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考察报告_第1页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_第2页
798艺术区考察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798艺术区考察报告篇一:798艺术区调研报告798艺术区调研报告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XX年。XX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XX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据XX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XX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所产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届艺术节吸引了80000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一些国内 外文化机构和基金会等对艺术节进行了赞助。第二届艺术节(XX年4月30至5月22日),在23天中,共进行了表演、展示、研讨等艺术活动109项,吸引观众80000万以上,最多的一天达近万人。XX年9月22日至10月7日,798艺术区进行了“双年展”,也取得丰硕成果,许多观众慕名而来,观众达6万以上。以上几大活动,使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 XX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北京首度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在于798艺术区把一个废旧厂区变成了时尚社区。XX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仍然是798。近两三年来,到798艺术区来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是越来越多。XX年,大约有45万人,XX年,大约有超过50万以上的人访问此区。境外来访者和国内来访者的比例大约是4:6。 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的首都,除了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和吸引力的故宫等文化遗产外,我们是不是可能把798艺术区作为一个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到798艺术区访问的都些什么人?是不是可能将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有特色的高端旅游区和高端旅游项目?带着以上问题,我们对798艺术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提出以下建议。我们认为,这么一个在全球和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值得北京旅游业加以关注。 798艺术区对人们的心灵、情操、艺术感、知识、创造力等所产生的作用,作出了大量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它的独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由此可见,798艺术区,对中国来说,对北京而言,决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一个区域,而是意义重大、功效独特的一个地区。从整个中国来说,需要有这么一个区域,大而言之,人民需要它,社会需要它,国家需(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798艺术区考察报告)要它,世界需要它。它的存在是中国长期坚持改革开放国策的见证,也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标杆,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是中国本土文化交流、渗透的场所。798的出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反 映了中国思想领域前进的水平。798是北京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微而言之,它也是当代艺术家尤其是先锋、实验、前卫艺术家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舞台,是那些对文化艺术有兴趣、文化层次较高者放松自我、拓展视野、激活思想、启发灵感的场所,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于国、于民、于社会均有利而无害。 篇二:周月室内设计798艺术区调研报告一798艺术区的基本情况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从XX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据XX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至少有300位以上的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来自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进驻798艺术区的既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作家、音乐人)、洪晃(出刊人、出版家)、李宗盛(音乐人)、李象群(雕塑家)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租用面积4500平方米)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租用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XX平方米)、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I LOOK、SEVENTEEN、LE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1610平方米)、史金松画廊(1350平方米)、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1000平方米)、李莫维租用的艺术工作室(1000平方米)。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XX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DIAFDashanz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所产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届艺术节(XX年4月至5月的一个月)吸引了80000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一些国内外文化机构和基金会等对艺术节进行了赞助。