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第iv页本 科 毕 业 论 文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论文 任务书题 目 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中药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乔木(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的干燥树皮、根皮以及枝皮,厚朴酚与和厚朴酚(honokiol)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心律失常,抗癫痫,抗血小板,抑制肌肉收缩和抗菌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氮的氧化产物,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活性等。本论文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工具,以浸膏得率作为质量指标,考察醇法提取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着重研究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等因素对浸膏得率的影响,得到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工业化提取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1)查阅文献资料,撰写综述部分; (2)列出实验方案及所需的药品,试剂并拟定实验方案; _(3)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_(4)翻译一篇与实验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 _(5)结果分析,撰写论文。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6 周)第一部分 查阅文献资料。 (2周)第二部分 列出实验方案及所需的药品,试剂。 (1周)第三部分 准备实验仪器设备,药材,试剂,药品。 (2周)第四部分 实验过程,进行实验。 (8周)第五部分 结果分析,翻译文献,撰写论文。 (2周)评阅及答辩 _ (1周)备 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审 批 人: 年 月 日摘 要中药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乔木(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的干燥树皮、根皮以及枝皮,具有行气燥湿、降逆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痛、宿食不消、呕吐泻痢、气逆喘咳等疾病,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honokiol),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心律失常,抗癫痫,抗血小板,抑制肌肉收缩和抗菌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氮的氧化产物,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活性等。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碱提酸沉法,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聚酰胺分离提取法,碱提树脂工艺,超临界co2萃取等,其中乙醇提取法由于价廉、污染小、适合工业生产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本论文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工具,以浸膏得率作为质量指标,考察醇法提取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着重探讨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等因素对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0min,乙醇浓度70%,乙醇用量6倍,提取次数3次,浸膏得率可达到18.5%,同时借助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等实验数据分析手段,得到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浸膏得率的影响最大,乙醇浓度在70%的时候浸膏得率最高;其次是提取次数,提取次数越大,浸膏得率越高;之后是乙醇用量,用量6倍时最好;影响最小的因素是提取时间,随提取时间的延长,浸膏得率升高,但在120min提取时间后,再延长提取时间,浸膏得率反而降低,因此可以考虑缩短提取时间,以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本论文的研究不仅可为厚朴有效成分工业化提取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为深入研究厚朴的药理活性提供物质基础,对于厚朴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厚朴酚,提取工艺;正交试验法;醇提法。 xx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第v页abstractmagnolia is a norm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it has many active effect on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indigestion.magnolia officlnalis come from dry skin, bark and branch skin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and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 magnolol and honokiol ar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y have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inflammatory, anti-arrhythmic, anti-epileptic, anti-platelet, anti-bacterial