60 平方公里;纳税户 275 户,人均管理 55 户;一般纳税户 12 户,农村信用社 8 户,个体户 216 户。 2、个体户数量大,工作难度大造成的。由于个体户数 量多、流动性较大、经营者个人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工作 难度较大。有大的行动,比如纳税检查等,往往需要动用 全所的力量,几天才能搞完。有的个体户结束经营后不能 主动办理有关手续,如交回发票、结清纳税余额等,需要 动用人力进行追查,无形中增大了工作量。如武安市局城 区分局一位同志,一个人要管理 540 多户个体户,包括一 个建材市场、一个农贸市场、一条商业街。将整个辖区检 查一遍要几天时间,日常工作量也很大。本来应该有 34 人来负责管理,但由于人少,只能由一位同志来负责。 3、实行“双责”后,责任划分造成的。在调查中我们 了解到,由于“双责”要求程序规范、职责明确,所以造 成大量的一人多岗现象。全系统不超过 10 人的税务所共有 65 个,许多税务所只有 6、7 个人,而岗位最少也有 8 个, 加上金税工程的岗位,一般都有十几个岗位,一人一岗几 乎不可能。一人多岗虽然是“双责”允许的,但每个人都 承担很大的工作量。同时,岗位多,工作中出现失误被追 究的机会就多,给基层的同志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希望 能增加人员,分担一部分现有的岗位,也能减少被追究的 机会。如“双责”规定新开、关、停、歇业的业户必须由 税务所长签字,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每天有多起新开、关、 停、歇业,所长为此牵扯很大精力,想委托副所长或其他 同志代签,但为避免责任不清,又只能由所长签字。在调 查中武安市局、涉县局、邱县局等单位多次提出这个问题, 希望能找出一个办法,妥善解决这种现象。 通过我们的了解,基层同志要求增加人员还有其他一 些原因,如基层生活、工作条件不如机关、市区,希望能 有人来接替自己的工作,自己好调到机关或市内等等,但 主要的因素是以上总结的三种。 解决基层感觉人员紧张的主要途径 虽然解决人员紧张最简单的办法是增加编制,但基层 的同志非常理解在现有条件下增加人员的困难,同时提出 了几点很好的建议,归纳进来有以下几点: 1、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正在 国税系统内逐渐发展,基层的同志也亲身体会到了信息化 带来的方便。如果能使每个税务所的征管软件系统充分利 用,将大大地节省人力,减轻工作负担。 2、减少个体户的业务量,开展一些征管法允许的代缴 代扣业务。各县、区局城区税务分局一般人员比其他税务 所人员多,比较来看好像其他税务所人员少,但从人均任 务量来看并不高。这种现象在东部县局表现更为突出一些, 如*县局,全局任务 1360 万元,城区分局 18 人,任务 1160 万元,人均 64 万元多;*所 6 人,任务 70 万元,人均 不到 12 万元;*分局 7 人,任务 130 万元,人均不到 19 万 元。为什么人均任务量少反而感到人员紧张呢?其中一个 重要原因是个体户的管理占用了税务所很大一部分力量, 而且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加大了税收成本。如*县局一个 税务所,全所共有 8 个人,全年任务 167 万元,其中 3 个 人分管 307 户个体户,占全所人员的 38%,而个体户的全年 税收额只有 32 万元,仅占任务量的 19%。这种现象在全系 统普遍存在。如果在个体户集中的集贸市场、商业街道等 场所开展征管法允许的代征代缴业务,将节省很大一部分 力量投入到对其他纳税对象的管理上,整个征管质量也将 大大提高。 3、期待征管改革能带来新的变化。 二、基层计算机应用掌握情况 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税系统工作实际的 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 层同志对计算机应用的掌握情况。为摸清基层同志对计算 机掌握情况,在掌握总体水平的情况下,人事处深入税务 所进行了实地了解,并征求了如何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现状 在基层 2355 名同志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共有 37 人, 占干部总人数的 16%,其中中专 5 人,大专 15 人,本科 17 人。 在调查中对计算机掌握程度划分为三个等次:一是熟 练操作: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受过专业培训或能够胜 任计算机岗位工作的人员;二是基本能够操作:能够胜任 日常工作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并能熟练运行办公自动化系 统;三是不会操作:几乎不接触计算机或不会运行办公自 动化系统。 通过统计,属于熟练操作的有 665 人,占总人数的 28%;基本能够操作的有 1133 人,占总人数的 48%;不会操 作的有 544 人,占总人数的 24%。 建议 从总体情况看,现有的水平,与信息化建设、金税工 程和日常工作的要求相差很远。我们建议采取措施,加大 培训力度和教育投入,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就整个系统 而言,应搞好计算机专题培训,给压力,给政策,区分初、 中、高三个层次,因人施教,使不同起点的干部各有收益: 1、对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人员,采取多种方法, 如送兄弟单位挂职学习、送院校或培训中心进行专业培训 等,培养高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使他们能够精通金税 工程和其他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作为本单位计算机方面 的领头人,带动本单位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开展; 2、对基本能够操作计算机,胜任日常工作的人员,应 加强专题培训,如办公自动化培训、专业软件应用培训等。 可以由市局统一组织几期培训班,为各基层单位培训一些 骨干力量,再由各县、区局自行组织有关的培训,丰富全 体干部职工的计算机知识,使之早日成为计算机方面的行 家里手; 3、对于计算机知识比较缺乏、基本不会操作的人员, 应由各单位制定计划,拿出措施,限期“扫盲”,否则要 求离岗学习,直到达到应有的水平。在组织形式上,可以 利用业余时间本单位开办培训班,也可以参加社会上的计 算机学习班,目的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快消灭本单 位的计算机知识“盲点”; 4、建立一定的激励措施,大兴学习之风,带动全系统 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将率先达到“人人会操作计算机” 的单位树立为全系统的先进典型;举行打字比赛、计算机 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激发干部职工自觉学习的热情。 5、县局重视,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有条 件的县局争取每个税务所至少有 23 台性能比较先进的计 算机,既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也能满足学习的需要。涉县 局井店税务分局,全分局只有一台 486 微机,性能较差, 开一张票要 45 分钟,而且分局长专门规定,除会计用于 开票外,其它人不得动用,主要是害怕别人使用时出毛病。 分分局 7 个人,全部受过培训,有人还不止培训一次,但 都反映平时接触少,随学随忘,无法进一步提高。如果有 几台性能较好的微机,一是节省工作时间,开一张票可以 缩短到 2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