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11-29 颁布
  • 201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9987-2013 食品添加剂 丁苯橡胶_第1页
GB 29987-2013 食品添加剂 丁苯橡胶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9987 2013 2013布 2014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苯橡胶 9987 2013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苯橡胶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原料共聚 而成 的食品添加剂丁苯橡胶 ( 包括 丁 二烯 5、 丁 二烯 0/50 橡胶 ) 。 2 化学 名称、分子式、 结构式和 相对分子 质 量 学名称 丁 二烯 胶 子式 ( n n=1200 3000 构式 C H 2 C H C H 2C 2 C H 2 C n n 对分子 质 量 0505 3 技术要求 官要求 感官要求 应 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乳白色 或淡黄色 取试样置于白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 状态 固体 气味 具有丁苯橡胶固有气味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2的规定。 9987 2013 2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丁苯橡胶 50/50 丁苯橡胶 75/25 铅 (( mg/ B 砷(以 ) /( mg/ B/T (( mg/ B/T (( mg/ B/T 合态苯乙烯 , w/% 录 A 中 留苯乙烯 /( mg/ 录 A 中 ,3( mg/ 录 A 中 留己烷 /( mg/ 录 A 中 类 /( mg/ 录 A 中 /( mg/ 录 A 中 B 29987 2013 3 附录 A 检验方法 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 ,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6682 2008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 用 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 , 在没有注明其他 要求 时,均按 601、 602、 603的 规定 制备 。 实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 。 鉴别 试验 方法提要 红外光谱是根据组成物质的离子基团在红外光范围内( 400 000 吸收谱带,对 丁苯橡胶 进行定性分析。 试剂和材料 甲苯 。 溴化钾 。 仪器和设备 红外分光光度计 。 鉴别方法 试样 在热甲苯中热解后于溴化钾片上蒸发。 按照 6040的方法检测。 所得红外光谱应与附录 结合态苯乙烯的测定 方法提要 试样 中结合态苯乙烯含量与其折射率呈相关性,通过 测定 折射率 计算 含量。 试剂和材料 乙醇 : 将无水乙醇与甲苯按 7:3 体积比混合。也可使用乙醇与甲苯按 7:3体积比混合,将该混合物与无水氧化钙一起加热煮沸回流 4 h,然后 进行 蒸馏,收集沸程 不超过 1 的共沸液馏分供试验用 。 仪器和设备 阿贝 折光 仪 : 读数精确至小数 第四位 ,并附有消色用补偿棱镜。 为了测定固 体的 折光指数 ,可调其折射棱镜接近 至 水平位置。否则应采用 钠蒸汽灯作为光源。 支 架 : 由 13 3 铝片或不锈钢片制成,每个角上带一根长 38 镍铬引线。 