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doc_第1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doc_第2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doc_第3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doc_第4页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经络实质到底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在各个科学领域内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我国经络研究进展概述如下:一、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它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普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为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一)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1、循经感传的性质因刺激方法不同和受试者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多数为酸、麻、胀、重感,也有虫爬感、麻跳感、流水感、冷感等。2、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感传的宽度与刺激方法和强度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感传尚有一定的深度,肌肉浅薄处较浅,肌肉丰厚处较深。3、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刺激四肢末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感传大多向上下方双向传导。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4、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远较神经传导速度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m/s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在感传过程中还有走走停停的的间歇现象,或越过某一部位的跨越式传导。5、循经感传对脏腑器官活动的影响循经感传过程中,出现的感传与脏腑、官窍功能活动相联系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感传沿肺经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觉胸部紧迫、呼吸困难,到达上腹部时觉胃部灼热、发胀等。如此这些不胜枚举,为循经感传现象客观存在提供了佐证。6、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大量的循经感传现象观察中,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其传导的路线和方向有趋向病所的特征,有单位观察到聋哑患者的感传均有入耳趋势,只要一经入耳,其他经亦可入耳。有的针灸医生还体会到,部分患者在发病期,其相关经脉的循经传导十分明显,一旦疾病缓解,其感传也随之减弱或消失。7、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在感传过程中于经线上用弹簧压力棒施加一定的机械压力,可使循经感传被阻断。此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使受试者局部降温,亦可使感传被阻滞。随着循经感传被阻滞,相应脏腑的效应也受到影响。如有人对10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郄门穴上施加压迫,可使针刺内关的针效显著降低。(二)隐性感传在感传阴性者的井穴上给予脉冲电刺激,然后用特制的小型叩诊锤从原穴以上各个不同水平面沿着经脉的垂直线在体表进行连续、均匀的叩击,结果可找到一个最明显的阳性点,把这些阳性点连起来,恰与古典经线相符合,研究者们对这种需经附加刺激才能使受试者出现感传感觉的现象称为隐性感传。自1977年至1987年的10年间,各地先后对1030人作了调查,其隐性感传出现率最低为58%,最高则达100%。(三)循经感传的激发1、传统针刺手法导气手法激发经气的传导,一直为针灸学家所重视。近年来,有人以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方法,对45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1642次的激发,其循经感传的出现率高达82.1%。另有人相继运用大体相同的手法对100例青少年受试者进行针刺激发,经30日的针刺激发,全部出现了感传。2、电钅是针短程接力有人在对57例聋哑人的三焦经或大肠经采用电钅是上针在井穴上刺激,当出现短程感传时,则在其终止处再加刺激,如此多次短程接力,感传可由短变长,直至头部入耳。3、入静诱发入静诱发是指通过诱导入静改变人体的功能状态,结合穴位刺激以诱发感传。有人曾在118例战士和中小学生中入静诱发,其感传出现率达85.6%。(四)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指出气至病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证明感传越显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循经感传的一些奇异特性:速度较慢,为每秒厘米量级。可被机械压迫和注射生理盐水及冷冻降温所阻断。可出现回流和乏感传。可绕过疤痕组织及通过局部麻醉区,可趋向病灶。循经感传的路线上有时出现血管扩张、轻度水肿并可测出肌电发放。发现部分截肢病人在截肢部位出现幻经络感传。这些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直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穴位时循经出现的皮肤过敏、色素带,沿经检测到微小声波(循经声发射)、隐性循经感传(一种90%以上人都存在的经络敏感现象),以及其它一些循经物理特性。八十年代中期,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课题,即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十四经循经路线的客观检测。这时,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通过主观感知等简单的手段说明经络的存在,而是试图通过更科学的手段证明经脉路线的客观存在。这期间的最重要发现莫过于用照相机拍摄到同位素循经脉路线运动的轨迹。使用生物物理学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特点,研究者先后发现经脉路线上具有低电阻、高声振动和较好的声光热传导以及同位素迁移等物理学特性。