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管理学杨颖秀 主编(自考课程00448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1.【领会】如何界定学校管理学?答:第一,学校工作中一直贯穿着两条活动主线:1.学校教育活动: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实施的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校管理活动:它是学校管理者为贯彻教育方针和实现培养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调控、指导、监督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诸多的学校管理现象往往反映着引起和支配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它导致学校管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不断重复出现,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因而,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学校的管理的客观规律。第三,众多的学校管理行为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学校管理者不顾客观规律,以主观意志代替行为标准,这样的管理策略与行为必然是错误的,是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的。2.学校管理者以经验代替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认识,当依经验作出的决策符合客观规律时,其行为是正确的;当影响经验存续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学校管理者仍按已有经验进行管理时,其管理行为就可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3.学校管理者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客观规律,依据客观规律管理学校。这是积极的、主动的管理行为,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第四,对学校管理规律的认识是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的,人们并不能仅仅依据直接的、明了的学校管理现象就可以认识到制约学校管理现象的规律,即使认识到了也并不能保证自觉地依据规律进行管理。因此,必须对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1-2.【领会】学校管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学校管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并非是全部重合的。第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靠最直接的教育活动来完成。第二,另一方面要靠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的管理活动来完成。第三,学校管理活动是促进学校教育活动、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手段,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1-3.【识记】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仅从微观层面研究教育管理活动所蕴含的基本规律。1-4.【识记】学校的分类有哪些?答:第一,学校可因施教对象的不同而划分为:实施学前教育的学校、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第二,学校可因施教内容的不同而划分为: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实施教育的成人学校。1-5.【识记】学校管理学的分类有哪些?答:第一,学校管理学在纵向上可分为:小学管理学、中学管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学等;第二,学校管理学在横向上可分为:普通学校管理学、职业学校管理学、成人学校管理学等。1-6.【领会】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有意识反映,它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第二,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第三,学校领导体制:是决定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中枢,它要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第四,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时间流程,它要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进行状态,反映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第五,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第六,学校管理方法:是使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等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的必要手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第七,学校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与合理配置。1-7.【识记】好校长的首要素质是什么?答:好校长的首要素质是要有好的办学思想。1-8.【识记】学校管理中最宝贵、最核心、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答:人力资源是学校管理中最宝贵、最核心、最重要的资源。1-9.【领会】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第一,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第二,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1-10.【识记】学校管理学的任务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必须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1-11.【领会】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答:第一,应用性:学校管理学的价值及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即应用性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属性。第二,理论性: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产生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学科,必定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升华,指导学科管理者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三,综合性:学校管理活动复杂的,涉及多种资源的管理,这就学校管理学要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系统研究学校管理中的多方面问题。1-12.【领会】学校管理学的意义有哪些?答:第一,理论意义:1.可以分析学科本身的缺欠,注意相关学科的发展,借鉴其中有益之处。2.可以深入研究学校管理学已经总结出的科学理论,深刻认识学校管理学对有关规律的揭示,进而指导学校管理实践。第二,实践意义:1.为避免和纠正学校管理工作的许多偏差,学校管理者应当自觉地学习、掌握、运用有关的学校管理理论,认识学校管理规律,区分方针政策、理论、规律之间的关系、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2.进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管理亦随之出现许多变革。变革要求学校管理者学习新理论,激发新思想,形成学校管理的创新能力;否则,交会被迅速变革的浪潮所淘汰。1-13.【领会】国外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轨迹是怎样的?答:第一,从奴隶社会开始,东西方国家就先后出现了学校。并形成了学校管理制度。