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百问百答.doc_第1页
TD-SCDMA百问百答.doc_第2页
TD-SCDMA百问百答.doc_第3页
TD-SCDMA百问百答.doc_第4页
TD-SCDMA百问百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D-SCDMA百问百答 本书目的: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对TD-SCDMA系统有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阅读对象:TD-SCDMA初学者和中级学者 注意事项:需要TD-SCDMA预备知识章节第一章:TD-SCDMA物理层基础知识问答第二章:TD-SCDMA物理层过程问答第三章:TD-SCDMA组网技术问答特别说明:本书将不断扩充。第一章 TD-SCDMA物理层基础知识问答1. TD-SCDMA的核心网和WCDMA,CDMA2000一样吗?UTRA无线接入网络的构成在核心网侧,R4及以后版本,TD-SCDMA和WCDMA是一样的2. 物理层的结构和功能物理层(L1)在OSI参考模型中处于最底层,它提供物理介质中比特流传输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物理层相对其它层接口如图1-1所示。图1-1 物理层相对其它层接口示意图物理层通过与MAC接口在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隙(TTI)获取的传输数据块集TBS到无线接口上传送,物理层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都是通过MAC子层的传输信道实现的。物理层的操作严格按照L1无线帧的定时进行,TBS的产生就与L1无线帧严格对应,即每10ms或10ms的整数倍产生一个传输块。物理层通过与RRC接口获取高层对物理层控制的配置信息。物理层协议分为五部分,物理信道、编码复用子层、扩频调制子层、物理层过程和物理层测量。3. TD-SCDMA与WCDMA空中接口的差别u 帧结构的差别见下节分析u 物理信道不同TD-SCDMA增加了其特有的三个物理信道:DwPCH、UpPCH和FPACH, 不使用FDD的某些物理信道。 u 随机接入过程不同 WCDMA系统中的RACH使用前缀(preamble)发射进行初始的随机接入,preamble发射使用开环功率设定,功率斜坡增加重试;然后通过接入指示信道(AICH)返回调整信息,然后再使用RACH接入。TD-SCDMA中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在UpPTS中发射上行同步序列SYNL_UL,开环功率设定,功率斜坡增加重试的方法进行初始接入,通过FPACH返回同步及功率调整信息,然后再使用RACH接入。u 小区搜索过程不同WCDMA系统中的小区同步是3步过程(详见3GPP相关协议)。TD-SCDMA系统中的小区同步是4步过程:搜索DwPTS、扰码和基本midamble码标识、控制多帧同步和读BCH信息。u 特有的上行同步过程使用开环功控建立初始同步使用闭环功控进行同步的保持u 信道化编码不同 对于BCH/PCH信道,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编码机制和编码速率不同:其它信道相同。信道TD-SCDMAWCDMABCH1/3卷积码1/2卷积码PCH1/2 或 1/3卷积码1/2卷积码u 调制方式不同 与WCDMA相比,TD-SCDMA系统除了可以使用QPSK调制方式外,还可以使用8PSK调制方式。u Uu接口层2(MAC、RLC、PDCP、BMC)的差别Uu接口上层2包括以下协议:MAC、RLC、PDCP和BMC。其中对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来讲,RLC、PDCP和BMC协议无差别,两系统仅在MAC协议上有差别。MAC协议上的差别功能:对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来讲,MAC功能相同;u 传输信道上的差别 :W-CDMA特有的传输信道:公共分组信道(CPCH);TD-SCDMA特有的传输信道:上行共享信道(USCH); MAC数据PDU上的差别:MAC数据PDU由一个可选的MAC头和一个MAC业务数据单元组成,MAC头又包括TCTF, UE-Id Type, UE-Id和 C/T几部分,其中目标信道类型域TCTF的编码方式在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中不同。 RACH 发送控制过程的不同:由RRC配置的RACH 发送控制信息单元有所不同,RACH 发送控制不同:WCDMA系统中RACH的发送时间间隔(TTI)为10ms或20ms,而TD-SCDMA系统中RACH的发送时间间隔为5ms、10ms或20ms,且TTI的选择方式也不同。u Uu接口层3(RRC)的差别 RRC功能上的差异慢速动态信道分配(Slow DCA)是TD-SCDMA系统特有的功能,除此之外, 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在RRC功能上完全一致 。4. TD-SCDM有几种多址方式?