这些工作被总结在一部重要经络研究著作-针灸经络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观证实经络存在的一个里程碑。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经络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是全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棵明珠。它以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效验确定而受到国内外患者的欢迎。中医理论是由脏腑、经络、津液气血为核心的。其中的经络学说产生最早。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距今2000年以前的内经更十分具体地,系统地,全面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灸在世界发展很快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百二十余国家均有针灸医师工作。各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深,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几十年来围绕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中争论最激烈、又备受人们重视的课题。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主流是正确的,它的理论思想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尤其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经络研究有广阔的前景。-肯定现象-为阐明本质进行现象的客观观察-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1肯定现象1956年中国即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有组织地进行临床观察、形态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曲折和干扰。进入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解放军309医院,北大生物系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1000例循经感传出现率的调查。对8名感传显著者进行经脉感传的观测。1973年由卫生部组织按统一方法和标准、在20余省市进行了二十万例的人群普查。然后观察出现感传的情况。以后中国学者又分别在国外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例)、塞内加尔人(193人)、英美德法等白种人(110例)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人类当中,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种族、健康和文化水平的受试者身上都能观察到循经感传现象。日本等国学者也先后进行过这类研究和报导。一般说来,在人群中有感传的是少数,占15%20%,显著循经感传则只有1%。但是对不敏感人的井穴加电刺激后,用特殊的小锤进行叩击。可以在肢体上叩出一连串的敏感高发声点、连接起来即是古籍记载的经脉线,这条线同样具有电、声等特性。实验证明这种隐性循经感传是有普遍性的,占测试者的95%左右。这一结果是可重复验证的。北京市中医医院和河北保定地区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学者发现运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催气运针,循经感传出现率达80%以上.气功入静者可以诱发循经感传,其出现率达80%,而且多数人都可通达经脉全程。证实了明代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明察之。国内外的学者还对循经皮肤病进行了观察,总结了346例478条循经皮肤变化,包括有贫血痣、神经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等25个病种。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的,十四经脉及带脉都有。有的见于经脉的一部分,有的波及经脉的全程,十分醒目。还有的单位和笔者,均发现针刺时出现循经的红线、白线、红疹及皮下出血等血管神经反应。常可保持数小时以上。在病人身上我们还发现有循经性疼痛、麻感、酸、痒及走窜感;冷、热及水流感。与古典经脉记载相吻合。病程短者2-3天、长者达15年、仍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循经感觉病。循经感传、隐性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疼痛和循经感觉异常,均基本符合古典经脉线的记载。为国内外学者所承认。按照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思路我国的经络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为阐明本质进行现象的客观观察从现象到本质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由之路。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把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经络现象和由此涉及的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本质搞清楚。1985年经络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之一;1998年又被列入国家攀登项目,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已有大量的资料说明:(一)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普遍地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二)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它与人体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三)经脉和脏腑间确有相对特异性联系我国学者在经络的研究方面采用了电、声、光、核、气等多种理化方法,神经生物形态学方法,如CB-HRP(辣根酶),萤光双标法等手段,从细胞水平进行研究。2.1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四十多年来中外学者用电学方法,采用皮肤电阻抗为指标进行研究,50年代初,日本发现人体体表存在26条低电阻连线,称为良导络。它的径路与古典经脉线路相似。