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的善与正当_第1页
罗斯的善与正当_第2页
罗斯的善与正当_第3页
罗斯的善与正当_第4页
罗斯的善与正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罗斯的善与正当 罗斯的正当与善的关系理论是在 探讨康德与西季威克等人对正当与善在 不同的伦理学理论中的不同作用和地位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罗斯是直觉主义者, 认为正当与善这两个概念都具有自明的 性质,然而这两者的关系却不是自明的, 正当的不是善的,善的不是正当的。罗 斯通过对显见义务与实际义务的区分, 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康德的义务论也不 同于功利主义的善与正当的关系论。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62058.htm 关键词:罗斯;正当;善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18X(2014)02- 0039-05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钱殊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 士生。 (北京 100872) 在伦理学理论中,正当与善是两 个基本概念,什么行为正当,什么行为 善,这是伦理学理论必须阐明的基本问 题。正当的或善的行为,也就是应当履 行的行为,或值得从道德上肯定的行为。 一般认为,善的行为一定是正当的行为, 而正当的行为一定是善的行为,这两者 之间不存在什么不一致之处。然而,英 国哲学家罗斯(David Ross)的正当 与善令人信服地看到,正当的不等于 善的,善的也不等于正当的。本文从伦 理思想史的相关讨论出发,探讨罗斯对 这一问题的论述。 一、罗斯论述正当与善的背景 在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首先 提出正当与善是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并且提出相应界说的,是西季威克 (Henry Sidgwick) ,他在 伦理学方法 中指出,一种伦理学理论的性质,取决 于是以正当还是以善作为基本概念。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就是说,把这两个概念中的哪一个放在 更为根本的地位,决定了伦理学理论的 不同特性。在西季威克看来,把正当放 在最根本地位的伦理学理论是道义论的 伦理学,把善放在最根本地位的伦理学 是目的论的伦理学。 对道德行为者而言,无论是“正 当”还是“善”都具有某种理想价值,即 并非是在现实中人们能够完全做到的道 德要求。作为伦理学理论的最基本概念, 正当体现在道德理想上是命令性的 (imperative) ,善体现在道德理想上是 诱人的(attractive ) 。如我们说“ 做这事 是正当的”,这也就是一种命令式的要 求,而不论后果如何。正当这一概念表 达的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规定,一种行 为应当服从的规则或命令:“在把行为 视为正当的这一认识之中包含着一 种履行这一行为的自权威的规定。 ”从这 里可以看出,把正当放在伦理学理论的 最基础或最根本的地位,也就是把道德 规则对人的要求放在最根本的地位。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当是对行为的合理性的评价,这一合理 性根源于规则,因此,西季威克把它看 成是道义论伦理学的根本特征。 如果我们说“ 做这事是善的 ”,那 是指出这事可能产生的后果之类的东西, 从而激发我们去这样行动。西季威克说, 把善作为基本概念, “道德理想也被呈现 为诱人的而不是命令的。当我们把我们 受到道德鼓舞而做的行为,或它所体现 的品性,判断为自身即为善的 (而 不仅仅把它看作获得某种更远的善的手 段)时,我们所采取的似乎就是这种观 点”。这种追求善的行为不像正当行为 那样处在我们的能力之内,而是人们应 当欲求和努力实现的。西季威克在这里 是用功利主义的后果或效果来界定善这 一概念,即能够为行为者带来善的后果 的行为,或有一种有待行为者去努力实 现的东西,这就是善,或具有善的性质。 西季威克把它看成是目的论伦理学的根 本特征,实际上也是从功利主义的意义 上讲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虽然西季威克把正当与善这样两 个概念看成是最重要的伦理学概念,他 也指出了这两个概念哪一个更为根本, 决定了伦理学理论本身的特性,但这样 说并没有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比 如,在任何一种伦理学理论中,如果把 A 放在根本位置上,那么,还有没有 B 的位置?