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贷款的特征、成因及治理对策.docx_第1页
冒名贷款的特征、成因及治理对策.docx_第2页
冒名贷款的特征、成因及治理对策.docx_第3页
冒名贷款的特征、成因及治理对策.docx_第4页
冒名贷款的特征、成因及治理对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冒名贷款的特征、成因及治理对策 所谓冒名贷款,是指以冒名、顶名、借名等方式贷款 的简称。目前,冒名贷款大范围存在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的贷款中。有些省份比较严重。冒名贷款的存在,极大地 降低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形成了大量的不良 贷款。为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质量,降低信贷风险, 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下大力气清理冒名贷款, 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新的冒名贷款的产生。 一、冒名贷款的特征 名义借款人和贷款实际使用人不一致 一是冒名贷款。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办理农户贷款 时,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虚构或采取不正当手 段,借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取得贷款。如曹某在李 某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李某的身份证及名章在农村信用社 办理冒名贷款 5 万元。二是借名贷款。借款人在征得名义 借款人同意并取得相关个人信息资料的情况下,以多个借 款人名义取得多笔贷款,获得较大贷款额度。此类问题比 较突出,如某市 13 个县 27 家农村信用社中该类贷款占该 辖区冒名贷款总笔数和总金额的 86.37和 79.73。三是 假名贷款。部分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混乱,为完成收息任 务,虚构借款人名义和个人资信等信息资料,违规放贷。 如某社为了完成贷款利息收入任务,信贷员虚构 5 人姓名, 伪造个人信息资料以贷收息 5 笔共计 9.35 万元,贷款后直 接转入利息收入科目,虚增贷款利息收入 9.35 万元。 贷款种类规定的用途和实际用途不一致 一是个人贷款企业使用。由于部分企业因贷款所需手 续不全,无法以企业名义取得贷款,采取法人代表或他人 名义从信用社取得贷款。如某联社营业部以担保贷款形式, 发放给邵某贷款 300 万元,发放给张某贷款 1000 万元,全 部用于企业煤矿技术改造。二是个人贷款村委会使用。以 村委会主任名义申请贷款,村委会实际用款。三是多人贷 款一人使用。联保小组成员受自身利益驱动,互相利用、 互相借用私章,虽在借款合同上签字盖章,但联保小组贷 出的资金实际被其中一人使用。如某营业所向 8 个联保体 37 户发放贷款 74 万元,合同用途为购农用车,实际其中一 人用于小煤矿投资。四是以贷还贷、以贷结息,利润指标 失实。例如,XX 年 7 月 27 日、7 月 30 日,某村委借用本 村村民范某等三人名义向某信用社借款 3 笔共计 28.4 万元, 用于归还该村委贷款,其中以贷还贷 195.36 元,以贷还息 28.4 万元,占该信用社当年全部利息收入的 50.36,导 致财务会计报表严重不实。五是转移贷款用途,贷款投向 违规。以冒名贷款方式取得贷款,转移贷款用途投向于产 能过剩行业,如某信用社借款人李某借用乔某等其他 17 人 身份证,以小额信用贷款名义取得支农再贷款 18 笔共计 42.7 万元,被全部挪用,购买大型载重汽车。 抵押贷款少,贷款质量差 由于农村农户的土地房屋无相应的土地证和房产证, 而农村地区办理抵押的手续相对较为繁琐,造成顶冒名贷 款基本以保证人担保的形式发放。某市顶冒名贷款中,保 证方式 51276 万元,占比 84.7,而以有资产抵押的为 4206 万元,仅占 6.9。在已暴露但未清理规范的项冒名 贷款中,按五级分类划分,顶冒名贷款中不良贷款 12721 笔、金额 55630 万元,占全部顶冒名贷款笔数、金额的 96.2、91.9,其中:次级类 4831 笔、金额 23698 万元; 可疑类 7324 笔、金额 30783 万元;损失类 556 笔、金额 1149 万元。而正常类贷款 508 笔、金额 4908 万元,仅占全 部顶冒名贷款笔数、金额的 3.8、8.1。 二、冒名贷款大量存在的原因 顶冒名贷款形成时间,从 XX 年农村信用社开始推行小 额农贷一直持续到 XX 年上半年,XX-XX 年达到顶峰。时间 跨度长、违规数量大、涉及机构广。究其原因,有历史原 因、社会因素、体制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农村信用社粗放 管理、粗放经营所致。 制度不健全是形成冒名贷款的基本原因 多年来,由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管理体制不顺,农村 信用社一直在改革探索中坎坷前行,造成其外部管理缺乏 有效监督,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的重心偏重于摆脱 经营困境、发展业务,内部规章制度滞后业务发展,有的 制度在业务、环境、体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进行 修订,出现制度不合理、不适应的情况。如对小额农贷、 联户联保贷款等业务推出后不能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 防范操作流程、细则,银监会在 XX 年出台商业银行授信 工作尽职指引后,各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没有按照指引 的要求对贷款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补充、完善 和调整。 制度执行不严格是形成冒名贷款的直接原因 银监会成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信用社行业 管理部门相应制定了一大批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各县市区 信用社先后完成一级法人社管理,但顶冒名贷款未得到有 效扼制。制度执行不力,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规办理、 违法操作是形成顶冒名贷款的直接原因。