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117p.doc_第1页
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117p.doc_第2页
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117p.doc_第3页
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117p.doc_第4页
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117p.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1 页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综综 述述.1 1.1 规划的目的与意义1 1.2 规划依据和标准2 1.3 规划基本原则3 1.4 规划范围5 1.5 规划基准年、水平年7 1.6 规划总体目标7 1.7 规划主要内容和指标9 1.8 规划工作程序9 第二章第二章 概概 况况.12 2.1 自然环境12 2.2 水系13 2.3 社会经济14 2.4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15 第三章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水资源分析评价.21 3.1 水资源量21 3.2 水质现状评价24 第四章第四章 水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34 4.1 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 .34 4.2 水功能区一级区划34 4.3 水功能二级区划 .40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2 页 4.4 地下水功能区划 .50 第五章第五章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55 5.1 规划技术路线55 5.2 污染源现状调查分析55 5.3 水体纳污能力分析计算62 5.4 保护区水资源保护规划72 5.5 保留区水资源保护规划74 5.6 缓冲区水资源保护规划74 5.7 开发利用区水资源保护规划74 第六章第六章 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77 6.1 规划技术路线77 6.2 主要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77 6.3 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78 6.4 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及保护要求78 6.5 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目标80 6.6 主要饮用水源地排污控制方案80 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81 7.1 规划技术路线81 7.2 地下水开发利用81 7.3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83 7.4 开采潜力分析86 7.5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90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3 页 7.6 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92 第八章第八章 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94 8.1 规划目的94 8.2 规划内容94 8.3 规划原则94 8.4 水质监测断面(站点)布设技术要求95 8.5 水质监测站网分级96 8.6 水质监测站网规划成果97 8.7 监测方案102 8.8 水质监测投资概算及投资分摊106 第九章第九章 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108 9.1 污染源控制措施108 9.2 工程措施111 9.3 行政措施112 9.4 法律法规措施115 9.5 经济手段116 附表一:徐州市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附表一:徐州市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量及分期实施方案表及分期实施方案表.118 续附表一:徐州市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及分期实施方案表续附表一:徐州市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及分期实施方案表.119 续附表一:徐州市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及分期实施方案表续附表一:徐州市各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及分期实施方案表.120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1 页 第一章第一章 综综 述述 1.11.1 规划的目的与意义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愈 来愈多,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早在八十年代,徐州市就被列为全 国 40 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近年来,水质型缺水更为严重,向城市供水的 地面水水源地连年遭受污染,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安定, 同时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了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我省水利部门花费两年时间完成了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江苏省人民政府于 2003 年 3 月 18 日下发了苏政 复200329 号文批准了该“区划报告”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 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 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 徐州市地处沂沭泗流域上中游,河流纵横。