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1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2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3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4页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0(直线距离 20属 图 1通位置图)。 图 1 1 交通位置图 至 梁,南至 到 理坐标为:东经 ,北纬 区登记面积 25个拐点控制),区登记拐点坐标详见表 1 1,开采深度:由 1604 米至 630 米标高。矿区西与 与 区相望,处 于 岩 x 矿田 的 中 部,为一特大型低品位 x 矿床 ,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 矽卡岩型 表 1 1 矿区范围涉及有 3 个行政村,以 及村民组 10 处、259 户,居民 1170 余人。全镇耕地面积 6806 亩,人均耕地 ,多为山坡贫瘠耕地;矿区内露天开采用地约 1200 亩;农作物以土豆、玉米和少量豆类为主,产量极低,粮食不能自给;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已形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商业、交通、邮电、医疗、餐饮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区内及邻区分布有多个 x 矿矿井(坑)与露天采场;当地居民除 从事农业劳动外,尚有富余劳力从事工业,矿业、林业和副业等,尤以近矿区的 和 乡采矿业最盛,大部分剩余劳力从事采 铁矿、铅锌 2 矿等。 矿区内及附近无大的地表水系(体),距矿区约 15的 x 河,水量充足,可满足矿山生产用水。 据了解 建有一座 110农村电网也已改造完成,工业用电充足。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一) 矿山开采历史 的开采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但未设置任何探矿权与采矿权,由地方乡镇企业及民采企业进行无序开采(地采)。 截止 2003 年, 区井下 采出矿 石 量 累计约 1162 万 吨 ,采空区面积约 积约 426 万 地下 采空区 具有以下特点: 正规采空区大多位于矿区 X=5000 5300,Y=4200 4600 区 域(即) ,其形状多为长 50m 80m、宽 10m 20m,高 17 采空区,面积 约 29 万 采空区总面积 的 民 采 采空区总面积约 采空区的 大小不等、形状极不 规则,在 1390 至 1420中段多为巷道,在 1375 至 1330 中段采空区密集, 多层 穿叉、穿透。 地下采空区 未留任何资料,且 未经处理。 2006 年 1 月 10 日, 司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取得了 的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为 xx 目从 2006 年 5 月开始进行地质勘探与开采前准备工作, 2007年初开始建设。 2007 年 3 月, 手 区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矿区内大规模的地下采矿至此基本终止。 该报告于 2006 年 12 月 30 经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储备字 批准备案。 2007年 7 月, 得了 始了大规模的矿山建设工作。采矿许可证号为 1000000710062,开采方式 3 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 495 万吨 /年, 矿区面积 方公里,有效期限 30 年,自 2007 年 7 月 25日至 2037 年 7 月 25日。 区矿体厚大集中,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采矿规模 15000t/d,选矿规模 10000t/d。 以往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效果: 2008年 组织了一次尾矿库治理工程,矿区中部的老 矿库及矿区西北角的 矿库进行了治理,设置了溢洪道,排水沟,沉淀池,覆土种草等工程。 2010 年 7 月暴雨区间,两尾矿库排洪通畅,未出现任何问题,效果明显。 图 1溢洪道 图 1溢洪道 图 1覆土 图 1沉淀池 (二)矿山现状 该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目前尚处于基建期, 已形成 生产规模为 x 万吨 /年, 大集中,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采矿规模 d,选矿规模 10000t/d。 