各种多址方式是如何联系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时间轴上,上行和下行分开,实现了TDD模式。这也是时分多址 TDD模式反映在频率上,是上行下行共用一个频点。节省了带宽,这是频分多址。 在频率轴上,不同频点的载波可以共存。 在能量轴上,每个频点的每个时隙可以容纳16个码道。(对于下行,扩频因子最大为16,这意味着可以有16个正交的码数据流存在一个时隙内。以语音用户为例,每个AMR12.2K占用两个码道,则一个时隙内可以容纳8个用户。) 通过使用智能天线技术,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赋形波束覆盖,实现了空分多址。智能天线是TD最为关键的技术,是TD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智能天线由于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干扰,提高系统的容量。智能技术是接力切换等技术的前提。5. TD-SCDMA为何要上行同步?TD-SCDMA需要使用联合检测技术,来较小系统内的干扰,增大容量,联合检测需要一次分析多个用户的冲激相应矩阵。所以必须使不同的用户在一个时隙内同时到达基站。因此需要上行同步。虽然UE能够从Node B接收到下行信号,但是UE还是不知道到Node B的距离。这样会导致非同步的上行发送。因此,上行方向上的第一次发送是在特殊的时隙UpPTS里面发送,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对业务时隙的干扰。6. TD-SCDMA的帧结构是什么样的?帧长是多少时间?TDD模式下的物理信道是一个突发,在分配到的无线帧中的特定时隙发射。 3GPP定义的一个TDMA帧长度为10ms。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每一个子帧又分成长度为675us的7个常规时隙(TS0 TS6)和3个特殊时隙:DwPTS(下行导频时隙)、G(保护间隔)和UpPTS(上行导频时隙)。 每子帧包含3个特殊时隙(共352Chips): DwPTS:下行导频时隙96Chips,75us; GP:上、下行保护时隙96Chips,75us; UpPTS:上行导频时隙160Chips,125us ; 每子帧包含7个普通时隙 TS0:下行广播时隙; TS1TS6:业务时隙; TS0为下行时隙,TS1为上行时隙; 每子帧有两个上/下行转换点: 特殊时隙中的DwPTS与UpPTS之间,保护间隔 96Chips(75us); 业务时隙的上行时隙与下行时隙之间,保护间隔 16Chips(12.5us); 每个时隙有 16Chips的保护间隔: TS0与DwPTS之间:48Chips,37.5us; DwPTS与UpPTS之间:96Chips,75us; UpPTS与TS1之间:32Chips,25us; 业务时隙之间:16Chips,12.5us; 子帧与子帧之间:16Chips,12.5us;7. TD-SCDMA的帧结构中的TS0,DWpTs,UpPts是做什么用的?TS0时隙的头两个码道是PCCPCH主公共物理信道,用于映射BCH传输信道。Dwpts映射DWPCH物理信道,用于下行导频的发送UPPTS因社uppch物理信道,用于上行导频的发送8. GP是做什么的?他对TD-SCDMA的小区半径是如何限制的?由于TD-SCDMA是个上下行都遵从一个时间同步的系统,因此上下行的转换需要一定的缓冲,以使得距离基站远近不同的用户都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信号的提前发送,以便以统一的时间到达基站。实现上行同步。因此GP的长度直接决定了TD-SCDMA的覆盖范围,GP的长度为96个chip,折合成距离为11.25KM,因此TD-SCDMA的最大覆盖距离为11.25km。9. TD-SCDMA的业务时隙是如何安排的?上行和下行是如何分开的? 每子帧有两个上/下行转换点: 特殊时隙中的DwPTS与UpPTS之间,保护间隔 96Chips(75us); 业务时隙的上行时隙与下行时隙之间,保护间隔 16Chips(12.5us); 在业务时隙之间引入上下行转换点,可处理上、下行不对称的业务; DwPTS与UpPTS之间的的转换点位置固定: 便于下行同步、上行同步、随机接入的过程的处理; 业务时隙的上行时隙与下行时隙之间的转换点位置不固定: 便于处理上、下行不对称的业务;10. 什么是CCTRCH? MAC层与物理层之间的数据交换,是根据传输块集(TBS)来定义的。在传输信道上,一个传输块集可以在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隙(TTI)内传送。一个TBS可能包括一个或几个传输块,一个传输块等同于一个MAC PDU。在MAC层,多个逻辑信道可以复用在一起并映射到传输信道(在MAC层逻辑信道的复用要求具有相同的QoS),传输信道分为公共传输信道和专用传输信道,公共传输信道会被许多UE同时收到,需要对UE进行带内识别,以确定这些信息是发给/来自哪个(些)UE的。专用传输信道具有快速功率控制和快速数据数率可变的特点,与每个UE完全一一对应,通过装载该传输信道的物理信道的扩频码、扰码和频率就可以完全识别。在物理层,多个传输信道可以被复用到一起并映射到物理信道。被复用的传输信道可以具有不同的QoS。物理层各传输信道的TFCS是在每次连接建立时,由接纳控制所定义的。