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的XX市XX区航空作业流程计划书_第1页
XX市的XX市XX区航空作业流程计划书_第2页
XX市的XX市XX区航空作业流程计划书_第3页
XX市的XX市XX区航空作业流程计划书_第4页
XX市的XX市XX区航空作业流程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概述 1、 测区范围及项目内容提要 测区范围 : 的 、 项目内容 : 测绘 1:500、 1: 1000、 1:2000、 1:10000 线划图。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二、技术依据 1、建设部 1997 年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2、建设部 1999 年发布的城市测量规范( 3、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 年发布的 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7929 三、基本技术规格 1、平面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 123。 2、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3、等高距为( 1:500 为 、 1:1000、 1:2000 为 1 米 1:10000 为10 米)。 4、采用 5050方形分幅。图号以图幅西南角坐标 X 在前、 小数后一位。 四、质量要求 地物要素的表达及取舍,依据城市测量规范中地形图的要求执行;最终数据成果的数学精度不得低于城市测量规范中对平坦地区的精度要求: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 2 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 不超过图上 临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林 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放宽50;地形图的高程精度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误差来衡量,平地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 1/3等高距,阴影、摄影死角、森林隐蔽地区可放宽 50。最大误差为中误差的 2 倍。 五、像片控制测量 1、像控点的精度 野外像控点的平面位置相对于最近的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 外像控点相对于最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10 等高距。 2、像控点的布设 ( 1)采用全野外布点配和单航线布设,全野外布点每个像对 4个像 控点,单航线布点每 2 条基线布设 1 对像控点。根据测区的具体情况和施测方法,本测区利用 术,使用抚顺市 准站进行像控测量,像控点不分平面点和高程点,一律都是平高点,共施测平高点 112 个。 ( 2)像片控制点的选取,其目标影像清晰,易于判别的房角、围墙角等。 ( 3)像片控制点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航线两端的上、下对点,选在通过像片点且垂直与方位线的直线上,相互偏离不超过半条基线。 3 ( 4)像控点距像片边缘最小不小于 各类像片标志小于 ( 5) 位于单航线上的像片控制点按影像范围 布设。 3、像控点的野外选判 像控点遵循以判读为主,刺点为辅的的原则。 ( 1) 像控点目标选刺在影像明显的线状地物交角一般都在 90左右,当控制点刺在高出地面的地物(如屋顶、围墙)或陡坎等地物边缘时,量注其点位至地面的比高,(比高量至 说明点位刺在何处,高程测至何处,注记在像片背面。详细绘出点位略图或断面图。 ( 2)像控点在像片正面用直径 7圈表示,符号注记用红色。像片背面实地绘制刺点略图,说明刺点位置、刺点者、检查者及日期。 4、像控点的编号 平高点采用像片号前冠 加拼音字母编号,平高点前冠加 P。