第二届艺术节(XX年4月30至5月22日),在23天中,共进行了表演、展示、研讨等艺术活动109项,吸引观众80000万以上,最多的一天达近万人。XX年9月22日至10月7日,798艺术区进行了“双年展”,也取得丰硕成果,许多观众慕名而来,观众达6万以上。以上几大活动,使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XX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北京首度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在于798艺术区把一个废旧厂区变成了时尚社区。XX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仍然是798。近两三年来,到798艺术区来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是越来越多。据抽样调查,XX年,大约有45万人,XX年,大约有超过50万以上的人访问此区。境外来访者和国内来访者的比例大约是4:6。二抽样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1、来访者来自何地?调查显示,境外来访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来自欧美国家。法、美、德、加、英、澳等欧、美、澳发达国家占境外来访者的80%,其中法国人最多(占19.3%),美国人次之(占15.7%)。从地区而言,来自欧洲的占46%,来自北美洲的占23.7%,来自亚洲的占18%。调查还显示,国内客人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区。其中来自北京、河北、山东为最多。以大区而言,华北地区最多,华东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又次之。2、来访者的收入水平?调查显示,来访者大多为中高收入者。在已经回答“月收入”这一栏的外国来访者中,月均收入为4200多美元,属于中产阶级中等收入。其中月均XX美元或以下的占19.33%,3-5000美元的占14.33%,2-3000美元的占12.1%,1万美元以上的占9.67%,5000-10000美元的占8.33%。收入在XX美元以上的占到整个境外来访者的44.43%。月收入5000美元以上的来访者占到18%,说明其中不乏高收入者,他们有很强的购买力,值得我们尤其关注。据了解,国外约有20%左右的来访者在798艺术区有购买艺术品的行为。调查还显示,国内来访者的收入也不低。这些来访者的月均收入4050.34元,属于我国中等和中高等收入的范围内,远远高于来京访问的其他国内旅游者的月收入平均水平。其中月收入在3-5000元人民币为最多,占22.3%。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月收入在5000元至10000万以上者已经占到国内来访者的15.1%,大大超过来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平均水平。3、来访者所在的机构和职位?调查表明,有31.9%的来访者来自国营或股份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有30.7%的人来自大学或研究机构,26%的人来自跨国公司或合资公司。来访者中,学生身份最多(占27.8%),公司职员次之(占24.1%),部门经理再次之(占13.9%),专业人员又次之(12.1%)。这说明,来访者大多为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许多人处于单位的中间管理层。总结以上,我们对造访798艺术区的客人的情况有了大致的轮廓:他们是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境外主要是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士,大多收入颇丰(属于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阶层),大多在公司或大学研究机构工作而且大多是单位的主力和中层管理者,整体来看,是一批有文化、有上进心、对文化艺术有十足兴趣的、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何种艺术形式更吸引客人?为了摸清到底是何种艺术形式更吸引来访者,我们对被调查者进行了细致的询问,结果是798艺术区的绘画最有吸引力(占37.2%),其次分别是摄影(占28.9%)、雕塑(19.7%)、设计(7.3%)、行为艺术(5.1%)。在给被调查者提出同样问题但是多项选择的回答中,前5位的排序是绘画、摄影、雕塑、行为艺术和设计,与上述单项选择大致相同。在这个问题上,国内来访者和境外来访者看法惊人地一致!充分说明中外客人对798艺术区的艺术特色比较认同。来访者的主要收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真可谓丰富多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答成类似于“开拓了眼界,感受了多种文化”的,大约占56.9%。一位意大利客人说:“这是一个大饱眼福的地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地方,是休闲文化和表演艺术的核心,在这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法国的一位客人说“来这里是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方法”。湖北一位学生说这里“能触摸到另一种生活的方式,有艺术感”。一位河北人说到此可以“认知到中国现今较为先锋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发展潮流。”陕西一位学生说到此可以“与现当代先锋艺术、实验艺术相碰撞”。回答成类似于“欣赏、感受到了艺术氛围”的约占28.8%。一位德国访问者认为798艺术区是“非常好的地方,大概5年后会成为北京顶尖的艺术区,非常好,非常年轻,感受了自由的气氛和精神”。一位欧洲人说这里,“设置非常漂亮,楼很迷人,是个有趣的地方”。加拿大一位公司职员说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中国文化”。法国一名部门经理说这里的艺术家“很有想象力,中国的艺术我很喜欢”。一位山西教师认为此处能“感受艺术氛围,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是北京新文化的光彩!”上海一位学生有四方面的感受:“非主流的艺术气息,艺术氛围的特殊性,现代时尚感,新旧文化集中的艺术点。”其他的还有“可以学习交流经验,学习艺术知识”、“内容新鲜”“展出的东西好”等内容,不一而足。一位加拿大小伙子说:“所见所闻能使我产生灵感”。一个十几岁的法国男孩说我“从这里的艺术中获得快乐”。一位法国学生将此处称为“中国艺术灵感”。一位法国人说,通过访问798,“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内涵。” 