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办公楼四层建筑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某大学办公楼四层建筑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某大学办公楼四层建筑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某大学办公楼四层建筑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某大学办公楼四层建筑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大学办公楼四层建筑设计说明书 1 建筑设计 本办公楼设计为某大学 2000 级毕业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建筑面积约为2800数四层,总体高度小于 25m。综合考虑到南京城市的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以及办公楼的基本功能和规范要求,经过多种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下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房屋各房间的组合关系。本办公楼根据使用性质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房间主要有一般办公室、专用办公室、会议室、文印室、会客室等部分。 辅助房间主要有厕所、储藏室以及一些电气、水房等设备用房。交通联系部分主要有走廊、大厅、楼梯等部分。本办公楼为内廊式,为了方便员工的使用在建筑的中部有主楼梯,西端部设有辅助楼梯。整个建筑物共设两个入口,其中办公楼西端的入口是安全入口。本办公楼的设计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环境。 立面设计 建筑物在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的同时,它的体型、立面、以及内外空间组合等,还会给人们在精神上的享受。在本设计中,南立面为临街立面,南立面设计是立面设计的主要的部分。本办公楼,由于采光要求高,人 流出入多,立面上采用高大明快、成组排列的窗户和入口。本办公楼结构根据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立面上墙柱不外露,形成节奏明快的立面构图。 剖面设计 2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层高设计为 办公室内部空间不至于显得局促狭隘,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电梯设备间位于顶层。 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将室内地面适当抬高,根据有关规范规定,并从使用方便的原则出发,设计中将室内外高差置为 2 结构设计 整个建筑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虽然现场施工时间较长,但是结构整体性好,有利 于结构抗震。利墙体采用 200空心砖填充墙,在电梯间,考虑到电梯垂直运动的动荷载,采用剪力墙结构。 结构采用纵向框架承重体系,竖向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都采用分层法进行内力分析。水平荷载,仅考虑水平地震荷载的作用,采用 虑不同情况下的内力组合后,得出最不利截面的控制内力,依此进行配筋计算。由于毕业设计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整个结构进行全面的计算,故仅取一个边部来进行受力计算及分析,画出内力图并进行构件的配筋计算。 该框架结构的基础设计,按一般要求,独立基础即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故该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以下部分对结构进行详细的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 3 盖板的设计 料选用 混凝土 :楼层梁板均采用 方柱采用 钢筋 :筋 ,00KN/筋 ,60KN/梁柱主受力筋采用 板主受力筋采用 梁柱箍筋及梁柱板的构造钢筋均采用 基础采用 载标准值 办公室 : 会议室 : 一般资料档案室 : 储藏室 : 厕所 : 电梯机房 : 走廊楼梯 : 陈列室 : 微机房 : 不上人屋面 : 截面选取 次梁 :h 1/15 l=1/15 5400=360,取 400b=(1/2 h=200 200纵 框架梁 :h=(1/102) l=(1/102) 7200=720 600 b=(1/2) h=300 250横框架梁 : h=(1/102) l=(1/102) 5400=540 500b=(1/2) h=250 250四层会议室屋顶 粱、板采用预应力结构 主粱跨度 粘结预应力结构 h=(1/150) l=880取 800b=(1/2) h=400 350应力板厚 :h=(1/405) l=(1/405) 7200=180 180层板厚 : 内跨: l0=lc, 边跨: l0=ln+t/2+b/2 楼盖边梁对板的作用视为简支支座。跨中最大弯矩发生在活荷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它可以简化为当内支座为固支时 g+q/2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内支 座简支时 q/2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两者之和。