inhibition and the role of muscle contraction, further more they can inhibit the oxidation products of nitrogen and the expression activity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extrac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mainly are acid alkaline extraction method, water extraction, ethanol extraction, separation of polyamide extraction, alkaline extraction resin technology, and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 in which as a result of cheap, small pollu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ve been widely used.in this paper,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s a tool and extract yield as a quality indicator, we obvers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magnolol and honokio by extracting in alcohol, focusing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refluxing time, the number of extraction, solvent usag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yield of extract, by their better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extracting time 120min, the concentration of 70% ethanol, 6 times the amount of solvent, extracting the number of 3 times the yield of extract up to 18.5%. and with range analysis, varianc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factors is that the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 the number of solvent usage extraction time.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 yield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and the yield of extract is highest when ethanol concentration is 70%. followed by the extraction of the number, the greater the number of extraction, the higher yield of extract. followed by the amount of solvent, approving 6 times the amount of solvent is the best. the impact of the smallest factor is the extraction time, with the extraction time, higher yield of extract, but after the extraction time 120min, and then to extend the extraction time, but lower yield of extract. so it can be considered to shorten the extraction time, thus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hance economic efficiency.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not onl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dustrial extrac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honokiol the design process, but also for in-depth study of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honokiol provid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herbs honokiol extraction and further in-depth study guide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key words:honokiol, extraction process , orthogonal experiment method , ethanol extraction. 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第vii页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厚朴的研究概况. .11.1.1 形态及习性.11.1.2 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21.1.3 主要成分.31.1.4 药理作用.71.1.5 临床研究.91.2 厚朴中厚朴醇与和厚朴酚提取方法概况.101.2.1 碱提酸沉法.111.2.2 溶剂提取法.111.2.3 聚酰胺分离提取法.131.2.4 碱提树脂工艺.131.2.5 超临界co2萃取.13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其意义.131.3.1 研究目的.131.3.2 研究内容.131.3.3 研究意义.14第2章 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152.1 实验原理.15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152.2.1 实验材料.152.2.2 主要试剂.152.2.3 仪器设备.152.3 实验内容.162.3.1 实验步骤.162.3.2 鉴定.172.4 结果与讨论.182.4.1 实验结果.182.4.2 结果分析.182.4.3 讨论.222.4.4 提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32.4.5 应用前景.23结论.25致谢.27参考文献.28 xx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第29页.