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为 39 年,剩余资源储量为 108吨。 由于征地搬迁等原因,矿山配套设施滞后。破碎站基本建成,但配套的运输公路道路拓宽工程 未实施;采矿工业场地及炸药库正在建设;表外矿堆场以及次品矿堆场也未启用;选厂基本建成,尾矿库建设基本完成;排土场选择在采场北侧的 ,堆置标高为 1490m,该废石场可容纳废石1690万 经调查, 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工矿企业。 矿区范围内原有的乡 后期生产中也将拆除。矿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家工矿企业。 周边已有几个大型的采矿企业, 矿区东界与 司 界与 铁矿和 矿区有 多家 小规模的井下开采 ( )和私人无序开采 , 矿山整合后地采及私人开采已停止。 矿的矿体相连,属同一个矿田,该矿山 1990年开始筹建,露天开采,汽车运输,由最初 5000t/d 发展到现在的 30000t/d。露采境界长 2350m,宽 1350m,开采标高 1114m,最大采高 产台阶高 12m,最终并段为 24m,采用牙轮钻机穿孔 电铲铲装 汽车运输台阶式采剥工艺;汽车 破碎 溜井 电机车开拓运输系统。 终境界之间最近距离为 500m, 矿区面积 方公里,矿区的标高从 1520 米至 1154米。 露天开采,汽车运输,日 出矿石 5000t。 矿原为地采,在 形势较好时,在其与 山交界处进行局部露天开采 至 1360m 水平。目前该矿山处于停产状态。 图 1天采场现状 5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一)工程概况 司(简称 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以采选冶炼为主的国有矿山企业,隶属于 司经营范围是以 目总投资为 请国内银行贷款 元,公司自筹 (二)生产规模及尚有服务年限 根据 心核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范围和业主的要求, 设计开采范围为 区横 28 线 7 线和纵 5 15 线之间的工业矿体范围。该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生产,设计规模为 15000t/d,年开采能力 49502007年 7 月开始基建生产, 床保有储量为 108t,平均地质品位 矿床开采最终境界内可采出矿量 108t,平均地质品位 境界外矿量 108t,平均地质品位 选矿 10000t/d,考虑社会选厂供矿 5000t/d。矿山基建期 ,2009年 10 月达产。生产期 38 年,减产时间 2 年,共计矿山服务年限 42年。目前还有 39年服务期, 剩余资源储量为 108吨。 矿品位为 51%,达产后年平均年产 矿 (三 ) 工程布局 由露天采场、选矿工业场地、采矿工业场地、矿石粗碎站、原矿运输系统、 35库加油站及炸药库等组成。 1、露天采场 露天采矿场布置在 区。堑沟口标高 1360m,分两期开采。前期境界占地 期境界占地 期生 产在前期境界进行采剥工作;达产后第 12 年开始进行扩帮。 15 卫星图 图 1工程布局 16 2、破碎站及外卖矿堆场 破碎站布置在露天采场南侧,和采矿工业场地相对的柳林沟沟口。破碎站标高为 1370m,受矿标高为 1382m。 外卖矿的原矿堆场布置在露天采场南侧,现有道路以西的村民组第七组和第十六组的用地上,占地 虑堆存 10d,堆存量为 19000存标高 1350m,平均堆存高度为 3m。 3、采矿工业场 采矿工业场地布置在采场西南,上东沟的沟口,靠近采场的安全地带。 4、炸药库 炸药库布置在 露天采场以北, 沟与 工程炸药库存量按 25t 硝铵炸药,导火索 120000m,导爆索 16000m,导爆管雷管 19000 只,火雷管 120000 只以及硝酸铵 500t 考虑,与四周的安全距离为 600m。能满足安全要求。 5、排土场、表外矿堆场以及次品矿堆场 排土场选择应充分利用沟谷、洼地、荒山、劣地;优先选择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原地形坡度相对平缓的沟谷;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原则。由于征地及居民搬迁问题,原定方案无法实施。现在废石场选择在采场南部的 置标高为 1490m,该废石场可容纳废石 1690 万 6、加油站 加油站布置在范家和进入采场的道路旁,靠近采矿工业场地。 7、选矿工业场地 选矿工业场地布置在,标高约 1470 1520势较为开阔。 8、行政生活区 行政生活设施布置在范家至大路村路段,在采场和选厂的中间,管理和交通均为方便。 17 9、尾矿库 尾矿库选址于选矿工业场地西南侧的 。最终堆积标高为 1475m。总坝高 255m,总库容 53410 万 效库容约为 51996 万 供 10000t/矿产率为 ,平均堆积干容重取为 t/ 年尾矿量为 务约 23年。 10、水源地 水源地:本设计考虑从 河取水,水源地设于伊河旁,铺设管道向厂区供水。