支座最大负弯矩可近似按活荷载满布求得,即内支座固支时 g+ 弯矩计算以 5=02=算板的跨中正弯矩,其中 g+q/2作用查表 q/2作用下查表 的支座负弯矩按 g+q 作用下查表 m/m m/m =m/m =m/m 其它的板计算类同 体结果见表 区格 33 55 m) 02(m) 01/9 m/m) ( m/m) ( m 1 (m/m) m 2 (m/m) 格 7 9 m) 02(m) 01/m/m) ( m/m) ( m 1 (m/m) m 2 (m/m) 10 截面有效高度 :选 86 和 钢筋为受力钢筋 ,则 跨 )方向跨中截面0002(长跨 )方向跨中截面 00座截面处 900面弯矩设计值 :该板四周与梁整浇 ,故弯矩值按如下折减 : 5,11 板跨中截面与 4561111座折减 20% 4,9,不予折减 ; 计算配筋量时 ,取内力臂系数 s=s= 01(m) 02(m) 01/m/m) ( m/m) ( ( m 1 (m/m) m 2 (m/m) 11 表 截面 h0(m(m/m) As(m) 配筋 实有 m) 配筋率 跨中 B2 70 33 8 200 251 60 36 6 200 141 3 60 71 6 150 189 70 7 6 200 141 4 70 52 8 200 251 60 48 6 150 189 5 70 59 6 150 189 60 2 6 200 141 6 70 39 8 200 251 60 25 6 200 141 7 70 73 6 150 189 60 8 6 200 141 8 70 61 8 190 265 60 50 6 150 189 9 70 6 6 200 141 60 5 6 200 141 10 70 15 6 200 141 60 2 6 200 141 11 70 47 6 150 189 60 6 6 200 141 座 30 33 8 110 457 0 0 59 8 130 387 340 70 71 8 100 503 250 33 8 110 457 0 50 70 59 8 130 387 360 70 74 8 100 503 60 74 8 100 503 370 70 66 8 130 387 780 70 80 8 100 503 30 12 110 70 59 8 130 387 10110 70 32 8 100 251 9110 94 6 130 194 0 0 22 8 150 335 30 07 6 130 218 40 81 8 170 296 50 90 6 150 189 60 72 8 170 296 70 10 6 130 218 80 57 8 130 387 90 70 6 160 177 110 32 8 200 251 楼盖的次粱设计 混凝土选用 力钢筋选用 60N/60N/筋选用 00N/00N/ b= 梁截面尺寸 : 2,4,6,L7:h b=4002008:h b=500200计算过程: 次粱与主粱连接处按简支粱考虑 ,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1次梁: 5m 次梁恒载: 25=m 3 隔墙恒载: ( m 板传来 : 梯形荷载: q 梯形 =1/2+1/2=kN/m 支座反力: R 左 =R 右 =1/2(=m 支座剪力: V =b/2= (1/) m 跨中弯矩 M 中 =2/3 (2/3) )2 ()2=m 正截面跨中按第一类 属于倒 =917mm,b+=200+3375/2=1888 b f=917mm,0065 s=201 =表得: =截面承载力计算: V=hw=f=36575 hw/b=275/200= 200 365=73073N=14 按构造配筋双肢箍 8 250 00 250=0. 201%00=其它次梁的计算过程与 体过程略,结果见表 2 4 6 8 计算跨度l0(m) 梁恒载g1(kN/m) 墙恒载g2(kN/m) 均布荷载g(kN/m) 形荷载 座反力 座剪力V= b( 中弯矩( m) b 917 1833 1833 1833 1833 1833 1567 917 s=201 号 项 目 15 As= 01465 638 797 877 664 797 727 762 配筋 3 16 2 18 1 16 4 16 3 20 2 18 1 16 2 20 1 18 4 16 3 18 实配钢筋面积( 603 710 804 741 710 882 804 763 配箍筋 8250 8 250 8 250 8 250 8 250 8 250 8 250 8 250 配箍率 板中的负钢筋及构造钢筋的配 本楼盖采用分离式配筋,主要按以下原则: 1 对双向板,角区格的板角负钢筋从支座边缘起长度为 ,非角区格边支座取 ,内支座取 。 2 对单向板,角区格的板角负钢筋从支座边缘起长度为 ,非角区格边支座取 ,内支座取 。 3 单向板分布筋致取 6 300。 4 对单向板与双向板交接处,按双向板配置负钢筋。 5 双向板按简支边简化的支座配置 8 200 的构造钢筋。 6 板上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 l=梁为 905梁为 140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 5d=5 8=40 a/2=75 90 楼梯设计 选择中间主楼梯进行设计 ,结构采用粱式楼梯进行设计 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主钢筋 筋 ,粱主钢筋 建筑作法:水磨石梯面,钢筋混凝土梁板, 20活荷载:办公楼楼梯活荷载 梯简图如下 : 16 1502250 3300步板的计算 取一个踏步板为计算单元 恒载 踏步面 水磨石地板 ( m 踏步板 (折算成平板 ) (+5 2) 25=N/m 踏步板抹灰 5 /2 17=N/m KN/m 活载 N/m 荷载设计值 : N/m 短跨梯段板 : 梯段粱 150300跨度 (1850150+150)=1700步板跨中弯矩 :M=1/8 m 踏步板折算高度 :h=150/2+40 5 2=120mm,2000 17 = 201 0 =表得: = b= As= 