第1章 绪论1.1 厚朴的研究概述1.1.1 形态及习性厚朴拉丁名为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中文名厚朴,拉丁科名为magnoliaceae,中文科名为木兰科,其实物如图1-1所示。图1.1 厚朴实物图1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米,胸径达35厘米;树皮厚,紫褐色,有辛辣味;幼枝淡黄色,有细毛,后变无毛;顶芽大,窄卵状圆锥形,长4-5厘米,密被淡黄褐色绢状毛。叶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0-45厘米,宽12-25厘米,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白霜,幼时密被灰色毛;侧脉20-30对;叶柄长2.5-4.5厘米。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枝顶,白色,芳香,直径15-20厘米;花被片9-12,厚肉质,外轮长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内两轮匙形,长8-8.5厘米;,雄蕊多数,花丝红色;心皮多数。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圆形或圆柱状,长10-12厘米,直径5.5-6厘米;蓇葖本质,顶端有向外弯的椽;种于倒卵圆形,有鲜红色外种皮。厚朴叶互生,椭圆状倒卵形,先端圆而有短急尖头,全缘;长24-35厘米,宽12-24厘米,表面光滑,淡黄绿色,叶柄长3-4厘米。花期4-5月,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枝顶,杯状,白色,芳香,直径约15厘米。果期9-10月,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长9-12厘米,直径5-6.5厘米,心皮排列紧密,成熟时木质,顶端有弯尖头;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外种皮红色。2习性 厚朴系温带树种。生长海拔下限是500米,生长海拔上限是2000米。分布于浙江、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喜光且喜凉爽、湿润、多云雾、相对湿度大的气候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长较好,常混生于落叶阔叶林内,或生于常绿阔叶林缘。其根系发达,生长快,萌生力强。宜生长于800-1700米左右海拔山区,在溪谷、河岸、山麓处生长良好。分布区年平均温14-20,1月平均温3-9,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厚朴为喜光的中生性树种,幼龄期需荫蔽;喜凉爽、湿润、多云雾、相对湿度大的气候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长较好。常混生于落叶阔叶林内,或生于常绿阔叶林缘。根系发达,生长快,萌生力强。5年生以前生长较慢,20年生高达15米,胸径达20厘米,15年开始结实,20年后进入盛果期。寿命可长达100余年。3现状 厚朴为渐危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在北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广,树皮可供药用。厚朴是木兰属中分布较广、而且较原始的种类,对研究东亚和北美的植物区系及木兰科分类有科学意义。同时,厚朴是我国贵重的药用及用材树种,叶大浓荫,花大而美丽,为庭园观赏树及行道树。由于过度剥皮和砍伐森林,使这一物种资源急剧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小,野生植株已极少见。目前尚存的小片纯林或零星植株,多系人工栽培。1.1.2 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图1.2 厚朴药材1形状鉴别 厚朴外形为干皮,呈卷筒状或皮块状,如图1.2所示,长约10-30 cm,厚0.2-0.7 cm,根皮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枝皮呈单筒状,厚0.1-0.2 cm,表面粗糙,颜色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较平滑。皮孔为椭圆形皮孔,纵向排列,气味香,味辛辣,微苦。厚朴皮层石细胞呈不规则分枝,多个成群,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多呈束,颗粒性,内部紫色或棕色纤维性,可见发亮的细小结晶1。药用部位为根皮、干皮、枝皮,药材性状为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0.2-0.7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3-0.8cm,习称“靴简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cm,厚0.1-0.2cm。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2显微鉴别 厚朴横切面为落皮层黄棕色,由外向内分别是老的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石细胞环)和皮层薄壁细胞及皮层石细胞;有时新周皮于栓内层(石细胞环)发生,无老皮层。木栓层为6-16层长方形木栓细胞,细胞壁较薄,木栓化并微木化;木栓形成层区为1-3列扁平薄壁细胞,栓内层由2-4列长方形切向排列的石细胞组成,石细胞长43-56m,宽16-32m,孔沟明显,壁厚,木化。皮层石细胞分布较多,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形大,长64-239m,宽32-111m,呈多角形或鹿角分枝状,孔沟明显,层纹清晰可见,强木化,亦有少数壁薄腔大的;油细胞多数散在,圆形或椭圆形,圆形者直径62-99m,椭圆形者长径74-167m,短径56-81m,内含黄棕色树脂状物或充满黄色油液,壁略增厚,微木化;偶见纤维束;薄壁细胞长方形,切向排列。韧皮部射线多为2列薄壁细胞,近皮层处稍加宽,细胞长方形径向排列;韧皮纤维分布密集,由7-36个纤维相聚成群,与筛管薄壁细胞相间排列,腔小,壁强木化;筛管细胞成群,形较大,壁略增厚,有时可见筛板;油细胞散列,于韧皮部外侧分布较密集。