来自台湾一位客人说:“大陆印象的反差性,令人震惊。” 北京一位公司职员说,通过访问798,“在设计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给了我很多设计灵感”。一名北京人参观完后自我感觉“艺术敏感度增加了”。客人对798艺术区提出的批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对客人的调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艺术区欠缺什么?另一方面是,从旅游角度看,你认为艺术区欠缺什么?从调查结果看,前一个问题,大家回答得比较分散,不是很集中,而且人们对艺术上的欠缺,也莫衷一是,很难有统一的认识和看法。但访客们在谈到旅游方面的欠缺时,则有着惊人的一致!这说明,虽然大家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对798艺术区在对来访者服务上所存在的问题,感受深切,评价准确,一针见血。大家的意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可进入性问题。客人们普遍感到,作为一个经常有游人参观访问的区域,798艺术区的可进入性实在太差。在605位客人中,有20.5%的客人提到“缺少游览引导图”。一位加拿大教师说,“应该做一张标有所有画廊的地图,以便查找。”许多客人均提到了“路标不清楚”,各种艺术空间都很难找到。类似的意见,特别多,特集中。另外,有11.6%的客人提到“交通不方便”,如没有出租车和公车、位置太远,不让出租车进入。如一位英国人说“没有明显的标志找到出租车”。一位法国人说“这是一个很难找到的特殊的地方”。许多中外客人都表达了“这里交通极为不便。”的意思。甚至连一些生长在北京的北京客人都在抱怨:“这地方太不好找了!没有明显的标志”。 二是环境差、卫生差。有17.2的客人提到环境差和卫生差。如道路很乱、脏、差,环境需要改善,绿化不好,需要修路,环境缺少艺术氛围,缺水,卫生条件太差等等。如一位日本客人说到“卫生条件不好,有尘土,房子不干净。”许多客人认为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三整个艺术区缺乏规划。12.9%的客人提到缺少展区规划和艺术展示空间仍然不够多等。一位加拿大人说,“这里东西不够多,希望推销的可以少些,商店少些,多一些作品”。一位英国人说,这里的“空间资源利用得不够。”一位法国人说:“购物点太多,像在购物中心的感觉”。一位澳大利亚人说:“一些好的展厅开放时间不明确,不便于参观。”一位法国人提出:“这里缺少当代设计,要保持本国文化的历史性,不能只顾眼前,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一位法国人说“艺术区不够规范”。一位河南客人则认为这里“缺少玩的东西。”市场推广不力有12.7%的人提到798艺术区对普通游客宣传力度明显不够的问题,如地点很难找,没有宣传资料,没上旅游书,宾馆没有介绍,地方太偏,这地方对一般人很陌生,出租车司机很多不知道,希望每个工作室都有介绍等等。一位法国人说:“这里没有具体的场区介绍,设计缺乏多样性”。一位法国自由职业者说,“缺少一个小册子来介绍新信息和新开的景点”。一位德国人说“这里应有专人来介绍背景。”服务设施不配套有12.7%的客人提到服务设施不配套,如设施差、没有停车的地方、ATM机少、餐厅少、饭菜质量差、宾馆饭店少、欠缺管理等等。一位丹麦教师说:“此处对于步行参观来说太大了,应该骑车参观。(但没有租自行车的地方)。”许多人指出艺术区里“没有标志”,很难知道要去的地方。许多人抱怨这里“没有卫生间”,“没有导游车”,很不方便。更多客人则建议艺术区内应设置“小型个性的休息区”。还有一些客人则说艺术区里面“乱,找不到路”。一些人则认为区内“设计不够人性化,宣传力度不够,有些散乱。”有大批客人说这里“没有小商店(比如卖水、饮料的商店)。”“娱乐饮食太少”。一位客人则批评这里“四少”:“公共设施太少,休息地方也少。进一步发展、完善798艺术区的意见与建议对艺术区内部也要加紧进行规划,对区内的艺术空间、艺术类型、道路、交通、停车场、银行(ATM机)、商店、餐馆、宾馆、厕所等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设计。艺术空间的装修不得拆毁原有厂房的窗户、屋顶、墙体、各式室外或室内管道等,尽量保持厂房的原汁原味。允许出租车和旅游大客车进入艺术区,方便游人。设立自行车租车处,方便游人参观了解更多的艺术空间,降低游人辛劳程度。对区内的各个艺术空间向游人加以介绍,加以引导,让中外游人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设立多处游览引导图,使游人到了任何一处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艺术空间的位置。 走进798艺术区,工业厂房错落有致,砖墙斑驳,管道纵横,墙壁上还保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这里另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与过时的机械等历史痕迹相映成趣,仿佛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798厂区的生产厂房多为锯齿形现浇筒壳结构,室内空间较高。其中帆状部分厂房采用锯齿形现浇筒壳结构,梁柱形式为弧形Y状结构。结合梁柱结构功能,北侧屋顶采用横向天窗,窗户平面向外倾斜一定角度,有利于消除侧剪力,结构上更加稳定合理。独特的内部空间既可进行北向采光,又能满足结构的合理性。Y形柱不禁让人联想起内尔维的罗马小体育宫,更重要的是几十年后,这经典的建筑还能满足艺术品的展览,可能是建筑师始料未及的吧!德国建筑师根据“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一反当时苏式建筑风格,采用现代先进工艺和现代设计手法设计厂房。外立面简洁、朴素,结构按8度抗震设防,而当时苏联专家认为采用六七度设防已够,德国专家收集了大量北京历史资料,篇三:北京艺术考察报告3北京艺术考察报告 姓 名 :李彦磊 学 号 : XX20910310年 级 : 08级(专接本)专 业 : 国画花鸟指导老师 :李涛 考察地点1:琉璃厂 考察时间:XX年5月29日考察内容:琉璃厂的格局及文化历史附录考察资料 考察地点2:潘家园 考察时间:XX年5月30日考察内容:潘家园文化特点附录考察资料 考察地点3:798艺术区,颐和园 考察时间:XX年5月31日考察内容:798艺术区的思想构造,颐和园的历史特色附录考察资料: 考察地点4:宋庄艺术区 考察时间:XX年6月1日考察内容:宋庄艺术区的构建和特色附录考察资料: 时间 : XX年05月29日至XX年06月01日 地点 : 北京内容 : 琉璃厂 潘家园 798艺术区 颐和园 宋庄姓名 : 李彦磊学号 :XX20910310班级 : 08级 (专接本)单位 : 衡水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 北京考察 XX年5月29日上午,我们坐上了去北京的客车,为期四天的艺术考察也就拉开了序幕。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天津市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XX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抵达北京考察第一站-琉璃厂。