MAC层依据瞬时数据传输速率为每条传输信道从TFCS中选择一个适当的TF。具有不同TF的几条TrCH的可以被复用到一起。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就是把不同传输信道经过附加CRC、信道编码、交织、速率匹配等过程之后复用至同一个CCTrCH,映射到物理信道的帧结构,而后物理信道的数据再经过信道化码扩频、加扰、QPSK调制、载波调制等过程之后发到空中。以上一系列操作的逆过程也是物理层的所要解决的内容。注意在UE和UTRAN间第二层(L2)上帧按CFN进行传输,即在第二层传输的TBS在对等实体间具有相同的CFN。在无线接口物理层上的无线帧按SFN进行传输,SFN由BCH广播,CFN和SFN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不能将不同的CCTrCH映射到同一物理信道;一条CCTrCH可以映射到一条或多条物理信道上。11. TD-SCDMA中的TFCI是如何起作用的?对于每个用户,TFCI信息将在每10ms无线帧里发送一次。TFCI的传送在呼叫建立时候商定,在呼叫过程中可以重新商定。对每一个CCTrCH,高层信令将指示所使用的TFCI格式。对于每一个所分配的时隙是否承载TFCI信息也由高层分别告知。如果一个时隙包含TFCI信息,它总是按高层分配信息的顺序采用该时隙的第一个信道码进行扩频。TFCI在时隙的数据部分传输,同数据一同扩频。TFCI符号均匀分布在子帧之间与数据块间,因此midamble码保持相同。如果没有TPC和SS信息传送,TFCI就直接与midamble码域相邻。TFCI在上下行链路传输。对每一个用户TFCI每隔10MS传送一次TFCI的传送在呼叫建立时候商定,在呼叫过程中可以重新商定。对于CCTRCH,TFCI格式由高层信令指示。TFCI在时隙的数据部分传输,同数据一同扩频。TFCI符号均匀分布在子帧之间与数据块间,因此midamble码保持相同。如果没有TPC和SS,TFCI在midamble码的两恻。下图是他们的位置TFCI通知接收端CCTrCHs的传输格式组合。只要TFCI检测到了,传输格式组合和单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就知道了,这样就可以执行对传输信道的解码。针对一个传输信道而言: TF:传输格式,包含传输块比特,传输块数目(TTI),编码方式,速率参数等等; TFS:某个传输信道多种TF的集合; TFI:在TFS内各个TF的标识;针对一个CCTrCH信道而言: TFC:多个不同(类型不同或者速率不同)传输信道构成一个CCTrCH信道这样一个组合格式; TFCS:某个CCTrCH信道可以使用的多个TFC的集合; TFCI:在TFCS内各个TFC的标识;12. TD-SCDMA的转换点可以调整吗?可以调整,但如果一簇相邻小区采用同一个频点,则进行调整时,必须全部调整。如果不同基站,不同频点,则可以分别进行调整。如果多个频点共用一个基站天线,也只能进行统一调整。13. TD-SCDMA采用何种编码方式,编码的流程是什么?传输信道类型编码方式编码率BCH卷积编码1/3PCH1/3,1/2RACH1/2DCH, DSCH, FACH, USCH 1/3,1/2Turbo编码1/3无编码编码与复用过程处理的对象为传输信道。传输信道包含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到达基带发送模块,其中数据部分以Transport block/Transport block set(传输块/传输块集)的形式到达,一个传输块对应一个MAC PDU。基带发送部分的编码与复用过程需要处理五种类型的传输信道:DCH、BCH、FACH、PCH、DSCH,它们分别要映射到DPDCH、P-CCPCH、S-CCPCH、S-CCPCH和PDSCH这些物理信道上来。对传输信道的处理流程如图2-2所示。图中虚框表示一个TTI的传输块的基带处理流程。图中的各个环节的详细描述可参见规范3G TS 25.212,本文档简要描述各环节的处理和有关指标。14. TD-SCDMA的数据是如何扩频到码片速率的?以语音业务为例,编码前速率为12.2K,如下图。经过SF=16的扩频,映射到一个时隙的两个码道15. TD-SCDMA的码片速率和占用带宽是什么关系?TD-SCDMA的多址接入方案是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扩频带宽约为1.6MHz,这是根据码速率而来的,TD的码速率为1.28MHz,采用滚降系数为0.22的滤波器。那么占用的带宽为1.28(1+)=1.5616约为1.6M。16. 比特bit,符号Sysmbol,码片Chip分别指的是何种数据?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流在qpsk调整和扩频前称为bits,进行QPSK调制后称为SYSMBOL,将sysmbol扩频后输出,成为chip。TD-SCDMA的chip速率为1.28Mbps.17. 什么是物理信道?一个时隙可以提供多少物理信道?物理信道可以认为是一个时隙的某个码道。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可以提供16个码道。普通物理信道由频率、时隙、信道码、训练序列位移、帧来共同定义18. 扩频因子决定一个时隙的物理信道数目吗?是的,扩频因子不同,一个时隙内的码道数目也不同。TD-SCDMA的下行链路扩频因子为16,因此码道数也为16。