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念超越心念了知自在之路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doc_第1页
观察心念超越心念了知自在之路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doc_第2页
观察心念超越心念了知自在之路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doc_第3页
观察心念超越心念了知自在之路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doc_第4页
观察心念超越心念了知自在之路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察心念 超越心念 了知自在之路 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观察心念.超越心念.了知自在之路对心念保持敏锐,保持觉知。了知心念的特征,当心念生起时知道生起,当心念消失时知道消失,这就是观察心念。观察心念,首要的,是敏锐,即禅修者要具有捕捉心念的能力。其次,要能与心念保持距离,不会掉入心念之中。在实际观察中,只对心念这一现象保持机警的觉察,不谴责、不贪爱,只是看着觉知的对象,这是较难做到的。从个体的欲念出发评价外在的身心事物,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在禅修中,这种不良的习惯往往大量地损耗定力,让禅修者的心无法专注下来。只是对当下进行觉察,这是优秀的禅修者的品质,他能够超越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不以过去的知识来评价当下的身心现象。心始终处在当下,不分别,不造做,敏锐而清静,这是非常好的禅修心理条件。清晰地感知当下一念,保持平等心,只是敏锐地觉察,在这一点上反复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的心已经保持清新、机警和柔软,那么,如下的几个原则也许可以帮助你有效地理清禅修道路上的一些问题。一、心念不同于物质-名色分别1、细心地觉察,心念只从你这里生起;它从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当中生起;2、对于心念,看不到也听不到,但心可以感知到-细心体会这一点。3、心念的内容虽然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本质上它只是一种现象-与物质现象完全不同的一种现象。平常人们只注重心念之内容,往往忽略对心念本身的认知-心念是一种无形的意感。以上三个部分都是独立的小主题,没有先后次序之别,你可以进行单项练习。练习的目的是发现心念,进而进行觉察,然后体会它的非物质性。你可以把上述主题应用于触目所及的任何事物;例如,当你看到门前的树木时,你要留心,当眼睛与树木相接触的刹那,心念就已经生起了。二、只是倾听-增长平等心1、当心念生起时,你完全只是倾听-学会倾听;2、不论这一心念的内容特别难以令人置信,或令你很感动,你只需要留心倾听;3、倾听不是赞同,也非否定,它只是倾听-看着它们。这一小节是训练心理素质,属于戒、定、慧之中的定的范畴。定非常重要,没有它,你无法实施实际观察。修行者必须训练心,让其具有倾听的良好习惯;但真正的倾听(不为所动)需要以定力为基础。对看到听到的发表意见早已是欲界众生根深蒂固的习惯,现在,需要练习,不再对看到听到的事物发表意见,只是倾听。接受与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但要完全做到只是倾听却是一项重大挑战。评价事物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性,与人之本性有关,这正是摆脱它的难度之所在。无论如何,掌握一项技术是需要练习的。只是倾听是一项技术,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三、允许任何心念生起-不拣择1、不要驱除心念,让它们生起;即使是所谓杂念,也不要驱除。给每个心念的生起留一个宽松的环境;2、对心念不要思维,不要追寻,不要找原因,只是感知;3、某些心念会带来喜悦,而另一些心念会带来痛苦,如此等等,不要执着心念以及它所带来的喜悦,也勿排斥随之而来的痛苦;如此可保证对心念进行纯然的觉察。修行者如果不执着,不控制,有一颗超然之心,他会在轻松中做到觉察。执着与控制的心会带来紧张,让你的心理空间很小,在局促的心理中,真正的觉察是无法展开的。修行者要调整心态,不要对心念进行控制。但心念很细微,你对它的期待与控制很难为你所觉察,这是禅修的难度之一。让它们发生,而你只是旁观者;不论发生什么,就让它发生。你并没有期望,你只是看。真正的看是很真实的,要体会看的真实性。四、不受心念的迷惑-提升定力1、一念生起,这心念带给你的境界即刻现前,不要相信它;2、如果你能不受心念的迷惑,不再相信它告诉你的内容,你的定力会得到提升;3、带着定力,稳住心神,不随心念指使,也不延续它,任它生起消失。对于心念,要识破它,不能受其迷惑,完全掉入它的陷阱。如果你决心不再相信心念,你就有能力摆脱它。心念是不实的,但人们却一直受它的驱使,成为它的奴隶。面对每一个心念,努力做到不即不离,不相信也不排斥,只是观察它,以期发现它无常无我的本质。五、不要关心心念的内容-舍1、修行者的勇气之一,是不再关心心念的内容,这勇气来自于真实的体验与智慧。