京杭运河贯穿我市南北,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废水 排放量急剧增加,河、湖、库水质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加上上游 污废水随上游来水进入我市,水污染事故和地区间水污染纠纷频频发生,水 质型缺水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时科学 的编制我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不但有利于我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 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有利于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我市社会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市水资源利用的宏观决策和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而且对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整个南水北调沿线地区的社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2 页 会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水利部“三定”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 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因此,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十分必要 和紧迫的,是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战略转移的重要环节。 1.21.2 规划依据和标准规划依据和标准 1.2.11.2.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1.2.21.2.2 有关文件有关文件 水利部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水资源 200058 号)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苏水文 20001 号) 1.2.31.2.3 技术大纲、技术细则技术大纲、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 淮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 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 江苏省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3 页 1.2.41.2.4 标准、规范标准、规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T14529-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9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SL-63-94)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19-98) 地下水监测规范 (SL/T183-96) 1.2.51.2.5 地方规划、参考资料地方规划、参考资料 2000 年徐州市统计年鉴 2000 年徐州市水资源公报 20002002 年徐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徐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徐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及 2010 年规划 江苏省徐州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徐州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 1.31.3 规划基本原则规划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水资源保护规划应结合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特别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4 页 是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科 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留有余地,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展。 (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 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将水系内干流、支流、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作为一 个大系统,充分考虑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省际间、市际间及湖泊、水库的 不同水域及地下水系统一,近、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保护的要求进行 全面规划。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兼顾流域、区域水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大局出发,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的实施。以调水工程输水干线和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为优先重点保护对 象。 (三)水质与水量统一考虑的原则 水质与水量是水资源的两个主要属性。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水质保护与水 量密切相关。规划中将水质与水量统一考虑,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辩 证统一关系的体现,既防止水资源受到污染,又防止水资源盲目开发。在水 资源保护规划中从水污染时空分布的差异、设计流量(水量)的确定、最小 生态环境需水量等方面反映水质和水量的规划成果。 (四)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统一的原则 在水资源系统中,地表水与地下水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水资 源保护规划应注意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统一,特别是我市由于地下水开采量较 大,如不注重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将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 地质问题的发生。所以水资源保护规划中要将地表水与地下水统筹考虑。 (五)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以控制水体纳污总量为重点的原则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5 页 水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水功能 区管理、水体纳污能力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强化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 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41.4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1.4.11.4.1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 根据我市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 程和省内调水工程的实施,我市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的范围包括:20 条河流、 1 个湖泊。见表 1.1。 表表 1.11.1 徐州市规划河(湖、库)范围表徐州市规划河(湖、库)范围表 序号河、湖、库所在县(区) 1复新河丰县 2废黄河铜山 3大沙河丰县、沛县 4沿河沛县 5郑集河铜山 6顺堤河铜山 7奎河市区、铜山 8徐沙河睢宁 9徐洪河邳州、睢宁 10微山湖(湖西)沛县、铜山 11不牢河铜山、贾汪 12房亭河铜山、邳州 13中运河邳州、新沂 14汶河邳州 15东加河邳州 16西加河邳州 17邳苍分洪道邳州 18沂河邳州、新沂 19白马河新沂 20老沭河新沂 21骆马湖新沂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6 页 1.4.21.4.2 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范围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范围 我市县级以上城镇饮用水以集中式供水为主,我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 规划范围为我市县级以上城镇已有或规划中的水厂取水水源地,共 4 处, (以地表水作为取水水源) 。见表 1.2。 表表 1.21.2 徐州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范围表徐州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范围表 县(市、区)水厂名称供水城镇取水水源地备 注 睢宁县徐洪河沙集水厂睢宁县城沙集闸上规划 铜山县湖西运河 徐州市地面 水厂 徐州市区小闫河已有 丰县大沙河丰县水厂丰县县城大沙河规划 铜山不牢河 徐州市地面 水厂 徐州市区解台闸下已有 邳州中运河 邳州地面水 厂 邳州市区中运河徐塘上正在筹建 沛县湖西运河 沛县地面水 厂 沛县城区 湖西运河 800 扩 大处 正在筹建 1.4.31.4.3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 根据我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 需要,我市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的范围为我市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 深层地下水,包括基岩裂隙水、承压孔隙水、承压孔隙水、承压孔隙 水。 1.4.41.4.4 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范围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范围 地表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范围为我市水功能区划中的所有地表水水功能 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和水功能区水体的所有排污口和排污支流口。 地下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范围为我市水功能区划中的所有地下水水功能 区,规划的重点是调减开采区,其次是控制开采区。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7 页 1.51.5 规划基准年、水平年规划基准年、水平年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 2000 年,遇到当年无资料时,采用 2001 年资料,或 补测资料;规划近期水平年为 2010 年;规划远期水平年为 2020 年。以近期 水平年为规划重点,在实施规划中,结合“十五”计划,也进行 2005 年规 划。 1.61.6 规划总体目标规划总体目标 通过水功能区划、设置水源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实施水域纳污总量 控制,遏制水环境恶化,使各规划水体达到规划水质目标,逐步修复河、湖、 库的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防止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 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保证水 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6.11.6.1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目标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目标 2005 年,我市计划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将发挥效益,能基本消除高浓度 污水积蓄,主要河流水量控制工程合理调度,基本消除河流黑臭现象。 2010 年,全面实施和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新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 行,各规划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到规划允许纳污能力范围内,河流生态 保护工作逐步实施,主要河、湖、库要防止断流和干枯,保持水生生物良好 栖息地。 