01=30 0 07 30 = 2 6 7跨梯段板 : 板跨度 3100950步板跨中弯矩 :M=1/8 m 2000 = 201 0 =表得: = b= As= 01=30 0 06 30 =99 2 10 57 梯段粱计算 主楼梯的边楼梯 : 恒载 : 踏步板传粱 : 1/2 1/m 斜粱自重 : ( 25 5 /2=m 梯段抹灰 : ( 2 17 5 /2=m 栏杆 : m N/m 18 平台粱 250500框架粱 250600梯粱跨度 :3300+250=3550跨中弯矩 :M=1/8 m 支座剪力 :V=1/2 2/ 5 =截面跨中按第一类 属于倒 =3250/6=541mm,b+=150+1550/2=950 b f=541mm,0065mm )=541 40 (40)=mM,截面跨中按第一类 = 201 0 =表得: = As= 01=360 =136 2 12 26 150 265= 按构造配箍筋 ,配 6 250 主楼梯的中楼梯 : 恒载 : 踏步板传粱 : 1/2 1/m 斜粱自重 : ( 25 5 /2=m 梯段抹灰 : ( 2 17 5 /2=m 栏杆 : m m 19 2. 楼梯粱跨度 :3300+250=3550跨中弯矩 :M=1/8 m 支座剪力 : V=1/2 2/ 5 =41上 57 2 14 08筋 ,配 6 250 平台粱的计算 : 板厚 :2025/30= 70 平台板自重 :(结构层、面层、抹灰 ) N/m 梯段梁传来集中荷载:边梯梁传来: =m 中间梁传来 : =N/m 梯段粱传来均布荷载 :+=台粱自重 :N/m 抹灰 :2 ( 17=N/m 均布荷载 :N/m 50 18751751507200175 正截面跨中按第一类 属于倒 =7200/6=1200mm,b+=250+2025/2=1263 b f=1200mm,0065mm )=1200 70 (70)=mM,截面 20 跨中按第一类 支座反力 :V=2+ 中 =m V= = 201 0 =表得: =截 面 : )2/( 01 =1*14. 3 800 80*( 365)=297440000N mM 故以上跨中均按第一类 第二层梁、第三及第四层及第五层梁计算略见表 b. 框架梁斜截面设计: (1) 框架梁跨高比: : V ( 250 465=332475N= 250 365=260975N= 足要求。 (2)按“强剪弱弯”原则调整梁截面剪力: V= /)(其中, 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三级框架取 1.1 梁的净跨, 梁在重力荷载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 截面剪力设计值: .2(q 恒 + ) ; 55 梁左、右端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值 第一层梁: 时针方向: m N m 逆时针方向: N m N m 时针方向: m m 逆时针方向: m N m 时针方向: m m 逆时针方向: N m N m 计算中 N m (N m (m m (N m (m N m (m (m = =B 右 =C 左 =C 右 =D 左 =3).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hw/b=465/250=56 hw/b=365/250= 考虑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乘以 算表达式如下: (s)/ 一层梁: = = = = = =于剪力较小,按构造配 8200 则 s=250 465+300 2465/150= s=250 365+300 2365/200= 所以斜截面只需按构造配置 8200; 第二、三及四层梁剪力更小,所以也按构造配 8200。 配箍率:=2* 250*200) =00= 梁端箍筋最小加密区长度:边跨: 0000, 500)=750跨: 0000, 500)=600筋间距: d,1/4h,150)=(8 16,1/4 500,150)=125mm d,1/4h,150)=(8 16,1/4 400,150)=100以在边跨梁端 750围内配 8100箍筋,在中跨梁端 600100箍筋。 梁配筋如表 57 二层楼面梁 截面 M(KNm) b 250 1800 1800 250 1800 250 800 250 250 800 250 1800 1800 250 1800 65 465 465 465 465 365 365 365 365 365 465 465 465 465 465 V b*v/2(KNm) s= =1- s) 967 487 438 709 190 806 510 150 767 637 651 238 307 916 530 选筋 3 20 2 18 2 18 3 18 2 18 3 20 2 18 3 18 3 18 3 18 3 18 2 18 2 18 3 20 2 18 实配面积 941 509 509 763 509 941 509 763 763 763 763 509 509 941 509 % 201 01 58 三层楼面梁 截面 M(KNm) b 250 1800 1800 250 1800 250 800 250 250 800 250 1800 1800 250 1800 65 465 465 465 465 365 365 365 365 365 465 465 465 465 465 V b*v/2(KNm) s= =1- s) 772 260 425 579 42 582 356 130 553 389 533 102 287 720 309 选筋 3 20 3 16 3 16 3 18 3 16 3 18 2 18 2 18 2 20 2 18 2 20 2 18 2 18 3 20 2 18 实配面积 941 603 603 763 603 763 509 509 628 509 628 509 509 941 509 % 201 01 59 四层楼面梁 截面 M(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