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棒状小结晶或方晶。厚朴的显微鉴别图如图1.3所示。1.1.3 主要成分厚朴中含有5种酚类物质,主要成分为木兰醇(magnolo1)和厚朴酚(honokid)及挥发油和生物碱,挥发油中含-桉油醇体及其异构体。此外,还含有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木兰箭毒碱、鞣质、皂甙等。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厚朴有中枢镇静、抗痉挛及抗链球菌等多方面药理作用,并证明这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厚朴酚和-桉油醇。无机成分含钙、钠、钾、镁、铁、锰、锌、铜等 2。注(一)皮横切面简图(12.9)(二)皮横切面详图(77)(三)皮组织解离图1. 纤维 2.筛板碎片 3.结晶 4.环层石细胞 5.皮层石细胞(均193)粉末为纤维窄长条状,宽19-31m,末端渐尖,极少数边缘有微波状突起,胞腔较窄,孔沟不明显。筛管细胞易察见,筛孔明显,有时侧壁上数个筛域连在一起,亦可见到筛板碎片。草酸钙方晶较少,直径5-12.5m,棒状结晶较多,长5-12.5m.。图1.3 厚朴显微图1挥发油 厚朴树皮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及其异构体,约占挥发油总量的40-55,其次是聚伞花素,约占挥发油总量的10-202。杨红兵等10采用挥发油测定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湖北恩施产厚朴的挥发油进行研究,由表1.1和表1.2 可看出发现其主要成分是倍半萜(sesquiterpenoids)及其含氧衍生物(oxide derivatives)(包括酯类化合物如乙酸龙脑酯等)类化合物。十五年生厚朴干皮挥发油中已经鉴定的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06,其主要成分是桉醇(eudesmol)及其异构体,总含量高达39.41;其次为丁香烯(caryophyllene)及其异构体,总含量为12.70 ;另外,实验表明在厚朴挥发油中有茅苍术醇(hinesol)存在。同时他们发现同一厚朴株,枝皮的挥发油含量最高,枝、干、根皮依次降低;不同树龄问,五年生与二十年生厚朴的挥发油含量较高,十年生与十五年生的含量较低。干基、干中、干上挥发油含量依次升高。表1.1 十五年生厚朴干皮(未发汗)的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10notrmin化合物名称分子式相对含量%13.7-p inenec10h160.0123.9-myrcenec10h160.0734.4-phellandrenec10h160.1144.9p-cymenec10h141.0055.0d-limonenec10h160.9665.1eucalyptolc10h18o1.7077.2linaloolc10h18o1.5788.1trans-menthenolc10h18o0.1398.7-terp ineolc10h18o0.07109.8borneolc10h18o0.131110.14-carvomenthenolc10h18o0.361210.7-terpineolc10h18o1.191313.0piperitonec10h18o0.441414.1borneolacetatec12h20o20.601517.7copaenec15h241.001618.4-elemenec15h240.301718.9isocaryophyllenec15h240.10表 1.2 十五年生厚朴干皮(未发汗)的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续10notrmin化合物名称分子式相对含量%1819.7caryophyllenec15h2410.961920.9-caryophyllenec15h241.642021.7-cadinenec15h242.042122.3-selinenec15h242.642222.6-selinenec15h242.852323.5-cadinenec15h242.822424.4-calacorenec15h200.492525.9caryophylleneoxidec15h24o4.072627.9-eudesmolc15h25o9.492728.3hinesolc15h26o1.642829.0-eudesmolc15h26o29.922929.7cadalenec15h180.963033.51, 3, 5-tris(1-methylethyl)- benzenec15h242.693137.1n-hexadecanoic acidc16h32o22.673239.8linoleic acidc18h32o23.442木脂素 木脂素类成分是厚朴中分离出来的最多的一类化合物,迄今为止已分离出20多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多数属于新木脂素。主要有厚朴中含量最多的也是起主要药效作用的厚朴酚(magnolo1)与和厚朴酚(honokio1)12(结构见图1.4)。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一对同分异构体,由两分子苯丙素通过3-3碳原子相连,主要从厚朴的树皮、根皮中得到,也有从叶中获得的13,还有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及二聚体,如厚朴三醇b(magnatriol b)、厚朴醛b,d(magnoldehyde b,d)、单菇木脂素、木兰醌、4-o-methylhonokiol,3-o-methylmagnolol、magnaldehyde b、magnolignan a 和magnolignan c等14。此外,还有厚朴木脂素f等双木脂素15。图1.4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分子结构图3生物碱 厚朴树皮中含有生物碱,王洪燕等对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rehd.et wils.中的生物碱化学成分做了研究,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总碱,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最后分得9个异喹啉生物碱,分别为n-降荷叶碱、lirinidine、罗默碱、番荔枝碱、lysicamine、鹅掌楸碱、瑞枯灵、isosalsoline和n-methylisosalsoline。pyo等从日本厚朴magnolia obovata叶中分得5个有活性的阿朴啡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余生物碱类成分主要为厚朴碱(mcurarine),此外还有木兰花碱(salicifoline)、武当木兰碱(magnosprengerine)、白兰花碱(michelarbine)、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等12,14。