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皮肤低电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通过对14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电阻点的循经性.低电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不连续,其结果稳定可以重复。当对机体施加外加电流时,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较明显,并且反映出经络脏腑功能方面的活动。有人认为皮肤电位测定较皮肤电阻测定更有意义。2.2同位素示踪法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从60年代即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经络。采用在穴位上注入P32观察到所测12条示踪轨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近年来采用高锝酸钠注入穴位,用大视野数字照相机记录。观察到四肢部可迁移30-110CM,轨迹主要位于皮下;移行速度3.5-76cm/m,在非穴位注射则有淤积;在活体观察与淋巴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但与血管关系密切;在四肢部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基本循古典记载走完全程。仅大肠经和心包经有一定变异。专家鉴定认为此法直观、客观、重复性均较强。2.3循经声信息检测学者们观察到刺激穴位的声信号(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迹与古典记载相吻合,信号的频率在8-97赫之间,高峰集中于30-40赫。结果稳定,可重复。2.4光检测法体表超弱冷光检测:以体表超冷光信号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基本循十四经分布.某些患者在不同经穴发光有不对称变化,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红外成象法检测:一切物体温度高于-273co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间放射红外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通过荧光屏或拍照可以出现亮带和暗带,其显示的路线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和淋巴。CO2和O2分压的测定,H+、Ca+的测定近年来有些学者还进行了人体经络体表循行线二氧化碳呼出量特性的研究,发现经线上二氧化碳呼出量(RCO2)高于经线外。并且从井穴向合穴不断增大。还有人测查了经穴非经穴H+、Ca+变化。针效阻滞定位检测利用针刺时出现的循经感传经压迫可以出现阻滞的特性,测出一系列的阳性阻滞点,将这些阳性阻滞点连接起来即绘成一条轨迹,此轨迹基本与古典记载相吻合。这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检测。3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出现特定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一定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而知内,治外而调里。这就是经络脏腑相关。如素问藏气法时论即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将脏腑与肢节联系起来。针刺左心包经的内关、郄门、曲泽、天泉四穴和心包经上的两个非穴点,及四穴旁2cm的8个对照点,对80名受试者心功能(包括LVET、P/L、SV等8项指标)及心电图进行测试。发现针刺心包经上四穴和非穴点与对照8穴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 0.01).而内关等经穴又优于非穴位点。这表明心包经与心脏的功能关系密切。又有人相继对胃经和胆经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相同。还有人观察到针刺足三里、小海、曲池分别对胃、小肠和结肠运动有相对特异性。1984年有报道在内关、足三里、孔最和太溪注射的示踪剂Na1125均能迅速到达各脏器,但到达的速度,强度则因穴位不同而不同。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经脉�;�;脏腑关系必将成为重点之一。对于阐明经络实质,提高疗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4透过现象看本质古籍上所说的经络究竟是指机体的哪些组织结构?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行血气、营阴阳。这是最基本的属性。实践证明在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之外寻找独立的新的经络的一切尝试都归于失败,但大量的实验为阐释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实质奠定了基础。目前对经络实质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4.1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体液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提出:经络与中枢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相关说中医认为经络具有行血气、通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要作用。现代生理学则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和调节及其与外环境的平衡统一,主要是由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理实现的。有的学者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相应的点(最近庄鼎已通过功能MRI核磁共震从图象中反映出来,张栋用红外摄影也反映了变化)。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在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即形成了循经感传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其基本根据是截肢者的幻肢感传感;气功入静可引出循经感传;感传可以扩散又可回流;作腰麻硬膜外麻醉后刺激气户穴,多数受试者感传能穿过麻醉区至足趾端。另外入静诱导可提高感传诱发率,脑部病变可以增加循经感传出现率等,都支持中枢说。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此说由张锡钧等于1959年提出。根据经穴与皮质,皮质与内脏之间存在肯定的联系。