2020 年,通过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配置,我 市排污与治理基本达到平衡,严格控制上游污水入境,建成水质良好,水生 态平衡的水环境。 1.6.21.6.2 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总体目标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总体目标 我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总体目标,在各饮用水源地所处水功能区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8 页 保护规划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划定水源保护区的范围,严格控制废污水排入, 加大水源保护区的管理、监测力度,确保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不低于规划水 质目标。 1.6.31.6.3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目标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目标 2005 年,在调减开采区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市区继续采用人工回灌措施, 使控制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保持稳定,同时环境地质问题应得到重视;在控制 开采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并适当压缩开采量,使地下水位趋于稳定;在 扩大开采区可适当增加开采量,但必须经过开采可行性论证和水行政主管部 门的许可。 2010 年,调减开采区初步实现采补平衡,地下水位有所回升,环境地质 问题应基本得到控制;控制开采区控制开采量维持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得到 恢复,使其逐步成为扩大开采区。 2020 年,全区地下水全面实现采补平衡,环境地质问题应得到有效治理, 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1.6.41.6.4 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总体目标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总体目标 2005 年,实现对省界断面(缓冲区) 、市界断面、集中式供水水源地、 城镇附近河段水功能区、地下水调减开采区和控制开采区、入河排污口和排 污支流口的水量水质监测。 2010 年,实现对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内所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入河排污 口和排污支流口的水量水质监测。 2020 年,实现对水资源保护规划所有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和排污支流 口的水量水质监测。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9 页 1.71.7 规划主要内容和指标规划主要内容和指标 我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水功能区划及其水质保护目标的确定、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水体纳污能力分析计算、各规划水平年入河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 、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保 护监测规划、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规划中地表水评价指标采用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 量、氨氮、挥发酚,通航河道增加石油类。污染物控制指标采用化学耗氧量 和氨氮;地下水采用开采量为控制指标。 1.81.8 规划工作程序规划工作程序 本次规划根据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 规划技术细则 、 江苏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的要求,在省水保办的 指导下,结合我市水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其工作程序如下: (一)在调查搜集我市社会经济、水资源质和量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 状况及有关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水域入河(湖、库)排污口调查,对无 资料的水域和排污口进行水质、水量补测; (二)对规划水域进行水质现状评价; (三)进行水功能区划分,并确定其水质目标; (四)根据资料计算统计各个水功能区现状纳污量; (五)采用排序统计的方法确定设计水量; (六)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计算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 (七)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有关规划,分析计算并确定各规划 水平年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其削减方案; (八)进行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一章 综述 第 10 页 (九)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 (十)进行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和投资估算,提出投资分担方案; (十一)提出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我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程序见下图: 基本情况调查 水功能区划 地表水资源 保护规划 主要饮用水源 地保护规划 地下水资源 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 监测规划 搜集资料、分析情况 一 级 水 功 能 区 划 地 下 水 水 功 能 区 