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个性优质课堂建设总结.doc_第1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个性优质课堂建设总结.doc_第2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个性优质课堂建设总结.doc_第3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个性优质课堂建设总结.doc_第4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个性优质课堂建设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因个性舒展而灵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个性优质课堂建设总结一、思考和认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堂。面对各地繁杂纷呈的课改成果,思考变动不居的现实,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祥的改革路径?在一次省级管理论坛会议上,曾经有人抱怨:学这学那,一直学不到真经;改来改去,总是炼不出真金。听说某人只讲4分钟,就要求教师5分钟以内结束“战斗”。看到某校精彩展示,就将黑板挂满教室四周。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后,教师照猫画虎,让学生在课堂上一会看书,一会讨论,一会开始研究,师生变成了“赶场”的躯壳所有这些,尽管呈现的具体方式可能存有差异,但同质化、模式化、极端化等不良现象已经不同程度地充斥其中,徒有非凡热闹,不见应有“疗效”。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的成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学生学业成绩测试名列前茅,而在学科兴趣、学业自信心测试中却位居末端;中国人口位居世界前列,原创性贡献却乏善可陈;中国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孩子们却变得越来越脆弱由此可见,直奔课堂抓课堂,囿于课堂论课堂,是不可能成功的。课堂效益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人的理念再先进,也需要理解理念的人去落实。教师课堂内的表现,需要有课外的学习作保证。基于这样的思考,着眼于培养“志趣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学生,我校立足实际,于2008年确立了学校“教育创新行动方案”,核心工程之一就是建设“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个性优质课堂”,力争通过我们的行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个性优质课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追求,以遵从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鼓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依据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融合学生个性化特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以期达到学生个性高效学习的目的。其本质就是追求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自然协调、和谐共生、优质高效。它需要把教师教学特色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有效弥合,以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个性优质课堂建设与教育的本质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教育是关乎未来的事业,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未来,社会需要多种规格、多种层次且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才,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必定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需要彻底摒弃那种“一刀切”、“大一统”、“整齐划一”等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以支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才。当然,教育学视界中的“个性”,并非政治口号或无原则的“个性自由”、“个性解放”,而重在对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独特性的必要关照,对基于个体差异的教育公平的追求和对多样化社会需求的有效回应。同时,教育学视界中的“发展”,也非指经济增长,而重在人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而人的发展不仅只身体的发育、知识能力的增长,其实质是自由的拓展,是个性的提升,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个性优质课堂的建设,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其核心是“344”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心理规律、认知规律和学科规律”,要依据“以学定教、独立思考、多维互动、展示评价”原则,要把握“情感孕育、方法生成、知识建构、习惯培养”标准。在此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流程,催生个性化教育智慧。总体上讲,三大规律是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四项原则是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四个标准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344”教学策略是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通过归纳、分析提出的,解决的是我校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时宜的变化,也需要修改完善。从本质上讲,教学策略不是静止的,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的,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与时俱进。比如“独立思考”,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尝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活动都替代不了的,没有思考就没有内化。一切不能促进和实现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的教学活动,都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缺少独立思考,就会盲从他人,轻信谣言。前几天的食盐抢购,波及全国众多地区,由此引发的抢购闹剧,暴露出社会中独立思考精神的稀缺,也是偏爱思考的公民成为稀有动物的明证。强调独立思考,并非说学习只依赖独立思考,只是表达我们对仅仅调整了一下师生关系的某些模式化、程式化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反思,只是表达了我们对某些无限放大某一环节作用的课堂教学现状的一种担忧。