实验针刺狗的足三里可以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针刺人的内关穴同样可以建立血管收缩反应的条件反射,刺激穴位可以改变皮层诱发电位晚成分,实验说明了三者的联系。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直观解剖发现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的有323穴占99.6%,用HRP(辣根酶)或荧光双标法均发现穴位与周围神经相关;而循经出汗,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均与植物神经有关;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遍及全身,可以说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以及营与卫,气与血的关系。认为这些神经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动脉分布,在小血管上位于中外膜之间在脉外。总之认为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后纤维及阻力血管密不可分。这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季仲朴1987年即把此系统命名为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经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外由于局部组织刺激产生的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短反射。一个局部短反射就成为下一个局部短反射的诱因。如此向前推进。在一系列短反射的激发过程中,每一环节引起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入中枢,上升为意识,从而形成循经感传。在经络循行线,以神经和血管为基础的局部短反射,可以认为是比较古老、低级的外周整合系统,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机能。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比较解剖学法和体针传统记录研究小鼠经脉线的行程定位与古典记载相一致。辨认出躯干段的足六经是以血管主干的行程为依据。足三阳的血管主干线在皮下和皮内;足三阴的血管主干均在胸腹壁的深层组织中,从而认为古人是根据鲜明的血管定名为经脉,但传递信息的则是血管壁上的神经。交会穴常有不同的血管吻合分枝,管壁上的神经纤维与之伴行。血管是经脉的方向导引者,组织支持者和可能有的活动参与者。而神经纤维则是经脉信息传递的本体。采用光镜下和电镜下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特别是免疫组织学提示: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结成不同程度,不同距离的形态和机能联系,它分化出来的介质和其它物质(组胺、激肽、P物质、ATP和前列腺素等)调节局部的生化环境有利于经脉信息的传导。这些神经纤维是P物质(一种激肽大量存于脑组织和脊髓后根,是逆向扩张血管的介质。)免疫反应阳性的属于无髓的细纤维。发现P物质能的神经纤维在外周来自初级神经元,来自脊神经节。实验观察它们是经脉信息的传递者。例如:足三里穴部的动脉是胫前动脉,它来自股动脉,血管壁上都分布着P能神经纤维,其外周的P物质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后根神经节内的初级感觉神经元胞体,这种胞体是小型的约占节内胞体的20%,后根神经节内含P物质的神经元,其外周突直接或给出侧枝,间接投射到脊前神经节中,由脊前神经节胞体发出的长突进入肠肌丛和粘膜丛。两丛中有P物质能神经但无胞体和突起,P物质是强有力的刺激剂,它作用到肠肌促进蠕动。总体看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到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张血管的或其他效应的物质,使皮肤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活跃,形成皮肤潮红和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反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份和含量(包括P物质等)进而通过下一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再传递给下一各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如此接力联动形成循经感觉。由于轴索终末释放出的递质-分泌P物质阳性的肥大细胞与P物质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构成联接。多次电镜下证明膨大的终末与肥大细胞之间仅隔20nm。在经脉线上神经与肥大细胞密切相随。经脉线的结构成份-血管、神经、肥大细胞。它们合起来代表经脉线。小鼠躯干部六条经脉均是依据带有神经、肥大细胞的六条血管为主干组成的.应用微量组胺或P物质沿经注射。经百多例长,幼小鼠实验,均产生了循经红线,或皮丘带出现。阳经中阳明经、少阳经红线出现率高,太阳经次之。而阴经因较深则不易发现。此说解释了经络行血气调阴阳的部分作用。适用于经脉外行线,适用于循经的皮肤反应的解释,也适用循经的浅部感传。笔者认为二重反射和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是在现有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了神经生理学,并较好地解释了许多经络问题,可能有良好的前景。经络与肌肉相关说此说从脊髓水平对经络现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猫、大鼠和猴观察的结果表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对来自外围传入刺激的反应,具有某种循经的特点。沿着胃经、胆经、和膀胱经等穴位分别注射CB-HRP,则每一条经脉在脊髓的前角都可以显示出一条纵向排列的柱状运动神经元链,从而认为经络活动可能是一群支配功能上协同的肌肉群、具有特异空间联系的运动神经所固有的反射活动的功能表现。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一致,在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臂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在经络研究方面:还有第三平衡论,有一定的影响,认为感传传导速度约0.1-0.2m/m,比神经传导速度慢,比内分泌快。它的核心以在苍白球。是人体当中最原始的反应系统。其他还有细胞间隙说,低流阻通道说:波导管论等。也有人从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4.2经络研究展望1)近40年来对经络现象和循经感传的情况进行了普查、并且掌握了一些规律,从普及经络知识和肯定古典记载上取得重大成果。