划 二 级 水 功 能 区 划 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分析计算 功能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功能区现状纳污量统计分析 划定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 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排污控制方案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地下水功能区开采量控制方案 水资源保护监测方案 水资源保护监测投资估算及投资 分担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程序图 规划方案 对策措施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二章 概 况 第 11 页 第二章第二章 概概 况况 徐州古称大彭氏国,相传尧封颛顼后裔彭祖于此, 禹贡列为九州之 一,市区春秋时为宋国彭城,东汉末年,曹操将徐州刺史部由郯城迁彭城, 始改彭城为徐州。战国时曾为宋都,两汉、两晋、南北朝都在徐州设藩封 王,隋、唐以后,徐州先后设郡、道、州、府。1945 年设徐州市。徐州市 现今已是一座 2500 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徐州市地处东经 117o18 ,北纬 34o17 ,至 2000 年,徐州市建城区面 积 107km2。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为东 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 “东襟淮海,西 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 ,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 铁路在此交汇,京杭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 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2.12.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2.1.12.1.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徐州市地貌大致为西北高、东西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 程从丰县的西北 45m,下降到睢宁、新沂东南的 18、19m,地面坡度三千分 之一至一万分之一。中运河纵贯南北,以西有废黄河从西北向东南斜贯丰、 沛、铜山、睢宁四县和市区,成为陇状高地。市境内中、东部有低山丘陵, 西部四面皆低山,形成一个小型盆地。全市平原面积大,约占 90,低山 丘陵约占 10。 2.1.22.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徐州市的地貌形态为侵蚀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大多来源于沂蒙山区的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二章 概 况 第 12 页 风化冲积而成,后经黄泛沉积物的覆盖和改造,废黄河高滩横贯全市东西, 并形成自然分水岭。市区地形由平原和山丘岗地两部分组成,平原地面高 程一般为 3133 m 左右(废黄河高程,下同) ,山丘岗地高程一般在 100m 左右。市区的山丘多为印支、新华夏构造时期形成的格局,后期经过多次 断裂和升降运动的改造,经过漫长的历史侵蚀、风化、运移作用而呈现今 日的地层景观。 按中国地震区划图,徐州市的地震烈度为 7。 2.1.32.1.3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 徐州市位居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既受东南季风影响, 又受西北季风控制。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四 季之中,冬夏季较长,春秋季短,春季气候多变,夏季潮热,秋季天高气 爽,冬季寒潮频袭。市区多年平均气温 14.2 oC,极端最低气温-23.3 oC, 极端最高气温 40.7 oC;多年平均降雨量 889mm(1956-2002 系列) ,年降雨 量多集中在 69 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60%左右。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 多年平均日照时间 2300 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 200220 天。 2.22.2 水系水系 徐州市以废黄河为界,分成如下水系: 废黄河以北是沂沭泗水系,主要河道有京杭运河及其支河、房亭河。 京杭运河既是江水北调重要的输水干线,也是苏北航运的黄金水道。现京 杭运河市区段河底高程 27.0m,河底宽 60m。京杭运河支河有丁万河、荆马 河,丁万河是一条防洪、除涝、送水的河道,荆马河是一条防洪、除涝、 纳污河道。房亭河是中运河的一条支河,兼具防洪、排涝、送水功能。废 黄河以北的南四湖,不仅是沂沭泗洪水的调蓄水库,也是南水北调线路中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二章 概 况 第 13 页 的调蓄水库。 废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徐州市有奎河和云龙湖水库。奎河是跨越苏 皖两省的流域性河道,兼具排洪、排污作用。云龙湖水库汇水面积 54 km2, 是奎河上游唯一的调蓄水库,同时具有旅游观光功能。 废黄河自成水系。废黄河为高出两岸地面 46m 的悬河,目前,市区 段河道河底高程 34.533.3m,河底宽 3080m。 徐州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是:地表径流水资源、抽引微山湖水、骆马湖 和长江水及地下水。 2.32.3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津浦、陇海铁路在此交汇, 京杭运河横贯境内,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势突出。徐州市总人口约 867.16 万人,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55.15 亿元,其中第三产业 188.47 亿元。 徐州市现有耕地 61.66 万 hm2(合 925 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 1.36 亩。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10.23 亿元。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 棉花、水果及其他经济作物。