自主式、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都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良好途径;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暴露思维,及时评价鼓励,都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比如展示评价,它不是一个环节,而是一种策略,一种思想,是教育价值观的深层次呈现。通过展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暴露自己的思维,呈现自己的成果。同时,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分享。通过评价,生发良好的师生关系,评价出端正的态度,评价出浓郁的兴趣,评价出优秀的品格,评价出创新的精神,评价出不竭的动力。我们的老师不能成为“跳蚤效应”中的那个盖子,我们的评价也不能只停留在赛跑计时员的那个水平上。要努力创造一种安全生态的课堂,要解决课堂两怕:老师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课堂要做到有序而非僵化,科学证明,内部的有序性并不是由系统内的某一要素自身的有序性决定的,而是整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联系的“涨落”决定的。判断个性优质课堂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志是“情感孕育”。情感孕育是保持注意、催生动机、形成良好情感倾向的条件和基础,也是坚定理智目标的意志体现,更是生发服从理智这一个人素养的良好土壤。其指向为学习情感、学科情感和课堂生活情感,基本内容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励性、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基本要求是全程性、全面性、动态性、丰富性、内在性。这就要求教师从生命和教育的高度,去激励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量。语文的以情促智、数学的以智怡情、理化的因趣生情,都应该弥漫于课堂的全过程,渗透于教学的肌理,应该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乐学的氛围,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不仅仅是课前的导语与课后的小结。在个性优质课堂建设过程中,学校没有也不可能为全体教师提供一个广泛适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或一般教学流程。我们认为,具有极强规范性的教学模式,对处于初识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时有用。但是,一味遵从模式,一直行走在规范中,教师的教改之路和发展之路就会受限。因为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让个人特点、教学特色各不相同的教师用统一的模式授课,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一种教学模式,只是侧重于解决一类教学问题。若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掩盖课堂教学多样、灵动的本来面目,后患无穷。我们认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教学既是科学,又是哲学;既是技术,又是艺术。达到艺术境界的教学,就必然会超越模式,出神入化,不拘一格。在个性优质课堂建设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本人优势和学生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344”教学策略,积极探寻极富教师个性色彩的精品课例。二、实践和体会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持续不断的实践跟进,学校提出的“个性优质课堂”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设计的“344”教学策略得到充分的实践,教师们主动参与和自觉实践个性优质课堂的热情持续高涨,学校“知民意,顺民心”,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从2008年开始,为教师们认定个性、展示个性、丰富个性量身定做了六次活动:先后举行了四次“个性优质课堂”评比,两次“精品课例”展示,一次达标定级活动。活动中,学校领导靠前指挥,参加比赛的教师认真对待,听课观摩的教师积极参与,为活动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水平的展示,基于实践的反思,建立于合作共享基础上的研讨,共铸出异彩纷呈的精美华章。在个性优质课堂展示评选活动中,共有206人报名,有86人获奖;在精品课例评选活动中,有37人报名,有15人获奖;在达标定级活动中,有64人报名,24人获得A级,23人获得B级,17人获得C级。共有教师287人次参与这些活动,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19.8%,如果连同教师听课次数计算在内,比例数更是高的惊人。在活动中,学校、年级、教研组31位教干,跟踪指导,听课评课,为“344”教学策略的落实和丰富,贡献出了应有的力量。建设个性优质课堂,像一颗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水面,在教师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学理论,转观念,写反思,变教法,课堂显现出空前活力。教师们通过专题教研活动、组内课堂教学观摩、交流学习体会等不同形式,阐述自己的理解,反思自己的行动,整合自己对个性优质课堂的认知系统,制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教师每学期都至少撰写2篇专题性反思文章,不断深入了解个性优质课堂的主旨和要求,不断优化个人研究的行动方案,不断积累渗透着个人智慧的精彩案例。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学生自主互动的组织者、学习热情的助燃者、知识活化的催成者、方法建构的引领者、原理探寻的指导者。目的就是让学生实现由不想学到想学会学的过渡、由预习到大预习的过渡、由想学一科到想学多科的过渡、由单纯探寻方法到主动辨析原理的过渡、由单纯生发学习兴趣到奠基发展志趣的过渡,由满足成长需要到主动担当人生责任的过渡,想学、会学、乐学成为现实。认识的提高促使教师意识的转变。在实践个性优质课堂过程中,教师们主动将知识、技能、方法、原理、情感、态度、兴趣、习惯、责任等要素有机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实现由学识到学养、由学习到生活的跨越。结合实践,逐步确立了如下十二个意识:站在全人教育的高度研究教学的意识;课堂就是教化场、试验场、生活场和学生生命发展场的意识;学生的活动须评价、激励评价促发展的意识;每天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和亲近几个学生的意识;课堂存在的意义就是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责任引向课堂之外的意识;一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想学、会学的意识;课堂的教学流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学习规律和学科原理的意识;讲解知识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学会技能规律思想方法学科原理学习之道”逐层发展过渡的意识;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知识分层与学法分层相结合的意识;不同学科学生所养成的学习方法、思维品质可以互相迁移的意识;学生的学习是社会生活的前奏即学如人生的意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可以解决人的一般发展问题的意识。