真空烘 箱。 9987 2013 4 铝箔 : 厚 有良好的撕裂强度。 分析步骤 试样液的制备 将试样 压制 成厚 度不大于 0.5 再切 成宽 13 长 25 条 。 然后将该胶条固定在支架( 每根引线上,使 得 胶条的各个侧面与溶 剂充分接触。将带有胶条的支架放入盛有60 甲苯共沸液( 的 容积为 400 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溶剂微沸条件下抽提 1 h,弃去抽提液,再加入 60 甲苯共沸液( , 继续抽提 1 h。 从烧瓶 中取出支架,放入压力约1300 度为 100 5的真空烘箱 ( 中 ,将胶条干燥 至质量恒重。 注 :避免 试样因 过热 而塑化 。 试样的充分抽提和干燥十分重要,因为无论是残留的溶剂,还是未抽提完的物质,都将引起折光 指数 测试误差。 待试样充分干燥后,将其从支架上取下 ,放 在两片约 25 5 净的 铝箔之间, 在约 100下,以 2.2 .6 10 好 3 5 以压制成片。如果一次压制几个试片时,应按比例增加压力,以使施加在每个试片上的压力约在 终测量用试片的 厚度不 得 超过 更薄 可获得更好的测试效果 。 压后取出条状物,冷却后备用。 测定 将处理过的试样用锋利的剪刀 剪为两半 , 并剥下一面的铝箔,用剪刀剪下一片宽 6 12试样,其中宽度较窄的 两端之一 端 应为新剪的 切口 。 用一 滴 接触液, 将标准玻璃块紧压贴在棱镜上,校准折光仪。调整光源 , 使光线 通过薄皱纸散射,可获得标准玻璃块的准确读数。转动调节器,直至分界线达到十字线上( 应 由亮区到暗区移动),至少重复读数 3 次测定值。调整仪器,读取标准玻璃块的 折光指数 。 校正 完 后 , 用 乙醇和 透镜纸清洁棱镜。 将试样置于棱镜上原放置标准玻璃块的位置,让试样的 新 剪切面朝向光源。 将薄皱纸从光路移开,用手指将 试样按压在棱镜上,停留 1 使温度平衡。如果仍有充足的光线集中在试样的一端时,也可将上 面的棱镜轻轻地压和在试样上 (但仅在试样极薄时,才可以这样操作,否则会对棱镜或其固定件造成损坏)。 调整补偿棱镜,直至在亮区和暗区之间看到一条具有最低色彩的 、 清晰的分界线为止。按压棱镜上的试样,检查试样和棱镜的接触情况 ( 在进行此项检查时,分界线的位置不得产生变化 ) 。试样的折射率应 重复 读取 3 次以上,且差值不应超过 一次测读后,取 具有新剪切面的另一半试样 按相同方法, 再测 得两组读数 , 分别进行平均。如果两组读数平均值之差不大于 可采用两组平均值的均值,如果差值大于 应进行重复试 验 。 注: 折光指数 的测量 应 在固定的温度(如 25 )下进行。 结果计算 25 下的 折 光指数 公式 ( 计算 : )25( t (式中: 测定温度( t) 下 的 折光指数 ; 相差 1 时折光指数的校正系数; t 测定温度 ,单位为 摄氏度( ) ; 25 转换温度为 25,单位为 摄氏度( )。 结合态苯乙烯 的 质量分数 公 式 ( 算 或 查表 225251 )497) (9987 2013 5 式中: 25 下的折 光指数 ; 1164、 3497 是根据 25 下的 折光指数与结合态苯乙烯含量对照表进行推算公式系数,不代表任何含义。 残留苯乙烯 的测定 方法提要 试样中残留苯乙烯经二硫化碳提取后,气相色谱 分离 , 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内 标法定量。 试剂和材料 二硫化碳 。 苯乙烯 。 。 甲醇 。 无水硫酸钠 。 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仪 :配有氢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振荡器 。 参考色谱条件 色谱柱:不锈钢色谱 柱 , 3 m5 充有 15%聚乙二醇 (聚合后的分子量为 6000) +2%氢氧化钾,载体 为硅藻土 ( 粒度 180m250m, 酸 洗并经二甲基二氯硅烷处理 ) 或 其他等效色谱柱 。 