第二,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增长,对学校的需求增加,学校的数量增多,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学校管理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学校的管理体制、人员、规章制度、原则、方法及技术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管理理论。第三,近代社会,学校管理进一步发展,在班级授课制,学科制、升留级制、考试制度、学校纪律、领导体制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各国加强了教育立法,以法管理学校也是当时的一大特点。1-14.【识记】欧洲中世纪早期唯一的正规教育组织形式是什么?答:教会学校是当时唯一的正规教育组织形式。1-15.【领会】我国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轨迹是怎样的?答:第一,我国的学校管理活动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在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学校,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形成体系,因此对学校的管理也反映在许多方面。第二,春秋时期官学衰废,私学发展。私学以其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的特点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并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代名师,在其教育思想中反映了教育管理方面的思想。第三,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进一步发展。第四,秦代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实行“以史为师”制度,教育出现倒退。第五,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教育发展出现转机。从学校教育制度来看,官学和私学都得到了发展。第六,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官学衰落。第七,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一级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学校管理制度完备。第八,宋代坚持振兴官学,委派教官;发展私学,鼓励书院等教育管理政策,官学和私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九,辽金元时期,学校管理具有相应的制度。第十,明代的教育系统和教育管理体制更为完善。第十一,清朝全国学校事务除国子监和特殊学校外归礼部管理。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各方面均有周密的管理制度。国子监还附设专门学馆培养专门人才和留学生。地方官学也层次分明,有相应的管理制度。1-16.【识记】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什么?答:学记1-17.【识记】宋代教学管理实行什么制度?答:宋代教学管理实行分斋制和三舍法。第一,分斋制是人才培养专业化的制度。第二,三舍法是考查学生的升级制度。1-18.【领会】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结构分成哪三个层次?答:第一,最高领导层即相当于高级管理层。第二,行政官员层即相当于中级管理层。第三,一般工作人员即相当于基层管理层。1-19.【领会】古典管理理论归纳的提高管理效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第一,等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权力和责任应该尽可能地通过直接和不间断的渠道,从最高决策一级,由组织下达到最低成员一级。第二,统一指挥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组织中没有一个人应该接受来自多方面的命令。组织中上级与下属要明确自己的权责范围,形成纵向的沟通渠道,以避免无人负责的现象。第三,例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当一个决定需要经常重新提出时,这个决定就应作为一个常规规定下来。这个常规能授权下属组织,这样就会使那些处于高层领导职务的人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而只去处理规则以下的事情。第四,控制幅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一个主管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的数量应有一定的限度,这涉及到组织的层次与管理者的注意范围。一般来说,组织幅度与层次成反比。第五,责权相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必须统一,不能只把责任加给他们而不授予其权力,也不能只授予他们权力而不让其承担责任。权力与责任必须相称。1-20.【领会】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有哪些?答:第一,受古典管理理论的影响,学校管理也提出了重视效率的问题,许多学校领导者开始研究课程与升级制度的标准化问题,开始关心学生智能的利用而忽视学生智能的开发。第二,甚至有人视学校为将原材料制成各种产品以满足各种生活需要的工厂。这种受片面追求效率影响的学校管理必然是有失偏颇的。1-21.【领会】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答:第一,职工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员,必须以社会系统的观点来对待。职工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追求完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因此,要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职工提高生产效率,而不能单纯从经济和技术条件入手。第二,梅奥则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面激励“士气”。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正式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型的领导能力要区分事实和感情,在经济的逻辑和非逻辑的感情之间,在满足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取得平衡。第三,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即人们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拥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1-22.【识记】管理方格理论的含义是什么?答:管理方格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穆顿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法一书中提出。他们认为,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因素的不同结合,领导者应避免只关心一个方面的极端倾向。1-23.【领会】管理方格理论中有哪几种比较典型的领导方式?答:第一,贫乏型管理:对必须的工作付出最少的努力以维持恰当的组织成员关系。这种管理对人、对生产都不关心。第二,任务型管理:由于工作条件的安排达到高效率的动作,使人的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这种管理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第三,乡村俱乐部型管理:对员工的需要关怀备至,创造了一种舒适、友好氛围和工作基调。这种管理只关心人,不关心生产。第四,团队型管理:工作的完成来自奉献,由于组织目标的“共同利益”关系而形成了相互依赖,创造了信任和管理的关系。这种管理对人、对生产的关心都达到最高点,是理想的管理。第五,中庸之道型管理:通过保持必须的工作和维持令人满意的士气之间的平衡,使组织的绩效有实现的可能。这种管理既不偏重对人的关心,也不偏重对生产的关心,任务完成过得去,但不突出,人际关系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差,领导者安于现状,不求进取。1-24【领会】如何评价领导方格理论?答:第一,管理方格理论,注意了领导行为在对待组织中的人和组织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的重要性,区分了不同的领导行为风格,为学校管理者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借鉴。第二,这一理论对影响领导行为因素的认识尚有缺陷。例如,除了人的因素和组织任务的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影响领导行为及管理效率的重要条件。