琉璃厂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外,是一务著名的文化街。一个集图书、古玩、文具、书画于一街的文化中心。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而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则是荣宝斋,有人说:琉璃厂因荣宝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光绪年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为“荣宝斋”。 著名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三个字。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国年间老一辈书画家如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等也是这里的常客。坐了一上午的车再加上烈日当空,同学们已经倍感疲惫了,但是谁也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都纷纷下了车,街道比我想像的要窄一些,也许是现代化的大马路见的多了吧。走在街上,感觉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以文,字,诗会友的时代,刚才还是高楼大厦,充满着现代气息,现在已经是如此古朴,宁静,里里外外两重天啊。任你心情有多沉重,到这里应该会轻松起来的,心也会虔诚起来,在这里很有一种归属感,毕竟这里充满着古老的气息,很能让人产生联想。况且这里也是是我们的先人治学、经营人生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高官贵族,文人志士,经国之才在这里驻足过,高谈阔论过。甚至以前的大清皇帝也常来这里吧。 在琉璃厂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平时很难看到的画和一些大师们的作品,一间间画坊一幅幅作品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恨不得自己有千双万双的眼睛来欣赏,但是时间有限还没等我们一一欣赏完就到了集合的时间,虽然有很多地方我们还没有转到但是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心想以后一定要再来转个够。下午6点多我们到了这次考察的住所,位于丰台区的京石旅馆,旅馆的门面并不大但里面干净整齐,我们两人住一间房,这天真的很累,吃过饭洗漱完后我们早早的就进入了梦乡,期待着明天的考察旅行。第二天,也就是5月30日,上午7:00我们出发到北京考察的第二站-潘家园。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场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具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四个经营区,共有三千多个摊位。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除了汉族外,还有回、满、苗、侗、维、蒙、藏、朝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下车走出停车场后, 走进大棚区,随着人流,地摊上的各种旧货,这里的货物应有尽有,如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佛教信物、文革遗物等。这里的东西让我们眼花缭乱,也有许多外国人来这里光顾,中午我们在吃自备午餐的时候遇见了一位老者,老者对我们讲了许多关于美术国画方面的事,他说要画好国画也不只是国画,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要有良好的文学素质,他要我们多看一些文学方面的书籍,他说一个画家如果不懂文学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画家,他只是一个机械一样的画匠,他的话让我感触很深,这句话真是我的一个意外的收获,它也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虽然我们交谈的时间很短,但是我学到了多年来都没学到的知识,告别了老者以后我们去了大棚区南边的书刊区,这里的书籍真的很多,有许多书都是在书店买不到的,价格也很便宜,我们都尽量去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书籍,我们在潘家园待了有一天的时间,是这次考察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我们获得战利品最多的地方。 XX年05月31日我们去了艺术考察第三站798艺术区,颐和园。在考察798之前我先了解了它的历史背景:工厂旧址,德式建筑,由于央美的搬迁使得798工厂得以逐渐被利用。当时由于798工厂的租金便宜,厂房高大,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入住逐渐形成艺术区,一时间798成了最时尚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区,这里构成复杂,机构丰富,不仅有工作室,画廊,酒吧,餐厅,超市等一应俱全。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艺术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厂房前那些相邻停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可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经相继隐退,许多艺术空间的发展并不顺利,没有展览时,大部分酒吧餐馆门可罗雀,我们去的时候人流很少,与琉璃厂和潘家园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艺术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798里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表现性的作品,这里的作品仿佛和社会和社会现实和现实主义题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界限,在这里你感受不到现实的气氛,感受到的都是艺术家用一种世外桃源的思想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精神上超现实的东西。798的创造理念让我感到震撼也让我感到好奇,798的考察让我在今后的创作中有了更多的思想理念。下午,我们去了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到达园门口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买票,然后就是自己游园,一来到颐和园大门,只见华丽的屋檐下有一块牌匾,上面写三个刚劲的古文字“颐和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