载气 :氮 气 或氦 气 ,流量为 100 mL/ 温度: 进样口为 200 , 柱温为 160 ,检测器为 250 。 进样量 : 10L。 分析步骤 标准溶液 的制备 取二硫化碳 25 100 量瓶中,称重,精确至 0.1 50 L 的注射器分别注入苯乙烯和 15 L,每次加入后称 重 。 记录注入液体的质量( 苯乙烯的 质量 为质量 为 用二硫化碳定容混 匀 。吸取该溶液 2 第二 个 100 量瓶中, 用 二硫化碳定容后混匀 , 最后 吸取该溶液 25 入第三 个 100 量瓶中,再用二硫化碳定容后混匀。 溶液 的制备 取二硫化碳 25 100 量瓶中,称重,精确至 0.1 50 L 的注射器注入 15 L,称重 , 记录所注入 的质量。 用二硫化碳定容后混 匀 ,吸取该溶液 2 入第二 个 100 量瓶中,再用二硫化碳定容后混匀。最后,吸取该溶液 25 入第三 个 100 量瓶中,用二硫化碳定容后混合。 算 出每毫升该溶液中 的 质量( g),记作 为 0 试样 溶 液的制备 9987 2013 6 从样品的角上切取 5 .5 2.5 试样一片, 经隙度约 6冷轧机反复颠倒轧压 4 次,从离边缘 2.5 新暴露的洁净聚合体试样中切取小条约 2 g。精确称取 1.5 g(记为 ,放入有聚乙烯盖子的 100 形瓶中 ,加 溶液 25.0 振荡器振摇至完全溶解( 如不完全溶解,则增加 5 0 硫化碳,以获得 黏稠 液体,在下一步中 应 按比例提高甲醇用量),加甲醇 25 塞,在振荡器上强烈振摇 30内容物沉降后,取 液体 10 入 30 形 瓶中,加水 10 上塞 子 。强烈振摇 1瓶子倒转, 静置 分层。 用注射器抽取下层的二 硫 化碳1 移入 20 锥形瓶 , 加入适量 无水硫酸钠, 加塞,摇动混匀 后静置备用。 测定 在参考色谱条件下 ,将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 分别 进样 10L, 分别 记取苯乙烯 和 峰面积。 结果 计算 苯乙烯 响应 因子 F 按( 计算 : 1221 am ( 式中 : 标准溶液中 苯乙烯的 质量,单位为克 ( g) ; 标准溶液中 的质量,单位为克 ( g); 标准溶液中 苯乙烯的峰面积; 标准溶液中 的 峰 面积。 残留 苯乙烯 的含量 毫克每千克 ( mg/表示 ,按 公式 ( 计算 : 326412 m 1025 A ( 式中 : 样液 中 苯乙烯的峰面积; 样液 中 面积 ; 试样 质量 ,单位为克 ( g) ; 每毫升 溶液 中 的 质量 单位为克 ( g) ; F 苯乙烯相应因子 ; 25 标准溶液与样液稀释倍数比值; 106 单位换算系数。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保留一位小数)。 1, 3方法提要 试样中 1,3 提取后, 经 气相色谱 分离 , 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通过外 标法定量。 试剂和材料 1,3 二氯苯。 9987 2013 7 仪器和 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和自动顶空进样器。 顶空管形瓶: 具 有有机硅 (涂 有 适当的聚四氟乙烯 )或丁基橡胶的密封和压接帽 , 容量为 10 参考色谱条件 色谱柱: 壁涂开管柱 (融石英柱, 25 m 有 ,直径 5 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载气: 氢 气,流量为 2.5 mL/流比为 10 1。 温度:进样口为 150 , 检测器为 320 ,柱温起始为 50 ,保持 10 5 /00 。 顶空进样器的条件 : 样品温度为 120 , 恒温时间为 20 动开 /关时间为 15 s /5 s,振动速度为 2000 r/射器 温度为 125 ,注射器注满延迟为 5 塞填满速度为 200 L/s,柱塞进样速度为 250 L/s,注射器冲洗时间为 60 s。 分析步骤 1,3 2500 )的制备 将约 20氯苯加入带玻璃塞的 25 量 瓶,测定其重量,精确至 巴氏滴管,通过缓慢鼓泡的方法将 1,3 30 秒后 移 走滴管,避免在滴管上留下溶剂液滴。