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教育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工作情况 汇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好教育是各级政府的天职和本份。近几年来,特别是 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传承历届班子重教尚文、兴教强市的理念和思路,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县级政府创办兴办大办教育的丰城之路。 丰城现有人口 150万,中小学校 548所,在校学生 中村小 441所、村小学生 45051人、农村学校教职工 3225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 速发展,教育发展的刚性需求持续扩大,倒逼我们创新理念,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教育发展体系化、标准化和人本化,并向 “创新、创业、创牌 ”方向阔步迈进。 一、始终保持适度超前办学的大气候,以资金大投入、学校大扩容、师资大提升推动教育发展体系化 推动教育发展体系化,是丰城市本届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主要目标。 2011年以来,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用钱、用地、用人上做到 “三个优先 ”:一是用钱优先。投资近 20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扩建 18所学校。二是用人优先。通过全省教师招聘考试 、 “三定向 ”、引进研究生和免费师范生以及 “三支一扶 ”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 2011年到 2014年,四年引进教师 1837名,其中引进研究生 250名。三是用地优先。我们宁愿少上产业项目,也要为学校建设预留用地, 2011年以来,我们教育划拨用地近2000亩。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包含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 一是为了回答农村留守儿童去哪里,我们启动农村公办中心 幼儿园 全覆盖。为了推动丰城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近年来实施了三大全覆盖工程,即农村公办中心 幼儿园 全覆盖、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覆盖、农村垃圾清理回收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其中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工程行动最快、成效最好。从 2011年起,我们市、乡两级投资 2亿元在各乡镇(街道)分别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容纳幼儿 12000名。目前,全市 32个乡镇(街道)有 30个建成投入使用,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我们还因地制宜,整合利用上级项目资金,改建农村闲置校舍 93个,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 184个,解决了 2万多名农村幼儿的入园问题。 二是为了回答教育的根在哪里,我们努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以来,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城区学校 大班 额问题,市本级财政对城区中小学校基础建设投入 建了剑声中学、市第三小学、市第四小学等 3所学校,改扩建孺子学校、市职中、实验小学、新城中心学校等 12所学校,新增学生容量 9000人,较原有学校容量增长 65%。为改进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市 32个乡镇(街道)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累计投入达 8亿元,其中超亿元的乡镇有 3个,超 5000万元的有 10个。比如,曲江镇投资 30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全镇所有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加上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曲江中学,教育硬件建设投入超 1亿元。 三是为了回答青少年的出路在哪里,我们积极扩大高中教育。 2011年丰城初中毕业生有 16000人,高一学生容量仅有 8000人,初升高比率在宜春市各县市区中较低,只有 50%左右。为了实现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普及高中的目标,我们投资 5亿元新建丰城中学东校区,可容纳学生 8000人,今年秋季正式开学;投资 1500万扩建丰城二中,新增学生容量 2000人。通过扩容,高一学生容量达到 13000人。今年秋季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 16190人,市内高一年级录取 11029人,加上在外就读职业学校约 2500人,初升高比率达到 85%,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目标。 2014年高考,丰城一本上线 1064人、二本上线 2672人, 600分以上 110人,分别比 2011年增长 48%、 14%、115%,2014年三项指标首次均跃升宜春市第一。 四是为了回答产业升级的人才支撑在哪里,我们着力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2012年,我们引进江西科培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7亿元建设洪州职业学院,规划占地 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 30万平方米,招生规模 年秋季一期工程建成开学,从此改写了丰城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为丰城教育发展体系化填上了关键的一块拼图。 2012年,我们还投资 2600万元,新建市职业中学,开设了 12个特色专业课程,招生人数连续三年突破千人,占全宜春市的一半。毕业生 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近 100%。 二、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阵地,以前瞻大气的理念、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学校建设标准化 2013年,按照朱虹副省长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电视电话会议的 讲话 精神和全省统一部署,我们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投资 全市 355所村小和教学点实施标准化改造。 一是超前对接,高度重视。 2013年 7月 22日,强卫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 (扩 大 )会议上提出,全省要筹资 50亿元,用 3年时间改造 1万个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市委、市政府高度敏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积极对接,立即召集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最边远的 10个村小(教学点)进行调研,布置调查摸底、建立基础数据库、组织培训等相关工作。在推进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原省财政厅副厅长、现任省委副 秘书 长兼省委农工部毛祖逊部长,省教育厅喻晓社副厅长、肖志华副厅长,宜春市周志平副市长等 领导 先后来丰城实地视察 指导 ,为我们推进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重点。 