2)从方法学由简单到周密、由电、声、光、核、气诸方面进行检测的手段日益成熟和完善。3)对经脉�;�;脏腑相关和人体功能调节过程中的循经特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4)经络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在实现生命过程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化传递方面有重要作用。已被研究者公认。5)现代科学技术在经络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二十多年来神经生物学在阐述来自外周结构的传入信息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但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有人认为目前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只有10%,甚至更少。有鉴于以上各种情况,在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样完整的思路指引下。坚持功能与结构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一方面从细胞分子水平,乃至更深的层次弄清经络的物质基础,阐明循经感传的机理,阐明经脉-内脏相关的机理。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临床和人体上的研究以求疗效,利于针灸的传播和提高。还应该在研究中创造更新的方法,测试和治疗仪器.虽然经络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距完全阐明其本质还任重道远,相信中外研究者的努力必将解决这一重大生命课题。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说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经络与肌肉相关说第三平衡论经络与进化论生物电磁场假说1.经络的波导说2.体电对向环流假说细胞间直接通讯说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说回页首有人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并非就是体表存在这种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认为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络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其相应的点。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的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到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兴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就形成了循经传导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回页首这种观点是建立在直观解剖基础之上的,因为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明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都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人观察,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的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背神经支配的共323穴,占99.6%,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和周围神经分布基本一致,从而认为经络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也有人根据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汗、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现象,设想经络可能是植物神经末梢结构的一种特殊联系。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回页首1977年有人提出了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至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此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血管的或其他的效应物质,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小动脉扩张形成潮红,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形成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投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分和含量。这些中间物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它们包括从上一轴索终末放出的递质,存在于微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或电解质,也包括构成荷电基质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由于中间物质导电能力的增强,激动皮肤中按经络路线特定排列的、与上一神经元末梢重叠分布的下一个神经元轴索终末产生兴奋,促使下一个神经元进行轴索反射。反射的结果同样形成相应区域的潮红或/和风团。如此一个接一个地接递,形成了沿经的红线或皮丘带。这就提示,两个相邻的感觉神经元外周轴索终末之间可能进行信息的传递。经络与肌肉相关说回页首有人认为,肌肉系统与灵枢中的经筋类似,上下关联性非常明显,刺激下部肌肉会传导到上部。组织液是由肌肉运动而移动的,这类组织液就是中医学里的经水,而促使组织液运动的肌肉群系统就是经筋,考虑经络现象时,应以肌肉系统为主体。也有人持类似的观点认为经络的实质乃是以肌纤维为基础。经筋即是解剖中所见到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规律一致,而且凡是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臀,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现象。同时,用肌纤维的生理也能解释一些经络现象。第三平衡论回页首1978年,在我国生理科学会上有人首次提出第三平衡论的观点。