4其他 龙飞首次对厚朴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得9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出7个成分,分别为棕榈酮、槲皮苷、芦丁、花生酸、二十六烷醇、-谷甾醇、胡萝卜苷,均为首次从厚朴中分离得到15。1.1.4 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作用 厚朴的提取物厚朴醇有明显抑制小鼠盐酸性溃疡的形成,厚朴50%乙醇提取物对盐酸-乙醇型溃疡有显著保护作用。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和抗溃疡作用。厚朴酚提取物明显对抗番泻叶性小鼠腹泻,对大鼠胆汁流量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厚朴与温里药一样具有促进消化系统的作用。厚朴主治病食不消、寒湿泻痢、温中止痛3。2镇痛抗炎药理作用 厚朴为芳香化湿中药,辛能散结;苦能燥湿、温热祛风寒,具有镇痛抗炎活性。厚朴乙醇提取物5 gkg、15 gkg均有明显镇痛作用,明显减少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并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跖肿胀。实验表明厚朴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4。厚朴酚对小鼠体内a23187引起的胸膜炎具有很好的抗炎疗效,厚朴酚在浓度10 mgkg的剂量时可减轻a23187引起的蛋白质泄漏,a23187引起的分叶核白细胞的渗透被厚朴酚抑制,同时,厚朴酚减少了胸膜液体中的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水平,厚朴酚在浓度为3.7moll时还抑制由a23187引起的凝血唔烷b2(txb2)和ltb4的形成。其抗炎机理是厚朴酚可能是一种环氧酶(cox)和脂肪氧化酶(lo)的双重酶抑制剂,其抑制效果是在炎症位置减少花生酸中间体的形成而实现的38。另外,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也可能是厚朴酚抗炎作用机制之一。厚朴酚在l-100moll可以增加趋化三肽激活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的超氧阴离子,在大于10 moll时可以明显地抑制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葡萄糖苷酸酶和溶菌酶的释放。3中枢性、末梢性肌松弛与抗痉挛作用 厚朴常用于极度精神紧张、兴奋状态及原因不明振颤。厚朴的提取物厚朴酚与木兰箭毒碱具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能引起类似麦酚生的中枢性肌松弛作用。和厚朴酚具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在超高剂量下,-桉叶油醇和二苯基乙内酰脲钠显示了更强的阻止电休克癫痫发作作用,-桉叶油醇有望成为镇癫剂或二苯基乙内酰脲钠抗癫疗法中的协同治疗剂4。4心肌保护作用 厚朴的活性成分厚朴酚,试验证实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进行冠脉结扎大鼠抗心律失常和防止心肌缺血的研究显示,大鼠在冠脉结扎前15分钟,分别静注10-7、10-8、10-9 gkg的厚朴酚后,10 -7gkg剂量即能显著降低冠脉结扎30分钟后大鼠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在解除结扎后的10分钟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也大为减少。对冠脉结扎4 h的大鼠,10-7、10-8、10-9gkg各剂量的厚朴酚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范围5。 5抗茵作用 厚朴的乙醚和甲醇提取物对致龋变形链球菌有强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成分确定为厚朴酚,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3 gml,其抗菌作用(对变形链球菌)比黄连素更强。厚朴的初提成分厚朴碱与厚朴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叠球菌和枯草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厚朴对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也有抗菌活性。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具有明显抗真菌作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须癣毛癣菌、石膏状小孢霉、絮状表皮癣菌、黑曲霉、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5-100gml23 。和厚朴酚对牙齿周围的病原菌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冯瑾等研究了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5种致龋菌的生长和产酸的影响,5种致龋菌分别为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乳酸杆菌。实验结果表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对5种口腔致龋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mic低至3.9gml。在药物、对致龋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对致龋菌产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24 。ho等人的研究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菌、中问普氏茵、藤黄微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2.5 mgml,具有良好的开发牙周保健药物的潜力。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联苯不显示活性,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强大的抗龋齿菌作用是由于联苯环上同时存在亲水的烯丙基和亲脂的酚羟基,因而使其黏附于变异链球菌和其他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所致口。