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论述类诗歌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_第1页
语用论述类诗歌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_第2页
语用论述类诗歌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_第3页
语用论述类诗歌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_第4页
语用论述类诗歌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用论述类诗歌含解析(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专题组合练01语用+论述类+诗歌(时间:45分钟赋分:39分)一、语言运用(2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上进行全方位调整。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感到头疼。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 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A.B.C.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火车票既是乘车的凭证,也是传播的媒介,它在保证基本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面向市场适当开展一些广告业务,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自主经营行为。B.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而且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从而获得生机与活力。C.日前,美国科学家在天文物理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在太阳系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它的质量约为冥王星的4 500倍、地球质量的10倍。D.在非智能手机时代,一度涌现出耳熟能详的很多国内品牌,如熊猫、波导、夏新等;不过在智能手机时代,一个个曾经辉煌的老品牌纷纷倒下消失。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 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该大学的生物学家在长年的野外科研活动中发现,蚂蚁常常会冒着生命危险 救援同伴,不过,他们也发现,这种态度的差异可能与 蚁群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最热心的救援者通常是那些生活在松软的沙土中、习惯单独外出觅食的蚂蚁。由于,所以遇到其他蚂蚁受困,更乐于相助。与之相反,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安全、天敌较少的蚂蚁,比如以坚硬紧实土壤为栖息地的蚂蚁,因为自身不容易陷入险境,所以。但它们的冷漠也仅限于袖手旁观而已,并不会对家门口受困的外来蚂蚁进行攻击。 5.(2018全国卷)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第68题。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历来是反观古代文学史演进时一个言人人殊的话题领域。本应以叙事 见长的戏曲更因为主体性的横逸斜出而秉有了诗性文本的诸多特征,叙事的饱受挤压已成为审视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戏曲文体而言,无论是杂剧还是传奇体式,都曾在抒情传统所设置的召唤结构中徜徉内外,塑造并且被塑造。作为杂剧的标志性文体特征之一,“一人主唱”本来为文本提供了以曲词叙事的机缘,但“主角”之于杂剧文体结构的中心地位以及杂剧所采用的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不仅使“人”始终成为作品构思的起点和全部,也将充分展示个体的生命际遇、表达心灵的敏感思考固化为题中应有之义。作者往往忍不住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借助叙事主人公与自我的同构进行率性表达,“抒情”的凸显常常猝不及防。发展到后来,“我”甚至不再作为隐含的主人公,不再以“自喻”的方式表达自我,而是直接登场,自为主人公,以“写心”的演绎方式直接中断叙事,旨在抒情。此际,杂剧短小灵便的文本体制不但带来了创作主体抒情写心的自在与随性,又借助“俗”的审美规定性给定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宣泄私人情感、挣脱雅俗羁绊的空间。抒情对叙事的干预不仅伴随了杂剧的文体独立,又“一路相随”,演变为南杂剧主角制下的人皆可唱的表征之一,轮唱、对唱、合唱等的介入形成了“代人立言”的多个声部,不仅没有形成对杂剧文体的结构性影响,反而以“复调”的形态助力抒情丰富性的生成。传奇戏曲因为篇幅长、规制大、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成为明清时期与小说地位相当的叙事文体。初看起来,叙事于其文本结构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似非杂剧体一样可以轻易为抒情所左右,然其代人立言的角色传统、诗词化的剧曲演述、宫调叙事的结构模式等,作为这一文体的先天和元文体特征,仍然不可避免地为抒情提供了大量空间。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的历史境遇中,其先天秉有的抒情元素为文人准确捕捉并巧妙展开,并逐渐演变为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文体显在特征。