19. 扰码的作用是什么?使得谱特性更好,更好的白噪声化。区分不同的小区20. 一个用户的下行链路可以占用多个时隙,多个码道吗?AMR12.2K语音用户占用1个时隙,两个码道。384kbps业务占用4个时隙,每个时隙16个码道21. 一个用户的上行链路可以占用多个时隙,多个码道吗?上行链路用户最多可以占用2个码道。22. TD-SCDMA的上下行扩频因子是多少?为什么采用这些扩频因子?上行链路的扩频因子为1,2,4,6,8,16,下行链路的扩频因子为16。当下行速率为2Mbps时,扩频因子为1。23. 什么是OVSF?每一个数据符号都要经过长度为Qk1, 2, 4, 8, 16的扩频码的扩频码扩频,其结果再经过长度为16的扰码加扰。信道码中的元素; k=1, , K; q=1, , Qk,可由Vc=1, j, -1, -j得到。为OVSF码(正交可变长扩频码),它允许在同一个时隙中的信道采用不同的扩频因子并保持正交性。扩频码是由分配给第k个用户的长度为Qk的二进制码产生。和 的关系如下:因此,CDMA中的码集中的元素是实数、虚数交替取值的。是一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保证在同一时隙上的不同扩频因子的扩频码保持正交。OVSF码可以用码树的方法来定义,它的生成树如图2-28所示。24. 什么是TTI?在相应的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数据以传输块的形式到达CRC单元。这里的TTI允许的取值间隔是:10ms、20ms、40ms、80ms。25. TD-SCDMA的数据需要加扰吗?为什么加扰?扰码可以用来区分用户或者小区吗?需要加扰,加扰的目的是为了较小峰均比值,另外加扰的目的是可以使UE和NODEB区分不同小区用户。26. TD-SCDMA的编码流程功能描述 u 差错检测输入信号:传输块,即一段二进制的比特流,长度在0到200,000比特之间。输出信号:加入了校验位的二进制传输块。基本功能:差错检测,也称为附加CRC校验,即插入CRC校验比特,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每个传输信道均需通过差错检测。u 传输块的级联和码块分割输入信号:经过差错检测后的传输块。输出信号:分割后的二进制码块CBL集。基本功能:级联(concatenation)是将某传输信道在一个TTI内发来的所有含CRC的TB级联到一起,把传输块的内容按照传输块的序号进行顺序输出。这个过程不会改变比特数目,也不会改变比特内容。u 信道编码输入信号:分割后的二进制码块CBL集。输出信号:编码后的二进制码块CedBL集。基本功能:信道编码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加入一些多余的码元以换取信息码元在传输中的可靠性。通过对每个码块进行信道编码,使接收机能够检测和纠正由于传输媒介带来的信号误差,同时在原数据流中加入了冗余信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u 速率匹配(Rate Matched)输入信号:一个TTI时间内经过编码的二进制码块。输出信号:经过速率匹配后的二进制码块。基本功能:速率匹配为不同质量的业务平衡所需的信道符号能量,为适应高层固定分配的物理信道速率(比特率)而调整数据信息。速率匹配通过对一个传输信道上的比特进行重发(repeat)或打孔(puncture)来实现。u 第一次交织(1st Interleaving)输入信号:经过1st insertion of DTX indication的三进制码块。输出信号:经过交织的三进制码块。基本功能:第一次交织,也称为帧间交织,是对码块做交织(interleaving),交织相当于对码块进行时间分集,其目的在于改善信道,打乱数据比特的顺序,使原来相邻的数据比特交织后其相对位置变得较远,使连续出现的错误随机化(离散化),以改善码组的误码率性能,以抵抗无线信道的噪音、快衰落的影响。u 分段为无线帧无线帧的分段可以保证可以和其它的传输信道码块复用到一个CCTrCH,并映射到物理信道的一个无线帧中。u 复用传输信道的复用输入信号:需要进行组合的多个传输信道的三进制数据块。输出信号:组合后的CCTrCH三进制数据块。基本功能:经过无线帧的分段后,来自每个传输信道的无线帧每10ms一次被送给传输信道的复用模块,这些无线帧被连续地复用到一个编码合成传输信道 (CCTrCH)中。一个CCTrCH可能会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物理信道上,但是不同CCTrCH不会映射到相同的物理信道上。u 物理信道的映射输入信号:第二级交织后的三进制数据块Ph-i。输出信号:映射到物理信道上的三进制数据流Data-i。基本功能:物理信道的映射是在每个TTI时间内,将二级交织的输出写到对应的无线帧的每个时隙的数据域中。27. 正交扩频与扰码基本功能:正交扩频与扰码,简称扩频(Spreading)或扩频调制、扩频码调制,是区别于传统通信系统最重要的操作。信道化操作,也称为正交扩频,是基于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技术,用信道码(Channelization codes,一个高速数字序列,也称为扩频码、地址码、正交码)与数字信号相乘,将数据符号转化为一系列码片,提高数字符号的速率(成为码片速率1.28Mcps),增加信号带宽到1.6MHZ(扩频通讯的基本特征:扩频后的扩频码序列带宽远大于扩频前的信息码元带宽)。