此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疮疱丙酸杆菌和颗粒丙酸杆菌也具有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分别为9gml和3-4gml25 ,和厚朴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抑菌质量浓度在10gml以内26。6抗肿瘤作用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体内和体外均被发现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及肿瘤生长,并且在有效剂量范围内能够被宿主很好的耐受,其作用机制是在人的内皮细胞通过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磷酸化来抑制血管生成27,28。厚朴酚(10-40moll)可抑制人肺鳞状癌ch27细胞的增殖,80-100moll时可诱导其死亡。厚朴酚(3-l0moll)能抑制人癌细胞(colo-205和hep-g2)的增殖,100moll时可使colo-205和hep-g2细胞出现凋亡。和厚朴酚在骨髓的微环境内能够抑制血管形成,并且能够杀死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fong等通过在体外使用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进行实验观察到和厚朴酚在小剂量的l,25-二羟维生素d3和全反式维甲酸的协同下可以作为细胞分化的强化因子,增强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的分化作用29 。1.1.5 临床研究1厚朴防龋 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细菌性疾病,口腔内主要致龋细菌为变形链球菌,对主要致龋菌为变形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的中药,其中作用力最强的是厚朴。厚朴的有效成分为厚朴酚,厚朴酚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镇静中枢神经、肌肉松弛等。其中,在抗菌作用方面,厚朴酚对格兰氏阳性菌、耐酸性菌、丝状真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变形链球菌有更加显著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强于典型的抗菌生物碱,而且2.5分钟即可达到杀菌效果6。2治疗慢性肺心痛 患者肺气肿体征,咳痰气促,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能温中散寒,活血逐淤,助心阳化水饮,疏通络脉,改善微循环。用桂枝、杏仁各15 g、白芍30 g、厚朴12 g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半个月1疗程,治3疗程,使肺动脉压力减低,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环,全方达到宣肺降气、化痰平喘之功,总有效率达到94%。3厚朴治慢性咽炎 健脾行气,化痰散结,养阴利咽。慢性咽炎突出症状表现均有咽中异物感、舌苔白腻、脉弦滑等,而这些症状正是半夏厚朴汤的辨证要点。方剂以半夏、川厚朴、甘草等,每日1剂,2次水煎服。服药后症状消失,检查咽部充血消失,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消退 诸药合用有健脾行气,化痰散结,养阴利咽之功效7。4厚朴汤治疗颈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肿大,多由气、郁、痰、火互结所致。疏郁化痰、软坚散结解毒是其治法,半夏厚朴汤疗气解郁,化痰散结,加夏枯草、连翘、香附是增强其软坚散结之功及消炎解毒之用8。5促进胃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胃、十二指肠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术后6 h开始将厚朴三物汤(厚朴12-18 g、大黄9-12 g、枳实9-12 g)颗粒剂冲溶200 ml,分两次经硅胶管缓慢注入空肠,每次100 ml,6 h1次;对照组术后不给特殊治疗,等待胃肠功能自然恢复,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情况、术后5 d体重下降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为治疗组平均排气时间为(36.817.1)h,术后体重下降(2.20.5)kg,术后住院时间为(9.21.2)d;对照组分别为(57.414.2)h、(3.20.9)kg和(11.82.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厚朴三物汤确有促进胃、十二指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排气时间的作用,从而减少患者术后消耗并缩短住院时间9。6厚朴三物汤治疗肠粘连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中医把肠粘连归入腹痛腹胀范畴,病机为腑气不通,气血阻滞。方中厚朴行气导滞,再加理气的延胡索、木香使之与厚朴相得益彰;白芍缓急止痛;桃仁善治下焦蓄血;失笑散活血止痛。给予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方药厚朴15 g,延胡索10 g,木香10 g,乌药10 g,失笑散10 g。每日1剂,腹痛、腹胀、呕吐消失,大便通畅,胃纳正常。如此则腑易通,气乃顺,血得和而诸症愈。1.2 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方法概况中药材厚朴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是以厚朴酚、和厚朴酚为主,其提取方法也是针对以上两种物质。以下介绍其提取方法。1.2.1 碱提酸沉法取厚朴粗粉,加入15量(ww)的生石灰粉,搅拌均匀后,用15-20倍量的蒸馏水渗漉,得渗漉液。加入hcl溶液调至ph2-3,静置,收集析出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至ph6-7。得粗提物干燥后,用环己烷,索氏提取,提取液浓缩后放冷析出白色结晶16。1.2.2 溶剂提取法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精制,一般以利用溶剂为多,溶剂不同,浸出的成分也不同。除溶剂外还可利用其他化学试剂。近年来,物理方法,如色谱、逆流分溶进展很快,缩短了对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周期。但无论用何种方法,首先应掌握中药中所含各种成分的理化性质,尤其是对于不同溶剂包括酸、碱等的溶解性能,以及各种提取、分离的原理,即可灵活运用。文中提到的提取方法为溶剂提取法。