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_第1页
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_第2页
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_第3页
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_第4页
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从地下水的概念入手, 分析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 途径和产生的危害,并根据现行的经济 技术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12136.htm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污染途径,治理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groundwater, and analyses the main reasons caused by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ways and dang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to tak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ground water,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pollution way, controll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3.4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地下水遭到过度开采或遭受污染,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由于经 济力量比较薄弱,大量的固体、液体废 弃物未经适当处理即埋入地下或排入污 水池(坑) 、污水管道、污水快速渗场 或用于灌溉农田,通过这些污水聚集地 段的渗(漏)透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地 下水污染,近年来在我国正在逐年加剧, 而且正在向农村蔓延。据对 118 个城市 27 年的连续监测资料分析,约占 64%的 城市地下水遭受较严重的污染,33%的 城市地下水污染较轻,仅 3%的城市地 下水基本清洁,污染轻微。而我国大部 分(占 60%)的大中城市都是以开采地 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因此,地下水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质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关系城市供水 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治法中对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 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 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 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 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 象称为水污染” 。因此,我们认为地下 水污染的定义应该是:凡是在人类活动 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 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 染”。 这一定义强调了:水质变化是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只要水质变化朝 着恶化方向发展,而不管是否影响到使 用的程度,均视为污染。至于在天然环 保中产生的地下水某些组分相对富集及 贫化而使水质恶劣的现象不应视为污染, 而应称为“天然异常 ”。当然,在实际工 作中要判别地下水是否污染及污染的程 度,最好以地区背景值作为标准,或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无明显污染来源的水质作对照值。 2.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水污染使水质变坏或恶化,严重 的水污染很难于自净和恢复到良好状态, 水污染妨碍了水的正常功能,限制了它 的使用范围,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 环境,使水环境恶化,会变成“水污染 公害”。目前,全球由于水污染,有近 一半人口喝不到洁净水,因饮水不卫生, 导致的疾病有 50 多种,每天要夺取 2.5 万人的生命,水污染加重了水危机。目 前,全球有近 50 个国家严重缺水,20 亿人饮水困难。我国有近百个城市的地 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水体污 染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二是 人为原因。在我国,主要是人为因素所 造成的水污染。 人为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 的污染源,是环境保护防治的主要对象。 它包括:各种固体废弃物(如生活垃圾、 工业垃圾、工业废渣等等) 、燃煤产生 的粉尘、废矿石堆与尾矿和污泥等)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液体(如城市废水、工业废水、农村废 水和工业废气等)废弃物,这是最普遍 和数量最大的;还有残留农药、化肥及 农家肥等等。 天然污染源主要是指:海水、原 生含盐量高水质差的地下水、含有害成 分较高的矿体等。它们在天然条条下或 在附近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时,对原良好 的地下不水质并不构成威胁。但若对这 些污染源周围的水源地进行不合理的或 过量的开采,则可能引起海水入侵、矿 体有有害成分扩散、原生劣质水渗入, 造成地下水污染。 3.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和途径 31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是由地下水的 赋存条件决定的,它与地表水污染有明 显的不同,其特点有: 1)隐蔽性,由于污染发生在地 表以下的空隙(空隙、裂隙、溶隙)介 质中,因此常常是地下水遭到相当程度 的污染,人们却迟迟未能发现,它不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地表水那样,污染后通过气味和感官等 变化被察觉到。 2)延缓性,污染物在由地表 (或浅层)向潜水含水层迁移过程中, 首先在包气带中经过各种物理、化学、 生物作用,会延缓潜水含水层的污染, 再向承压含水层迁移中,则由于隔水顶 板的存在,污染物的迁移速度会更加缓 慢,这就决定了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的 污染相比具有延缓性的特点。 3)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 到污染很难治理和恢复,这主要是因为: 地下水流速缓慢,切断污染源后,仅 靠天然地下水径流、含水层本身的自净 能力,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某些污 染物被介质和有机质所吸附后,污染物 清除更加困难。 32 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是指污染物从污 染源进入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地下 水污染途绎是复杂多样的,按水力特点 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1)间歇入渗型,此种污染形式 与上述的区别在于地面污染源是以断续 的新式向包气带土层中输入污水。因此, 污染物大都是在土层非饱和水的条件下 运移。 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 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 的有害或有毒组分,周期性地从污染源 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渗入多半 是呈非饱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 者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渗形式。 污染源一般是固态而不是液态。 这种途径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组 分原来是呈固态形式赋存于固体废物或 土壤里的,因此,进行研究时,首先要 分析固体废物或土壤等的成分,最好能 取得通过包气带的淋滤液,这样方能查 明地下水污染的来源。