每个数据符号转化成的码片数目叫做扩频因子SF(Spreading Factor),即一个扰码下的码字数目。下行链路信道码区分同一小区(一个扇区)中不同用户的下行链路(即区分用户,同小区内不同用户扰码相同)。信道化操作后,实数值的扩频信号由增益因子加权,加权后将I/Q两路的实数值码片流相加作为一个复数值的码片流(复值码片速率);信道码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可以改变扩频因子并保持不同长度的不同扩频码(不同用户的物理信道之间)的正交性。下行链路信道化码是系统中最宝贵的资源,由于OVSF码树自身的特点(一小区主扰码对应一个扩频码树,码树的每一级定义长度为SF的信道码,扩频码树某一节点的占用将导致其所有子码树节点和直连高层节点的闭塞,即以选定码为根节点和所有的上辈码都不能被使用),需要尽量减小码表破网的可能性。Node B采用的信道码是由NBAP消息通知的,UE通过RRC消息知道扩频码。专用信道的信道码必须按照最大比特速率预留。上行链路信道化码不需要规划,由UE的物理层自适应决定。28. TD-SCDMA时隙中的midamble码经过扩频吗?midamble码是如何构成的?midamble码和扩频码有对应关系码?Midamble码为144个chip,不扩频,midamble码和扩频码有对应关系。一个时隙内不同用户的midambel码是由一个基本的码循环移位而成,不同的小区使用不通的基本midamble码,由此在接受端可以在一个时隙内通过一个单一的循环相关同时进行信道的联合检测,不同用户的冲激响应顺序来自于相关器的输出。在TD-SCDMA系统中,训练序列Midamble是用来区分相同小区、相同时隙内的不同用户的。在同一小区的同一时隙内所有用户具有相同的Midamble码本(基本序列),不同用户的Midamble序列只是码本的不同移位。在TD-SCDMA技术规范中,共有长度为128位的Midamble码128个。训练序列Midamble安排在每个突发的正中位置,长度为144chips。之所以将Midamble安排在每个突发的正中位置,是出于对可靠信道估计的考虑。可以认为在整个突发的传输过程中,尤其是在慢变信道中,信道所受到的畸变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对位于突发正中的Midamble进行信道估计相当于是对整个突发信道变化进行了一次均值,从而能可靠地消除信道畸变对整个突发的影响。29. TD-SCDMA的SYNC_DL码和扰码是对应的码?系统为何采用这种对应方式?32个SYNC-DL、256个SYNC-UL、128个Midamble、128个Scrambling,所有码被分成32个码组,每个码组由1个SYNC-DL、8个SYNC-UL、4个Midamble、4个Scrambling组成。不同的邻近小区将使用不同的码组。对UE来说,只要确定了小区使用的SYNC-DL,也就知道该小区使用哪些SYNC-UL、Midamble、Scrambling五组正交码SYNC-DL,32个,64bitSYNC-UL,256个,128bitScrambling,128个,16bit 标识小区Midamble,128个,128bit信道化码,31个,1,2,4,8,16bit 标识用户30. 什么是传输信道?什么是逻辑信道?一个逻辑信道可以对应多个传输信道吗?31. BCH只能映射入TS0吗?TS0为何只占用两个码道?是的,BCH只能映射入TS0的PCCPCH,SCCPCH可以映射到不同的时隙。由于BCH是全向波束发送,因此需要发射功率较大,因此此时隙不会容许有其他的码道存在以便独占该时隙的发射功率。32. P-PCCPCH和S-PCCPCH有何区别,映射码道相同吗?P-PCCPCH映射BCH广播信道 S-PCCPCH映射PCH和FACH这两个信道可以时分复用,占用一个时隙的两个码道。P-PCCPCH只能映射入TS0时隙,S-PCCPCH可以映射所有下行时隙,也可以和TS0时隙中的P-PCCPCH时分复用。33. 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是什么?34. TD-SCDMA可以提供的业务类型? TD-SCDMA系统可以提供WCDMA系统提供的所有电路型业务。包括n 电信业务(语音、短消息、传真、语音组和广播业务)n 承载业务(3.1K音频、同步/异步电路数据、语音/数据混合业务)n 附加在电路型业务上的补充业务 TD-SCDMA系统在业务提供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分组数据业务的提供上。n TD-SCDMA系统可以提供WCDMA系统提供的所有分组数据业务n 它的TDD特性可以使TDSCDMA比单纯的FDD技术更为有效地处理非对称业务(因特网下载)。第二章 TD-SCDMA物理层过程问答1. 小区搜索分为几步?详细阐述小区搜索的过程。在初始小区搜索中,UE搜索一个小区。然后确定DwPTS同步,获得扰码和基本midamble码,控制多帧同步,然后读取BCH信息。初始小区搜索按以下步骤进行: 搜索DwPTSUE利用DwPTS中SYNC_DL得到与某一小区的DwPTS同步,这一步通常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匹配滤波器(或类似的装置)与接收到的从PN序列中选出来的SYNC_DL进行匹配实现。