对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通常是利用适当的溶剂或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成分尽可能的完全提出,但任务一种溶剂或任何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提取液或提取物,仍然包含几种或更多的理化性质较类似的化合物,尚需进一步分离、精制,最后才能得到单体。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中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溶剂和亲脂性有机溶剂。一些常见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表示如下所示亲脂性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中药成分亦可通过结构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例如,苷类的分子中结合有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出强亲水性,而苷元则属于亲脂性化合物。生物碱是亲脂性化合物,而生物碱盐,能够离子化,加大了极性,就变成了亲水性化合物。鞣质是多羟基衍生物,列为亲水性化合物。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成分等等。由于在中药的提取液中,存在着复杂的混合物,个成分的相互影响,有时会产生增溶现象,增大了欲提取成分的溶解度。但有时又可能相互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改变了欲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而提取不出。这一问题在复方研究中更为突出。2溶剂提取法的提取方法 用溶剂提取中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1)浸渍法 浸渍法是将处理过的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60-80)的情况下浸渍一溶出七种成分。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易破坏以及含多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的提取。但浸出率较差,特别是用水为容易,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2)渗漉法 渗漉法是向中药粗粉中,不断添加进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当溶剂渗进要分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剂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率较高,浸出液较澄清,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仍嫌麻烦。(3)煎煮法 煎煮法是将中药粗粉加水加热煮沸,将中药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此法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不宜用此法,对含有多糖类中药,煎煮后,药液比较粘稠,过滤比较困难。(4)回流提取法 如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则需采用回流提取法以减少溶剂消耗,提高浸出效率。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剂消耗量仍大,操作亦麻烦。(5)连续提取法 为了弥补回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剂量大,操作较烦的不足,可采用连续提取法。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因此对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用此法。3水提取法 取厚朴粗粉,加5-10倍量的水,挥发挥发油后用naoh调成0.2 moll-1的碱溶液,放置24 h,离心过滤,将滤液用乙醚萃取3次,水层用稀hcl溶液调至ph2-3,用乙醚再萃取5次,合并醚液后用2%na2co3洗涤并用无水乙醇na2so4干燥,放置过夜,挥去醚液得结晶。此结晶再用水重结晶1次,产物得率为4%左右,得率较少17。4乙醇提取法 取厚朴粗粉,用65%乙醇(乙醇量为药材量的5倍),加热回流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结果表明此方法厚朴酚含量高,厚朴浸膏收率高,是传统的工业提取方法18。1.2.3 聚酰胺分离提取法取药材粉末,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得稠膏。经过聚酰胺柱,先用0.5%、0.8%、1%naoh梯度冲洗,洗液用稀hcl溶液调至酸性,析出结晶,可将厚朴酚和厚朴酚分离,其0.5%-0.8%naoh洗脱部分为和厚朴酚,1%naoh洗脱部分为厚朴酚19。1.2.4 碱提树脂工艺取厚朴剪成碎块,加0.5%碱溶液置95-99水浴温浸2次,分别过滤后合并滤液,加6moll-1hcl溶液调ph至7。将药液过树脂柱,用95%、75%乙醇先后洗脱(最后洗脱液近无色),合并洗液,浓得结晶。此工艺成本低,厚朴酚类提取率高,但杂质较多20。1.2.5 超临界co2萃取将厚朴粗粉投入萃取釜中,对萃取釜、分离柱分别进行co2加高压和升温,当压力和温度分别达到工艺要求时,即热力学状态处于临界点之上时,开始循环萃取。一定时间后,有效成分通过分离柱降压解析,得淡黄色膏状物,总厚朴酚提取率为80%。此法效率高,质量好,保留原药特性,是先进的工业提取方法20,21,22。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其意义1.3.1 研究目的从厚朴所具有的重要医学价值出发,针对醇提法提取厚朴中有效成分(主要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研究如何改变实验条件提高厚朴提取的浸膏得率,学习在生产中改进生产工艺的一般研究思路。