同一张片有两个以上相同类别点,在编号后加阿拉伯数字 1、 2、 3、 n。 5、像控点的测量 像控点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量。 ( 1)平高控制点平面坐标测量采用抚顺市 准站 个像控点采集两次取平均数作为最后成果,距基准站最远 22右,两次采集平面最大差: ( 2)像控点的高程测量 平高控制点的高程系采用抚顺市 准站,在 量得到,距基准站最远 22右,两次采集高程差最大 4 六、空三加密 1) 影像扫描 采用航摄底片进行影像数据扫描,扫描分辨率为 21u。 扫描数据以无压缩的 式存储。扫描影像应反差适中、色调饱满、全幅影像及框标清晰。尽量保持各影像目视效果一致。扫描参数的调整原则是使扫描影像的灰度直方图尽可能布满 0灰阶,并接近正态分布,对影像质量较差的应进行增强处理,包括灰度拉伸、反差与亮度处理、边缘信息增强处理等。 2)空三加密 对外业提供的控制点成果 :三角点、 、导线点等在加密时应作为检查点进行检核,但不参与整体平差。 外业布设的像片控制点转标到数据影像上。内业加密点在加 密时应尽量选在相邻像对目标明确易判读的点位上。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像点坐标量测。 加密采用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 行立体观测 ,利用德国 件进行解算。 空三加密流程: 1、 建测区文件包(加密点 控制点 相机点 影像包) 2、 建测区、设置测区参数、在 (摄影比例参数、航带参数、成图 5 比例参数) 3、 件引入影像文件增加 理(此过程生成 *件。像素参数需根据测区要求而定) 4、 进入 开测区( 表 ) 加 件(按航线排好顺序)保存(此过程生成 *件) 5、 内定向 选择 行( 调框标( 动 动)存盘 (做完内定向生成 *试过程不超限 定向时出现的第一张片子先调四角框标大概位置) 6、加点(手动点) 择小手图标加点 选择两个 度重叠时) 选主片点)关闭窗口( 用小手选主片点( 3 眼睛看立体(一边只动右片) ( 输入主片号 同理选出上排点、下排点。 注:不能重点号 7、选好内业点后选外业点,切记内外不能重点号。 8、选好点后计算: 算 ) 业控制点 ) 9、 先用( 完 大数用( 10、所有数据都调到限差内后打开 入测区 空中三角测量( A)创建立体模型、生成相对文件包。 11、打开 输出加密点( 七、内业立体采集 内业立体采集采用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立体测图 内业立体采集以定位为主,同时用适当的 符号表示立体下识别的 6 地物,在内业可以判定其性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归类。对无法判别其性质的情况下采集完全按照立体影像测绘地物,地貌元素,根据立体模型仔细辨认测绘,做到不漏,不错,不移位,不变形,为外业补测补调提供可靠成果。对于云、烟、高大建筑物及其它地物遮挡而无法测出的区域准确测出区域范围并进行标注,由外业人员进行实地补测。 在对于水系类要素采集时按流向方向(有上游向下游)采集,水位按摄影时水位采集,不做修正。水渠测注渠底和渠顶高程,堤、坝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 测图时,房屋一律切至房盖角,楼房测顶层的最外 檐。房屋不进行综合,逐个测绘。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属房屋进行分隔表示,分隔线用实线准确绘出。各种房屋一律用一般房屋表示,由外业确定其性质。 公路、铁路及涵洞、桥梁、车站等以立体影像绘相应符号依比例尺表示。在各级道路中心每隔 10 15注一个高程注记点;铁路高程测注在轨顶上,拐弯处测注在内轨上。大车路宽度变化时,取中等宽度绘制平行线。小路以中心线、单线表示。 地面上的管道均进行采集,杆位和支架按实际位置采集,影像上能分辨的各类检修井均进行准确定位。 一般自然形态的地貌内业采集用等高线来表示 。由于航飞时正处于夏季,植被茂密,给本项目高程采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采集山上树木比较密集的区域时,量取树的平均高度,减去平均树高采集等高线。农村居民区、采石场、乱掘地、施工区等不采集等高线,用高程注记点来表示。路堤、路堑、陡坎、斜坡、陡崖等不测注比高,测上下坎高程。