当然,课堂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绝非一日之功,广大教师只有真正参与进来,才能在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中获得发展,才能在一次次的参与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更深刻的教育教学体验!三、保障与激励个性优质课堂建设,需要教师不断奠基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奉献给别人,一个没有健康的职业态度、专业精神和教育智慧的人,是无法将学生送向幸福的彼岸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前提是不让一个教师掉队,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关怀应成为学校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真正的课本是教师,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人格修为、生命状态和人生旅程起着引领、熏陶、矫正和指导定向的作用,并会沉淀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没有深刻意义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就根本谈不上学校的持续发展,建设个性优质课堂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都是独特的,但发展过程中存有殊途同归的现象。通过对三十多位教师教育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看法,归纳了成功教师的三个基本特质:一是帮助学生建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且不屈不挠的探寻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三是生活满意度高。通过聚类分析,多次论证,我们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六级之路,那就是“确立教育理念把握学科精神定位学生习惯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锤炼方法技巧”,沿此路径发展的教师才能生成个性智慧,才能走向人师、大师,否则,只着眼于名师大家的方法技巧,满足于设计一个满意的教学流程的教师,最多止步于匠师。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奠基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教师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一是编印教育理论学习读本,内容诸如多元智能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全息论、行为主义、最近发展区等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郭思乐的生命教育观,郑毓信的教育哲学观,史宁中的课程标准观等等,每页预留出三分之一的空白供教师写读书笔记,让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不断反思自己,逐步提炼、升华出基于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理念。二是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校内各级骨干、模范教师、功勋教师、首席教师以各种方式发挥他们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使教师发展的阶段目标与长期目标高度契合,让教师主动乐观地行进在通往名师的大道上。三是坚持问题科研化,倡导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个性优质课堂“三四四”教学策略的每一项都是我们全校教师的公共课题,要帮助教师做真课题,读真经典,写真日记,有真表现,成真案例,搞真研究。四是所有教干率先垂范,借助每学期的“五个一”工程:即“当一天学生、听一轮同学科教师的课、上一节示范课、开一次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讲座、参加一项本学科的课题研究”,为教师做出榜样。五是与大学联姻,与名人结缘。让居于现代教育改革前沿的领军人物来引导教师发展,并选派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辽宁、浙江、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学习,让教师站在一个更高的教育平台上,促使教师对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职业信念有新的感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新的理解,促成教师在个性优质课堂建设中有新的发展。六是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为他们的个性专业成长服务。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我们始终坚持“少一点关卡,多一点关怀,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帮助,少一点评估,多一点引领”的管理方式,把表现的机会更多的给予他们,彰显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的进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离真正的教育近些、再近些!七是协调志趣相投、方向一致、课题相似的教师组建研究共同体,一道走进研究天地。众多头脑风暴式的研究活动碰撞出的精彩火花,让老师们的职业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活力,同事关系更加亲切而雅量高致,专业情趣更切近本质而开阔高远。同时,这又是一个本质上崇尚合作,具有内在向心力和自我反思的群体,有共同学习的愿望、能力、技巧,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共同的目标,能一道走进研究天地。八是建设新型教研文化。要改变已几近僵化和官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其关键之一就是建设基于平等精神和分享机制的全面合作关系的教研文化。如我校采取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捆绑式评价,让教师个体拥有团队集体,让个体与集体实现交互式提升。实践证明,拥有的程度越高,参与的程度就会越深。九是科学设计听评课活动。明确规定,计划性听课,听课者必须参与集体备课,讲课者课后必须表述本课的设计思想、设计意图、预期效果、成败得失、以及自我反思等活动,必须有权威专家跟进点评,以点评实现引领。十是努力把学校领导造就成专家型业务骨干,正确引领,人性服务,理性自由均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我们认为,引领需要权威,管理就是服务。教育有她自身的伦理,学校如不能为教师的职业生活和专业成长提供真切有效的保障,管理即是束缚和倒退。要建立百分之百负责任的一对一承诺、一对一负责的责任管理机制,要形成责任思维和责任管理。个性优质课堂建设,需要不断创新评价激励制度。我们认为,教学活动首先是教师的个体劳动。