此种污染,无论 在其范围或浓度上,均可能有季节性的 变化,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 2)连续入渗型,该种污染形式 的特点是地面的污染源以固定的污染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浓度连续不断的向包气带土层中输入污 水。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包气带完全饱 水,呈连续渗入的形式渗入含水层,或 者包气带上部饱水呈连续渗流的形式, 下部不饱水呈淋雨状的渗流形式渗入含 水层。这种类型的污染,其污染组分是 液态的。最常见的是污水聚积地段(污 水池、污水渗坑、污水快速渗滤场、污 水管道等)的渗漏,以及被污染地表水 体和污水渠的渗漏,其主要污染对象多 半是潜水。 上述第一、二种污染途径的一 个共同的特点是,污染物是从上而下经 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的。因此,其对地 下水污染程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包气带的地质结构、岩性、厚度及渗 透性等因素。 3)越流型,越流型的特点是污 染物通过层间越流的形式转移进入其他 含水层。这种转移或者是通过天然途径 (水文地质天窗) ,或者通过人为途径 (结构不合理的井管、破损的井管、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水效果不佳的井管等) ,或者人为开采 引起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了 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过大面积的弱隔 水层越流转移到其他含水层图 2-l(i), 其污染来源可能是地下水环境本身的, 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可能污染承压水或 潜水。研究这一类型污染的困难之处是 难于查清越流具体的地点及地质部位。 4)径流型,径流型的特点污 染物通过地下径流的形式侧向进入含水 层,即或者通过深切割的污水河渠,或 者通过废水处理井,或者通过岩溶发育 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 存层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海水入侵 是海岸地区地下淡水超量开采而造成的 海水向陆地的地下径流,亦属本类型。 此种形式的污染,其污染物可能是人为 来源,也可能是天然来源,可能污染潜 水或承压水。其污染范围可能不很大, 但其污染程度往往由于缺乏自然净化作 用而显得十分严重。有些情况下,地下 水污染途径可能是复合型的,即以上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染途径中两种或两种以上途径的复合。 4.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由于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很难短 时期内得到恢复,因此应积极采取预防 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发生。治理已 污染的地下水比较困难。我国在这方面 的工作起步较晚。总的原则是首先切断 或治理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地 下水,然后再针对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 要原因、污染途径和经济技术条件采取 相应的治理措施。 (1) 治理或切断污染源:根据我 国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大量的未经 处理的污水渗入地下是造成地下水污染 的主要污染源。因此积极开展污水的处 理和综合治理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关键。 有条件的地方可兴建污水处理厂或其他 环境工程。处理后的污水还可根据其质 量用于不同目的的供水。 当污水已经渗入到含水层中形成 一个污染中心,但还没有运移到水源地 时,为了阻止污染物质的弥散迁移,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以采取堵塞或截流措施,切断其污染源。 堵塞措施是在隔水底板埋藏较浅的情况 下,在地下水污染中心与水源地之间设 置穿过整个含水层的防渗墙或防渗幕, 以阻挡污水运移。截流措施是在污染区 与水源地之间布置抽水孔组(线状、环 状等)或水平排水建筑物,通过抽排水 形成下降漏斗,以阻止污染水向水源地 流动。采取截流措施时,应当考虑污水 的出路或净化处理问题。 (2)完善有关地下水的法律法 规。我国现行的水法 、 水污染防治 法 、 水土保持法以及城市地下水 开发利用保护规定 、 城市供水条例 等都规定了很多有关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措施,但是一般都把重点放在地下水水 量的保护上,而对地下水水质的保护则 涉及不多,并且规定得比较原则。因此, 建议出台专门保护地下水水质的法规, 设立有关的禁止性活动,对违反者给予 严厉的行政、刑事处罚。同时,要根据 各城市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下水保护标准,这种标准应当取决于: 地下水储量及其防污性的脆弱程度; 可开发的地下水资源量;城市当前 的和今后预期的对水资源的需求量。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切实搞好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 和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建立完善的规 划体系。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程度是受含 水层易污染程度控制的,而流入含水层 的污染物质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则可 能是有土地使用活动决定的。因此,在 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中,必须充分考虑 地下水资源的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 局,与城市职能和性质无关的工业,尤 其可能造成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的企业, 一律不准进入市区,已经在市区的要逐 步搬迁出去,大力发展卫星城镇和郊区 工业;对划定的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和 卫生防护带要严格管理,对化工、采矿、 选冶、养殖等企业要严格选址。 (4)重点抓好监测工作。监测是维 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必要因素,城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规划、战略和政策都 是以分析相应监测数据为基础的。通过 监测,可以从整体上更准确地掌握城市 的地下水水质状况,有利于更好地评价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方 向和采取治理保护措施。但是目前全国 各城市地下水监测体制不顺、设备陈旧、 技术手段落后、专项经费不足及监测井 网密度不够,造成了监测工作的不力。 因此,有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补充和完善地下监测井网,设立地下水 观测专用井,并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与 分析预测服务系统。 (5)实施清洁生产,开展污水综合 利用。鼓励工业企业一方面积极采用清 洁生产,强化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污 水的综合利用,以再生污水代替新水源, 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从而实现废水的 资源化;积极引导农民实施节水灌溉, 帮助他们限制使用污染严重的化学品, 并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生活水源地的保护,加快城市污水处理 技术的提高;通过提高水价、严厉处罚 超标排放、增收污水排污费等经济和行 政手段实行最严格的节水战略,建立节 水型的社会体系。 (6)依法治理污染源。按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 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本着“谁污 染,谁治理” 的原则,加强执法力度, 对于老企业的污染,应限期治理,加大 环保投入,建设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 要抓好重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对毒性 大的污染物,必须在厂内处理,对于毒 性小的污染物汇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 集中处理。对于新建、扩建项目,必须 强调做到“三同时 ”,投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