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docx_第3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docx_第4页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探索和思考 *作为苏南方阵中的一员,目前正处在建设更高水平 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站在 优化发展的新起点上,根据区域竞争和发展规律,*要想 在下一轮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必将选择通过强化科技创 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集群裂变,从而走上又好又快、 量质并举的发展之路。 一、产业优化升级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对产业优化升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 试,取得了明显成效。XX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 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 266.5 亿元、495 亿元和 44.2 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 3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更趋 合理(6.6:57.9:3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 重达 40%,形成了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2 个。 (一)以狠抓优势主导产业集群为重点,新型工业化水 平明显提升。 一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通过多年来坚持抓技 改项目的实施,全市重点企业的主体装备基本达到或接近 国际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数控等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在传统的机械 制造行业中,涌现了一批如汽车齿轮、饲料机械、环保机 械等高新技术企业,以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为特征的传统 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 企业达 65 家,超百亿元企业 1 家。二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 产业化。围绕“双倍增”计划,重点支持先进机械制造、 电子信息、输变电设备、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 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输变电产业 集群规模超过了百亿元。XX 年末,全市国家级、省级高新 技术企业分别发展到 8 家和 45 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198 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两番,占规模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 7 个百分点。三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以项目为纽带,重 点扶持了玉枝特种茶果场等一批集生产加工、生态旅游观 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累计开发农 业新技术、新品种 200 多项,发展了 20 余家各级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优化了农业内部结构。四是积极推进企业自 主循环开发利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逐年提高。如 江苏申特公司对废渣、废气进行开发转化,形成了循环经 济产业链;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配备余热发电成为热点, 行业综合能耗将下降 5 个百分点。 (二)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旨,企业核心竞争力明 显提高。 一是新产品开发明显加快。五年来,全市共研发新增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262 只。其中 110KV 变压器、特种电缆 等一大批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领先,华晶电子公司的 “高尺寸稳定性超薄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膜”技术在国际处 于领先水平。二是科技项目实施有所突破。近年来,全市 实施科技项目 1000 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5 项、 国家级火炬计划 5 项、星火计划 27 项、省重大成果转化资 金项目 2 项。江苏正昌集团主持了 1 项国家“十一五”科 技支撑计划项目。三是品牌化建设成效明显。近年来,全 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近 1 倍,有 3 家企业入围江苏省专 利百强,江苏正昌集团的有效专利拥有量已超过 100 件,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已形成由 17 只国家级、26 只 省级、38 只市级组成的梯级名牌、免检和驰名、著名商标 群体,产品覆盖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农药等多个领 域。 (三)以创新整合各种资源为抓手,服务平台建设明显 加强。 一是产学研合作平台。一批企业与清华大学等全国近 100 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 了清华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大*合作服务中心等 12 家 产学研基地,挂钩 1XX 多名专家建立了产学研专家库。近 年来,举办和参与重大产学研活动 30 次,每年为企业引进 科技成果信息 1000 多条、合作项目 30 多个。二是创业服 务平台。投巨资建设了创业孵化园和天目湖高新科技园。 目前已建成的孵化园有在孵企业 7 家,成功孵出企业 23 家。 三是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 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了 公共技术性支撑平台。四是企业创新平台。先后建成博士 后科研工作站 1 个、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 2 家、省级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3 家、省级技术中心 8 家、省级企业中心 4 个,常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6 家、常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5 家。 (四)以完善各类相关机制为保障,运行环境明显优化。 一是政策扶持体系。出台*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 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全面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 用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奖励等各项优惠政策。XX 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 2066 万元,RD 达 3.78 亿元,占 全市 GDP 的 1.42%,每年落实工业发展奖励基金 5000 万元。 二是重视人才引进。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 才,为他们提供住房补贴、创业基金、创业场所,享有子 女入学等一条龙配套服务。XX 年全市引进硕研及高级职称 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 127 名,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 15 名。 三是联动协作机制。