1.3.2 研究内容传统中药厚朴的多种药理作用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本论文选用醇提取法主要萃取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工具,以浸膏得率作为质量指标,考察醇法提取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着重研究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等因素对浸膏得率的影响,得到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借助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等实验数据分析手段,得到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1.3.3 研究意义中药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乔木(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的干燥树皮、根皮以及枝皮,具有行气燥湿、降逆平喘之功效,用于脘腹胀痛、宿食不消、呕吐泻痢、气逆喘咳等功效。厚朴酚与和厚朴酚(honokiol)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心律失常,抗癫痫,抗血小板,抑制肌肉收缩和抗菌作用,此外还可以抑制氮的氧化产物,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活性等。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碱提酸沉法,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聚酰胺分离提取法,碱提树脂工艺,超临界co2萃取等,其中乙醇提取法由于价廉、污染小、适合工业生产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本论文通过对正交设计表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正交分析,得到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可为厚朴有效成分工业化提取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指导生产实践。并且可为深入研究厚朴的药理活性提供物质基础,对于厚朴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2章 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2.1 实验原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属于酚类物质,由于酚羟基的存在,其易溶于水、醇等极性溶剂。本实验中采用乙醇作为提取试剂,采用连续回流提取的方法,按照正交实验设计表l9(34)进行实验,提取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较优的实验条件和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主次顺序。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2.2.1 实验材料厚朴粗粉。经过80目筛,40目筛,20目筛筛选。2.2.2 主要试剂95%乙醇(分析纯),蒸馏水。75%乙醇,70%乙醇,65%乙醇。乙醇溶液浓度配置 使用500ml容量瓶配置溶媒所需要的浓度。先加入95%乙醇xml,再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混合均匀。如表表2.1 乙醇浓度的配置溶液终浓度(%)95%乙醇(ml)65338.57036875394.72.2.3 仪器设备1玻璃仪器圆底烧瓶500ml(5个)烧杯500ml(2个)、250ml(2个)烧杯1000ml(2个)锥形瓶250ml玻璃棒无量筒200ml,500ml球形冷凝管无抽滤瓶250ml2电子仪器罐摆式高速中药材粉碎机浙江省瑞安市东源医疗设备机械厂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标准样筛华东筛网厂电子精密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柱塞式计量泵杭州华黎泵业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re-52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冰箱海尔集团3其他称量纸,软木塞,布氏漏斗,铁架台,夹子,钥匙。2.3 实验内容2.3.1 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精确称取厚朴粗粉20g2用量筒量取x%乙醇,乙醇量为药材量的y倍,3将厚朴粉末,乙醇液加入圆底烧瓶中,将圆底烧瓶放入水浴锅,接上冷凝管。4加热,圆底烧瓶中的溶液微沸时开始计时。加热回流m次,每次n h,合并提取液。5.提取厚朴酚, 计算厚朴浸膏收率。4因素3水平如表2.2所示。l9(34)正交设计表如表2.3所示。表2.2 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a提取时间(min)b乙醇浓度(%)c乙醇用量(倍)d提取次数160656121207082318075103表2.3 厚朴正交实验设计实验号因素abcd1111121222313334212352231623127313283213933212.3.2 鉴定薄层层析过程如下,结晶品的甲醉液在硅胶g板上点样,分别用苯-甲醇(27:1)和石泊醚-乙酸乙酯(9:l)展开,碘液显色。厚朴酚,和厚朴酚均各显一班点。鉴定过程如下,用5%fecl的甲醇液滴定,可使溶液变成蓝黑色;用间苯三酚盐酸液滴定,可使溶液变成粉红色;将试液、厚朴酚标准品、和厚朴酚标准品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上,以苯-乙酸乙醋(8:2)展开,紫外灯下可见样品液中厚朴酚的兰紫色荧光举点及和厚朴酚的紫红色荧光斑点。其rf值及斑点颜色均与标准品一致,可确定从厚朴中所提得的淡棕色结晶物的主要成分是厚朴酚及和厚朴酚。2.4 结果与讨论2.4.1 实验结果正交实验结果如表2.4所示。表2.4 正交实验结果实验号因素实验结果abcd浸膏得率(%)浸膏重量/g1111110.952.392122217.13.423133317.153.434212316.853.735223111.752.356231217.93.587313216.753.358321317.83.5893321112.2k145.244.5546.6533.7k246.546.6544.9551.75k345.5546.0545.6551.8k115.06714.8515.5511.233k215.515.5514.98317.25k315.18315.3515.21717.267极差r0.4330.70.5676.034因素主次b d c a2.4.2 结果分析1. 极差分析,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首先解释表2.4中引入的三个符号ki,ki,r。ki表示任一列上水平号为i(本实验中i=1,2或3)时,所对应的实验结果之和。例如,在表2.4中,在b因素所在的第2列上,第1,4,7号试验中b取b1水平,所以k1为第1,4,7号试验结果之和,即k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