在采矿工业场地和选矿工业场地以及炸药库均设高位水池,生活行政区设生活高位水池。采矿高位水池标高 1430m,选矿高位水池标高为1540m,生活高位水池标高为 1410m。 11、供电设施 供电:供电由 电所供电,采场设置一座 10电所,选矿工业场地设置 35 (四)开采方法 1、开采方法及采剥工艺 该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设计开采标高 +1498m +1165m,台阶高度一般为 15m,采用全台阶铲装工艺。采矿分 2 期进行,即前期境界和后期境界,矿山基建、前期生产在前期境界进行采剥工作。 设计采用高风压液压潜孔钻穿孔、电铲铲装、汽车运输的采剥工艺。采场采用横采横扩工艺。 首采采场自东南向西北推进,后期自西北向东南推进。作业台阶数为三四个。 2、主要技术参数 采剥台阶工作面主要结构要素:同时工作的台阶一般为 2 3 个,扩帮时台阶会增加 2 3个。 15m 台阶高度,工作台阶坡面角 75,最小工作平 18 台宽 60 m,陡帮作业时的临时非工作平台宽度 20 m,扩帮开采工作 帮坡角一般为 25 30,挖掘机工作线长度一般为 150 m。 台阶高度: 15m 安全平台宽度: 3m 终了台阶坡面角: 75 最终边坡角: 50 清扫平台宽度: 每 2 个台阶设置 1个清扫平台 运输道路宽度(双线): (单线): 输道路限制坡度 11658% 1165m 以下: 10% (五)选矿工艺 本次设计的 选矿 工艺流程和指标是根据 结合 区 集团公司下 属选矿厂多年的 x 生产实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碎磨流程:碎矿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粗碎设在露天采场附近的粗碎站,粗碎后的矿石粒度为 至选厂原矿仓,经中、细碎后,最终产品粒度为 矿采用一段闭路磨矿流程,由球磨机与旋流器组成,矿石粒度由 至 占 60%);中矿再磨为一段闭路磨矿流程,同样为球磨机与旋流器组成,矿石粒度由 至 占 90%;粗精矿再磨采用搅拌磨,也与旋流器构成闭路磨矿,将矿石细磨至8%。 x 选别流程:采用浮 选柱为主的浮选流程,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一次精扫选、一次中矿浮选。该流程除扫选作业采用机械式浮选机外,其它作业全部采用浮选柱进行选别。 精矿脱水流程:为浓密 +过滤 +干燥三段脱水流程,干燥采用旋转闪蒸干燥系统,当湿物料送入干燥段内即受到快速粉碎装置的粉碎,由于干燥机下方的高温空气同时对物料进行干燥,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其体积不断减少,在热气流的作用下,合格产品通过分级器进入除尘被收集,未达到细 19 度要求的物料在分级器的作用下,被下抛到干燥段内继续被粉碎和干燥。最终的精矿成品自动包装为统一的规格和重量。 尾矿 浓缩流程:因尾矿库离选厂的位置比较远,且高差大,所以本次设计考虑了厂前浓缩回水流程。厂前回水采用两段浓缩机串联作业,即扫选尾矿自流进第一段浓缩机,第一段浓缩机的溢流自流到第二段浓缩机再进行沉淀,第一和二段的底流合并自流到尾矿库;第二段的溢流进回水池厂内循环利用。 图 1选矿工艺流程图 (六)废弃物 矿山生产主要废弃物为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夹石,后期采坑涌水及采矿工业场地产生的少量废水等。 1、固体废弃物 本工程最终总废石量为 20024 万 外矿量为 11099 万 品矿为 计算剥离物经下沉后松散系数按 虑,则总废石量需要容积为 25030 万 外矿量需要容积为 13874 万 品矿需要容积为 3022 万 本工程废石集中堆放在采场以南约 的废石堆场内, 堆置标高为 1490 米 。 可容纳废石约 1695 万 目前堆积标高为 1470 米。 2、废水 矿山开采后期过程中有一定的矿坑积水产生,雨季情况下涌水量为4500m3/d,最大为 8880m3/d。矿山维修车间还有 63m3/d 冲洗废水产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 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坑涌水 汇集于采坑内回用于选厂 , 矿山维修车间冲洗废水 经隔油处理后 排入矿区冲沟汇入 上游 , 在 上游设置收集 20 设施,将机修车间废水及经水化粪池、地埋式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用水全部作为采场用水的补充水,扬至采场高位水池。 3、废气 剥采、破碎、运输等工序产生的粉尘及二次扬尘, 在 采场作业面及运输道路等进行洒水降尘,在破碎站设置通风除尘系统 ,并 适当地植树绿化消尘 。 21 表 1基建及生产计划进度表 进度(年) 台阶 Z( m) 基建 生产期 生产期 基建 2 年 前期境界 12 年 中期 26 年 减产期 2 年 1 2 2 4 6 8 10 12 4 8 12 16 20 24 26 1 2 1486 1470 1465 1450 1435 1420 1405 1390 1375 1360 1345 1330 1315 1300 1285 1270 1255 1240 1225 1210 1195 1180 1165 1150 1135 1120 1105 22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一、自然地理 1、河流水系 矿区地处东 与 形北高南低。