为实现这一步,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匹配滤波器(或类似装置)。在这一步中,UE必须要识别出在该小区可能要使用的32个SYNC_DL中的哪一个SYNC_DL被使用。 扰码和基本训练序列码识别UE接收到P-CCPCH上的midamble码,DwPTS紧随在P-CCPCH之后。每个DwPTS对应一组4个不同的基本midamble码,因此共有128个互不相同的基本midamble码。基本midamble码的序号除以4就是SYNC_DL码的序号。因此,32个SYNC_ DL和P-CCPCH 的32个midamble码组一一对应,这时UE可以采用试探法和错误排除法确定P-CCPCH到底采用了哪个midamble码。在一帧中使用相同的基本midamble码。由于每个基本midamble码与扰码是相对应的,知道了midamble码也就知道了扰码。根据确认的结果,UE可以进行下一步或返回到第一步。 实现复帧同步UE搜索在P-CCPCH里的BCH的复帧MIB(Master Indication Block),它由经过QPSK 调制的DwPTS的相位序列(相对于在P-CCPCH上的midamble码)来标识。控制复帧由调制在DwPTS上的QPSK符号序列来定位。n个连续的DwPTS可以检测出目前MIB在控制复帧中的位置。 读广播信道BCHUE利用前几步已经识别出的扰码、基本训练序列码、复帧头读取被搜索到小区的BCH上的广播信息,根据读取的结果,UE可以得到小区的配置等公用信息。2. UE是如何利用接受到的DWPCH和PCCPCH进行发送定时提前估计的?用于UpPCH的定时是根据从DwPCH或者P-CCPCH接收到的功率来设置的。开环同步控制用于UpPCH。UE使用接收到P-CCPCH和/或者DwPCH功率估计基于路径损耗的传播延迟。UpPCH发送到Node B的定时提前是根据接收到的DwPCH的时间,开始UpPCH的发送时间TTXUpPCH通过下式给出TTX-UpPCH = TRX-DwPCH -2Dtp +12*16 TCTTX-UpPCH是UpPCH开始的发送时间TRX-DwPCH是接收到的DwPCH时间2Dtp是UpPCH(UpPCHADV)的定时提前3. 上行同步的作用UE开机后,在建立下行同步后(如前面所描述),需要建立上行同步。上行同步建立过程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虽然UE能够从Node B接收到下行信号,但是UE还是不知道到Node B的距离。这样会导致非同步的上行发送。因此,上行方向上的第一次发送是在特殊的时隙UpPTS里面发送,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对业务时隙的干扰。在搜索窗检测到SYNC_DL序列后,Node B会评估定时,然后通过向UE发送调整信息以修改下一次上行发送的定时。这是通过使用FPACH后面的4个子帧来做的。发送了PRACH后,上行同步就建立了。上行同步流程也可以在上行失步后重建上行同步。4 小区搜索过程中,如何实现复帧同步?24013发送P-CCPCH发送S-CCPCH发送P-CCPCHS1相位调制S2相位调制S2相位调制S1相位调制对下行导频信道进行调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BCH的复帧同步(20ms),同时考虑到P-CCPCH与S-CCPCH可能采用时分复用,而UE在没有接收到BCH之前并不知道这两个信道是不是采用时分复用,因此,对下行导频信道的调制极可能采用如下方式(示意图,框中的数字0,1等为SFN):这样既可以找出BCH的帧头,也可以排除发送的是S-CCPCH信道的情况。u 小区搜索过程中,UE如何获取BCH信息?当UE处于空闲模式下,它将维持下行同步并读取小区广播信息。从该小区所用到的DwPTS,UE可以得到为随机接入而分配给UpPTS物理信道的8个SYNC_UL码(特征信号)的码集,一共有256个不同的SYNC_UL码序列,其序号除以8就是DwPTS中的SYNC_DL的序号。从小区广播信息中UE可以知道码集中的哪个SYNC_UL将被使用,并且还可以知道PRACH信道的详细情况(采用的码、扩频因子、midamble码和时隙)及FPACH信道的详细信息(采用的码、扩频因子、midamble码和时隙)和其它与随机接入有关的信息。在BCH所含的信息中,还包括了SYNC_UL与FPACH资源、FPACH 与PRACH资源、PRACH资源与(P/S)-CCPCH(承载FACH逻辑信道)资源的相互关系。因此,当UE发送SYNC_UL序列时,它就知道了接入时所使用的FPACH资源,PRACH资源和CCPCH资源。UE的RRC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配置物理信道PRACH,用于随机接入的发射。4. 随机接入过程流程?TD-SCDMA和CDMA2000的随机接入过程在流程上非常相似,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都采用了开环功率控制,接入试探的方式都是在没有收到接入响应的时候,相应地增加接入的发射功率,不过两者在具体的流程方面还是有差别。由于TD-SCDMA自身系统特点,采用时分的方式,因此为了避免时隙之间不同UE的干扰,各个UE必须保持严格的上行同步。所以,在TD-SCDMA系统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必须先有一个上行同步过程,然后才进行接入消息的发送,可以说,在TD-SCDMA中,整个随机接入过程包括上行同步和接入消息的发送两个过程。