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创新工作,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有 6 万人次参与“科普宣 传周”活动,市各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宣传,营造 了浓厚的氛围。 二、当前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问题及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创新投入有较大提升,但与先进发 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政府层面看,近年来全市 R&D 占比还没有达到常州市的平均水平,与扬中市(1.8%)相比 还有相当明显的差距;从企业层面看,全市重点高新技术 企业的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 3%左右,一般企业甚至还 不到 1%,与发达地区的 5%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二是产品开 发能力有较大提升,但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从 研发能力层面看,虽然每年常州市级以上科技立项计划都 有较大增加,但每年鉴定的成果只有 20 多项,累计专利申 请也仅 3000 项左右,且大部分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 科技企业,一般企业基本没有能力进行研发投入;从人员 层面看,45 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 13500 人,其中科技 人员仅 3250 人,且高端高层次人才很紧缺。三是全社会的 创新环境有较大提升,但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全市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宣传工作 也做了不少,创新环境可以说越来越好,但作为主体的企 业、特别是企业家的观念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些企业 家往往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没有危机意识,缺乏打造 百年企业的长远目标和长远规划,缺乏对行业前沿科技信 息的了解,惧怕风险,缺乏合作共赢的意识。这些都严重 影响了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优化发展的探 索和思考 强化科技创新,优化发展路径的探索永无止境,结合 我市实际,笔者认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 针,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明确一个目标。 以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建设经济开 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天目湖高新科技园,建立健 全相关政策,用 3 年时间努力培育形成销售超 300 亿元产 业群 1 个、200 亿元 1 个、100 亿元 2 个、50 亿元 4 个的目 标,形成相对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十一五”末实 现工业纳税销售超 1000 亿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 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全市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扩大城市规模,改善人居环境,成 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重点区域。 提高三个认识。 一是创新的基础在人才。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市战 略,在选、育、用、留等各个环节创新机制,为经济社会 发展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二是创新的主体在企 业。进一步引导企业围绕“产品、技术、资本”三个市场, 不断创新,有效促进产品、产业升级和集聚,提高竞争力。 三是创新的责任在政府。在资金扶持、激励机制、政策引 导、产学研结合、公共平台建设、营造氛围等方面多做工 作,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抓好四个结合。 一是要把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与推进项目建设 相结合。把科技创新融入到项目建设当中,对全市范围内 的新上项目,要更加注重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的投入, 不断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对市里每年排定重 点推进的工业、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特别是工业 项目,如中材国际大型成套水泥设备、华朋超高压变压器、 上上特种和超高压电缆等项目,要与科技项目计划的实施 相结合,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集中支持,重点培育,力争 在较短时期内培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 二是要把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与推进招商选资 相结合。树立招商选资的理念,立足于全市的产业布局规 划和产业集群规划,在招商引资时把人、财、物向全市重 点培育的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产业倾斜,重点关注兄弟有 机硅、科华增压器、四方液体设备、江苏安靠、华晶电子、 高展光电、维多生物、瑞阳化工、天禾迪赛诺、力强新材 料等一批科技型高成长型企业的发展,积极促使它们与央 企和国际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努力为它们拉长产业链、提 升产业发展水平展开招商工作。着重依托上上、华鹏、中 材、金源、正昌等骨干企业,积极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示 范项目,通过引进优质资本、技术、装备和人才,促使企 业迅速做大做强,建成优势产业集群基地。 三是要把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与推进平台制度 建设相结合。首先要打造更优的政策环境。严格执行* 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进 一步完善*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全市镇区科 学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等规定,落实好“国 60 条、省 50 条、常州市 40 条和市 30 条”。其次要建立健全资本运作 机制。积极引导金峰、华鹏等具备实力的重点企业组建风 险投资公司。努力提高科技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快裂变 发展。鼓励推动江苏天容、开利地毯、金源锻造等 17 家企 业在三年内上市。其三要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尽快完善创 业中心功能,设立海归人员和高科技人才创业园,吸引高 新技术项目到中心孵化。重点建设超高压电缆附件、输变 电设备、风能产业、生物医药等对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重大影响和潜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器)。加快科 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不断提高为广大企业提供科 技服务的水平。其四要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各级各类教育 培训机构、广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应整合资源,加大人力资 源开发力度,结合全市产业特色,积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建立健全人才创业创新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子,培 养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注入强劲动力。 四是要把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与推进解放思想、 提高素质相结合。一方面,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