东北部属 x 河流域,地形陡 峻,切割较深,支流为 x 河,注入 x 河后汇入黄河。南部属长江流域,地形较缓,支流为淆河,注入老灌河后汇入丹江、入汉水,最后汇入长江。 区内冲沟发育, 带,流经矿区南缘入 ; 区,流经矿区中部至沟口入上东沟,是一间歇性水流;沟谷多呈近东西向,山坡上植被发育,雨季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旱季流量显著变小,有时仅为涓涓细流,甚至干凅。 2、气候 矿区属季风型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严寒;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最大降水量 最小降水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 发量明显大于降雨量。七、八、九三个月为雨季,十月至来年四月为降霜期,十一月至来年二月为冰冻期, 最大冻结深度 3、土壤类型 本矿区涉及的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棕壤和褐土类型。 矿区土壤层较厚,一般为 2壤为矿粒土壤和粘土土壤,按化学性质分,酸中性土壤较多。 棕壤:分布于海拔 1000 2200中低山林区的主要土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 有机质含量高, 弱酸性。分棕壤和始成棕壤两个亚类,是县境内主要的生态林水源涵养区。 23 褐土:分布于海拔 450 1000m 的低山、丘陵沟川地带,该地带一般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区内耕地也以山沟谷地、缓坡地以及河流阶地为主,人均耕地不足 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 4、植被 山区林地生态系统, 矿区主要林、灌木品种有梧桐、臭椿、桑树、刺槐、侧柏、落叶松、大叶黄杨、石栎、冬青等。局部分布有飞播林,主要为油松。植被覆盖率为 40%。 区内由于已开采多年,人类活动频繁,部分植被已受到一定破坏,对野生动 物干扰也较多,已无大型动物,小型动物也很少见,主要为适应农田及灌草丛生活的种类,属于广布性物种。 5、地震烈度 区内地震活动不强烈,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办关于发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2002)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 2002)使用规定的通知,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据历史记载,本区及 邻 区有感地震11 次,其中具破坏性的有 3 次 ; 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计特征周期为 区域 上未发现全新活动性断裂, 地壳 处于相对 稳定 期 。 在矿山建设时,要充分搜集相关资料,重要工程建设要考虑防震措施,确保矿 山生产安全。 二、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 与 之间的 x 河与 x 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以南, 属中山区,总体地势是东高西低,区内地形最低标高在 南西小河边,高程为 高标高为 ,高程 大相对高差 般标高 1400 1500m。 该分水岭东北部属黄河流域,地形陡峻,切割较深,南部属长江流域,地形较缓。 24 三、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一 )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系上 层自老至新分为 、 、 及煤窑沟组,均呈整合接触。主要岩性 有千枚岩、角岩、片岩、石英岩、矽卡岩及不纯大理岩等。其中, ( 段黑云母长英角岩、阳起石透辉石长英角岩及 ( 段透辉石斜长 石 角岩、矽卡岩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 x (二)地质 构造 矿区褶皱断裂均较发育 ,中部和北部褶皱开阔,南部断裂发育。 1、褶皱 南西倾伏,轴向 280左右,区内延长达 2000 余米,核部宽 400m 600m,两翼形态不完全对称。北翼褶皱紧密并向南西倒转及产生冲断层( 南翼因受长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及斑状花岗岩体侵入的挤压作用,使地层向北东发生倒 转。