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和谐社会_第1页
美育与和谐社会_第2页
美育与和谐社会_第3页
美育与和谐社会_第4页
美育与和谐社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美育与和谐社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构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 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美育可以培养人们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与社会,促进人 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 关系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 重要的精神作用。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62439.htm 关键词:美育;审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2)18- 0102-02 席勒在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美育” 这一概念,他认为美育是促进鉴赏力与 美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们感性与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 谐。席勒当年写美育书简是为了探 讨如何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他认为审 美的王国是最理想的社会,要把不合理 的社会制度改造成理想的社会制度,唯 一的途径是进行审美教育。他认为审美 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他说: “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 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 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1他认为, 人性的和谐必将导致社会的和谐发展, 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完整性,即理性 与感性的统一,从而恢复社会的和谐与 团结一致。虽然他夸大了审美教育对政 治文明与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从当前 的形势看,他的观点对我们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美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 的美育,是指学校美育,它是教师有计 划地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 手段,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和健康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道 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义上 的美育是指一切审美活动对人的教育作 用。它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 美育三个方面。本文主要指广义上的美 育。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与愉悦性,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情操, 塑造人们的人格。 从古到今,我国很多思想家强调 美育的和谐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 提出“礼教”与“乐教”“ 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礼教是要求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乐教是培养人们内心的和谐。我国古代 思想家荀子说:“ 乐合同,礼别异。 ”“故 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 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 相乐”(荀子 乐论 )他认为礼把人 分成三六九等,这会引起人们的对立与 紧张,而音乐则能通过情感的抒发与心 灵的交流,实现人们关系的和谐,进而 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我国 古代思想家也意识到文学的和谐作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认为诗歌可以排泄怨怒,孔子提出: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 ”管子说: “止怒莫若诗 ”。白居易 认为,诗可以“ 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 “补察时政”是指诗可以为统治者提供执 政的参考, “泄导人情 ”是指诗能把人心 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从而达到调和 阶级矛盾的效果。到了近现代,也有思 想家重视美育的社会作用。近代思想家 梁启超先生主张审美主义的人生观,在 教育上他重视“ 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 这两种教育也就是“ 美育”。教育家蔡元 培先生提出“ 美育代宗教”的治国方略, 他认为美育可以“ 陶养吾人之感情,使 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 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 和谐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理想, 当前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 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共 同努力。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 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拜金主义盛行, 自然生态恶化,精神疾病蔓延。作为文 化建设重要维度的审美教育是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美育活 动犹如一条有效的泄洪渠道,使人们的 情感得到无害的宣泄与释放,从而起到 减轻压力与平和心态的作用,有利于心 理健康。只有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谐了, 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 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对自然与他人满怀 平等友好、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用句 形象的话来说,美育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是社会的减压阀、灭火器。美育可以培 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与社会, 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 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活动能促进人的心理和 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心灵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心开始。人的和谐主 要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 和谐。美育能使人们的感性与理性、物 质与精神处于和谐自由的状态。 席勒把人性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 方面,认为人具有相反相成的感性冲动 与理性冲动,理想的完美的人性就是这 二者的和谐统一。他说:“要使感性的 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 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康德认为,在 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想象力与知解力 处于和谐状态。叔本华认为,人的烦恼 与痛苦源于永无休止的欲望,文艺和美 可以让人暂时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 宁静与和谐。我国传统美学也讲究感性 与理性的和谐与协调。如孔子主张文艺 作品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 ) 。 毛诗序里也讲到文艺要“发乎情, 止乎礼义”。我国的文艺家大多倡导文 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应是合乎礼义的平 和情感,这样文艺作品可以帮助人们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服哀怨不平之情,使失衡的心理得到调 理。如我国的古典戏曲大多是以大团圆 的形式结束,这样能缓和欣赏者过于强 烈的悲伤情感,让欣赏者获得心理平衡 和心理安慰。我国美育的首倡者蔡元培 都认为美育是完人教育,美育是通过情 感的陶冶来塑造完善的人格。美育通过 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激发,能引导人们 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 德信念,自觉地净化自己的心灵,完善 自己的品德。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 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 端正。 ”2 美育活动使人赏心悦目、心 情愉快,胸襟变得开阔,心灵也会变得 纯净,生理与心理就很快恢复平衡与和 谐。美育活动还可以拯救现代人的灵魂, 如当人们心情郁闷时,听到优美的音乐, 就会忘却烦恼,身心舒畅,有的医院用 音乐来治疗精神疾病。 二、美育活动有助于人与自然建 立和谐的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与自 然的关系有认识关系、功利关系与审美 关系,只有在审美关系中,人对自然并 不怀有功利性的需求,人与自然之间是 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我国古人提出了 “天人合一”、 “物我不分”的美育思想,这 一思想就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 念。我国古代的审美观“ 比德 ”说,就是 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与人类的美好品德 相比附,使自然人格化、情感化。在中 国古人眼里,自然界与人类一样有灵性 的,懂得人的悲欢离合。南朝画家宗炳 说:“山水质有而趣灵 ”, “山水以形媚道”。 人们对于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 木,都寄寓了款款深情,就像陆机所说: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 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人们在大自 然中可以触景生情、睹物兴怀,达到心 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和谐境界。中国人 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集中体现在中国文 学艺术中。中国的绘画尤其是山水画, 体现了艺术家与自然的圆融和谐的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我国历代文学艺术家都是自然美的爱好 者,如李白诗云:“ 相看两不厌,唯有 敬亭山”, 辛弃疾的词句“ 我见青山多 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明诗人 把自然山水当做亲密无间的朋友,可以 相知相惜、和谐共处。当人们心灵孤寂 时,大自然则是人们排遣忧思的精神家 园,优美的山水可能抚慰人们的心灵, 让人在山水中流连忘返,乐而忘忧。美 育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 人类善待自然、亲近自然,从而使人们 与自然建立起和谐自由的关系。 三、美育活动能促进人与人关系 的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 重要表现。美育可以通融群已,调节人 际关系,从而有力地促进自我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美育有利于社会共 通感的形成。席勒认为美是一切人共有 的东西, “只有审美趣味才能给社会带来 和谐”。如鲜艳的花朵、美妙的音乐能 为各民族、各阶级的人们所共赏,在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美活动中,人们可以超越时代的、民族 的与阶级的界限,实现思想感情上的沟 通与共鸣,形成社会的共通感。审美的 情感是超功利的自由的情感,是一种乐 于与他人分享的情感,它能在人们心中 引起普遍的共鸣。黑格尔说过:“审美 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 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 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 用。 ”3美育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 流与沟通。如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 设身处地体验了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 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市场经 济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使人们之间 的关系日益紧张,不断产生纷争与矛盾, 除了法律与道德约束外,美育也可以起 到一种制衡作用。当人们沉浸在美育活 动中,由于注意力的转移、情感的净化, 人变得超然了,不再计较片刻的得失和 即时的荣辱,淡化人们极端的功利心, 使人们以超然的审美态度与他人进行思 想交流与沟通,豁达地解决纷争,从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有序。我国伟大 的思想家孔子提出“ 诗可以群 ”的观点, 他认为诗可以使人们融入群体当中,交 流思想感情,促进群体的和谐与团结。 王国维说:“ 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一 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 利害,而入高深纯洁之域。 ”美育可以唤 起人们美好而善良的感情,如同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