按现代生理学中已知的人体平衡系统有三: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前二者的反应(传导)100米/秒和1米/秒左右;而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速度(或作用时间)则以分计,比感传的速度慢。经络感传的速度约在1020厘米/秒左右,比神经的传导速度慢,但比内分泌系统快。因此四者可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平衡系统,经络感传则为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不可能只有一种装置,而是有多种装置,这些装置的作用各有不同。第一平衡系统维持快速姿势平衡,第二平衡系统维持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体表和内脏间的平衡,而第四平衡系统则维持全身慢平衡。它们的分工虽有不同,但互相影响、制约,维持着整体平衡。经络与进化论回页首有人认为,经络作为一种生物状态无疑是进化的产物,其起源与演化在进化过程中应有痕迹可循,即可用比较生物学的方法利用低等动物模型来概括了解经络的实质。提出了一个兼容经络现象,符合现代理论的经络模型-八子午干神经系统原型。主要内容如下:经络体系原型具辐射对称的八条纵传导道为主的网络结构特点,具有与内脏和体表定域联系的功能特点,是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经络系统可能主要是动物进化史上原始子午干(梯形)神经系的保留,这两者在结构功能方面,如体表循行道的数目、走行以及功能联系等几乎完全雷同。现存某些低等动物(如猪蛔虫)体内的子午干神经系之神经干的走行、联系和功能等方面与经络系统之经脉的特点有明显可比性。人体显性循经感传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返祖现象。生物电磁场假说回页首1.经络的波导说在生物体内,光、场这些物质决不是不值得一谈的东西,而是与实物结构平分天下的角色。从场的角度来看内气或经气的本质,实质上就是在体内不断运行传播着的、以红外线、微波波段为主体的电磁波。它们在体内的运行传播过程中,能产生与代谢相关的无线电波化学反应,经络就是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脏腑则是它的谐振腔。由此可对许多经络理论和经络现象进行解释。生物电磁场假说回页首2.体电对向环流假说人体是一个活的带电体,它有自身对立统一的电场。该电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受精卵细胞的生物电场发展而来的,即细胞生物电场组成脏器的生物电场,后者又组成了人体的体电场,人体的细胞、器官及整体的正负电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生物电对向环流。内脏的生物电按照容积导体导电的原理,将其电场投射于体表各区,尤其是体表皮肤,形成具有节段性对应关系的敏感点、良导点或穴位。针刺的机制是一种多层次体电对向环流的效应。即针刺时,针尖部产生损伤电位,它既影响皮肤穴位的电场,也作用于神经血管等各种组织而产生多重效应。故经络是神经-血管等组织-体电环流三者相结合的相对统一体。细胞间直接通讯说回页首有人分析了人体内的三种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即长程通讯、短程通讯和直接通讯,认为经络与细胞间直接通讯关系密切,认为经络可能是特化的细胞间隙连结直接通讯系统,这个假说的依据是:循经感传的速度与离子等物质在细胞间隙连结中的传导速度是相近的。实验证明,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结的数目、直径比非经线处要多,直径要大。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接的启闭与经络表皮的低电阻密切相关。影响间隙连结通道启闭的因素可影响针刺效应。此假说是从细胞通讯角度探讨经络实质的一个新尝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络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医学科学研究者的重视。1956年,经络的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从此进入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新时期。60年代,我国学者又从形态学角度开展了广泛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对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带动了整个经络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1985年,经络研究又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章就经络研究的概况作一介绍。第一节经络现象的观察人体有时出现类似古代文献所载的经络路线走行的感觉传导,或呈现可见的肤色变异等都属经络现象。它的基本特征是循经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为循经感传现象。一、循经感传当患者接受针灸等治疗时,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感觉,表现为酸、麻、胀、痛、蚁走感或流水感等,从被刺激穴位开始,沿着经络路线传导,这种现象就称为循经感传。(一)循经感传的普遍性1.循经感传的调查循经感传在古代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内经中所说针刺时的得气,实际上就是循经感传现象。从50年代开始,人们又进-步探入研究经络感传现象,并取得可喜成果。此时,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胡,在一例感传显著者身上,系统地对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进行了循经感传的观察,著成经络之研究一书。国内也先后有关于经络现象的报道,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等单位进行协作,在8名感传显著者身上全面地、细致地观测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结果报道后,引起国内普遍的重视。从此,循经感传现象的观测,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做了20万例的普查。普查循经感传显著程度的分型标准是I型(显著型)刺激井穴(或原穴)时,有6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经脉全程,其余经脉,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但不能抵达经脉终点者。型(较显著型)有2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全程,或3条以上的经脉的感传能超过肩髋关节者。型(稍显著型)有1条以上能过肩髋关节,或2条以上(刺激井穴)能过腕踝关节,或(刺激原穴)能过肘膝关节者。IV型(不显著型):所测各经感传均不能超过腕踝关节,或仅1条经脉感传能超过腕踝关节者。