北翼岩层倾向 0 40,倾角 3080;南翼地表倾向 180 240,倾角 30 70 ,深部地层向北东发生倒转,倾伏端倾向 280 320,倾伏角 30 70;核部产状平缓,倾角 5 10,并有次级褶皱发生。其南翼和两倾伏端是 体主要赋存部位。次级褶皱由南向北为王家东沟向斜、垃子口北家尖背斜。 斜,轴向北西,北翼为 下段地层,核部为 中段地层,两翼地层为 地层组成。因断层影响,地层出 露不完整,该向斜东延至 东,逐渐变为一单斜构造,组成地层为 向斜是 区 x 矿体的赋存部位。 2、断层 区内断裂分为北西西 北西向、 北北东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等四组 25 断裂。 北西西 北西向 断裂主要有 裂( 6 断层倾向南西,倾角 50左右,区内长度大于 迹呈一构造破碎带。 层倾向南西,倾角 60 70,长 角 60 70,区内长 区的北部边界。断层均具压张压扭多期活动特征。 北北东向 断裂 带和 裂带。 角60 70,长 括 裂带倾向北西,倾角47 70 , 长 括 北东向 断裂规模较大的有 断层。 近南北向 断裂包括 断层,该组断裂规模较小,矿区内不发育。 图 2 3、 岩浆岩 区内 出露的岩浆岩以 变辉长岩 类 和斑状二长花岗岩 斑状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主,另有少数细粒(斑状)花岗岩脉和变质火山岩 。 变辉长岩 类包 括 变辉长岩 和 变辉长 辉绿 岩 。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和南部边缘,侵入于 面上呈不规则带状及脉状,沿北西西向断裂及层间侵入,与构造线方向一致。 变辉长岩 中富含磁黄铁矿,局部可构成矿体。 26 斑状二长花岗岩 斑状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出露于矿区东南部的 带,位于 状背斜的南东翼,侵入于 中段地层。地表呈近似菱形的不规则椭圆状,长轴 450m,短轴 300m。剖面上岩体产状不对称,南东、北东接触面倾斜陡,倾角 50 80;北西、南西接触面倾斜缓,倾角 2040,空间形态呈一向北西侧伏,脊 线起伏不平的复杂小岩株。岩体富钾和属于钙碱性岩石,对 化有利, 属成矿母岩。 四、水文地质条件 (一) 概况 矿区位于地表分水岭脊部两侧斜坡地带,为一四周高、中间低的小型山间洼地,属侵蚀构造中山地形。地形坡度 20 30。基岩裸露,沟谷发育,地形条件有利于降雨径流的排泄。 床 为侵蚀性河 床 ,是区内唯一河流,在狭长的径流区域内,纳入沿岸细小支流后,在临近 段出现河流堆积物,因此,确定此处为当地侵蚀基准面,经 量其高程为1160m。 地表水系主要为 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其中采矿区及选厂所在地的 x 河、 x 河属长江水系,为 x 河源头段。尾矿库所在地 河属黄河水系。矿区所在地东南的 河水系的分水岭。 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 x 河源头, 流经矿区中部 至下游 x 河 ,为间歇性水流。雨季 最大 洪 水 流量 s; 经矿区南缘 汇 入 最大流量 s,最小流量 s,对矿床充水无影响。区内地表水流量受降雨量控制,枯季受孔隙、裂隙水补给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含水层与隔水层 矿区矿床内主要以松散基岩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为主要含水层;岩溶裂隙水分布较 少,只在矿区范围东南角局部分布。见水文地质平面图及剖 27 面图。 ( 1)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分布在 等主要沟谷内,最大厚度 位埋深 孔隙潜水,l/sm ,含 (涌) 水量不大 ,且含水层水位受大气降水控制 。 ( 2) 基岩风化带裂隙水:风化带深度随地形起伏,最大风化深度 40m,浅井单位涌水量 l/sm ,水位、水量均呈季节性变化 特征 ,含 (涌) 水量 有限 。 ( 3)基岩裂隙水 石英岩、长英角岩:出露于地表分水岭附近,局部 岩石破碎。 英角岩为主,含水 特征 反映不明显,其他岩石不含水。 黑云母长英角岩:包括其他角岩类岩石都是矿区的主要含矿岩石,广泛出露于矿区,岩石裂隙不发育, 位高程 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l/sm ,说明岩石含水量小。 ( 4)岩溶裂隙水 大理岩、矽卡岩弱含水层 ,岩溶极不发育,仅在局部见零星溶孔分布。该层属矿水共容体,与矿坑涌水关系密切。大理岩水位高程 孔单位涌水量 m s m,在构造断裂带内钻孔单位涌水量 m;矽卡岩水位高程 孔单位涌水量 m s m,在构造断裂带内钻孔单位涌水量 m m。属弱含水层。 ( 5)隔水层 辉长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等岩浆岩及裂隙不发育的变质岩,为矿区隔水层。 28 辉长岩出露于矿区西南部,呈北北西向条带展布,位于上房沟、骆驼山、 区之间,呈盆状产出。主要沿区域性构造裂隙带侵入,岩石致密坚硬,裂隙极不发育。 