一笔贷款发放牵 涉到信用社主任、外勤副主任、客户经理和监督检查人员 等多个岗位多名人员,贯穿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 查等多个业务操作环节,由于各条线、各环节没有严格按 照规定的业务流程来办理,“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不能 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发现问题没有引起重视,为顶冒名贷款 的发放提供了可乘之机。更有甚者,部分客户经理内外勾 结,违规操作发放顶冒名贷款,这些大多与“吃拿卡要” 问题并生并存。此外,由于受信贷人员数量限制等原因, 客户经理岗位轮换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联社客户经理长 期不进行交流,致使顶冒名贷款的问题长时间不能暴露, 日积月累成重垢。 员工素质不高是冒名贷款长期存在的内在原因 受地域和业务性质的影响,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 在各类银行机构中,一直被视为“弱势群体”,其他银行 高端人才不愿意进,自身人才溃乏,大量信贷人员未接受 正规业务学习,大多凭经验操作业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整体管理粗放的环境下,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有的员工 较多考虑绩效考核中的利益或者为个人谋私利,不准确、 不充分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内部监督缺失是冒名贷款泛滥的重要原因 尽管各家联社成立后,都设立了稽核监督部门,但人 力不足、地位弱化使其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前几年 各家联社稽核检查看,每年基本只开展高管离任稽核方面 的检查,而且只是泛泛检查,审计意见就问题说问题,信 贷业务方面的专业检查很少;近年来,稽核监督得到重视, 每年都能够组织多次信贷、合规方面的检查,但从实际情 况看,监督检查不深入不彻底,很多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走 了过场,许多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或者是发现后不能及时、 彻底纠改,内部监督的效果不理想。此外,对相关责任人 的处罚不力,部分联社对顶冒名贷款的相关责任人不按规 定进行严肃追究,而是碍于情面姑息迁就,不能起到警示 与防范作用。 三、冒名贷款的治理对策 加大信贷管理制度执行力度,防范操作风险 切实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分 级审批制度,严把贷前调查关和贷中审查关,堵塞贷款审 批环节中的漏洞,加强贷后资金的跟踪管理,从源头上杜 绝冒名贷款的产生。同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客 户的资金需求,细分产品市场,采取提高授信额度、延长 贷款期限、增加服务品种、创新服务方式等措施,满足客 户正常合理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调整贷款操作流程,强化相互制约。一是强调前台真 实性调查。农联社要修订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农户贷款 的真实性审查条款,以及违规后的责任处理。聘请信誉好、 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本地人员协助农户贷款调查,解决信贷 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增加中台合规性审查。中台人员可 由农联社指派的内勤主任担任,内勤主任除对信贷员填写 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借款借据与审批决策文书等进行 审核外,还要与借款人见面,以解决单人调查的弊端。三 是强化后台规范性操作。后台人员在办理农户贷款入账、 农户填写借据和支付现金的每一个环节,强调按章办事, 严格执行现有的规章制度,严格审查借款人真实身份,对 于大额现金支付进行备案。 完善贷款档案管理,强化责任追究 一是要妥善保管农户信贷档案,特别是已经结清的农 户贷款资料要按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归档,不能随意丢弃。 二是要完善档案管理要素,可在借款借据上预留借款人印 鉴、指纹等重要信息,便于追查冒名贷款行为和追究有关 人员责任。三是要对贷款档案信息及时更新,记录每一笔 贷款情况。四是开发农户贷款档案管理程序,并在联社系 统联网使用。这样既能减轻信贷人员工作量,又能及时监 测农户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对负债情况不正常、有冒名 嫌疑的,可跟踪检查。 完善内部稽核方式,提升内部审计效率 由于农户贷款面广量大,内部稽核要做到逐笔审核比 较困难,农联社应在提升内部审计效率上下功夫。一是改 变目前每年进行信贷大检查的模式,对每个信贷人员所经 办的业务进行抽查,如抽查中发现问题,可集中力量对该 信贷员的每笔业务进行逐笔排查。检查时可组织业务职能 部门、基层信用社交叉进行或独立实施突击检查。二是落 实检查责任,对检查中应发现而未发现的问题或知情不报 隐瞒事实真相的,要追究有关检查人员责任。三是加大对 责任人和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要综合运用经济处罚、 纪律处分、移送司法机关等多种手段,震慑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行为监控,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加强和完善对员工八小时以外行为的监察,发现 有涉黄、涉赌、涉毒以及未报告的股票买卖和经商办企业 等行为的,要即行调离原岗位,并要对其原来所办业务进 行审计。二要采取交叉调查形式对客户进行调查,通过不 同的人与客户进行联络,减少客户对其腐蚀的可能性。三 要经常开展案例分析,加深员工对法律、监管规定的认识, 提高其对道德风险的警觉性和抵御能力。 加大对冒名贷款的查处力度,有效防范冒名贷款风险 监管部门要将查处冒名贷款工作作为推动深入开展案 件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