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检测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每小题2分,916每小题3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 )a.牛油b.花生油c.棉籽油d.润滑油2.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的甲烷和氯气的密闭玻璃容器放在光亮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原子的总数不变b.容器内的分子总数不变c.容器内压强不变d.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3.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有水的方法是( )a.加金属钠b.加入无水硫酸铜c.加热蒸馏d.加无水氯化钙4.(2012福建高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5.能证明乙烯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能使酸性kmn溶液褪色b.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c.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和o的物质的量相等d.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6.煤是我国的一种主要能源,在使用煤资源时,下列所采用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燃煤时应将煤块粉碎或磨成粉末b.燃煤时应通入足量的空气,且越多越好c.将煤制成水煤气d.将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等7.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8.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是( )硫酸钾 甲醛 氯酸钾 硝酸汞 氯化铵 氢氧化钠a. b. c. d.9.(2012山东高考)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b.甲烷和的反应与乙烯和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10.葡萄糖和淀粉的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6.5%,则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a.13.0%b.39.0%c.45.5%d.52.0%11.油脂和naoh溶液制肥皂时,将肥皂和甘油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所采用的方法是( )盐析 过滤 蒸馏 分液a.b.c.d.12.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水溶液,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是(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红色沉淀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新制,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13.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是,它属于(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a.b.c.d.14.图1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图1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发并加快反应速率d.长玻璃导管只有导气的作用15.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是,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 )a.ob.hchoc.chod.16.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b.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后析出白色沉淀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d.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0分)17.(5分)有下列各组物质:a.和; b.126c和136c;c.和 ch();d.冰醋酸和乙酸;e.甲烷和庚烷;f.淀粉和纤维素。(1)_组两物质间互为同位素。(2)_组两物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3)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4)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_组是同一物质。18.(10分)某同学取一定量淀粉进行水解实验,其程序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所加入的试剂分别是a_,b_,c_;(2)简答加b的原因:_;(3)由此可知淀粉是_(填“部分”“完全”或“没有”)水解。19.(9分)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它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m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m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试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m的结构简式为_;反应的类型为_。(2)c中官能团的名称_。(3)写出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_。(4)有机化合物d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羧基,且分子中含有2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_。20.(10分)有人设计了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为_(填序号),并填写各步骤中的空格。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_的橡皮塞。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_(填“上端”或“下端”)的橡皮管和自来水龙头连接,将另一端的橡皮管放在水槽内。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向蒸馏烧瓶中放入_,再用漏斗向烧瓶内加原油,塞好橡皮塞,把接收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对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在上述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21.(10分)为了确认cooh、和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图2所示装置,一次实验达到目的(不能再选用其他酸性溶液)。图2(1)锥形瓶内盛放上面三种酸的某种可溶性正盐固体,此固体为_,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是_。(2)装置b中所盛的试剂是_;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作用是_。(3)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是_。22.(16分)有人设计了如图3所示实验,以确认某混合气体中含有和。图3所需试剂有: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装置可盛放的试剂(将上述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_,_,_,_。(2)能说明存在的现象是_。(3)使用装置的目的是_。(4)使用装置的目的是_。(5)确定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检测参考答案1.d 解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而润滑油属于矿物油。2.c 解析: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有cl、和hcl五种分子,其中只有cl和hcl在常温下是气体。3.b4.d 解析:将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生成溴乙烷和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c4h10只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则不能,故d正确。 5.d 解析:a项只能说明乙烯分子含不饱和键,不能说明含有一个碳碳双键。b、c只能说明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不能说明含双键。d项可以证明1 mol乙烯含有1 mol双键。6.b 解析:将煤块粉碎或磨成粉末,固体颗粒变小,反应更加充分,a对;燃煤时,通入的空气能使煤完全燃烧即可,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过多的空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量,b错;煤气化后利用率高,污染少,c对;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可以减少污染,d对。7.b 解析: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属于物理变化;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属于加成反应。8.a 解析: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及某些有机物和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9.c 解析:苯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酯可使酸性溶液褪色;甲烷和的反应为取代反应而乙烯与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c项正确;乙醇与乙酸中的官能团分别为oh和cooh。10.d 解析:葡萄糖和淀粉的化学式都符合cn(h2o)m的形式,混合物中o的质量分数是h的质量分数的8倍,所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6.5%852.0%。11.c 解析:盐析能使高级脂肪酸钠与水溶液分离,蒸馏分离甘油与水。12.a 13.c14.ad 解析:浓硫酸和其他液体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密度比它小的液体中。应先向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a错;加热过程中产生乙酸和乙醇蒸气,二者溶于水易造成溶液倒吸,故不能将导管口末端浸入液面以下,b对;加热一方面能加快反应速率,另一方面能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c对;长玻璃导管既能输导乙酸乙酯蒸气,又能冷凝回流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d错。15.b 解析:此反应为。16.b 解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中用食醋除去暖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乙酸与水垢中的、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和醋酸镁,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中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析出蛋白质,是发生盐析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造成的,是物理变化;c中淀粉遇碘变蓝属于化学变化;d中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是使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17.(1)b (2)a (3)e (4)c (5)d(每空1分)18.(1)稀 naoh 银氨溶液 (2)加入naoh中和便于发生银镜反应 (3)部分(每空2分)19.(1)(1分) 加成反应(2分) (2)羧基(2分) (3)chocooh(2分)(4)(2分)20. 温度计 下端 碎瓷片 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每空2分)21.(1)cooh 饱和溶液 除去中混有的cooh蒸气 (3)有白色浑浊现象产生(原理:)(每空2分)22.(1)a(2分) b(2分) a(2分) d(2分)(2)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2分)(3)除去气体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