一般道路交叉口和拐弯处、桥、涵、水闸等特征区域上 7 均采集高程点。所有在影像上能区分的不同类型的植被和土质,其外围线以立体影像为准,一律用地类界圈出其范围表示。当地类界与地面上其它地物重合或其间距过小时,地类界省略不采集。 1) 业 立体采集 : 测图前准备 1. 整理工作盘,确保工作盘空间充足 2. 建立工作目录文件夹 建 件夹考入影像文件 3. 根据 所分的作业范围,查找拷贝相应加密区加密文件 *制点文件 ) *相对的控制点文件) *机文件,奇正偶反) 在 境下: 一、 建测区 打开 件 /文件 /打开测区 /输入测区名称 /点击“打开”就会弹出一个“设置测区”的对话框然后填写参数: 1、 主目录: F/、 控制点文件与加密点文件是同一个文件( (注意分区) 3、 相机检校文件( 注意加密区与航带,正反飞要选对,一般情况下是奇正偶反 4、 摄影比例尺与成图比例尺:本次工程摄影比例尺: 2900 成图比例尺: 500 其它选项不用改 若测区已存在,则打开 件 /文件 /打开测区 /选中已存在的 测区 /点击“打开” 修改已建好的测区参数:打开该测区,设置 /测区参数 进入“设置测区”的对话框 8 二、 将 换为 件 /引入 /影像文件 此时弹出一个“输入影像”的对话框: 1、像素大小: 据测区要求 ) 2、相机文件:这里的相机文件就是测区参数里面的相机检校文件 (注意核对相片文件的测区及正反飞是否正确) 其它参数一般不用修改 3、点击“增加”选则要处理的 件 /处理 注意:不同加密区、航带的航片,应分别处理:分别修改测区参数里面的控制点文件(因测区不 同而不同)、加密点文件(分测区)与相机检校文件(因航带不同,分正反行飞),然后再重复此步内容,依次将 为 三、 建模型 9 文件 / 打开模型 / 输入模型名称 / 点击“打开”就会弹出一个“设置模型参数”的对话框)然后填写参数: 在这个对话框中只用选左右影像(即上一步生成的 件)其它的一般不用修改 模型的一般命名规则是 左影像 右影像如 0321 0322( 03 航带的 21 片, 22 片) 修改已建好的模型参数:设置 /模型参数 就会打开“设置模型参数”的对话框 四、 内定向 处理 / 模型定向 / 内定向( 本次作业省去内定向,只需将已知文件 *制到件夹下,将文件命名与 件一致) 五、 相对定向 处理 / 模型定向 / 相对定向 / 右击保存 / 退出 (这一步生成了空的 件) / 打开 件,将相应的控制点数据拷到生成的 件里 再次:处理 / 模型定向 / 相对定向(进入“相对定向”窗口) /在“相对定向”窗口中右击 /自动相对定向 自动相对定向找到的点不少于 60 个,点的限差不大于 以直接删除,如果控制点大于 调节一 下 若自动相对定向找到的点少于 60 个则右击 /删除全部点 删除全部的点之后,在分布均匀,特征明显的地方如房角,围墙角,要手动加点: 手动加点之后 右击 /自动相对定向 六、 绝对定向 右击 / 绝对定向 / 普通方式(会弹出“ 话框) / 点击“步距 -”调整 点击“ 话框中的“立体定向”(弹出“ 3D 视图”的窗口,右击视图,选 200%放大)然后分别立体观测每个控制点的高程是否准确,如有偏差,点击 节高程 。 一般而言,控制点的 x、 y 不大于 果大于 找加密科核对,不能私自调整屏面坐标值(个别情况不超过 可)。 z 不大于 别 10 注:步距是调节坐标每次调节的幅度 调节完成后“确定”即可。 七、 设置作业区 右击,全局显示 /右击,自动定义最大作业区 /右击,定义作业区,此时手动定义最大作业范围,注意观察左右两片范围,不要超界。 八、 右击 /保存 /退出 可重复以上步骤,将立体相对建完,统一核线 九、 核线 单个核线:进入要核线的模型 / 处理 / 核线重采 样 / 水平核线 批处理核线:工具 / 批处理(会弹出一个“批处理”的对话框) /添加模型 /只选上“水平核线” /执行 注: 相对定向改动过之后要重新核线 测图 一、 打开 件 /测图 /字化测图(会打开 图窗口) /在 图窗口下 文件 /新建 入名称 /保存(弹出“地图参数”对话框) 文件命名规则为所画范围左下角坐标 图副数 1、 地图比例尺:根据项目的不同而不同 2、 高度的十进制小数位数: 2 容差: 、 地图坐标框:此处不输入 4、 保存 二、装载 / 立体模型(加入模型) 1、在立体模型下 文件 /设置模型边界 2、在矢量文件下 文件 /引入 /控制点(选择该模型所在加密区的控制点文件) /会弹出“特 11 征码”的对话框特征码为 1180 3、在立体模型下,切准高程将控制点连线,连线出来的这个范围就是该模型的作业范围 依次将所有要用到的模型的作业范围画好 