1-25.【领会】当代管理理论出现各学派林立及思想纠缠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语义上的混乱。第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意见不统一。第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加以抛弃。这样会导致否定前人的成果,并造成混乱。第四,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第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互相了解。1-26.【领会】当代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有哪些?答:第一,社会系统学派:这种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管理问题,均衡组织与组织中的人两个方面相互关系的态度,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其影响下,人们开始将学校放在学区、社会大系统中来研究其管理问题,将组织中的个人放在学校、学区、社会大系统中来研究其特征。第二,权变理论: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表现于许多方面。比较突出的是用“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和“松散结合”来分析学校组织行为的选择。(1)“有组织无序的状态”是指教育处于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其特点是:有问题的偏好、模糊的技术和流动的参与。(2)“有问题的偏好”是指有组织的无序状态的目的是不清楚的,即教育机构的目的是不清楚的,其目标往往是委婉地陈述的,对清晰的决策提供不了什么指导。1-27.【识记】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由谁提出的?答:1965年,福雷斯特在企业的设计一文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1-28.【领会】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第一,组织结构扁平化。第二,组织信息化。第三,组织更具开放性。第四,组织不断学习。第五,不断调整组织内部的结构关系等。1-29.【领会】彼得。圣吉倡导的学习型组织包括哪五项技能?答:第一,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第二,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要改变心智模式:要把镜子转向自己、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第三,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这是指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衷心地拥有一个共同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实现渴望的目标认真学习,追求卓越。共同愿景分为个人愿景、团队愿景和组织愿景三个层次,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第四,团队学习激发群众智慧:这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第五,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系统思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1-30.【领会】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技能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第一,“系统思考”需要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与“自我超越”四项修炼来发挥它的潜力。第二,“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队的长期承诺。第三,“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开放的方式,反思人们认知方面的缺点失误。第四,“团队学习”是发挥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的总和的技术。第五,“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围影响的一面镜子,缺少自我超越的修炼,人们将陷入“压力反应”式的被动困境。1-31.【领会】学校管理学的形成特点有哪些?答:第一,萌芽阶段的模糊性;第二,形成阶段的独立性;第三,成熟阶段的系统性。1-32.【识记】学校管理学科的形成标志是什么?答: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专门研究学校管理活动的著作,这标志着学校管理学科的形成。1-33.【识记】学校管理学科形成的基础是什么?答:它的形成是以学校管理活动的独立性及其理论依据的独立性为基础的。1-34.【识记】学校管理学研究方法的选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研究方法的选择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1-35.【领会】学校管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有几种?答:第一,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谈话、问卷、开调查会、深入实际等方式获得第一手口头的或书面的感情材料,进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获得某些规律性、结论性知识的方法。第二,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总结学校管理活动规律的方法。第三,比较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学校管理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研究,辨别其异同之处,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第四,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学校管理事件,撰写成描术性的文字材料,然后用公正的态度对其评析或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以提示学校管理活动某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第六,人种志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加学校管理活动,对其活动中的原始事件进行记录,并分析记录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1-36.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本章首先介绍了学校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性质、任务、特点以及意义等基本情况,然后阐述了国内外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轨迹,其中重点阐释了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学校管理学的形成、特点以及几种常见研究方法。第二章学校管理思想与管理目标2-1.【识记】学校管理的失败首先表现在哪?答:学校管理的失败首先表现于学校管理思想的混乱。2-2.【领会】学校管理思想的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在对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认识上,由“主被动”关系向“双主动”关系转变。第二,在对学校领导者行为的认识上,由绝对权威向相对权威转变。第三,在对学校管理对象潜能的认识上,由量的挖掘向质的发现转变。第四,在对学校管理职能的认识上,由维系学校组织权力向创建学习型组织转变。2-3.【识记】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谁?答: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杜拉克。2-4.【识记】目标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答:目标管理就是一个组织中的上级下下级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其主要职责范围,并用这些措施作为指导来管理组织和评价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管理过程。2-5.【领会】目标管理过程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答:第一,确定目标的性质。