他反复体会过那种在心念之中不断延续心念的方式,那是一种在无止尽的痛苦烦恼中轮回的方式;2、如果你依然重视心念的内容,那么,这是方向性错误,你无法从心念中看到真理-确认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智慧的修习者,以超越心念为目标,而非在心念中打转;3、探索心念的真相,是从心念中超越的最好方法。当你完全了解了心念的真相,你将不再执着它。这一切的超越行动,都要根植于面对心念的每一个经验之中。这一小节是这个禅修练习的最后三个重要提示:1、不再关心心念的内容;2、关注心念的内容会让你错失禅修的目标;3、把心根植在面对心念的质朴经验中。每当意识到心念,你需要想起这些提示,它能帮助你调整方向。一般的是,修行者不是看不到心念就是迷失在心念当中,更为严重的是,修行者对自己的这种情形却全然不知。这些提示会让你在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里保持基本正确的航向。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地开放心胸,不再根据过去的知识与经验来界定眼前的身心现象。在这条解脱烦恼的道路上,佛法正见是非常重要的。让心保持清晰敏锐,与心念保持距离,观察它而不迷失在其中。可能多数人都会有恬淡地面对心念的时刻,如果你曾细心地体会过,那种仅仅只是淡化心念的情形就会带给你巨大的轻松感。两厢对比,你会发现为心念所奴役是非常痛苦的事;这也从另一面证明,认知心念的本质,从它之中解脱出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正确的禅修必须遵循佛陀教导的修习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修行必须要以经典为基础的缘故。如果要理解修行方法的源头,请拜读大念住经,正确的禅修原则基本上都源自于这部经典。你必须亲自面对心念进行练习,才可能达成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提升定力的练习是必要的。没有定力的心是涣散无力的,它无法看到实相,这正是佛陀一直强调戒、定、慧(八正道)这三个层次为其修习步骤的缘故。从本质上看,禅修练习是训练你的心进行正确的观察与思考。上述这些准则,给出了观察心念的几个大原则,可供禅修者参考。禅修旨在化解你目前看待心念的错误态度,通过练习,你可以获取正见。只是阅读是无法获取正见的,佛法修行有三个阶段,即闻、思、修。阅读是第一个阶段,之后的思维是领会基本要领与方法,最终,所有的步骤都要落在实际修习这个最重要的阶段上。所有的禅修准则,都必须要付诸实施。为此,修行者必须在实修中尽力地一个一个地实施这些原则,这就是说,修行者自己必须拿修行当回事,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件事情上。走马观花式的修行是不能成功的。运用佛法正见的禅修练习,与世俗练习的方式有所不同。禅修者要以超越心念为目标,而非如世俗一般,只在心念之中找寻归依。如果目标错了,后续的一切禅修行为都将出现错误,这就是你必须要把超越心念放在首位的原因。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力量不在强硬而在柔软中。能伸能屈的树木才能抵得过狂风。为自己建立一个敏捷的心智。人生很奇妙,许多事都不是我们能预料的,只是一味地抗拒,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无限柔软和真诚的心。人生如剃刀边缘,我们在其上行走,必须十分小心,并且要心怀柔软的智慧。我们总是怀着一颗空洞的心去面对有这么多丰富宝藏的人生;我们不知道如何用人生的宝藏来丰富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是这么贫穷,我们拒绝接受人生提供给我们的丰富宝藏。爱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它是能带给我们完整快乐的唯一革命。有能力爱的人太少,渴望爱的人也太少。我们总是以自己定下的条件去爱,我们把爱变成可以交易的东西,一件互惠的事。爱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我们却拿着一个小斗去汲取爱的泉水,所以人生才变得如此渺小与俗不可耐。我们这个地球是个多么可爱的地方,它是那么美,那么壮丽,充满着不朽的美景。我们却总是陷在痛苦中,即使有人为我们指点出路,我们也不愿从其中解脱。我只知道心中燃烧着爱,这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焰。心中有这么多的爱,你想把它分给每一个人,于是你就这么做了。它如同滚滚河水一般滋润了每一个乡镇。虽然人们时常把脏东西倒进河里,污染它,但河水很快就能净化自己,继续往前流。没有一样东西能毁掉爱,所有的东西都被它溶解-不论善恶,不论美丑。爱的本身就是永恒。大树是那么庄严,它们对于人类的柏油路和交通是那么无动于衷。它们的根部深深扎在土壤里,它们的顶部向着天空伸展。我们人类的根虽然也扎在大地上,但是我们不需要执著或匍匐于大地。只有少数人能飞向青天,他们是唯一具有创意和快乐的人。其他人在这块美好的大地之上,不断彼此伤害,不断以闲言闲语破坏对方。让自己保持开放。如果你不得不活在过去,那么就不要与过去的一切挣扎;过去的记忆一旦升起,你就立刻面对,不要把它推开,也不要太执著于它。多年来的经验,其中的伤痛与喜乐,那些令人厌恶的打击,你所瞥见的分裂感与孤立的感受,这一切都丰富了你的生命与美感。