2013年 8月 20日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我们立即启动这项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领导 小 组,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全面铺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是标准规划,高效操作。我们按照 “县级主导、乡镇主体、够用实用、填平补齐 ”的原则,提出了 “十有三化四配备 ”的建设标准, “十有 ”是:班班有教室、教师有办公室、教师有宿舍、校校有食堂、校校有自来水、校校有厕所、学校有围墙、校校有值班室、学生有活动场所、校校有校门; “三化 ”是:校园绿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 “四配备 ”是:为每个学生修缮配备课桌凳、配备必要的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科必要的教学器材、配备幼儿班教学必要的教具和 玩具 。按照 “够用、实用、巧用 ”的原则,对 355所学校制定 “一校一策 ”建设改造 方案 ,具体落实每一个项目,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能改建的不新建,能整合的不扩建,能使用的不拆建。比如小港镇属带状地形,许多教师都争着安排在邻近城区的教学点,而不愿意靠近南昌边界教学点。经过标准化建设,老师宿舍有了卫生间、厨房,配备了空调、热水器,现在偏远 学校的农村老师都能够安心舒心地工作。 三是精心结合,高压推进。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做到 “六个结合 ”,即与农村学校网点布局规划相结合、与农村学校周转房相结合、与校安工程相结合、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与集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促进区域内均衡相结合,制定改造工程验收方案,确保建设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使用一所。建立项目督查管理机制,高压推进,做到月督查、季调度、年 总结 ,并将结果纳入市委、市政 府对乡镇街道的年度绩效考评考核。目前, 355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启动,其中竣工 299所,在建 56所,累计完成投资 总投资 明年春季可全部完成。农村义务学校标准化建设贴民心、顺民意,得到了广大农村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比如,孙渡街办栗头小学有 22个学生,原来的教室就在教师罗义生的家里,条件艰苦,学生都挤在一起上课,通过标准化建设,投资 28万元新建了栗头小学,标准教室、运动场、器材等一应俱全。学生、老师原来把家当学校,现在把学校当家。 三、始终坚持带着良心和责任办教育,以勇于担当的精神、 勇于负责的态度推动教育发展人本化 让残疾儿童、贫困学生和问题少年得到正常教育,让教师安心、舒心教学,实现职业价值,体现了政府的良心和责任。我们坚持把这种良心和责任转化为政府的人本关怀。 一是新建特教学校。残疾儿童不接受教育将成为包袱,为了让残疾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从包袱变为财富。 2005年,我市成立了特教学校, 2013年,又投资 2600万元在新城区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特教学校,可容纳学生 200多人。 2013年秋季新校正式开学,现有在校学生 129人。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特殊人才艺术培养 基地。 二是创办阳光学校。 2012年,我们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叛逆、厌学、亲情淡漠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创办了阳光学校。 2013年,进一步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拓展行为矫正、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扩展训练等课程。两年来,阳光学校已矫正学生 388人,其中 103人返回原校就读, 128人升入职业中学,社会反映良好。我们挽救了一个问题少年不过早流向社会,就可能挽救了一个濒临发生悲剧的家庭。 三是实施 “暖心 ”工程。面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师,我们采取针对性办法化解困难。比如,出台教师跨乡镇调动办法,在乡镇小学教师不超编的情况下,对工作满 三年要求调回家庭所在乡镇学校的教师,优先调动工作,仅今年就调动 120名教师回原籍任教。比如教师陈马强在蕉坑乡中心小学任教,家却在隍城镇,两地相距近 100公里,车程要 2个小时,今年顺利调回隍城。面对困难学生,我们及时送温暖,逐步建立完备的控辍保学体系和贫困学生社会救助体系。连续 8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教育经费 3个 100万,其中 100万元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我们还建立了干部扶助、社会资助、企业捐助、群众互助机制,切实保障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 2011年以来,全市共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近 2000名,社会捐助达 1500余万 元。 尽管近几年我市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 成绩 ,但在发展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发展中的烦恼。一是起步的烦恼。比如,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刚刚起步,明年将全部投入使用。按照每个班级配备 “二教一保 ”(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的标准计算,需要近 400名教师,还缺教师 300多名。与民办幼儿园生均收费 3000元相比,公办幼儿园生均收费约 1600元,而生均成本约 1700元,学校运营压力较大。再如,洪州职业学院也 是刚起步, 2014年有 350个招生指标,实际只招收了 43人。二是城乡互动的烦恼。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学生流动过快,城区教育资源吃紧。 2011市流入城区学校的农村小学生 6124人、初中生 5421人,并且逐年递增。城区 “大班 额 ”问题日益突出,据 2014年秋季入学数据统计,城区小学平均班额 72人,初中平均班额 75人。相比之下,农村教育资源却出现了 “空心化 ”现象,比如孙渡街道三溪小学是地处市郊 的一所完小, 2011年度有学生 400多人、老师 26名,今年仅有 19名学生,老师 5名,一栋有 15个标准教室的教学楼仅用了 3间,一栋食堂完全闲置。三是教育投入可持续的烦恼。 2011市学校基础建设累计投入达 中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今年开始,土地财政的时代已基本终结,地方政府财力越来越有限,教育可持续投入难度加大。 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动力,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新起点,在现有基础上,全力启动我市教育 “创新、创业、创牌 ”三大 行动。一是勇于创新。第一是深化教育投融资改革,强化市场化运作理念,加大引进民办学校力度,营造社会资本办教育的浓厚氛围,破解政府投入有限的难题。第二是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打破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壁垒,实现城乡学校优质师资共享、优质校园文化共建,让农村学校留得住老师,留得住学生。第三是深化校长队伍建设改革,完善校长选拔、考核及激励机制,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