第二,选择目标成功的条件。目标成功的条件包括:(1)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2)下级人员积极参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并能为其承担责任。(3)有充分的情报资料。(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5)对由于实行目标管理而带来的风险要对承担者者予以激励。(6)对职工要有信心。第三,分阶段实施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1)制定目标,形成目标体系。(2)实现目标。(3)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2-6.【领会】目标管理理论的不足有哪些?答:第一,对目标管理原理的阐述有时会不足,以致影响到目标管理的实施。第二,如果不能给目标制定者提供指导,便不能起到目标管理的作用。第三,真正可供考核的目标是很难确定的。第四,容易出现强调短期目标的现象,这会损害长期目标的实现。第五,管理人员为掩饰自己,往往不愿意修改目标,使目标缺乏灵活性。第六,为了达到考核的目的,人们可能过分使用定量目标,这对突出目标管理的实质是不利的,因为对目标的管理工作比制定目标更为主要。2-7.【识记】学校目标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答: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成员共同确定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分目标和个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学校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2-8.【领会】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程序是什么?答:第一,确定目标: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根据教育方针政策,依据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共同对学校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共同协商,确定学校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标准,预见学校的发展远景,形成学校管理目标的过程。第二,实施目标: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是指管理目标的具体落实,变目标为现实。第三,测评成果:是指对目标实施结果进行的检测和评价,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修正目标,为下一阶段的学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2-9.【识记】学校管理目标可分成哪三个层次?答:第一,学校总体目标。第二,部门目标。第三,个体目标。2-10.【领会】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要求是什么?答:第一,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学校管理必须首先关注人的因素,即要以人人管理为核心,因为学校是培养人的最直接的活动场所,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点与其他任何部门的管理都是不同的。第二,坚持目标的指向性与权变性相结合的准则:为避免学校管理的盲目性,学校需要实行目标管理,同时为克服目标管理的随意性也要采取相应的机制,灵活处理偶然性因素对预期目标的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机械套用目标管理的行为发生。第三,注重学校内外系统的协调:学校内外系统的协调是贯穿于学校目标管理的全过程的,从制定目标开始就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形成目标体系的影响,利用其中的优势力量,排除有关的障碍和干扰。2-11.【领会】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意义是什么?答:第一,有利于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第二,有利于调动学校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有利于有效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2-12.【领会】为什么说学校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学校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答:第一,学校实行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明确性激发学校全体成员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满足精神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二,实行目标管理的实质是学校的全体成员参与管理。这种管理不仅赋予学校全体成员以民主管理的权力,同时要求承担管理的责任。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会激励学校成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于学校工作,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力。第三,实行目标管理可以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奋斗目标,形成竞争意识,进而激发各自的潜能,以最积极的态度实现目标。2-13.【识记】学校管理目标的含义是什么?答:学校管理目标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全体成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一定的价值观念制定并力求达到的行为标准体系。2-14.【领会】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答:第一,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的总要求,是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标准。第二,学校管理规律:制定学校管理目标要遵循学校管理规律,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特殊性。第三,学校实际情况: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是指要从学校内外环境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学校管理目标,使其切实可行。2-15.【识记】学校管理目标的分类有哪些?答:第一,依据管理目标的性质可分为:定性目标、定量目标。第二,依据管理目标的结束范围可分为:总体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第三,依据管理目标的时限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2-16.【领会】依据学校管理工作的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学校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答:第一,领导队伍建设目标;第二,教职工队伍建设目标;第三,组织机构建设目标;第四,制度建设目标;第五,教学管理目标;第六,德育管理目标;第七,体育卫生管理目标;第八,办学条件目标;第九,教育研究管理目标;第十,学校、家庭、社会协调管理目标;2-17.【领会】学校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第一,联系:(1)学校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没有管理目标就没有目标管理的依据。目标管理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没有目标管理,管理目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学校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的结果,目标管理是为追求目标的管理,没有管理目标作为成就标尺,目标管理就失去了追求的动力。目标管理是检验管理目标的标尺,没有目标管理的检验管理目标无法体现其价值。第二,区别:(1)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结果,是一种静态的表现形式,制定了学校管理目标,不等于实现了目标管理。