2000 年粮食总产量 386 万 t、棉花 3.92t、油 料 9.55 万 t、水果 66.27 万 t、肉类 35 万 t、水产品 12 万 t、蚕茧 1.42 万 t,农民人均收入 2979.6 元。徐州市工业在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中, 进一步加大技改力度,巩固和发展优势企业,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取得 了积极成效。工业全年完成 217.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3。 2000 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8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7其 中国有基本建设投资 569 亿元,增长 41.1;国有更新改造投资 27 亿元, 增长 33.3;房地产投资 8.6 亿元,增长 60.9。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二章 概 况 第 14 页 2.42.4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4.12.4.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按含水介质划分,本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 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变质岩类及岩浆岩类裂隙水四大类。相 应地,可将全区各含水岩层划归为四个含水岩组,即孔隙含水岩组、裂隙 岩溶含水岩组、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和裂隙含水岩组。 在每个含水岩组中,根据地层组合,岩性及水力特征等又可划分出若 干个含水层。对不同类型地下水,按其水力特征,可分为潜水、弱承压水或 承压水。 2.4.22.4.2 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简述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简述 (一)孔隙含水岩组 (I) 由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冲积、冲洪积松散沉积物组成,广泛分布于山前 地带,山间盆地及冲积平原区,按含水岩组内部结构,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 水力性质,补迳排条件等,将本含水岩组进一步划分为全新统,中上更新 统及下更新统和上第三系三个含水层。 全新统孔隙含水层:粉细砂为主要含水层。丰、沛县及废黄河两侧地 带,厚度大,补给条件好。水质以 HCO3-CaMg。 中上更新统孔隙水层:含水岩性为含钙结合亚粘土、亚砂土、粉中 粗砂层。水质以 HCO3-Na,HCO3Cl-CaNa(CaNa,CaMg)型为主,矿化 度 1.02.2g/L。 下更新统及上第三系孔隙含水层:区内中部该地层缺失,仅在东、西 部赋存,含水层为中粗砂、亚粘土、含砾亚粘土、亚砂土夹细砂。水质主 要为 HCO3(或 HO3ClSO4)-Na(CaNa)型,矿化度小于 1.0g/L。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二章 概 况 第 15 页 (二)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垞城柳新拾屯夹河一线以 东、郯庐断陷和桃园凹陷以西地区及华山栖山胡寨和梁集睢 城官山的两个基岩隆起区。按地质时代和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将本区 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划分为 8 个含水层。 1.石炭系中上统裂隙岩溶含水层 (1) 主要分布在贾汪、拾屯复式向斜的近核部及其次级向斜的核部和华山 栖山隆起的北侧,除在贾汪、三堡等地有零星出露外,多被松散层覆 盖,覆盖层厚度在华山栖山隆起的北侧大于 100m,其它地区一般为 3060m。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除上部夹有中厚层灰岩外,主要为页岩及泥岩,透富 水性较差。上统太原组岩性为砂岩,灰岩夹煤层,其中灰岩 1113 层,单 层厚度 0.116m,裂隙岩溶较发育、富水性较好,单孔涌水量多在 1005000m3/d。 2.奥陶系阁庄肖县组裂隙岩溶含水层() 分布在贾汪、拾屯复式向斜的翼部及华山栖山隆起区,在青山泉、 大泉、利国等地的山区裸露地表,华山栖山一带覆盖层厚度100m,其 它地区盖层厚度多小于 50m。岩性主要为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和白云岩。 在裸露山区虽然裂隙,水量较贫乏,泉流量多小于 10L/S。在隐伏区储 水汇水条件好,往往形成承压水,富水性好,单孔涌水量多在 1000m3/d 以 上。 3.奥陶系贾汪组寒武系崮山组裂隙岩溶含水层() 分布在蔺家坝拾屯夹河一线以东至车辐山汴塘大庙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二章 概 况 第 16 页 两山口三堡一线以西地区及华山栖山隆起区。在华山栖 山隆起区埋深大于 100 米,在汉王三堡、柳泉利国、大洞山和燕 子埠等山区大量出露地表。在平原区埋深小于 50m,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和薄 层灰岩。 在裸露区属裂隙岩溶潜水,泉流量 八一大堤 十里 铺闸下 最不利值 均值 十里铺闸下 灌沟 河入口 最不利值 均值 奎 河 灌沟河入口省界 最不利值 均值 省界华沂闸 最不利值 均值 戴沟桥 最不利值 均值 沂 河 入湖口 最不利值 均值 徐淮公路桥上 最不利值 均值 公路桥塔山闸 最不利值 均值 塔山闸王庄闸 最不利值 均值 老 沭 河 王庄闸下 最不利值 均值 东泓 最不利值 均值 邳 苍 分 洪 道 西泓 最不利值 均值 沙集闸上段 最不利值 均值 徐 洪 河 沙集闸下段 最不利值 均值 省界山头桥 最不利值 均值 邳州市区段 最不利值 均值 张楼 最不利值 均值 中 运 河 窑湾入湖口 最不利值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 第 26 页 表 3.6-1 2000 年徐州市各河流主要河段水质现状评价 河流河流河段河段类别项目类别项目PHPHDODOI IMN MN BODBOD5 5 NHNH3 3- - N N 酚酚石油类石油类综合类别综合类别 均值 陈楼以上 最不利值 均值 陈楼城关闸上 最不利值 均值 城关闸下李楼 闸上 最不利值 均值 复 新 河 李楼闸以下段 最不利值 均值 华山闸以上 最不利值 均值 华山闸李庄闸 最不利值 均值 大 沙 河 李庄闸下 最不利值 均值 北支河 最不利值 均值 南支河 最不利值 均值 郑集闸上 最不利值 均值 郑集闸下 最不利值 均值 郑 集 河 入湖口 最不利值 均值 蔺家坝 最不利值 均值 洞山西 最不利值 均值 荆山桥 最不利值 