普查循经感传所刺激的穴位常用井穴或原穴,刺激方法大多采用低频脉冲电。据28个地区和单位对63,228人的普查结果,感传出现率在5.6%-45.2%之间,三分之二以上在12%-24%之间,分布比较集中。对循经感传的一般调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对某些特定人群的调查工作仍不断有人报道。我国援外医务人员曾应用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名)、塞内加尔人(193名)、英美德法等白人(110名)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黑人、白人中同样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国外近年来也有人对循经感传进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复我国70年代末期所做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循经感传在正常人体及各种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现率,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大致与我国该项工作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工作的可靠性。2.隐性感传一般来说,有感传的人是少数,特别显著者尤为少见。因此有人认为经络感传现象的普遍意义不大,或不充分。也有人认为是病理现象。1977年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即使在感传阴性者身上,当在井穴电刺激后,用特殊横行叩击法可在肢体上叩出一连串敏感点。这些点的纵行联线恰好就是经络线。因此,把这种叩击出来的联线命名为隐性感传线,它的潜在活动称为隐性感传。实验表明,隐性感传具有循经性,它是显性感传的基础,又是显性感传的延伸或继续,在一定条件下,隐性感传可转化为显性感传。从国内外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来看,循经感传(显性或隐性)在人群中的出现率与地区,民族、性别等因素无关,可能与年龄,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提高其出现率,说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各种人群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二)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1.循经感传的路线一般说来,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大体一致,在胸腹部则不大一致,头部则大半不一致。2.循经感侍的感觉性质探查时采用不同的刺激原,所产生的感传感觉会有不同。例如,针刺-一般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传,指压一一一般和针刺类似,电脉冲刺激-一般和指压同,还可有流水感、虫跳感,蠕动感等,艾灸-多见热感及麻感。3.循经感传的方向呈双向传导。在躯体(除外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给予刺激时,一般均可自该穴发出两个相反方向的感传。例如刺激曲池穴,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肩髑,同时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合谷。4.循经感传的宽度有粗有细。在四肢多较细,约在0.22.Ocm之间。多数反应为琴弦状或电线状。进入躯干后,可变宽达lOcm以上。5.循经感传的速度一般感传速度较植物神经慢,较躯体神经更慢。在大多数情况下,其速度约为lOcm/s。而且感传不是匀速行走,存在一个个停顿点,即停一下再走,这种停顿点多为穴位所在处。6.循经感传的阻滞当感传自刺激点双向传导时,在任何方向一点施加压力,多数可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前进。例如刺激曲池发生感传后,压迫手五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五里,不再走向肩髑。压迫手三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三里,不再走向合谷。各经线的有效阻断压力通常在350-6126g/om之间,多数为500g/om。另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局部冷冻降温,也可造成感传阻滞,撤去冰袋,局部温度回升后,感传又可恢复。7.循经感传的回流性在多数情况下,刺激停止后,感传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针刺穴回流,到达该穴位后才消失。与前进的速度比较,回流的速度有的较快,有的则较慢,因人而异。8.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自四肢出现后,进入躯干有趋病所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例如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脉出现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9.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络属的脏腑时,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便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此即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感传的效应性不仅仅是受试者的主观体验,而且可以客观显示。如当感传沿肺经到达肺部时,受试者有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Jb悸等感觉。感传沿胃经到达上腹部时,可出现腹胀、呃逆、恶心、胃部烧灼感或饥饿感,或者出现节律性膈肌痉挛,肠鸣音和胃蠕动明显增强,而当阻滞感传时,可看到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消失或膈肌痉挛消失。有1例感传显著者,当感传到达头部时即进入睡眠,当感传停止时又自动苏醒。一般循经感传的这种效应性的出现率平均为50%90%左右。10.循经感传的相对稳定性对54名感传显著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感传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9名观察对象中,循经感传保持相对稳定者,在1月内占94.9形(37人),1年后降至74.3%(29人),3年后则降至64.1%(25人)。说明过一段时间后,感传可部分或基本消退。二、其他经络现象(一)循经性皮肤病和循经性皮肤显痕循经性皮肤病是指沿经络路线分部的呈带状的皮肤病,循经性皮肤显痕是指沿经络线发生的以皮肤色泽变化为特征的功能性皮肤病理变化现象。