或者把 B 放在根本的位置上, 那么,还有没有 A 的位置?西季威克认 为,这两者之间不是一个排斥另一个, 而是一个决定另一个,即这两者是一种 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功利主义认为,能够产生最大量 的善的行为就是在道德上值得肯定的行 为,那么,功利主义就把这样一种行为 的实现或这样一种善的实现看成是正当 的。既然是正当的,也就是行为者得到 首先许可的,从而是行为者的责任或义 务。换言之,这样一种追求就是正当的。 因此,在功利主义这里,可以说是善优 先于正当,而正当服从于善,即正当的 根据在于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对道义论伦理学来说,因为道义 论把服从道德规则看成是正当的,看成 是行为的最后依据,即首先看这一行为 是否是正当的,然后才有对善恶的判断。 因此,行为的善恶性质是以行为是否服 从规则为先决条件的,即行事的正当性 决定行为的善。康德说得很清楚:“善 和恶的概念必定不是先于道德法则(从 表面上看来,前者甚至似乎必定构成后 者的基础)被决定的,而只是(一如这 里所发生的那样)后于道德法则并且通 过道德法则被决定的。不是作为对 象的善的概念决定道德法则并使之可能, 而相反是道德法则在其绝对地配享善的 名称的范围之内,首先决定善的概念。 ” 因此,西季威克提出正当与善两概念在 不同伦理学中的地位问题,一定程度上 是受了康德的启发。 我们知道,康德强调善良意志是 先天性的、自在的和善良的:“在世界 之中,一般地说,甚至在世界之外,除 了善良意志之外,不可设想一个无条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的善的东西。 ”在康德看来,善良意志的 善, “必定是最高的善,是一切其余东西 的条件,甚至是对幸福要求的条件”。 康德的这两种观点是否是内在冲突的? 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实质上并不矛 盾。因为在康德那里,体现为善良意志 的东西就是责任这一概念。康德明确地 说过,道德法则“ 先天地和直接地决定 意志并且首先按照这个意志决定对象”。 康德这里有两层意思:一,道德法则是 先天地直接决定意志的;二,这里的 “首先”指的是要按这个为道德法则所决 定的意志来决定对象,即决定采取何种 行动, “首先”强调的是动机。在康德看 来,善良意志的本质规定是为道德法则 所阐明的,道德法则是先天地直接决定 意志的。因此,康德强调善良意志的决 定性作用,则是强调道德法则在其中所 起的作用,即善良意志的善性是为道德 法则所决定的,而为道德法则所阐明的 行为正当性优先于行为本身的善性。 二、罗斯的善与正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上述思想史的讨论是罗斯的正当 与善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思想背景。在罗 斯看来,西季威克和康德,并没有直接 讨论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对善的概念的 界定问题,是开当代伦理学之先的摩尔, 他在伦理学原理中提出的“善是不 可定义的”和善是非自然的性质,是罗 斯讨论的起点。罗斯继承摩尔的观点, 认为善不仅是非自然的,而且是简单的。 所谓非自然的属性,是相对于自 然属性而言的,比如,在现代伦理学家 看来,快乐、痛苦是人的身体的自然属 性,而善与正当则是伦理学的规范概念, 它们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道德 属性。所谓简单性质,即相对于复合性 质而言。但下定义只有在具有复合性质 这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罗斯说:“似 乎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我们在寻求某 一术语的定义。并最终将其接受为正义 的。我们接受某一定为正确的,这一事 实表明该术语确实以某种方式表示一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因素的复合。然而我们有时却在怀疑该 术语是否是可分析的,而且如果可以的 话,怀疑 那正确的分析是什么,这一 事实又表明,在寻求定义之前或期间, 诸因素的这种复合物并非清晰地在我们 心中在场的。看起来似乎我们无法避免 认识到如下这点:当复合物还没有清楚 地在我们心中在场时,就可以暗中使用 指代某个特定的复合物的术语了。 对罗斯而言,当且仅当一种属性 是简单的,才是不可定义的。