4、在立体模型下 文件 /设置模型边界,输入地图坐标(在结合表中自己分到的图中画一个最小的矩形区域,该矩形的四角坐标就是模型边界的坐标) 在立体模型下用地面的大概高程(如 40)随便画一个四边形 /再在矢量图下将这个 四边形的四个角拉到模型边界的四角上 如果分到的不是一个矩形范围,还需要将斜边在 写成块:选中要写块的图形(三维多段线或直线) /W 回车 保存 为 件 在矢量下 文件 /引入 / 件(引入生成的那个块)(注意高程,在引入线的节点处右击,修改坐标 Z 值) 三、测图 1、模式 /精度放大 /再放大二倍 一般在这个大小下测的图最为精确 2、 号表) 在里面找你要用的符号 测图前要仔细阅读设计书,明确哪类地物舍弃,哪类必须采集,各项目由设计要求不同而不同。 2) 航测成图区数字地形图采集要求 数据采 集的内容主要有七大类:即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及其它设施、道路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地貌、植被 一、居民地和垣栅 ( 1)、房屋不允许综合,应逐个采集,区分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高度,采集以最高层开始,保证上层完整,再逐渐向下层采集,注意不同高度的房屋不能合并采集,采集时测标中心应切准房角或房边, 当采集既有房檐又有女儿墙的房屋时,一般以女儿墙的外角进行采集,并在相应位置作出“ T”标记 , 以便外业辨认 , 也可以以房檐外边线为准进行采集。 ( 2)、是直角的房屋应用直角功能保证每个房角为直角, 同一房屋的外沿如果不是同一高度,禁止连续采集,必须逐边断开采集。 ( 3)、房屋轮廓的定位以墙基为准;门墩长宽大于 按依比例门墩采集,小于 按非比例采集。 ( 4)、架空房屋以及沿街的廊房,按最外的建筑墙体投影测绘,看不清楚的做“ A”标记,交代外业调绘实地进行核实,注意标记的字大要适当,不要压盖周围重要地物。 ( 5)、房屋附属设施按立体模型采集,居民地外零散小房屋要注意采集(如菜地、果园及打谷场中的小房屋)。层高 上的正规楼梯间要采集,其余的 12 楼梯间不应采集。楼顶上的地物一般不采集( 如花圃 花坛、小灵通基站、避雷针、水塔、临时搭盖的作坊式铁皮房及其他装饰性建筑物等) ,但楼顶上的微波传送塔、发射塔等地物要注意采集。 ( 6)、建筑中的房屋及摄影时已有的房屋基础,根据立体影像按照在建房屋采集。 ( 7)、房屋中间的天井,应注意采集 ,并注“ Y”。 ( 8)、单位、小区等院落外围的围墙要完整、准确地采集,注意院落的封闭 性,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开口。靠围墙搭建的棚房、简单房,应以围墙为主, 保证围墙的完整性。围墙均按图式依比例围墙采集。 围墙、篱笆、栅栏、活树篱笆:切顶部中心,垛 /齿朝里 (9)、大型建筑物的门 廊均应采集,其支柱能采集的尽量采集。住宅楼单元门顶以及办公楼侧门上的小雨罩要采集,塑料的遮雨布不采集。 (10)、固定的、正规的其它围护物如栅栏、篱笆、铁丝网、活树篱笆等均要详细采集。 (11) 、门墩:切顶,依比例尺的画法同房子,不依比例尺的切中心 /到另一 个门墩 /右击。 (12) 、室外楼梯:只用它的层码,不用它的符号 先在其他的图层里画好,再转入 2330 层。 二、工矿建筑及其它设施 (1)、独立地物是定位的主要依据,依比例表示的要采集底部外轮廓,中间 填绘符号,如:水塔、假山、烟囱、喷水池、液体和 气体贮存设备、旗杆、公用水龙头等;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采集其定位点和定位线。简易的铁筒式的烟囱不采集。邮筒、电话亭和公共垃圾桶不采集。垃圾台要采集。 水塔、烟囱:切底(看不见底的切顶中心) (2)、地下建筑物要准确测出其入口。室外固定的工业生产设备和工业厂房基础上的露天设备,按模型实际位置采集。 有棚的停车场出入口采集外围范围线 (3)、公园、广场及幼儿园内的露天娱乐设施,用地类界绘出范围。 (4)、公园、陵园、路旁、渡口等处修建的各种亭状建筑物以其顶部外边缘为准,外绘轮廓、内配置符号,注意各边的对称关系 。公路道口的固定的执行岗亭也用此符号采集。 (5)、汽车检修槽要实测范围线。 三、道路及附属设施 (1)、居民地内部的主要道路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采集,其它次要的、边线不是太明确的街巷,其边线可以用房屋边线、围墙边线自然隔成;居民地外部的道路应详细采集,并处理好之间的关系;公路进入城区实测公路的路基线、铺面线及附属设施。 (2)、高速公路周围的铁丝网、排水沟、路堤、栏杆、绿化带及收费站要注 13 意采集,收费站实测范围线,加注记表示。 (3)、街区内十字路口、人行道旁限制横穿马路的铁栏杆要采集,街道线及街道中间的 花坛要采集。 (4)、跨公路的钢架(作宣传用的)构筑物,按广告牌表示,实测架墩位置。广告牌只表示独立固定的较大型广告牌,两端投影压盖下方地物的单柱广告牌按广告牌符号表示,但表示时符号两定位点间距离统一为图上 2号中心位置为柱子位置,方向按真方向。公路道口的固定的执行岗亭要采集。 (5)、公路、简易公路、大车路和城区主要街道的中心,在实地每隔 30m 应注意采集高程注记点,主要道路交叉口、变坡处及转折处也应采集高程。 (6)、能通行火车和汽车的桥梁桥墩依比例尺采集。 (7)、道路(街道)旁、广场的路灯要表示 ,河道边、绿地上的低矮的路灯不表示。广场和立交桥等处高大的碘钨灯用照射灯符号表示,地面的装饰用照射灯可不表示。 (8)、各类码头均要表示,并区分固定码头还是浮码头,码头下面的墩柱尽量采集。 (9) 、 铁路:采集切轨中心,宽度为 。 采集高程点时测注铁轨内侧。 四、管线及附属设施 (1)、电杆、电线架、铁塔按模型准确采集其定位位置。 (2)、多条管道并行不能逐条采集时,可取舍,中间及外侧管线不能舍。 (3)、架空管线的支架按模型采集,直线部分过密时可取舍。 (4)、公用的水龙头连同基座和水池以地类 界圈出范围,内绘水龙头符号;公园内大片绿化地用于喷水的大型水龙头要注意采集,一般的水龙头不表示。 (5)、路边的变电箱和路边电信用的通讯箱用实线圈出范围,由外业定性。 (6)、等级公路、城市主要街区水泥面上的内业能测出的各类检修井、污水篦子、消防栓应表示,其余影像上被遮盖的可不表示。 各类检修井采集时统一按图式 “不明用途”地下检修井表示。 五、水系及附属设施 (1)、 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涯线以摄影时水位为准采集。沟渠、池塘的 边线以上坎沿为准, 池塘坎下一律不要采集等高线。 (2)、沟渠宽度在实地 大于 1m 的用双线依比例表示,小于 1m 的用单线表示。 (3)、水渠测注渠顶和渠坡脚的高程;堤坝测注顶部和坡脚高程;时令河测注河床高程;泉测注出水口高程;水井要表示,居民地外围的水井应测注井台高程,居民地内部的水井只表示符号即可;河流、湖泊、水库应适当测注岸边高程。 14 (4)、合理采集水闸、滚水坝、拦水坝、防洪堤、防洪墙、输水槽、倒虹吸等水利设施。 (5)、海边的干出滩按图式 的干出滩配合等高线表示。 (6)、超出本次测区范围的海边滩涂能采集的要尽量采集。 六、地貌 (1)、按照 等高距采集 等高线,建成区不需要采集等高线,以一定密度的高程点表示地表的起伏,高程注记点的密度一般一个 100网为 515 个,读至 首选独立地物、地形、地物特征点;当等高线的坡向不能判别时,应加绘示坡线。高程点的采集要均匀,不允许出现较大范围没有高程点地方。 示坡线:一般画在最高和最底的等高线上,在最高等高线上画在外面,在最底等高线上画在里面。比高:表示坎与坎最低曲线之间的高度 T:选比高,大小为 2)、应采集菜地、水稻田、旱地之间的田埂,无田埂的用地类界绘出范围。 (3)、合理采 集陡坎、斜坡、陡崖、滑坡等要素,要合理测注高程点; 2m 以上的坎要测注坎上、坎下高程,斜坡、陡崖、滑坡必须测出其下限位置。 (4)、各类防洪堤、防洪墙应表示完整、合理。注意区分坎与墙的共线关系。 (5)、在测区植被茂盛处,不能切准地表时,采集等高线应考虑树高改正。 (6)、采石场、乱掘地绘边界坎或斜坡,断在边界上的等高线要注意其两端的走向,顶部要适当测注高程。 (7)、每个地块应最少采集一个高程点,大的地块应适当增加高程点的采集,并适当采集部分田埂高程。 (8)、垄要注意采集顶上高程。 打高程点: 先要设置网格 ,在矢量下,视图 /网格设置(会弹出对话框) 间距: 50 网格:开每一个网格打 8 12 个点,要成品字型打点山脊、山谷、沟顶、沟底、桥面、路面中心、路的交叉口等地形变幻初必须打点,这些地方打的点可不参加品字型排列,但占点数(注意路面打点的平滑过渡) 七、植被 (1)、郊区居民地房前屋后的花坛、水泥地等按模型适当采集。 (2)、散树应适当采集,公路、街道、河渠边的行树注意采集。 (3)、郊区居民地在每家门前一般都有一块院落,无围墙时要用地类界采集出范围。 (4)、根据地表的颜色不同注意采集地类界,地类界与地面 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如道路、陡坎等)重合,或接近平行且间隔小于图上 2,地类界省略不绘,当与境界、管线符号重合时,地类界符号移位 集。 (5)、根据模型采集街道内的绿化带,厂矿、机关、学校内的花坛和草坪。 15 接边 : 一般接右、下边。注意线的咬合。特别是斜坡,导入接边后要用咬合工具重新绘 出图: 数据经质检员检查后输出两种数据不带符号即编辑数据供内业编辑使用 不带符号即喷图数据供外业调绘使用 八、外业调绘及补测 外业调绘本着内业定位,外业定性的原则,逐一核对和确定图上应表示的要素有无错误或遗漏 ,错误的进行改正,遗漏的补调测于图上。 外业现场调绘河流流向、名称,并标注于图上。按照 1: 500 1: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7929规定,在居民地调绘时,只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层数进行了调绘,房屋不进行房 檐改正。但是为了保证成果质量,对于较大的房檐(房檐大于 时)均进行了调注。对于居民地内较小的简易房、棚房及临时工棚、售货亭、活动房进行了合理的舍去。对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属房屋进行了分隔表示。 在铁路调绘中,对铁路线路名称及类型(一般铁路和电气化铁路)进 行了调绘。同时对火车站及其站内附属设施进行了调绘。对公路名称、编号、技术等级、铺装材料进行了调绘。 对测区内的各种管道、电力线和通讯线进行了调绘,并实地调绘其走向,用实线进行连接表示。当同一杆上有多种线路时,只表示主要的,如通讯线与低压电力线同杆时,只表示电力线。对于临时性的线路进行了舍去。变压器、电缆交接箱、通信交接箱按照实际位置进行了调绘。各电线、通讯线入地口调绘时紧靠杆位垂直于南图廓线调绘表示。对主要道路上的检修井进行了调绘。 外业对陡坎和斜坡的性质进行了调绘,并对陡崖的土质性质进行 16 了调绘。对永久性的 土堆进行了调绘。在植被调绘中,认真区分了旱地、水田、果园、经济作物地、林地及草地等。不同植被间用分界线(如坎、路、内业采集的地类界等)进行区分,当没有实际分界线时,调绘根据实地相关地物在不同植被之间加绘地类界进行了区分。果园调绘了所栽果树的种类,林地调绘了树木品种及树高。 对测区内的地理名称进行了认真调绘。居民地名称、山名、河名均以当前当地群众称呼为准。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名称均以挂牌为准,调绘其全称。桥梁有名称的也进行了调绘。 对于内业无法测绘的死角(漏洞、遮盖、阴影、遗漏等)或定位不准的地物、 地貌;细小的影像地物;航飞结束至调绘时之间新增加的地物、地貌均进行了补调、补测。外业补测主要采用的方法:零星的地物地貌或补测面积不大,且参照物较多的情况下,外业采用距离交会法、截距法等图解方法在实地进行补测。即以钢尺量测待补测地物与参照地物的距离,对补测地物进行定位,其间距不大于一个尺长(尺长为 30 米);为保证补测地物的精度,补测地物与周围相关地物间距的最大较差不应大于 。对于成片的新增地物地貌或补测面积较大且参照物不多的情况下,采用 术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补测。根据要求,外业对南环铁路 设计线路与原有铁路、铺装道路、桥梁、工业管线等 22 处重要地物要素交叉部位及其周边 100 米范围内的高程注记点进行了实地采集。 十、 内业编辑 内业编辑成图采用南方 图软件。编辑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外业调绘成果对立体采集数据进行修改处理。 根据调绘地图对地形图的房屋逐个进行归层,并进行属性注记(层数及结构)。屋居民地内不勾绘等高线,等高线绘至居民地边缘。正确注记居民地的名称。 b. 独立地物 坟地:位于耕地内,陡坎下的零散坟头,逐个表示。集中的坟地实地标出范围,内部配以散坟符号表示。 17 c. 道 路及附属设施 铁路、公路上的所有桥梁、涵洞、信号灯柱、路堤、路堑、里程碑、挡土墙,均按图式符号准确表示,公路根据调绘内容注记公路等级代码,干线国道注明路线编号,并注记路面铺面材料(如水泥等)。涵洞顶部、底部标注其高程。 道路(沟、渠、河)边的行树及田间单排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