因二者能看得见或摸得着,故有人称之为可见的经络现象。1958年,自有人报道脊柱结核患者沿肝肾两经出现皮疹以后,陆续有人发现和报道各种循经性皮肤病,其中北京市第六医院对此进行了长期妁系统的临床观察。在国外,匈牙利、日本也有有关循经性皮肤病的报道。目前对循经性皮肤病观察的例数已达846-478条,包括贫血痣、神经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等25个病种,其中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并广泛地分部于十四经脉及带脉上,可见于经脉的一部分,也可波及经脉的全程,有-些皮肤病损(如贫血痣、色素痣)边缘整齐,连续不断,宛若一条细带或细线,十分醒目。循经皮肤病与相关内脏的病变可能有联系,如足少阴肾经皮损伴发肾脏及神经、精神方面状况变化,足太阴脾经的皮损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另外,从循经皮肤病的病理变化来看,真皮上部血管变化、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及表皮变化,可能是循经性皮肤病的共同特点,但未见到特殊的形态结构。循经皮肤病的发现为经络的客观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还有一些单位观察到,有的受试者针刺时还可沿经出现红线、白线、红疹和皮下出血等血管神经性反应。这是可见经络现象的另一类型,它是由刺激穴位引起的。反应波及的距离有长有短,长者几乎通达经脉的全程。出现的潜伏期因人而异,短者留针时即出现,长者达数小时。曾有人将循经出现的红线与皮肤划痕反应相对比,在划痕反应完全消失之后,循经出现的红线仍可保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之久,说明二者有所不同。(二)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均系病理状态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亦有人称之为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性质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有时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红、肿、热等现象。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如麻感,痰感、痒感、灼热感,热流感、冷气感或吹风感等。二者的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Hea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其长度大多短于或等于经脉全长,少数可比经脉全程长。病变可局限于一条经脉,也可出现于数条经脉,还有表里经脉同时出现或同名经脉对称出现者。病程最短者2-3天,长者可达15年。以上研究说明,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之一的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第二节经络检测及其与脏腑相关的研究一、经络检测法近代研究发现,人体或动物的体表经络,腧穴部位皮肤电阻或电位不同于非经非穴部位,并随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机体体表经络,腧穴部位不仅在电学方面,而且在光、声、热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经穴的这些特异性,为经络的客观显示和探测提供了可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络检测法。(一)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对于经络的研究,比较集中在皮肤电现象上,主要是测定经穴上的皮肤电阻。这方面的工作表明,经穴部位都呈低电阻性。这些穴位的沿经排列,当时被认为可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既然是低电阻,电流即易通过,因此在日本又称经络为良导络。我国学者近年来又对皮肤低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些重要的改进,并对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论证,通过对十四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是循经的。低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并不连续,结果稳定,可以重复。也有人对经络皮肤电位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反映经络或内脏器官功能活动方面,皮肤电位可能比皮肤电阻更有意义。因为皮肤电位的活动可能是活组织代谢过程的表现,而皮肤电阻则可能是机体对外加电流通过组织时所表现的一种物理特性。通过一些实验表明,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异也较明显,可作为检测经穴的一种方法。(二)同位素示踪法早在60年代初,我国学者即已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行路线。发现在人体的穴位上注入P,通过盖胶计数器记录放射性的强度,可以观察到经络循行路线上的放射线强度较其两侧旁开的对照部位高。所测试的十二条示踪轨迹与古典医籍中所描述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同位素示踪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近年来,罗马尼亚、法国,中国的学者都先后应用丫-闪烁照相技术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将99mTc高锝酸钠注入穴位,以大视野数字丁照相机进行记录,可以观察到注入四肢穴位的同位素可循经迁移30110厘米,其中长者可从四肢上达躯干。在躯干部穴位注入同位素亦可在不同程度上循经向上下迁移。同位素迁移的轨迹主要位于皮下,穴位注射时同位素开始移行的潜伏期平均为31.29秒,移行的速度为3.5-76厘米/分,各经之间有一定差异。在非穴位部注射时,同位素淤积于注射部位,之后,逐步趋向其邻近的经脉,再循该经脉继续循行,同位素的示踪轨迹与古典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吻合率在70%以上,在同一肢体的两条经脉的穴位上注入同位素,可同时显示出两条行程不同的轨迹,同位素迁移过程中可以看到经络学说所描述的某些特点,针刺可使迁移的潜伏期缩短,清除率增加,标记经穴与示踪轨迹的吻合度提高,在猴、狗等动物肢体上也可观察到类似的同位素示踪轨迹,上述同位素示踪轨迹与淋巴循环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与血管的关系则密切而复杂。以上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