29 图 2 水文地质剖面图 30 斑状二长花岗岩零星出露在 ,呈岩株或岩筒产出,是矿田内的成矿母岩。岩石致密坚硬,裂隙极不发育。 2、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 大气降水渗入是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深部基岩构造裂隙水接受降水的远程补给。虽然区内构造比较发育,但因构造多呈压性或压扭性,其破碎带宽度有限、透水性差,阻碍了降水的 垂直和侧向 渗 入 补给。另外,由于该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降水在入渗补给过程中,大部分通过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返回大气层,也造成了补给量减少,所以该区岩石 补给水源有限,其 富水性弱。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基岩风化带及石英岩、长英角岩断裂破碎 带 中。上部以孔隙 布于沟谷和斜坡地带,自然状态下沿基岩 风化裂隙带或基岩 接触面向沟谷方向运移,以泉水形式排出地表;深部以微裂隙、破碎带含水为主,沿断裂构造呈带状、网络状分布,自然状态下沿断裂构造裂隙或破碎带由北向南运移,遇辉长岩带受阻后,则沿辉长岩北部接触带裂隙转向西南运移,流出矿区。 辉长岩是隔水地质体,但其接触 面的 裂隙带又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矿区 地处 地表分水岭地带,无大的地表水体,由于 破碎带补给 路线长 、 补给 来源有限 、 补给 水量不足, 地下水 以贮存形式为主 。 综上所述: 区内 地下水 资源 有限、 补给量小,岩石 和构造破碎带的导水性和 富水性弱 ,区内未发现导水断裂。 周边露天采矿场、采矿井巷坑道在采 掘 过程中 至 目前均未发生过突水事件,井巷坑道涌水量也不大,说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 涌水量预测 由于地下水对矿床开采无大的影响, 大气降水为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因而采用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 Q AF 。 31 式中: Q:采场降雨 径 流量( t/d) ; F:相应于采场的汇水面积( ; A:日最大降水量( m/d) ,设计 日最大暴雨量为 150 : 径 流系数 ,选用经验值为 预测的终了境界截水沟内正常涌水量: 4500m3/d,最大涌水量:8880m3/d。 五、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地层以结晶变质岩类、岩浆岩类为主,岩性复杂,无软弱夹层。地质构造发育,裂隙张开度小,多被后期充填,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因此,断裂构造、裂隙组合结构面是影响岩石稳定的主要因素。矿区主要构造为 压扭断裂,地表岩石风化作用一般,岩体稳定性较好。 根据岩(土)石成因、岩性、结构特征、结构面发育程度和分布特点,以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对未 来矿山开采的影响程度等,把矿区岩石可划分为如下工程地质岩组 (具体岩性地质特征详见矿区地质部分) 。 1、 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 1) 第四系坡残积 该岩组由风化、坡积、崩塌、河流冲洪积作用形成,主要沿坡脚、沟谷呈线形分布,分布厚度不均,随地形而变,厚度一般在 5 10m 之间,最大厚度为 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块石、卵(砾)石等 , 是区内的主要耕植土层 。因其 结构疏松,孔隙度大,结构强度低,富含腐殖质 , 是区内次要工程岩组 。 由于处于矿区相对平坦处,矿山开采时不 会形成边坡,所以该岩组对矿山建设没 有影响。 ( 2) 构造破碎带岩组 该岩组由构造应力对地层的破坏作用形成,并受其控制。区内大地构造多呈多期活动特性,以 向为主导, 切割 ,平面形 32 态多为舒缓曲线形状,构造破碎带宽度大小各异,较大破碎带宽一般为2宽 30m,最窄 1m。力学性质多呈压性 压扭性的多期应力活动特征。 破碎带内形成有挤压片理、透镜体、断层泥、断层角砾岩或牵引褶皱,断裂面压曲磨光镜面和擦痕明显,并不同程度的有变细晶正长岩脉或花岗岩脉、石英脉充填。带内容纳物结构较疏松,工程强度低,遇水后易于泥化,对工程 建设不利,是次要工程岩组 。 ( 3) 变质岩类岩组 该岩组由变质作用形成,矿区内变质岩种类繁多,是主要工程岩组。总体可归纳以下 三 种类型,即: a、 长英角岩(石英岩)类:如长英角岩和黑云母长英角岩等。 b、 透辉石斜长角岩类:如透辉石斜长角岩、斜长石透辉角岩、透辉石长英角岩等。 c、 矽卡岩类:如透辉石石榴子矽卡岩、石榴子钙铁辉石矽卡岩等。 该岩组风化程度弱,风化深度小于 40m,风化线与地形线、构造线一致,风化岩石未脱离母岩形成岩块,无软弱夹层,岩石含水量小、透水性差。