(2)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运行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形式,要实现管理目标,必须依据对管理目标的科学管理。第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为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需要在合理制定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实行目标管理。2-18.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本章首先阐述了学校管理思想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关系及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革;然后重点阐释了学校目标管理的含义、实行程序、要求以及意义;最后介绍了学校管理目标的含义、制定的依据、包含的内容,同时辨析了学校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关系。第三章学校领导体制3-1.【识记】学校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答:学校领导体制,就是关于学校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总称。3-2.【领会】确立学校领导体制的意义是什么?答,第一,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正确贯彻执行。第二,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能否切实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第三,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学校组织机构能否正常运转。第四,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第五,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能否制定并切实实施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3-3.【领会】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学校领导体制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第一,学校领导和领导体制决定了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性质和内容。脱离群众、独断专行的领导体制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体制,其制定出的领导规章制度是会很不相同的。第二,不同的领导体制执行规章的方式和程度也是很不相同的。一种好的领导体制,能够保证规章制度的执行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意愿,有利于优化学校的整体环境,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3-4.【应用】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前实行过的六种领导体制是怎样的?答,第一,校务委员会制:(1)概况:由进步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校长由政府委派,实行校务委员会制。(2)优点:这种体制对于旧学校的改造,贯彻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稳定学校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缺点:这种体制容易导致极端民主和工作无人负责的现象。第二,校长责任制:(1)概况:按照规定,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设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学校行政的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2)优点:加强了学校的行政领导,改变了学校工作无人负责的现象,改进了学校管理工作,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3)缺点: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制度,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扬民主方面重视不够,对校长的行政权力缺少监督和制约,较难避免校长个人的独断专行。第三,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概况:小学普遍设立了党支部,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代替校长包揽了学校的行政工作。(2)优点:在加强学校的的政治思想工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缺点:由于党政职责不清,出现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行政机构和行政负责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削弱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降低了教育教学的质量。第四,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概况: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的工作。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有保证和监督的责任。(2)优点:学校党政有了分工,职责较为分明,学校行政组织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加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以教学为中心,建立了学校正常秩序,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3)缺点:但这种领导体制对发扬民主方面重视不够。第五,“革命委员会”制:(1)概括:成立了以造反派组织头头为主的“革命委员会”,取消了校长的称谓。(2)缺点:学校领导体制混乱不堪,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难以建立,造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大劫难。第六,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概况: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2)优点:对于拨乱反正,改变“文革”时期的不正常现象,整顿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缺点:它把“领导”与“负责”分开,职权与责任不统一,不符合学校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管理学原理,而且在校长上面增加了一个管理层次,不可避免地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既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又不利于发挥行政部门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3-5.【领会】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前曾实行的六种领导体制可以归结为哪三种类型?答:第一,委员会制:强调集体领导,强调发扬民主。校务委员会制属于这一类。第二,一长制:强调发挥行政作用,强调责任制。1953年至1957年实行的校长责任制,1963年至“文革”前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属于这一类。第三,党委领导制:强调党组织对学校的具体领导。1957年反右以后和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实行的领导体制,属于这一类。3-6.【识记】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是什么?答: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党总支,规模较小的学校设联合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管理体制。3-7.【识记】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什么?答: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是校长负责制的核心。3-8.【应用】校长全面负责的内涵是什么?