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美德《弟子规》.docx_第1页
传承传统美德《弟子规》.docx_第2页
传承传统美德《弟子规》.docx_第3页
传承传统美德《弟子规》.docx_第4页
传承传统美德《弟子规》.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承传统美德弟子规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是中国古 代人生启蒙教育读本弟子规中关于孝悌原则的论述。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 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慈心, 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然而,回过头来看现在的孩子, 家长视其为掌上明珠,只求物质上的满足,疏于精神上的 教导,导致许多孩子刁钻、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听过这 么一位老师,她的一名学生腿受伤了,于是她每天背着他 去吃中饭。有一天,老师因有事耽搁了点时间,当她匆匆 忙忙赶到教室时,听到她的学生在大声喊叫:“王老师, 你死到哪里去了?我肚子饿死了!快来背我呀!”这位老 师呆在门口,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样的孩子,何谈 “孝”字呢?他连最基本的感恩都没有学会。 人生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所谓“人才 “,首先得是堂堂正正的人。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引导和 保障,掌握了知识技能就有可能不能为社会造福,甚至有 可能危害社会。我们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 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因此,如何培养青少年具有 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 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传统道德则是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民族魂、 民族根。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主要指的是以儒家伦理文 化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精华。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自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君 本文转载自大秘书网- 找文章,到 大秘书网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的正气;又像以“诚“为先的交往的准 则,以“礼“为先的行为规范,以“孝“为先的家庭伦理,以“ 俭“为先的立家之本,以“仁“为先的待人之心,这些都 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其 中弟子规一书,三个字一句,有押韵,內容浅显易懂, 适合小学生阅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 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 内容是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时应有的 礼貌与规范,是中国古代启蒙善正的最佳读物。在现代社 会教学儿童诵读弟子规,可以帮助建立明确的价值观 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有助于 家庭和谐,社会环境的净化。 与孩子同读弟子规已有一段时间,大家感触都很 深。读了弟子规,我懂得了付出与收获的辩证关系。 学生邱志说,读了弟子规,自己行为准则有了尺度。 另有同学说,读了弟子规,不但自己为人处世能力长 进了,还反过来教育家长孝敬自己的长辈。我觉得:中国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传统美德也需要传承,弟子规就 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我据弟子规易解,每天抽 15 分钟教 12 个字,三 个月全背完,并知其义。注重自始至终将弟子规的字 字句句融进生活,身体力行实践好,没学弟子规前感 觉德育教育疲于奔命,亡羊补牢,不能与生活捆绑在一起, 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学了弟子规后,与生活水乳 交融,进步显而易见, 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德育厚 实而鲜活,正应了礼记学记中“师逸功倍,又从而庸之。 ” 一、就“入则孝,出则悌”二方面与大家分享: 、入则孝,引导学生自觉尽孝,请家长写在联系本上, 我抄在“入则孝”力行表上,让学生互相观摩,学生行孝 蔚然成风,孝行多种多样: 1.按摩 2、捶背 3、洗脚 4、说服爸爸戒烟 5、洗菜炒 菜 6、洗米煮饭 7、盛饭洗碗 8、摆收碗筷 9、扫地拖地 10、烧水 11、端茶倒水 12、收拾房间 13、洗浴缸 14、 浇花 15、洗口杯 16、取货 17、晾衣叠衣 18、擦桌柜 19、给父母拔白发 20、留校生抬桶抬衣服。“人逢喜事精 神爽”,学生的孝行令父母喜笑颜开,颇为开怀。孙瑜见 其父好几周没看望爷爷奶奶,就提醒他:“你也要孝顺爷 爷,该去看看他。”令其父甚为汗颜。 、出则悌: 1、学生回家与兄弟姐妹更友爱,不争食物、书本,不 打架,缘于“兄友弟恭,言忍忿泯”。 2、以前饭菜一做好,自己先动筷,现在学生明白请父 母坐好再一块儿吃,出电梯请父母先走,缘于“长者先, 幼者后”。 3、上车主动让座,缘于“长者立,幼勿坐”。 4、以前直呼长辈名字,现已改,缘于“称尊长,勿呼 名”。 5、以前与师长讲话眼光漫游,现看着师长目光,缘于 “视勿移”。 6、主动问候老师和客人,缘于“路遇长,急趋揖”。 7、看着爸爸的汽车开远才回,缘于“过犹待,百步余” 。 二. 就“机会教育点”和“注重身教,以真诚帮助学 生”这两个观点与大家分享: 学记中“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令面对屡错屡犯 的学生时,我那颗急躁的心变得平缓。师云:“学生犯错 就是帮助他成长之时。”用智慧引导学生改过向善。 (一) 每个学生生日我均知,让每个学生亲口向父母说 三句话:感 谢妈妈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祝你们健康长寿! 起初学生不好意思说,我讲:“你吃的每粒米饭,穿 的每丝每缕,谁给的?谁养你到十岁 ?奸巧语,秽污词不 假思索可琅琅上口,脱口而出,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一 句良心话竟难以启齿,这不是颠倒是什么?良心何在?”学 生知错就改,大大方方在生日那天一字一句向父母感恩致 谢!王云母亲说:“这是十年来最美好的语言。”思怡父 亲激动地说:“女儿,再说一遍!” (二) 2 月 5 日,某生请我劝其母勿饮酒、勿打麻将、勿 打架。我与 家长通电话:“孩子眼睛如相机,真实拍下亲人的一 举一动,应以身作则,孩子需要您做榜样。”家长连声称 谢,表示一定改正。 (三) 2 月 10 日晚 8:30 分,我翘腿改作业,鹏杰小声 耳语道:“张 老师,勿箕踞。”当初学我便请学生时刻监督帮助我, 并让过失不再犯第二次。我飞快地坐好向他致谢,次日早 自习我向大家道歉说:“张老师再翘脚就不当老师。”学 生眼里是尊敬欢喜的目光。 (四) 平时注重用弟子规和德育故事来化解单亲学 生的怨恨, 拓展其心量,化怨恨为祥和,视诸父如视父,视继父 继母如亲生父母。尤其是一个亲人带着你,更需多加温恤, 勿令亲人操心。 以下是学生犯错误时的机会教育: 1、10 月 26 日,小铃给我来信的封面写着张芳收,我 告之“称尊长,勿呼名”,写信在名后加上称谓才叫有礼。 2、郭淳在作文中有这句话“表哥,看你这个瘦猴,还 不好好吃饭”,我告之“秽污词,切戒之。” 3、12 月 20 日鑫杰周末作业潦草,我批上“字不敬。 心先病”。 4、12 月 22 日,泊铭打铃后未按时进教室,我语之 “亲所好,力为具”“德有伤,贻亲羞” 多次随机教育,令学生明白:诵读经典不等于落实经 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