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doc_第1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doc_第2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doc_第3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品格构建 摘要:2016年9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到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英语核心素养体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的文化品格素养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应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文化品格;构建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出研制与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2016年9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到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程晓堂,李思琪,2016)。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关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本文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重点论述其中的文化品格构建的现状,探索文化品格构建的途径,以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阐释为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内的相互关联的四大要素。程晓堂教授把其中的“文化品格”解释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科的教学来实现的。英语学科课程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且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文化品质的目标;内容的设置,不仅考虑到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将知识技能渗透到学习的主题、情境、语篇和语用中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改变了单一途径和碎片化的知识传授,注重课程的整合和关联,实现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深度融合。本文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探索学生文化品格的构建,以适应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二、文化品格构建的现状“在英国看足球的时分,旁边的人在高声唱歌、喝彩、欢笑,足球场内就非常喧哗,所以这样的场合,就不需求很安静。可是在有些场合,你就需求保持安静。在中餐厅,大家都在很安静地吃饭的时分,我们中国人也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这种习气,安安静静地坐着吃饭,而不是高声喧哗劝酒、聊天。实践上,东方人也能够理解中国人吃饭的时分喜欢热闹,在吃饭的过程中,添加了很多交流的环节。但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请了本国人来中国吃饭,我们可以用很喧哗的环境,很热烈地交流来欢迎他们,让本国人了解中国人的吃饭风俗。但如果到了国外,如果大家都很安静,我们就应该学会去尊重别人。这一景象告诉我们,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强调的不只是文明认识,而是文明品格”。(鲁子问,201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渗透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发展史同时也可视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因此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此外,语言具有工具性和文化性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语言的工具性被放大,而文化性被忽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过多的强调知识的传授,考什么,教什么,有时候承载着丰富文化 内涵的语篇被肢解为支离破碎的语言点、语法点、长难句和重点句型,而作为整体的文化内涵的传承的语篇,往往被忽略。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高中英语为例,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一个 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这个板块的内容围绕着单元话题,提供典型的丰富的包含文化背景知识的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在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也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因此利用这一板块的教学能容,可以让学生感知不同知识的文化背景,激活相关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的文化观点。经过不同类型的课堂观察可知,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几乎都把这部分省略了,有的老师略有涉及,只是把它和reading板块放在一起,当做课堂导入来处理,这样的处理大大削弱了英语文化性的一面,是十分可惜的,因此在教学中构建文化品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三、文化品格构建的途径“不少学者认为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程晓堂;李思琪,2016),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文化品格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培养核心素养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上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指出“只有将上位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候,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走进学生的素养结构,成为学生的素养”(成尚荣,2015)。因此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来实现。(一)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品格的构建“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惯用语等语言知识也与本民族的文化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李红恩,2012)。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词汇的 音、形、义都能够反应一个民族的文化,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同样可以反应一个民族的文化。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九第三单元The meaning of color 为例。reading部分是关于国旗、颜色和文化;Wordpower板块是有关国花和颜色的习语;task板块关于设计京剧脸谱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民俗风情,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了解各种颜色对不同国家和民族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某种颜色在一种文化中是褒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具有完全相反的意义。在学习Color idioms时,通过让学生阅读颜色词在中外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如中国人用“眼红”表示嫉妒,而英语中则用 “green-eyed”, 红茶则是black tea,同时帮助学生总结:white as a sheet(苍白如纸),tickled pink(非常高兴),in the red(负债),green with envy(非常嫉妒),feeling blue( 沮丧、闷闷不乐),in the black (盈利、银行里有钱)。了解颜色词的不同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减少因为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二)在语篇教学中进行文化品格的构建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解释语篇所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归纳和比较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赏能力。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所涉及,但是倾向于浅表性的理解,对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赏能力是欠缺的。 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二单元language 为例,这个单元介绍了英语发展史,从古英语,到中世纪英语到现代英语,语言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在阅读reading板块的English and its history的时候,笔者不仅仅着眼于阅读理解这篇文章,而是着力挖掘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由于受到不同国家文化和词汇的影响,英语呈现出复杂的、令人迷惑的规则。如果单纯的分析课文,讲解重点单词和句型,这篇文章枯燥乏味至极,像Celtic, Angles and Saxons这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就只是一些抽象的名词。但是在阅读中融入对文化的探讨,让学生感知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对英语语言文化和历史就会加深印象,达到提高文化品格的目的。(三)从英语国家传统习俗中进行文化品格的构建我们知道,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则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从本民族的角度来看待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干扰必然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不理解或误解。在教学中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帮助学生排除文化障碍,正确理外国文化,构建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模块中: writing a letter to explain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介绍了不同国家待人接物方面的差异,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禁忌,在人际交往时可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在阅读本部分的 taboos 的话题时, 笔者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不同国家的禁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常禁忌包括吃某种食品,人际关系,身体语言和手势语。打招呼时,中国人在饭前饭后可以问“吃了吗?”,而在英美文化中,“Have you had your lunch?”会使对方迷惑,甚至引起对方的误解和反感;在中古的餐桌上,主人会给客人夹菜,还会一个劲的劝酒,这往往令外国朋友感到不安,他们习惯于help yourself 的用餐形式,了解了这些文化的差异,就可以避免待人接物方面的尴尬,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四)在英语测试中进行文化品格的构建 众所周知,考试对教学具有反拨作用,考试的重要性越大,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也越大。各类测试试题的选材,尤其是高考试题,选择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话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利用英语测试进行文化品格的构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纵观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三套试卷,与往年相比试卷的语言材料更丰富,与现实生活相关度更高,更加彰显跨文化交流,如全国I卷阅读理解B篇讲述了一个关于美国家庭的社会话题,以及中国元素,如全国I卷语法填空讲述作者受邀在成都大熊猫基地服务的经历以及全国III卷语法填空介绍了中国的筷子文化,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准和生活实际。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的文本材料在选材上也更注重人文因素且极具时代感,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更突显出对上下文连贯理解能力的考查,不仅体现了与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品格,还体现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四、结束语 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是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潮流的必然结果。本文仅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品格构建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现状,对构建文化品格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