答:第一,校长的职位内涵:(1)校长由上级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在学校领导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2)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向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学校的各项行政工作,对教职工、学生和学生家长负责。第二,校长的职责内涵:(1)校长的工作任务。(2)校长应负的责任。第三,校长的职权内涵:校长应具有四大职权。(1)决策权:校长有权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指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行政工作的重大问题作出决断。(2)指挥权:校长是学校的最高指挥者,学校各部门各层次逐级向上负责,最终向校长钢镚。(3)人事权:校长有权为主管部门任免副校长提供意见,有权按规定任免其他行政干部。(4)财务权:校长有权按财经制度的规定安排使用学校的经费。3-9.【领会】校长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第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决定,努力按教育规律办学。第二,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第三,全面主持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卫生、后勤总务、人事组织等学校行政工作。第四,配合学校党组织,支持和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教职工工会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第五,管理人事工作,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六,建立和健全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3-10.【领会】校长应负的责任有哪些?答:第一,政治责任:我国学校的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学校。校长除了要受上级行政部门的行政领导外,还要受上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和同级党组织的监督,在政治上对党负责。第二,行政责任:校长要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职权和职责办事。第三,经济责任:校长对学校的公有财产不受侵犯负领导责任。第四,法律责任: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领导学校工作中必须依法办事。3-11.【领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党组织的工作主要是什么?答:第一,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学校行政干部的教育、考察、管理和监督。学校党组织参与讨论副校长及中层干部的提名或任免,在政治上把关。第二,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的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应由校长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第三,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加强对教职工代表会议、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第五,支持校长独立地处理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协调校长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各群众组织的关系,保证学校党、政、工、团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共同努力。3-12.【识记】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答:教职工代表大会3-13.【识记】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答: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审议监督机构。3-14.【识记】现行的校务委员会的条件是什么?答:校长主持、人数不多、成员有威信。3-15.【应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原因有哪些?答:第一,历史经验的总结:实践证明,20世纪50年代初的校长责任制和60年代初的校长负责制是比较合理、管理效率比较高的一种领导体制。第二,学校管理特点的要求:小学管理多属于执行性、行政性、事务性、纪律性的管理。它需要统一指挥和内行领导。因此,小学宜采用一长制,即校长负责制。第三,学校管理内在规律的需要:统一指挥、协调一致,是学校管理内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校长负责制有利于满足学校管理的这一规律,实现校长对学校工作的统一指挥,达到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协调一致。职责和职权的明确划分及一致是实行任何有效管理的另一基本规律。实行校长负责制可以使管理学校的责任和相应的职权统一于校长一身。第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需要:校长负责制这一初等学校领导体制还包含着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等机构,这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需要。第五,有利于加强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实行党政分工是加强学校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确立校长负责制正好满足了这一根本要求。3-16.【领会】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校长负责制的优缺点有哪些?答:第一,优点:(1)能增强校长及行政系统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他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地工作。(2)能统一决策,统一指挥,避免政出多门;信息沟通及时,责权明确,避免了机构重叠,互相拖拉推诿的弊端,有效地提高了管理的效能。(3)20世纪60年代初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发挥学校党、政两个方面的职能作用,党政可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下,更易于建立起行政指挥系统的权威,同时,又为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创造了条件。第二,弊端:主要在于对师生工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视不够,没有保证决策科学化的组织形式。3-17.【领会】为什么说现行校长负责制是在原有体制基础的发展,是更加合理的新型领导体制?答:第一,现行校长负责制规定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用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提高管理水平,这是现代管理所要求的。第二,现行校长负责制规定设立校务委员会,作为校长决策的审议机构。这种机构是现代管理的产物,其作用是保证抉择与参与的协调与统一,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它将在帮助校长科学地领导现代化学校的工作上发挥积极作用。3-18.【应用】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第一,必须正确处理几种关系:(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他们之间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办好学校。(2)正确处理校长负责与民主管理的关系。校长个人负责与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3)正确处理校长与学校其他行政干部的关系。校长应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尊重信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第二,不断提高人员素质:(1)校长要对全校工作全面负责,任务重,责任大,因此对校长的素质条件就在更高的特殊要求。(2)党支部书记通过保证监督体现党的领导,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对书记要求也更高。