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创新之国_第1页
携手创新之国_第2页
携手创新之国_第3页
携手创新之国_第4页
携手创新之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携手创新之国 中国与瑞典的经贸往来渊源流长, 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在北欧诸国中, 瑞典的中文译名是最为典雅的。在中国 早期记载瑞典的著作中,对于当地风土 人情的描写常常是美好的。清朝末年, 一位随中国外交官游历瑞典的中国学生 对该国男女留下颇为有趣的印象:“男 多壮士,膂力方刚;女多美人,铅华一 洗。 ” 中国论文网 /5/view-4525733.htm 而今,瑞典早就跻身世界最富国 家的行列。中国大陆开放后, “北欧模式” 曾经令很多中国人为之神往,尤其是社 会福利体系。然而,这一模式也受到了 挑战,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瑞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经济饱受创伤,欧元区债务危机导致去 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滑。不过,从大 趋势来看,仍然渐呈复苏迹象。 瑞典是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交的西方国家,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 向来比较默契和顺畅。目前中国是瑞典 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而瑞典则是中国 在北欧的最大经济合作伙伴。 爱立信、沃尔沃、萨博、ABB 伊莱克斯电器、宜家家居、利乐包、 H&M 服装这些中国消费者耳熟能 详的国际品牌均出自该国,并且都在中 国市场上攻城掠地,安营扎寨。 中国在瑞典的投资则不多。中国 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科技在斯德 哥尔摩设立了研发中心瑞典研究院, 而其竞争对手中兴通讯的研究中心也接 踵而至。几年前,华为在与爱立信的竞 逐中胜出,获得了瑞典第四代通讯网的 建构项目。 在两国企业的你来我往中,最轰 动的莫过于中国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车。沃尔沃汽车曾是瑞典沃尔沃集团旗 下的子公司,早在 1999 年就已出售给 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但沃尔沃毕竟是 发端于瑞典的国际品牌。 出身豪门的欧洲汽车品牌竟然被 中国“土得掉渣 ”的民营企业收入囊中, 这曾让一些购买了该品牌的中国车主后 悔不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沃尔沃汽车的中国总部落户在了 上海。今年 9 月,位于成都的生产工厂 正式投产。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沃尔沃汽车虽亏损了 8700 万美元,但 在中国地区的销售却猛增了三分之二。 看来这一收购确实有助其开拓中国市场, 消费者还是认这个品牌。 作为中国本土企业,收购并非仅 仅为了眼前的市场,从长远来看,更应 该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品牌建设能力。 瑞典是发明家诺贝尔的故乡,他 一生拥有 355 项发明专利,但真正让他 的名字不朽的则是诺贝尔奖。安全火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活动扳手、饮料盒、心脏起搏器、炸药、 蓝牙均是“ 创新之国”瑞典的发明。 这个北欧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仅约 45 万平方公里,与中国黑龙江或甘肃省大 致相当;人口只有 900 多万,跟武汉、 温州这些二线城市的常住人口相差无几。 “蕞尔小国”为何具有如此强劲的创新能 力?秘诀在于重视科研和教育,通过需 求来推动创新,并考虑到商业化的可行 性,进而孕育出众多纵横四海的跨国企 业。 瑞典的强势产业涵盖了信息技术、 移动通信产业、生物科技、汽车、木材 制造、军工等。中国与瑞典在经贸领域 极具互补性和互利性。对中国企业而言, 瑞典的创新精神和品牌建设最具吸引力, 也最值得效仿。 几百年前,中国的丝绸、茶叶和 瓷器曾经风靡欧洲和瑞典,现在情况正 相反。古语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