均值 解台闸上 最不利值 均值 不 牢 河 解台闸上刘山 闸 最不利值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 第 27 页 表 3.6-3 2000 年徐州市各河流主要河段水质现状评价 河流河流河段河段 类别类别 项目项目 PHPHDODOI IMn Mn BODBOD5 5NHNH3 3-N-N酚酚石油类石油类 综合类综合类 别别 均值 浮体闸以上段 最不利值 均值 浮体闸大庙 闸 最不利值 均值 大庙闸单集 闸 最不利值 均值 单集闸下邳 州境内 最不利值 均值 房亭 河 邳州段 最不利值 沿河口北 均值 最不利值 均值 郑集河北 最不利值 均值 顺堤 河 蔺家坝 最不利值 均值 沛城闸上 最不利值 均值 沛城闸下 最不利值 均值 沿河 入河口 最不利值 均值 中运河入口 最不利值 均值 沂河入口 最不利值 均值 幛山闸 最不利值 均值 骆马 湖 湖中 最不利值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 第 28 页 表 3.7-1 2002 年徐州市各河流主要河段水质现状评价 河流河段 类别 项目 PHDOIMnBOD5NH3-N酚石油类综合类别 均值 蔺家坝 最不利值 均值 荣沟河口 最不利值 均值 岱海河口 最不利值 均值 沿河口 最不利值 均值 荣沟河口入湖口 最不利值 均值 微山湖 小闫河 最不利值 表 3.7-2 徐州市不牢河中运河翻水期水质现状评价表 河流站点历时(天) 流量 (m3/s) PHDOIMnBOD5NH3-N酚综合类别 10 40蔺家坝 46 10 40荆山桥 46 1047.5 40371 解台闸(上) 4637.5 1047.5 4037.1 解台闸(下) 4637.5 40 46 不 牢 河 刘山闸(上) 1020 4034 邳州水文 站 4642 40 中 运 河 窑湾 备注 2000 年 36 月监测值。 (4)水质评价主要结论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 第 29 页 A.评价河段中有近 1/2的河段丧失使用功能 由以上参与评价的 40 个河段中,有 36%的河段水质只能达到 V类或劣于 V类水,基本上失去水体功能。其后果是导致水质型缺水,对工农业生产及 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重污染河段为不牢河蔺家坝至荆山桥段、奎河全段、 老沭河王庄段、柳新河全段、复新河丰城段、沿河沛城段、睢宁小濉河全段、 房亭河大庙段。 B.评价水域大部分河段及湖面不能支持现状使用功能。 在 21 个重点水功能区中,仅有 5 个达到现状使用功能,仅占 23%。水质 较好时期均为水利工程向上翻水所致,这一方面说明我市地表水总体上污染 较重,水污染治理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同时也反映我市水环境容量有限, 对外调水依赖性很大。 C.污染特征以耗氧类有机污染为主 全市各主要河流污染类型为有机污染,超标项目为化学耗氧量、溶解氧、 氨氮、酚及石油类。 D.入境断面、入河断面、控制断面、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很低。 表 3.8 各类断面水质现状达到使用功能统计表 断面达到使用功能未达到使用功能 个数 断面个数 所占比例 (%) 断面个数 所占比例 (%) 入境断面 8225675 入河断面 33100 控制断面 9111889 出境断面 5120480 合 计 254162184 由表 3.8 可以看出:入境河流,尤其是山东来水,污染严重,入河断面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 第 30 页 和控制断面水质未达到使用功能的比例高达 100%和 89%,表明入河污染物总 量较大,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削减,河流综合治理应加大投入。出境断面 80% 水质未达到使用功能,显示我市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由于入境、 出境水质严重超标,由此而产生的污染纠纷日益增多。 3.2.43.2.4 规划水域水质现状规划水域水质现状 不牢河段:现状水质一般为类,其中汛期较好,一般为类, 偶有类;非汛期略差,为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中运河:现状水质一般为类,非汛期有时为类;入骆马湖口 处为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复新河:丰城闸上水质较好,一般为类,偶为类水;丰城闸下水质 较差,为,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大沙河:全段水质为类,水质较好。 沿河:沛城段水质为类,水质很差。主要超标污染物有:高锰 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 奎河:全段水质较差,为类。主要超标污染物有:高锰酸盐指 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 老沭河:省界至塔山闸段水质较好,为类;塔山闸至王庄闸段水 质较差,为类。主要超标污染物有: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 量、氨氮,挥发酚等。 废黄河:全段水质为类,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 需氧量、氨氮。 沂河:水质较好为类。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 第 31 页 邳苍分洪道:水质为类。 徐洪河:上段水质一般,为类,沙集小王庄段水质为类。 房亭河:大庙、单集段水质较差,为类。 骆马湖:入湖口水质尚可,一般可达类,湖中水质较好,可达 类,偶有类水。 微山湖:湖西水域水为类,小沿河取水口水质可达类。 3.2.33.2.3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评价因子:PH、氯离子、硫酸根、总硬度、氨氮、氰化物、砷化物、挥 发酚及氟化物作为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 利用基准年 2000 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我市范围内地下水井的 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1、新统孔隙水:仅丰县赵庄、沛县崔寨、铜山夹河及邳州碾庄等局部 地段质量良好,其余为较差或极差。 2、中上更新统孔隙水:新墨河、唐店、合沟和高塘一带及贾汪青山泉 大吴带优良或良好,睢宁县姚集和邳州碾庄水质较好,其它则较差或极 差。 3、更新统及上第三系孔隙水:在湖西平原区,沛县鹿楼沛城崔寨 铜山郑集一带极差,余皆为较差;沂沭河冲积平原区,邳州官湖新沂草 桥瓦窑新安镇一线以北良好,该一线以南则均较差。 4、裂隙岩溶水:仅徐州市北郊、铜山茅村、大黄山大庙及房村一带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分析评价 第 32 页 较差,其它地区多属良好,个别井为优良或较好。 5、裂隙孔隙水和裂隙水:多为较差或极差,仅个别井为良。 