虽然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但岩 石的整体强度、硬度较高,以局部构造裂隙为主,裂隙张开度小、延伸不长,近地表的风化裂隙面平直较光滑,多有铁质氧化薄膜,深部多被充填形成裂隙细脉。 ( 4) 岩浆岩类岩组 该岩组由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矿区出露的岩浆岩类岩组以变辉长岩类及斑状二长花岗岩、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主,另有少数细粒(斑状)花岗岩脉及部分变质火山岩。是区内主要工程岩组。 a、 变辉长岩类:包括变辉长岩和变辉长辉绿岩。沿 不规则的带状及脉状,与构造线方向一致。接触面产状多倾向北, 33 倾角 35。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极不发 育。 b、花岗岩类 :岩体为由斑状二长花岗岩 表及浅部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深部为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岩石致密坚硬,裂隙不发育。 2、 主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为了较好地掌握矿区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为露天边坡设计提供初步地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先后在详查和勘探期间,对矿区主要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室内外试验。详查阶段测试了干燥状态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勘探阶段测试了饱和状态和自然环境下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成果见表 555 表 2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 表 从室内力学试验指标可以看出:各类岩石的平均抗压强度最小值,除大理岩较小( ,其它均大于 100和平均抗压强度最小值均大于 60 明矿区岩石属坚硬类。 野外现场的点荷载试验力学指标 4 表明岩矿石强度属较高。从岩石力学指标可以看出,各类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均不小于65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不小于 125化系数均不小于 行裂隙施压的点荷载强度最小值为 直裂隙施压的点荷载强度值 明区内各类主要岩石强度属中等 体质量评价见下表 5 表 2 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 表 2 岩石点荷载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 2 岩体质量评价表 34 岩性名称 平 均 %) M 岩石强 度评价 岩体完 整 性 岩体质 量级别 黑云母长英角岩 57 65 硬 中等 中等 透辉石斜长角岩 65 112 硬 中等 中等 矽卡岩 60 硬 中等 中等 花岗闪长岩 72 硬 中等 中等 长英角岩 38 硬 差 中等 透辉石长英角岩 47 硬 差 中等 石英岩 43 硬 差 中等 注: *为点荷载试验强度中值 六、矿体(层)地质特征 过本次地质勘探,矿区共圈定各类矿体22个。其中工业 个;低品位 体 5个; 个;单钨工业矿体 1 个;单钨低品位矿体 10个;在工业 体矽卡岩型矿石中伴有白钨矿 ,构成 型矿石,在各类型矿石的工业矿体中,由组合分析及选矿试验得知,伴生有硫和铼等。现将主要矿体叙述如下: 1、工业 体 000t 的矿体有四个,即 中以 体规模最大,占矿区总储量的 93%。 布于 外接触带为主。矿体呈北西向展布,横贯全区,长 2600m,南北宽 1000m 1400m,中,工业矿体长 2400m,南北宽 1000m 1179m,体厚度 均厚 度变化系数 187%,为不稳定型。矿体呈似层状,向四周分枝尖灭,总体走向 318 ,倾向南西,倾角平缓,一般 15 26 ,平均倾角 20 ,矿体赋存标高 891m 1462m,平均标高 1190m。 根据控制矿体的 4541个样品统计, ,算术平均品位 ,品位变化系数 112 ,属变化较均匀类型。组成矿体的矿石类型为:长英角岩型占 66 ,平均品位 ;透斜角岩型占 6 ,平均品位 ;矽卡岩型占 11 ,平均品位 ;花岗岩型占 17 ,平均品位 ;矿体中心部位 ( 16横线 9横线 和 35 1040m 1395m 标高之间 ) 矿化强度较大,矿体厚度大 ,品位较高, 向四周矿化减弱。矿体内部结构较简单,局部地段见厚度不大 的 表外矿及夹石。区内规模较大的 出 特征见表 2 表 2 主要 2、钨矿体 区内具一定规模的工业钨矿体仅有一个,即 体位于矿区北部偏西, 8 12 横线间, 8 横线以东与 体相连。