你的心中有些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其中充满了爱,你就是一切,也拥有了一切。对自己的思想和感觉要永远保持警醒,不要让任何一个感觉或思想溜走,你要加以觉察,而且要全神贯注于它们的内涵。全神贯注的对象,不只是一些字眼而已,而是把思想、情感的所有内涵都看清楚。就像进入一个房间,立刻就能把这个房间的气氛、内容完全看到。如果能认清和觉察自己的思想,你就会变得非常敏感、柔软和机警。不要谴责或批判,只要保持机警。纯金是通过分离残渣而产生的。要想看到本来面目确实是很辛苦的事。河水遇到阻碍是不会停止的,河水以自己的重力来突破眼前的障碍。它可能从障碍物上方、下方或旁边流过;河水永远不会静止,它一直不停地流动。我们可以说河水永远能智慧地随机应变。我们也必须智慧地随机应变,并且以智慧来面对本来面目。要想觉察本来面目,我们就必须具有应变的智慧。要想不错失内心的真相,我们就必须多少具有一些智慧;但是一般来说,我们太急于想得到我们渴望的东西,于是我们猛烈地攻击面前的障碍;我们不是把自己伤了,就是弄得精疲力竭。认清绳索即绳索,并不需要什么勇气,但是误把绳索当毒蛇,然后再加以观察,就需要勇气了。我们必须质疑,不断地寻找答案,如实认清错误所在。通过全神贯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真相。我们必须不断采取解脱的行动。河水从不停止流动,它永远都是活跃的。我们必须处在消极无为的状态,也就是采取解脱的行动;消极无为的本身就能带来积极的行动。我认为重点就在能否认清事实,这种觉察的本身,就是解脱的行动。一旦有了圆融与弹性,就没有所谓对错的问题了。我们的内心必须了了分明,如果能做到这点,我保证你每样事都会顺利。心中如果了了分明,你不必造作,事情就会顺利。不过这里所谓的顺利,并不是欲望得以实现的意思。我们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不只在大事上,连日常琐事都是如此。你的内心已经有了革命,不要就此满足,要保持下去,让锅里的水继续沸腾。希望你有个美好的夜晚。从你的窗户望出去,可以欣赏到日出的愉悦景象,还有就寝前天空宁静的繁星。我们是如此不懂得爱,不懂它那非凡的柔软和力量。我们在使用爱这个字眼时是如此轻率;将军使用它,屠夫使用它,有钱人使用它,年轻的男孩和女孩也使用它。然而他们对爱的认识却如此有限,他们并不了解爱的宽广、不朽与深不可测。爱就是觉察永恒。关系真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我们总是轻易陷入某一种特定的关系中,然后把所有的事都视为理所当然。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这样的情况,而且不能忍受任何变动;我们不敢面对未知,即使连一秒钟都不能。每一件事都得按照规矩进行,我们活得如此安全,如此动弹不得。我们根本没有机会使自己焕然一新,我们嗅不到春天的清新气息。以上种种就是我们所谓的关系。如果我们密切地加以观察,关系应该是更微细的东西。它应该比闪电更迅捷,比大地更宽广,因为关系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各种的冲突与矛盾。我们总是把关系弄得粗糙、生硬和便于处理,于是它就丧失了美感与芳香。因为我们心中没有爱,这些现象才会发生。爱当然是最伟大的东西,因为你必须彻底放弃自我。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永远保持新鲜,否则人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和习惯;然而爱并不是一种习惯,一件乏味的事。大部分人皆已失去对生命的惊喜感,他们把一切事物都视为理所当然。这种安全感摧毁了内心的自由和对未知的惊喜。我们总是喜欢脱离当下这一刻,而投射未来的远景。全神贯注的领悟永远在当下这一刻。全神贯注之中永远有一种紧迫感。要想了了分明自己的意图,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心中的意图就像火焰,它不停地催促我们去了解。如果能了了分明自己的意图,事情自然能顺利进行。我们只需要了了分明当下的真相,不过这件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必须先清理心田,以便播下新的种子。新的种子一旦播下,它自己的活力就会创造出果实和种子。外在美永远无法持续,缺少了内心的喜悦,它很快就会毁坏。我们总是培养外在而忽略了皮相底下的东西;然而能克服外在问题的永远是我们的内心。使苹果腐败的通常是苹果里面的虫子。男女之间相处需要极大的智慧才能忘我,而又不被对方支配。关系是人生最难处理的事。人总是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友善的关怀和温暖的照料。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才能自由自在地得到发展。非常少的人拥有这样的环境,因此大多数人的身心在成长时都受到了阻碍。我很惊讶你在那种环境中长大,居然没有被扭曲。我知道你为什么没有被摧毁、污染和扭曲,因为就外在而言,你尽全力快速地调整自己,就内心而言,你让自己沉睡,以免受到伤害。内心的迟钝、无感拯救了你。如果你让自己保持敏感,保持内心的觉醒,你可能会受不了,进而产生冲突,崩溃,留下创痕。然而如果能保持内心的觉醒和了了分明,你就不会和环境产生冲突。造成扭曲的其实是这种冲突。如果你能一直保持内心的机警和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