“一个出色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他的个性被张扬到了极致。”因此,在严格建设教师职业规范的前提下,学校应该更多的给予教师自由创造的天空,让他们更充分的把自己的生活阅历、知识基础、强势智能、教学经验等等打上生命个性烙印的东西,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创造之中。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为了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形成和丰盈,坚持对教师实施“多元异步”评价。因为统一的综合评价,往往会导致教师追求上的摇摆和发展上的平庸。所谓“多元异步”评价,就是在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对教师教学业务等方面不搞一刀切式的评价,不作统一要求,以便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找到教学个性发展的生长点,确立好自己的阶段目标。实施多元异步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育理念转变、管理制度创新、具体组织实施,需要统筹考虑。面对教学水平、教学方式、价值追求不一的教师,也需要做更多细致入微的工作。学校的任务就是创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防止教师亦步亦趋、固步自封,促使教师生发亮点,提升亮点,让一切知识与经验、智慧与技术、个性与特长、热情与创造竞相迸发活力,让每一次思想碰撞的体悟与灵感如水银泻地般融入教师职业生命的永恒乐章,让“满园春色”绚烂持久。个性优质课堂建设,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研究“个性优质课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情感的引发和升华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之一。我们认为,没有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保障,个性优质课堂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基之厦。设想一下,如果学生离开教师、离开课堂就不想学习、不会学习,那么这样的课堂还何高效优质之有?如果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是在持续增加,如果聚焦学科的良好习惯没有形成,那所谓的高效优质课堂也必将是一句空话而已。我们坚持以习惯培养读本为载体,从生活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两个层面,分年级进行规划,框定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阶段发展目标,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推进。如十个文明习惯,即微笑待人的习惯、每天为父母做件事的习惯、见面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的习惯、按规则办事的习惯、说了就要努力做的习惯、用好每一分钱的习惯、集体的事情一起干的习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习惯。十个学习习惯,即早晨制定一天学习计划的习惯;将学习计划、目标视觉化的习惯;课前充分预习、随时准备向老师提出问题的习惯;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归纳、系统归一的习惯;朗读、默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习惯;随时记录灵感,把重要的观念、方法写下来提示自己的习惯;上课能坐住、能静心、能思考的习惯;课堂上认真聆听、合作、积极大声表达的习惯;用双色纠错和用不同的符号标记题目,且能及时筛选、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课活或晚上有对一天的学习、行为及时反思、反省的习惯。在培养学生习惯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学生发展来讲,仅有习惯是不够的,还必须给习惯嵌入责任基因,提升学生习惯追求的境界,让学生不断升腾“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愿望,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此,我们提出了“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这一研究课题,目的就是探寻学生“在担当中生活,在做事中成长”的规律,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每一项担当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鼓励学生勇敢担当起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鼓励他们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做一个有担当的现代社会公民!四、收获与成果(一)课堂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革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使个性化的学与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充分张扬、思维高效互动的智慧生成场、生命发展场。通过个性优质课堂的建设,不仅仅是呈现出一大批精品课例,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证明,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节有灵魂的课堂,与照本宣科的教师和昙花一现的课堂,其价值和意义是有天壤之别的。(二)学生的个性得以舒展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已有的学习基础与将要学习的学科知识建立有效的个性化联系,学习过程成为个体经验不断理性化的过程,也使得学生能用理性的观点分析更多的生活现象,使探究、体验、感悟、发现凝结成一个富有灵性的链条,从而得出个性化结论,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法,建构起个性化知识,提出创造性猜想,使知识、能力、情感得以有效内化,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促使学生不断升腾学习的愿望,体验创造的乐趣,享受发展的幸福。(三)整体学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几年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其中“数学整体教学策略:让学习体现智慧的永恒”荣获山东省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管理机制创新的探索教师成长:营造和谐生态、追求卓越、课堂有效性的探讨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等多部专著出版;“整体建构原理探寻”、“促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不做课堂的奴隶”等36篇论文在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创新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校长被确定为首届“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