封好玻璃瓶,混合并且测定其 质 量,精确到 0.1 液中 1,32.5 右。用二氯苯稀释至刻度,然后小心混合。计算 1,3位为 。 1,3 25 ) 的制备 在 25 量瓶中加入约 24 二氯苯,再用微量注射器加入 250 L 的 1,3射时 应始终保持 注射器针头部 在溶 液 的溶面以下 ,且拉回来前应旋动注射器。在瓶中加入二氯苯至刻度,并小心混合。计算混合标准溶液中 1,3位为 g/ 注: 稀释贮存溶液应含有约 25 g/被测物质。如实际浓度与预期浓度差异过大,应加入适量贮存溶液以得到预期的 25 g/度的溶液。 1,3准校正溶液的制备 在 6 个 50 量瓶中分别加入约 45 二氯苯,再分别加入 200 L、 150 L、 100 L、 50 L、10 L 和 5 L 的 1,3,加入二氯苯定容摇匀,此时 1,3g/g/g/g/g/ g/ 注: 标准校正溶液保存于密封容器中 ,在避免光照和开瓶的条件下,可在 4 C 储存 3 个月左右。容器打开两次后该溶液应 废 弃 ( 建议将标准校正溶液分成每份 5 顶空样品瓶妥善保存 ) 。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 0.5 g g,精确到 1入顶空管形瓶中。 记录样品的实际重量。 加入 氯苯,用隔垫和压接帽封闭顶空管形瓶。在室温下储存至少 24h,以促进橡胶溶解 , 也可以用持续摇晃或提高温度的方法来加速溶解,但 应待 固体完全溶解后方可继续。猛烈振动 1溶液均匀。振动过程应 避免 溶剂将隔垫弄湿。 校正溶液的制备 向 6 个 顶空管形瓶中移入 5浓度的 1,3 ( , 另有一个顶空管形瓶加入 5 氯苯。 用隔垫和压接帽立即密封管形瓶 。 该校正溶液的 储存时间最好与试样 溶液的 储存9987 2013 8 时间相同。 加标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固体橡胶试样 g,精确到 1入顶空管形瓶中。记录样品的实际重量。添加 5.0 g/ 1,3后立即用隔垫和压接帽封闭管形瓶。在室温下储存至少24h,以促进橡胶溶解 ,待 固体完全溶解后备用 。 校正曲线 猛烈摇动校准溶液 1其均匀, 再 将顶空管形瓶安放在顶空自动进样器中自动进样,得到色谱图后,根据保留时间识别相关峰所对应的物质。通过电子积分仪计算峰面积,绘制峰面积和标准溶液中单体浓度的曲线图,得到 1,3g/ 如 相关系数 低于 则 应 从 始,重新进行试验。 测定 猛烈摇动 试样 溶液 以及加标试样溶液 1其均匀, 再 将顶空管形瓶安放在顶空自动进样器中自动进样,得到色谱图后,根据保留时间识别相关峰所对应的物质。通过电子积分仪计算峰面积,并通过校正曲线计算单体的浓度。 结果计算 利用回归曲线计算胶基聚合物中残留单体含量 。如果回归线方程如下: 则溶液中单体 浓度的计算见式( : ( 式中: c 单体浓度 ,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g/ 按式 ( 计算 1,32,单位为毫克 每 千克( mg/: 5212 )( m ( 式中: c 自 校正 曲线 计算 得 到 的 1,3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g/ 试 样中 二氯苯 的 体积,单位为毫升( 试 样中 丁苯橡胶的 体积,单位为毫升( ,可根据丁苯橡胶的质量计算, 以 密 度为 g/ 丁苯橡胶 试 样 的质量,单位为克( g)。 残留己烷 的测定 方法提要 试样中残留己烷提取后 , 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与标准溶液比较,检查试样中残留己烷的限量 。 试剂 和材料 9987 2013 9 异辛烷( 2,2,4: 色谱 纯 。 正壬烷 。 正 己 烷 。 甲醇 。 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振荡器 。 