3.2.43.2.4 重大水污染事故重大水污染事故 在我市的重大污染事故中,主要是山东过境水和徐州市区、铜山县排污 引起的污染事故。给我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1998 年 1 月 4 日,山东临沂苍山造纸厂、兰陵酒厂等排污入京杭运河, 污染徐州市地面水厂南取水口,造成地面水厂停产20 余天,直接经济损失达 500 余万元。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等。国家环保总局出 面处理。 2000 年 2 月 3 日,徐州市地面水厂北取水口遭受沛县张寨化工厂排放酚 污染,造成水厂停水一个月,社会影响较大。徐州市纪委调查处理,有关责 任人受到了处罚。 2003 年初,徐州市地面水厂南北二个取水口水源地同时遭受山东省临沂、 枣庄二市造纸、化工企业排污污染。污染物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 造成地面水厂停产近二个月,直接经济损失近2500 万元。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四章 水功能区划 第 33 页 第四章第四章 水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 4.14.1 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 徐州市作为水陆交通枢纽和重要的能源基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水 北调东线输水工程即将上马,京杭大运河作为主要输水河道。目前,徐州发 电厂、彭城电厂、徐塘电厂、氯碱集团、铁路分局等用水大户均在大运河两 岸设取水口,徐州市地面水厂在解台闸下 3km 设下取水口。市辖各县(市、 区)河流现状功能主要是为农业灌溉、城市用水和城市排污。因此本市大部 分河流的水功能区为开发利用区,而且开发利用程度均比较高,本次区划重 点考虑各水体的现状和潜在功能,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合理 配置、工程调度与保护管理而提出的要求,以主导功能为主,突出重点,统 筹兼顾,并且要有前瞻性,对规划年及远景规划年进行了区划。 4.24.2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水功能区一级区划 根据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环境质量,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 淮委和省厅在我市境内划分 36 个一级功能区,其中保护区 6 个、保留区 2 个、缓冲区 15 个、开发利用区 13 个。 4.2.14.2.1 保护区保护区 保护区是指对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及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的水域。该区内禁止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包括源头水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 自然保护区以及调水水源保护区。 我市经过数十年的水利建设,已形成较完整的蓄、引、提、调供水系统, 促进了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 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该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作为输水干 线,以洪泽湖、骆马湖为调节水库,多级提引江水北上。为保证南水北调的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四章 水功能区划 第 34 页 水质,根据引水工程河道的实际情况,保护区水质目标为类。 我区共设置保护区 6 个河段,主要是跨流域调水水源保护区。列为保护 区的河段有:徐洪河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骆马湖调水水源保护区、中运河 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不牢河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房亭河徐州调水水源保 护区、湖西航道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这些河道现状主要功能为调水和农业 灌溉,部分城镇附近的河道具有其它功能,现状水质各河段变化较大,城区 河段水质较差。保护区各河段状况描述如下: 徐洪河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徐洪河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 徐洪河是一条贯通二大湖泊(洪泽湖、骆马湖)、二大水系(沂沭泗水系 和洪泽湖水系),具有调水、排洪、航运多种功能。上从刘集闸地涵枢纽, 下至洪泽湖顾勒河口。全长 120km,徐州市境内长 60.1km。沿程有沙集闸、 沙集翻水站、黄河北闸及刘集枢纽工程,刘集枢纽实现了徐洪河与房亭河的 连接。 徐洪河为南水北调输水线路之一,全河段水质现状较好,常年处于类 水质,但有时也受民便河及古邳等地污染,水质下降。现状功能主要是农业 用水和渔业用水,区划近期水质目标为类,远期优于类。 骆马湖调水水源保护区骆马湖调水水源保护区 骆马湖行政区划为徐州、宿迁二市管辖。集水面积 57400km2,蓄水位 23.0m 时库容 9.8 亿 m3,死水位 20.5m,最高水位 25.47m,可供灌溉水量为 7.5 亿 m3,灌溉面积 459.8 万亩。 入湖河流有沂河、中运河,出湖主要靠嶂山闸和皂河闸泄洪。蓄水量由 徐州宿迁两市分配使用。 骆马湖主水体正常情况下优于类,但在枯期和汛初,在沂河入湖口及 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第四章 水功能区划 第 35 页 中运河入湖口发生过污染,原因是山东污水通过沂河、中运河入湖造成。现 徐州市、新沂市政府规划均把骆马湖作为饮用水源地开发利用。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骆马湖作为调蓄水库,因此,该水体以类水体作 为保护目标。 中运河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中运河徐州调水水源保护区 中运河徐州段上接山东韩庄运河,下至骆马湖口,全长 55.3km。运河水 文站位于邳州铁路桥上游 70m,设站时间为 1951 年,实测最大流量为 3790 m3/s(1974 年)。中运河为水上交通要道,输水干线、洪水走廊,具有多种功 能。徐塘电厂取水口设在邳州市徐塘中运河东堤内。 中运河区间主要支流:右岸有房亭河、不牢河。左岸有山东入境的陶沟 河、老西加河、邳苍分洪道、城河以及邳州境内的官湖河、六保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