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doc_第1页
浅谈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doc_第2页
浅谈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doc_第3页
浅谈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doc_第4页
浅谈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浅谈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作者:_单位: _邮编: _) 摘要文章在阐述集团风险的主要表现和现有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指出集团应通过分析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构建为企业规划和管理服务的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集团;风险管理;构建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程度日益加大,企业集团如果不能有效地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势必使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因此,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设计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模式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特点 (一)规模不经济问题 集团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发挥其作为一个整体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规模经济等效益。但是。由于对各子公司的控制力度不够,子公司各自为战的现象严重,由此。一方面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阻碍了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导致规模不经济。 (二)资金管理问题 有些企业集团公司的资金流动与监督控制严重失调。出现大量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内部人员利用权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使企业集团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闲置;二是子公司都掌握一定数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大部分由母公司贷款获得,如果母公司对贷款难以及时调回,会影响母公司的财源和资信。 (三)资本运营问题 资本运营是企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的分配。首先,企业集团内部整体资金调剂无序,资本经营意识不强;其次。有些企业集团投资盲目,导致整体投资效益差,投资风险加大;三是企业集团自身管理能力较差,导致企业资金回报率低,甚至出现亏损。 (四)信息失真问题 由于集团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或公司内的管理部门之间出于各自的局部利益,主观上不愿及时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阻滞信息流。造成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和不集中。更为严重的是提供虚假信息。造成集成后的信息普遍失真。 二、传统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缺陷 (一)财务预警模式 由于企业的各种风险最终表现为财务风险,早期的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与此相对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便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财务指标模型评价企业目前的风险水平。进而再作出相应的风险示警和风险控制决策。 从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历史演进看,其评价对象主要集中于财务指标。因此具有容易量化、评价方法日趋成熟和便于理解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第一,财务模式基于财务数据而其本身不能对财务报表的真伪进行鉴别,当财务数据失实时则不能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价;第二。单一的财务指标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水平;第三,偏重定量指标、忽视定性指标而易失去相关的重要信息。 (二)平衡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不足 平衡风险管理模式是在财务预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贯穿了平衡记分卡的基本思想(平衡记分卡从四个方面构建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方面)。通过平衡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经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外部客户风险来评价企业的整体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风险的具体方法。 相比财务风险管理模式而言,平衡模式的创新之处表现为:风险评价指标全方位化;风险评价指标全局化、群众化;风险管理动态化、适时化。 但是,平衡模式仍然有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各类风险之间没有主线贯穿从而导致相互之间分散而缺乏联系。无法有效控制风险;没有明确相互平衡的各类风险如何进行权衡即权重分配问题,不同的分配权重的取值,可能导致不同的风险评价结果。 三、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设计思路 集团风险管理是关系集团发展战略,贯穿集团成长全过程的战略性的动态管理活动。因此,集团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必须有助于集团从战略的高度控制企业集团的风险,避免由于集团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而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其次,避免由于集团内部的管理风险、子公司的经营风险导致集团整体风险扩大化;最后,通过各级公司和各级管理阶层运用具体的风险控制手段将风险控制和消化在萌芽阶段。 (二)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系统原理 集团风险管理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其构建包括三个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监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流程。 架构、机制和流程这三要素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如图1所示。 (三)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架构 风险管理架构是指集团风险管理的依托对象。即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风险管理职能的权利机构和岗位安排。如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等。 集团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涉及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包括: 1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 具有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和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等权利。 2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下属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两大原则:一是选择对集团核心力构成最为重要、对集团利益贡献最大或者经营业务必不可少但管理非常混乱的控股子公司;二是财务总监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其经济利益与派驻的子公司脱钩,由集团董事会考核和管理。 3审计机构 这里一般是指集团内部的审计机构,承担了集团主要的内部审计工作。在特殊情况下也包括董事会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 (四)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机制,就是利用相应的风险监控工具(如内部审计制度、外部审计制度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潜在的风险发生领域进行监督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现代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纠错防弊,更重要的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活动,以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现代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该从财务收支活动、内部控制制度拓展到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主要包括:专项业务审计,评价其对企业决策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目标的完成情况;企业的管理活动审计,评价其管理职能的发挥情况及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对各子公司责任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其责任履行情况。 现代内部审计不仅从审计的内容进行了拓展,而且从审计的方式和控制关键点进行了革新。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传统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控。因此,内部审计的控制重点必须前移,把事中、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相结合,发挥好预防性和建设性的作用,把审计工作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首先,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计划决策执行评价”的过程,现代内部审计对企业重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经济可行性和财务可行性)进行审计,看企业的分析和论证是否合理;其次,项目实施后,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检查计划的实施和决策的执行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出现偏差,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项目结束后,对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率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2外部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即经营风险导向审计(Buslness Risk-basedAuditing)从战略管理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流程,分析评价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和剩余风险,从而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如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经营风险测评程序(The KPMGs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简称BMP)。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分析方法对于监控集团的经营风险和战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入基于战略发展观的现代风险导向的外部审计,对集团的战略发展风险和高层管理舞弊风险能够起到更好的监控作用。 整个行业的商业风险通过经济活动的主体即企业的系列经营活动传递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经营层次,而企业战略管理风险和经营活动风险会以经营失败或管理舞弊的形式爆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集团风险监控体系,一方面体现在集团母公司以及各子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审计上,另一方面体现在集团认为有必要借助于事务所的咨询方案对集团进行诊断和战略调整。不管哪种情况。都应首先从战略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各行业带来的风险,然后再从行业的角度具体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而评价企业的经营失败风险和管理层舞弊风险,从而把握集团整体风险的大小、范围以及重要程度,最终为集团制定相应的风险治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环境分析、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风险控制六大步骤。 1环境分析 主要是分析集团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所处行业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全球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资源禀赋、全球化竞争和文化冲突等;所处行业状况包括行业竞争状况、行业价值链地位、市场需求状况和行业进入壁垒等;企业经营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业务流程和领导风格等。环境分析有利于企业制定各种正确的目标,并可以通过事项识别发现机遇和挑战(即风险的潜在表现)。 2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既是环境分析的结果,也是风险识别的依据。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分析,制定与企业愿景相适应的战略目标,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各项财务或经营报告目标以及指导企业业务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制度的合规目标。 3风险识别 通过内外环境的分析和企业制定的各种目标可能或已经实现的程度,动态地对风险进行识别。这些风险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自然、技术等各方面。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和经济效益原则对风险识别的深度、广度和时间进行决策。 4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评价潜在风险可能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程度,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企业的固有风险(或叫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然后根据企业的风险偏好。确定剩余风险,最后得出企业需要进行控制的风险。 5风险反应 在评估了相关的风险之后,管理者要确定怎样对风险作出反应。风险反应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