他认为善 是单一性质的概念,因而所有给善下定 义的相关企图都是失败的。不仅如此, 罗斯把摩尔的观点沿用到正当这一概念 上,认为正当概念本身也是不可定义的, 因为正当的概念也是简单性质的概念。 既然善与正当的概念是不可定义的,那 么,我们怎么认识到它们的性质呢?罗 斯使用了另一个概念“ 显见 ”。所谓显见, 也就是自明的,我们不用思考它的定义 是什么,直觉就可以告诉我们:“一种 正当的行动之为正当,是借助于它整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的内在本性,而不是借助于它的任何一 个部分。在其本性的某些因素方面,它 可能是显见地正当,在另一些因素方面, 它町能是显见地不当的。 ”换言之,概念 或事物的正当与否,并不因为它不可定 义我们就失去了对它的判断,相反, “正 当是某种自明行为的类型,因为自明之 物的本性并不在于对所有心智都是明显 的,无论这些心知多不开化,而是能直 接地被那些已臻成熟的心智所领会”。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心智能够显见地 领会正当或不当,即完全我们可用直觉 来把握。 三、善与正当的关系 我们看到,由于罗斯是直觉主义 者,因而我们不可给善下定义,也不可 给正当下定义。但是,这两者的关系并 非是一种自明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 关系。因此,罗斯的问题是:善的就是 正当的吗?他的整本正当与善都在 回答这一问题,通过对正当与善的关系 的讨论,既批判了功利主义的正当与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的关系论,也批判了康德的道义论的关 系论。 罗斯认为,虽然我们不能从定义 上把握善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说善的事 物,即我们通常总是从善的事物(事情) 来谈论善。因此,罗斯关于正当与善的 关系的讨论,是从行为或善的行为意义 上展开的。罗斯指出,关于正当与善这 两种属性的关系可能处于如下两种之中: “(1)它们是如此关联着,以致我们可 以先天地领会到任何最好的行为都 是正当的,任何正当的行为都是最好的, 因为可以领会到,任何等边三角形都是 等角三角形,反之亦然。(2)两 种属性可能是这样的,乃至它们是否总 是联系在一起的问题要借助于归纳性考 察来进行回答似乎两种属性之间的 关联能直接领会。 ”“先天领会”明显是一 种直觉主义的观点, “直接领会 ”是说我 们可通过归纳法直接领会,这里体现了 推理的作用。罗斯对这种通常的正当与 善的关系所导致的结果都进行了质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罗斯认为,所谓正当在行为的意 义上,也就是讲这种行为是道德上的善。 因此,关于正当与善的关系,罗斯首先 考察的就是道德上的善与止当的关系。 罗斯指出:“ 正当与 不当指的 完全是被从事的事情,而道德上善 和道德上恶完全凭它所从出的动机。 ”联系康德的道德哲学,这种出于善良 意志的动机也就是义务感。罗斯指出, 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仅仅强调动机的善 是行为正当的唯一依据。 我们前面指出,康德强调善良意 志,但背后所强调的仍然是理性的道德 法则,不过它是通过善良意志表达出来 的。罗斯不满意康德的这一动机论,他 把道德义务与义务感区分开,提出出于 义务感的行动就是出于好的动机,而仅 仅出于义务而不是义务感的行为则不是 从动机出发,只有出于义务的行动才是 正当的,这对康德伦理学无疑是一个很 大的挑战。罗斯指出,由于人们总是把 道德的善看成是出于善良动机的行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如果我们能够证明“ 出自善良动机的行 为从来不是合乎义务的,我们就应确立 起道德上的善永远不是正当的这一 点,更应确立起正当并不意味着道德 上的善这一点了” 。罗斯这样说,也 就是指出,按照康德式的义务感理论, 只要证明出于义务感的行为从来不是合 乎义务的,也就可证明从义务感而来的 行为既不是道德上正当的,也可证明正 当并不意味着道德上的善。罗斯说: “出自义务感地从事 A 行动是我的义 务,这就意味着出自从事 A 行动是 我的义务这种感觉来从事 A 行动是我 的义务。这里整个表达就与它的一部分 相矛盾了。整个句子说的是出自从事 A 行动是我的义务这种感觉来从事 A 行动是我的义务。但该句的后半部分暗 示,我所想的是,仅仅从事 A 行为就是 我的义务。这里,整个表达就与它的一 部分相矛盾了。整个句子说的是出自 从事 A 行动是我的义务这样一种感觉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从事 A 行动是我的义务。但句子的后半 部分暗示,我所想的是,仅仅从事 A 行 为就是我的义务。 ”按照罗斯的理解, 出自义务感的行动最后都演变为“我的 义务是做什么” ,而这是与义务感无关 的。 罗斯通过显见义务与实际义务的 区分,进一步否定了动机善与行为正当 的关系。他提出,正当的行为是实际义 务告诉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我们的动机 或义务感告诉我们做什么。显见的义务 就是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的义务。罗斯 认为,至少存在如下的显见义务:一, 基于我们以前行为的义务,如承诺的义 务和由于我们的错误而应有的补偿义务; 二,基于他人先前的行为的义务,感恩 的义务;三,仁慈的义务;四,自我提 高的义务;五,不伤害他人的义务。此 外,罗斯还特别提到了行事正义的义务。 所有这些显见义务都是直觉告诉我们应 当履行的义务,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具 体或特殊的实践环境条件下应当履行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行为。而且,由于多种显见义务之间存 在着冲突,因此,在特殊或具体的情景 中,就需要我们判断哪一种显见义务是 当下的实际义务,这就是罗斯所说的实 际义务或特殊义务。在罗斯看来,显见 义务是显见地正当,而特殊义务的正当 性却不是显见的,是需要当下判断才可 知的,虽然它“ 具有一种我们一无所知 的显见地正当或不当” 。康德的善良意 志首先把握到的正是这种显见的义务, 因而这都是自明的道德上的善。 但是,如果发生冲突怎么办?罗斯认为, 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哪一个义务是当 下的实际义务,就需要我们的判断。而 能够成为实际义务的,也就是必须履行 的义务,才是道德上善的,也是正当的。 我们可以说,忠与孝都是我们的义务感, 但决定我们当下行为的正当性的是我们 应当尽忠还是尽孝。因此,罗斯通过否 定动机论与道德上的善的内在联系,确 立了道德上的善是履行实际义务的行为, 认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是正当的,因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也就确立了正当与善的新的联系。在这 个意义上,罗斯并不是完全的直觉主义 者。 对于正当与善的关系,罗斯重新 考虑了功利主义后果论。功利主义的后 果论认为,正当的行为也就是能够带来 更多或更大善的行为。罗斯的质疑是, 能够带来更多善的行为就一定是正当的 吗?在罗斯看来,首先,功利主义的后 果论仅仅看到我们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 产生更多的善,而没有从道义论的意义 上考虑违背准则可能带来的问题。罗斯 假设,如果我遵守承诺,可能给 A 带来 1000 单位的善,如果违背诺言,或能给 A 带来 1001 个单位的善,那么,我这 样做是正当的吗?罗斯说:“我不这么 认为。撇开我对 A 产生我所能产生的善 这种一般义务的显见义务不谈,我对他 还有实现我向他承诺过的特殊服务的另 一种显见义务,而这一点在 1001 与 1000 单位的善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后果方 面是不能撇开不管的。 ”在这里,罗斯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义务论的准则的正当性来批评功利主义 的后果论。当然,罗斯还承认,如果能 够带来更大或更多的善,也许这种行为 就有其正当性了:“ 一种巨大的差异可 能会为我这样做辩护。 ”坚持绝对命令之 绝对性的康德,无疑会反对罗斯的这种 修正说法,因此,罗斯在这个意义上又 具有后果论的倾向。 在罗斯看来,我们不能仅仅看到 对我们行为的直接相关者的后果,还应 看到我们的行为与施行对象的多重意义, 即功利主义的后果论仅仅是一种直接后 果论,没有看到我们的行为可能与我们 施行的对象处于多重关系中,从而其行 为的后果影响是不同的。罗斯承认,我 的邻居与我可能有这样一种关系:“我 的邻居对我具有的唯一在道德上重要关 系是,成为我的行为的可能的受惠者。 ” (173)然而,罗斯认为,功利主义的 后果论仅仅看到这种施惠者与受惠者的 关系,而没有看到,在道德上同样重要 的其他关系:“ 但他们也可能与我处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立约人与受约人,债权人与债务人、妻 子与丈夫、孩子与父母、朋友与朋友、 同乡与同乡一类的关系中”罗斯从他的 义务论出发,认为这些关系鄙给了我们 相应的显见义务,这些义务都有其在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