参考色谱条件 色谱柱: 内填充 红色硅燥土 ( 粒度 为 180m250m, 含 15%二癸基酞酸盐 ) ,或 其他 等效色谱柱。 载气 : 氮气,流量为 1.0 mL/流比为 10: 1。 温度:进样口为 240 ,检测器为 250 ,柱温起始为 120 ,保持 3 5 /。 进样量: 5 L。 分析步骤 内标原液 的 制备 准确称取正壬烷 150 移至 50 量瓶中,用异辛烷定容混匀 ,此内标原液每毫升含正壬烷3 稀释内标 溶 液 的 制备 吸取内标原液 10.0 至 100 量瓶中,用异辛烷定容并混 匀 。再吸取此溶液 5.0 入250量瓶,定容并混 匀 。此稀释内标液每毫升含正壬烷 6 g。 己烷标准 溶 液 的制备 准确称取正己烷 150 入 50量瓶中,用异辛烷定容、 混匀 。吸取此溶液 1.0 100用异辛烷定容后混 匀 , 再 吸取该溶液 10内标原液 0.1 入 50 量瓶中,用异辛烷定容 混匀 ,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己烷和正壬烷均为 6 g。 试样 溶 液 的制备 准确称取固体橡胶试样 1.5 g,放入容量约 110 瓶中,移入稀 释 内标液 25 塞,振荡 12h。加甲醇 50 振摇 15聚合物形成沉淀析出。自然静置至澄清后,将上层水相液轻轻 倒入 250 25 醇洗涤聚合物沉淀,洗液同样并入分液漏斗,在分液漏斗中加冷水 50 5 振摇 1歇排气泄压。静置分层,放出底层 水相。另取冷水 50 复洗涤异辛烷层,经 振摇 、分层后,排除底层水相。移取异辛烷层液 10 放入小瓶中 供定量分析 用。 测定 用两份己烷标准液进行色谱分析,每份 5L。 据此 算 出己烷和壬烷两峰面积 。用同样方法,对两份试 样溶液 (每份 5 L)进行色谱分析,并据此 得出 己烷 、正 壬烷峰面积。 结果 计算 试 样溶液 的己烷和壬烷的峰面积之比不得超过己烷标准液所得的比值。 9987 2013 10 醌类 的测定 方法提要 醌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与 2,4生加成 反应,在 620别 测定试样和参照物的 吸光值,然后计算其含量 。 试剂和材料 对苯二酚。 硫酸溶液: 15%。 碳酸钠溶液: 。 甲醇:脱一氧化碳。 盐酸 。 二乙醇胺吡啶溶液: 1%。 2,4基苯肼溶液:取 2,400 于 50 盐酸 4 水定容至 100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比色皿: 1 分析步骤 对苯二酚标准液的制备 取对苯二酚 25.0 确至 g, 至 100 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定容混匀。分别取该溶液 1.0 2.0 3.0 4.0 6.0 入 5 个 100 量瓶中,各用水定容混匀。分别取2.0 5 只 25 刻度管中,并各加 0.1 碳酸钠液 0.5 立即 振摇,再加入 15%硫酸1.0 操作所用时间不超过 15 s)。然后于每只 刻度管 中加 2,4.0 塞,于70 水浴中加热 1 h,冷至室温,各加水 13 苯 5.0 塞后剧烈振摇。待静置分层后,从各比色管中吸取苯层液 2.0 别放入两只均盛有 1%二乙醇胺的吡啶液 10 试管中。振摇后,放置10 色。 作步骤 取洗过的试样 30 g,精确至 为 放入一 250 双口烧瓶 中,加水 100 66 下加热 2 h(不得至沸)。冷却至室温后,取该萃取液 5.0 入 25 色 管中。取水 5.0 入另一 比 色 管中作为空白试样。然后各加入 15%硫酸 1.0 含有试样萃取液的 比色 管中加 0.1 碳酸钠 0.5 然后按 方法进行,从 “ 立 即摇振,再加入 15%硫酸 1.0 ” 开始 操作 。 将试样液盛于 1 色池中, 于 620 测定吸光 度 ,以 空白试样 为空白对照。按同样 方法测定各标准 溶液 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液中对苯二酚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