(3)学校其他领导人员的素质也必然提高。第三,依法保障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有相应的法令、法规作保证,否则各级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就会产生,校长的职权、党组织的保证监督、教职工的民主管理都难以明确,也难以被公认,特别是行使权力无保障。3-19.【领会】党政具体关系是怎样的?答:合作关系、支持和尊重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3-20.【识记】学校组织机构的含义是什么?答:学校组织机构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设置的由专人负责的各种相互联系的动作系统。3-21.【应用】学校组织机构建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第一,任务目标原则:是指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的设置都必须围绕组织所要实现的目标,并且组织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应有自己的特定任务。第二,精干高效原则:是指在组织中设置最少的机构,用最少的人高质量地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第三,分工协作原则:分工协作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学校组织目标,必须使学校组织的各层次、各部门、各项职权有明确的分工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第四,责权一致原则:设置组织机构是,既要明确每一职务的职责范围,又要赋予完成其职责所必须的职权,做到职责和职权一致。第五,权力制衡原则:是指任何权力的运行都应有制约它的权力存在,不允许存在某种权力在其运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权力制约它的现象。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会带来腐败。第六,因校制宜原则:是指每所学校在设置组织机构和制定制度时,不应千篇一律照搬某种模式,而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于自己需要的结构。3-22.【领会】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别有哪些?答:第一,行政性组织机构:(1)校长办公室:是直属校长领导下,处理日常校务工作的办事机构。(2)教导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学校教学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3)总务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后勤事务工作的职级机构。(4)教研组:即各科教学研究组。(5)年级组:是同一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集体组织。第二,非行政组织机构:(1)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2)各种群众团体组织:学校的群众团体组织包括教育工会、共青团和少先队。(3)各种研究性的群众组织:有的学校设有专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或附属于当地各种学会的小组等,由具有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教师自愿参加。3-23.【识记】学校组织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学校组织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活力,提高效益,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3-24.【领会】学校组织机构的改革方面是怎样的?答:第一,确立了校长办学治校的中心地位:实行校长负责制,给学校以一定的自主权,使学校成立独立的办学实体,校长有职有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第二,建立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许多学校中教职工代表大会已成为党支部领导下,广大教职工集思广益,对学校工作积极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三,强化了学校内部的中层与基层组织管理职能。第四,促进了校内组织机构工作的制度化:有些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学校制定了两类责任制。(1)学校集体责任制。(2)教职工个人责任制。3-25.【识记】学校规章制度的含义是什么?答: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为了实现整体目标,以条文的形式,对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作出的规定,是学校管理部门实施行政管理的客观依据,也是学校按照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3-26.【领会】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是什么?答:第一,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观点,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文明的校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规章制度对规范学生的校外行为和优化社会风气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第二,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是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秩序、有成效地进行,使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化,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所以它是学校管理制度中不可缺少的方面。3-27.【领会】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有哪些?答: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校规章制度:(1)学校管理规程。(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制度。(3)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及工作制度,包括校长工作制度、教职工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等。(4)学生守则、学生成绩考核和升留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第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1)会议制度。(2)资料、档案保管制度。(3)教职工工作制度。(4)各种常规细则。3-28.【识记】学校的会议一般有哪几种?答:第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第二,校务会议;第三,行政会议;第四,考研组长会议;第五,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会议;第六,家长会议;第七,教职工代表会议和学生代表会议。3-29.【识记】学校的资料、档案保管制度分成哪几类?答:第一,有关教职工干部情况的资料、档案。第二,有关学生情况的资料、档案。第三,学校各方面工作情况的资料、档案。第四,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3-30.【领会】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原则有哪些?答:第一,合目的性原则。第二,合法性原则。第三,合程序性原则。第四,从实际出发原则。第五,相对稳定原则。第六,完整简约原则。3-31.【领会】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第一,学校成立专门的起草工作小组,或委托某个职能部门负责某项规章制度的起草工作。第二,起草工作小级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规章制度的草拟工作。第三,起草工作小组公开草拟的规章制度,听取各方面的反馈意见。第四,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后,起草工作小组将草拟的规章制度交由学校决策机构审议通过。第五,学校行政领导向全校师生员工公布规章制度。3-32.【领会】学校规章制度贯彻实施的要求有哪些?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