UE NODEB RNC物理信道 传输信道 逻辑信道-UpPTS-FPACHPRACH-RACH-CCCH-RRC CONNECTION REQUEST-SCCPCH-FACH-CCCH-DPCH-DCH-DCCH-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或无业务-SCCPCH-FACH-DCCH-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5. 下行闭环功控的步长是对少?功控范围是多少?功控步长是1,2,3DB,子帧长度为5ms,每个子帧每用户有一个功控指令,因此功控指令为200HZ.6. 上行同步如何保持?上行同步的保持是通过根据下行的接收定时发送上行提前来实现的。为了保持上行同步,要用到每个上行突发的midamble域。在每个上行时隙,每个UE的midamble是不同的。Node B估计在相同时隙的每个UE的信道冲击响应来估计定时。然后,在下一个下行时隙,Node B发送SS命令以使UE正确地调整其Tx定时。7. 随机过程中,UE如何确定发射UpPts的时间和功率?8. 如果两个UE在同一时隙发送同一SYNC_UL码,NODEB该如何处理在有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或在较差的传播环境中, Node B不发射FPACH,也不能接收SYNC_UL,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UE就得不到Node B的任何响应。因此UE必须通过新的测量,来调整发射时间和发射功率,并在经过一个随机延时后重新发射SYNC_UL。注意:每次(重)发射,UE都将重新随机地选择SYNC_UL突发,同时根据指定步长增加突发的发射功率。这种两步方案使得碰撞最可能在UpPTS上发生,即RACH资源单元几乎不会发生碰撞。这也保证了在同一个UL时隙中可同时对RACHs和常规业务进行处理。9. 请将使开环,闭环,外环,内环功控流程区别功控开环功控闭环功控外环功控内环功控下行功控上行功控10 上下行开环和闭环功控实现的方法是什么?u 上行链路开环功率控制1) UpPCH信道:UE根据下式计算每一次UpPCH信道的发射功率:PUpPCH = LPCCPCH + PRXUpPCHdes + (i-1)* Pwrramp具体可以参见接入流程专题文档。2)、PRACH信道:UE根据下式计算每一次PRACH信道的发射功率:PPRACH = LPCCPCH + PRXPRACHdes + (iUpPCH-1) * Pwrramp3)、DPCH信道:UE根据下式计算DPCH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一旦UE接收到对应上行DPCH信道的TPC比特后,进入闭环功率控制。PDPCH = PRXPDPCHdes + LPCCPCH4)、PUSCH信道:UE根据下式计算PUSCH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一旦UE接收到对应上行PUSCH信道的TPC比特后,进入闭环功率控制。如果PUSCH资源的分配是连续的,则以后的每一次分配都不需要开环功率控制。PUSCH = PRXPUSCHdes + LPCCPCHu 下行链路开环功率控制1)、P-CCPCH信道:CRNC负责高层信令设置P-CCPCH信道的发射功率,P-CCPCH信道的发射功率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进行慢速地改变。P-CCPCH信道的参考发射功率在BCH信道上广播或通过信令单独通知给每一个UE。UE根据时间接收到的RSCP值和从消息信元中得到的值进行路径损耗的估计。如果beacon信道使用SCTD分集方式,则其参考功率平均分配到midambles m(1) 和m(2)。2)、FPACH信道:FPACH信道的发射功率由高层信令设定。在一个小区内,设定一个最大发射功率用于FPACH信道的发射。3)、S-CCPCH、PICH信道:S-CCPCH和PICH信道相对于P-CCPCH信道发射功率偏置由高层信令设定。BCH信道广播PICH信道相对 P-CCPCH信道发射功率偏置。4)、DPCH、PDSCH信道DPCH、PDSCH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由高层信令设定,直到接收到上行的DPCH或PUSCH信道。在初始化发送之后,Node B转入闭环功率控制。u 闭环功率控制 内环: 上行链路闭环功控DPCH、PUSCH信道:Node B应该估计上行DPCH或PUSCH信道的信噪比 SIRest,并根据以下原则产生和发送TPC指令:如果SIRest SIRtarget,那么TPC指令为“降低功率”;如果SIRest SIRtarget,那么TPC指令为“降低功率”;如果SIRest SIRtarget,那么TPC指令为“升高功率”。其中SIRtarget为目标信噪比,由高层调整。而在Node B侧,执行TPC比特的软判决。如果判决为“降低功率”,则降低发射功率一个功率控制步长;反之如果判决为“升高功率”,则升高发射功率一个功率控制步长。信噪比SIR11TPC 和时隙CCTrCH对的关系 外环功率控制外环功率控制将BER/BLER与Qos要求的门限相比较,并根据一定的外环功控算法给出既能保证通信质量又能使系统容量最大的SIR目标值。