在求“奇”、求“趣”、求“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情节之规定、关目之要求,忽略人物形象塑造的行为、言语描摹,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等。清代中期后,抒情之凸起与叙事之孱弱已然演变为戏曲叙事的一种特殊形态,古典戏曲文体日益衰落的现实自然也不可避免。(摘编自杜桂萍古典戏曲的“叙事”与“抒情”)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人主唱”是杂剧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但在南杂剧中这一特点的限制已经被突破。B.杂剧“代人立言”的演述方式直接导致作者创作时以自喻和直接登场的方式表达自我。C.传奇戏曲代人立言的传统、诗词化的剧曲演述和宫调叙事的模式等元文体特征使抒情更容易。D.戏曲作为世俗文化代表因而被文人喜爱,文人的改造改变了其本体意义的文体特征。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从古代文学史演进中叙事的理解多样性出发,引入叙事在古典戏曲小说中饱受挤压的基本观点。B.第段主要从文体特征、创作心理、文本体制等方面分析了杂剧发展中抒情影响逐渐深入的具体过程。C.第段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古典戏曲抒情与叙事关系的 变化与中国戏曲衰落之间的必然关联。D.全文主要以杂剧、南杂剧、传奇戏曲等几个古典戏曲种类为例,表现对古典戏曲演述方式演变的认识。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 有戏 曲主体性的横逸斜出而秉有的诗性文本特征,也许戏曲的叙事见长的特点就不会发生改变。B.从戏曲这一注重叙事的文体中抒情的入侵事实来看,中国的其他叙事文学创作中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现象。C.相较于杂剧和南杂剧而言,传奇戏曲的篇幅大、规制长、线索纷纭且故事情节复杂使其抒情性较弱。D.文人在古典戏曲创作中不顾情节、关目、人物塑造的基本要求,根源于他们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三、古代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910题。醉落魄 王千秋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余馥。遗珠满地无人掬。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注烂斑:即斑斓。玉:喻月色。9.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从听觉落笔。冬日的清晨,词人听外边传来鸥鸟阵阵扑翅之声,寒风蓦地吹过,幽屋中顿时回荡着萧萧的余响。B.“怪得”有埋怨意,把鸡啼与天亮联系起来,埋怨雄鸡啼得太快,导致天过早地亮了,可以想见词人一夜辗转难眠。C.歌楼中通宵达旦的宴乐,那些唇红肤白、吐气若兰的歌女们翻唱着新曲,她们头上的珠翠洒满一地,也没有人去捧起,可见宴乐的豪奢。D.宴罢归去的行人的红靴与街上皎洁的月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与上片的“烂斑”“松绿”恰成照应,有静有动,色彩有淡有浓,各有情趣。10.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6分) 专题组合练01语用+论述类+诗歌1.C解析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此处应用“挖空心思”或“处心积虑”。鱼 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能用来形容“素质”。此处可用“参差不齐”。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或反对的。句中误用为单方面背离。2.C解析 A项,偷换主语,不合逻辑。“它”是 指火车票,而开展广告业务只能是人或单位机构。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而且”改为“所以”。D项,语序不当,“很多”移至“耳熟能详”前。3.A解析 A项“舍下”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候教”,敬候指教。请柬上常用的套语。4.参考答案 不同的蚁群对救援的态度各不相同它们自身的遇险概率较高对待救援态度冷漠解析 第一空后文的“这种态度的差异”表明处应填内容为“态度的差异”,根据语境,前后文又都是谈“救援”,故处应填“救援态度各不相同”方面的内容;处内容与后文“与之相反,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安全、天敌较少的蚂蚁”形成对照,故应填“不安全、遇敌多”方面的内容;处可由后文“它们的冷漠”推知。5.参考答案 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 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 ”,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6.A解析 B项,曲解文意,“直接导致”不正确,原句在第段,是“作者往往忍不住”,因而两者之间不是必然导致的关系;C项,张冠李戴,“元文体特征使抒情更容易”不恰当,原文为“仍然不可避免地为抒情提供了大量空间”;D项,强加因果,“戏曲作为世俗文化代表因而被文人喜爱”,对照原文“在戏曲文体渐为文人青睐而又难入正统雅文化法眼的历史境遇中”,两者之间不具备因果关系。7.C解析 C项,“与中国戏曲 衰落之间的必然关联”理解错误,原文表述为“古典戏曲文体日益衰落”,中国戏曲和古典戏曲文体不是同一个概念。8.D解析 D项,因 果关系说法不当。文人在求“奇”、求“趣”、求“真”的艺术言说中,不顾古典戏曲的基本要求而“有意使用以抒情介入叙事的行文策略”,这只是方式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