矿体宽 716m,由北东向南西变薄尖灭,矿体呈似层状,倾向北东,倾角 25。钨 平均品位为 变化系数为 (三)矿体空间分布规律 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矿区的褶皱、断裂、岩性、围岩、热液蚀变强度有关,矿体受南庄口 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向北西侧伏产状由陡变缓的内外接触带控制。 1、 主要分布于内外接触带,以外接触带为主,矿体为厚度较大(最大厚度 似层状, 体东界位于 17 21 横线间,西界尖灭于 28横线西,南界位于 V 纵线以南及 V V纵线间,北界至 线与 体相连,( 8横线西延至 本以 矿体位于 632 1525矿段(矿体较完整部位)分布于 V V纵线间的 4 16 横线范围内,其高程位于 1100 1300m 标高之间,主矿体的边部分枝尖灭明显,矿体内部结构相应也较复杂,凡分枝尖灭明显和内部结构较复杂地段,多位于工业矿体的边部,即矿化减弱部位。也即低品位矿体的赋存部位,低品位矿同样以分枝尖灭形式尖灭于围岩中。 36 图 2 8号勘探线矿体剖面图 37 图 2 1310 水平矿体分布图 总之,低品位矿体主要分布于矿区的西北及北部,南部和东南部,矿区中间部位(工业矿体较完整地段)仅 有个别小低品位矿体存在。 氧化矿体在矿区内无例外的分布于潜水面以上,工业低品位矿体的顶部,且基本与地形线一致,其分布高程据统计均位于 1263 1567m 标高间,平均为 1414m 标高以上。 体走向主要沿 在 4 16横线之间的断裂破碎带矿化强度显著大于边部。 2、钨矿体 钨矿体严格受到地层岩性控制,主要赋存于 上段矽卡岩及透辉石斜长石角岩中,钨矿体多分布于 体的下部及边部,矿体呈似层状(零星小矿体呈透镜状),矿区主要钨矿体均是 矿体的南西延伸部 分。 矿区内钨矿体的矿化强度不及 区,其原因有二:一是矿区内 是矽卡岩化程度普遍较 然还有矿液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据储量估算结果得知:钨矿体内尚伴生有 矿体内伴生 ,平均品位 3、 之间的矿化关系 由于钨矿体严格受到地层岩性的控制,故 的矿化强度由于赋存部位岩性不同也有差异,在矽卡岩中矿化强度大,而在透辉石斜长石角岩中矿化强度显著减弱, 钨两者的矿化强度多数大致呈正相关系 。 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该矿区直接涉 及的村民共有 275 户、 1129 人,另有 129 户、 488 人将受到工程的间接影响,该区居民部分以农业为主,部分为周围矿山企业的职工。 陆续搬迁。采矿境界影响范围内的耕地已征用。 38 经初步调查, 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工矿企业。 矿区范围内原有的乡选厂已停产多年,在后期生产中也将拆除。矿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家工矿企业。 周边已有几个大型的采矿企业, 矿区东界与 公司 天界与 矿区有 多家 小规模的井下开 采 (限公司、 和私人无序开采 , 矿山整合后地采及私人开采已停止。 矿的矿体相连,属同一个矿田,该矿山 1990年开始筹建,露天开采,汽车运输,由最初 5000t/d 发展到现在的 30000t/d。露采境界长 2350m,宽 1350m,开采标高 1114m,最大采高 产台阶高 12m,最终并段为 24m,采用牙轮钻机穿孔 电铲铲装 汽车运输台阶式采剥工艺;汽车 破碎 溜井 电机车开拓运输系统。 位于本次设计的 西部,最终境界之间距离最近 处只 500m,矿区面积 方公里,矿区的标高从 1520 米至 1154 米。 露天开采,汽车运输,日出矿石 5000t。 铁矿原为地采,在 形势较好时,在其与 山交界处进行局部露天开采 至 1360m 水平。目前该矿山处于停产状态。 39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级别 (一 ) 评估范围 至 区登记面积 25 个拐点控制),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有关规定,通过调查、分析矿山开采的影响范围 ,确定了本次方案编制区范围。 矿区东界与 公司 天 以东边以采矿权边界为界;矿区西界与 矿和 相邻,但 把该露天采矿区域也归入评估范围;矿区西南边界距离 1 号破碎站较近,故将破碎站也归入评估范围;矿区南北界附近未见其他工矿企业活动,也以矿权边界为界;矿区南边 排土场距采场 在矿权范围内,但考虑到其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故单独作为一个区域评估。据此圈定本次方案编制区范围为 估区范围拐点 坐标见下表。 表 3 方案编制评估范围矿区拐点坐标 表 3 方案编制评估范围 排土场拐点坐标 (二) 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按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