SIR与BER/BLER的对应关系和无线链路的具体环境有关。在话音业务BER=10-3和BLER=10-2的Qos要求下,对应的SIR目标值不相同,所以为了适应无线链路的变化,需要实时地调整SIR的目标值。10. 现阶段的TD-SCDMA系统基站采用何种方式同步,如何实现?u 通过标准同步端口同步以下定义用于Node B节点间同步的Node B输入和输出同步端口。采用同步端口方式是可选的。输入同步端口(SYNC IN)给Node B提供一个外部参考(比如GPS)的同步接口,而输出同步端口(SYNC OUT)允许Node B 直接同步其它Node B。多个Node B可以采用菊花链连接方式,这样的话,只要有一个外部参考就足够了,其他Node B也能实现同步。当在输入同步端口检测到一个有效的同步信号时,Node B开始同步外部参考,并在输出同步端口产生一个同步信号。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指示了GPS 时间,可以提供一个绝对的时间参考。这使得GPS接收机非常适合Node B节点间的同步。u 通过空中接口同步在空中接口,基于DwPCH信道发射获取Node B同步的过程是可选的。同步过程包含3个阶段,实现网络的同步操作:预备阶段,初始化阶段和稳定状态阶段。此外,还包含一个新增小区的同步过程。11. 讲述接力切换的原理流程与过程。接力切换,是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的是提高切换的成功概率,实现不同载波频率基站之间的切换。其原理大致如下:1) 对基站和终端的要求 基站侧:- 采用智能天线测定终端的位置;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确定终端和与之通信的基站间的距离,但由于缺少终端的方位信息,系统将通知终端更多的基站信息,终端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搜索临近的基站,切换的效率将会降低。- 必须获取用户终端邻近小区中所有本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所有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位置、工作载波频率、使用的短码、下行发射定时偏差及基站忙闲状况的全部信息。 终端侧:- 配置至少一套射频收发信机,以及一套以上的基带收发信机,预留一套基带收发信机用于越区切换。2) 切换过程 终端搜索(使用预留的基带收发信机),若某基站信号质量高于源基站(超过门限),则请求切换; 基站根据定位信息和邻近小区忙闲状况,确定目标基站,发送切换消息,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同时发送下行时隙; 终端使用一套基带收发信机与源基站通信,另一套与目标基站通信,而射频收发信机在两个基站之间切换(文中要求不同基站存在的发射定时偏差); 当确定目标基站的通信质量高于源基站,则中断与源基站的连接,并返回接力切换完成消息; 返回到第一步。优点:相对硬切换,增加切换成功率,相对软切换,节省系统资源缺点:定位不准,造成切换失败。终端需要两套收发信机。12. TD-SCDMA包含几个过程?小区搜索,随机接入,上行同步,功率控制,接力切换13. DCA的作用是什么?DCA的目的是限制干扰(保证要求的QoS)和最大化系统容量(因为最小化重用距离)。因此,DCA算法基于干扰测量报告执行信道重分配,以最大化系统容量。14. TD-SCDMA呼叫流程?第三章 TD-SCDMA组网技术1. TD-SCDMA的射频系统是如何构成的?2. TD-SCDMA基站塔放结构和作用是什么?TMB可以提高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扩大系统覆盖范围,改善通话质量。上行低噪放,下行功放,并配置有防雷模块。3. 我司的基站最多可以支持几个载波?最多可以支持6个载波4. 现阶段我国TD-SCDMA的拥有频段?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频段?1880 1920MHz、2010 2025MHz 2200 2300MHz,总共155MHz目前建设集中在2010 2025MHz频段内。5. TD-SCDMA的站址勘查工具有几种?分别是什么作用?清频仪,指南针,GPS,测距仪6. TD-SCDMA基站为何成本较低?基站很大一部分成本是塔放里的高功率放大器,TD-SCDMA天线阵元的发射功率为8瓦,单根天线阵元为1瓦,所以不需要高功率放大器,大大节约了成本。7. TD-SCDMA是个码道受限系统吗?不是,TD-SCDMA是个干扰受限系统。现阶段,虽然采用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新技术,但干扰问题仍然存在,系统还不能满码道运行。因此,如果有更好的技术出现,TD系统的码道数目可以增多。8. TD-SCDMA为何能够较好支持不对称业务?因为TD-SCDMA有较好的上下行时隙转换机制转换点。通过转换点进行业务时隙的调整。所以当上下行业务不对称时,此机制较为适合。9. 为何说TD-SCDMA的网络规划较为简单?TD-SCDMA单载频占用频带较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