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高规及问答集锦.doc_第1页
混凝土高规及问答集锦.doc_第2页
混凝土高规及问答集锦.doc_第3页
混凝土高规及问答集锦.doc_第4页
混凝土高规及问答集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高规的问答集锦3.1、关于附录D问:高规附录D中,作用于墙顶的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是否可以只考虑竖向荷载组合?因为墙的轴压比计算中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向力设计值。答:不可,应取各种工况(包括竖向荷载、地震作用等)组合的最大墙顶轴力设计值,并根据墙肢的长度,将其等效为墙顶均布荷载q=N/h。此处,是墙肢的稳定计算,属于构件抗力计算的内容;而轴压比计算,只是结构构造设计的辅助指标,不是结构计算本身,主要作用是通过轴压比数值的大致划分,确定结构构件的相应构造措施标准。3.2、关于大底盘多塔结构的扭转控制问:大底盘多塔结构在pkpm中怎样实现单塔的扭转控制?答:控制扭转位移比,可检查大底盘平面在塔楼平面相应部位的位移,采取手算复核,以满足规范要求。3.3、关于抗震构造问题问:在确定抗震构造措施时,高规没有提类场地的确定原则,是不是可以理解按照与基本设防烈度相同来考虑?答:类场地的确定原则,可见抗震规范的相关规定,凡高规未明确的其他问题均可执行相关规范,这是基本原则。3.4、关于地下室的抗震等级问:关于地下室的抗震等级,高规4.8.5说: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那么,是按照上部结构的哪一部分考虑呢?比如说上部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不是按照框架和剪力墙较高的抗震等级采用呢?假如是按照框架和剪力墙较高的抗震等级采用,那么,是地下室所有构件都按照一个等级考虑,还是各自分别考虑?也就是说,地下室的柱子和墙是一个等级呢,还是柱子按上部框架-剪力墙中的框架考虑、墙按上部框架剪力墙中的剪力墙考虑?高规4.8.6对于裙楼的规定,我的疑问同上,即裙楼框架的抗震等级是按照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考虑,还是按照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较高的等级(剪力墙)考虑?答: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分别对应上部结构的抗震等级确定,即:地下室的框架对应地上的框架、地下室的剪力墙对应地上的剪力墙。3.5、关于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问:高规7.2.2第六款中公式左边的Vw在符号说明中说是剪力设计值,并应符合7.2.10条的规定。但是在7.2.10条中,Vw代表计算值,V才是设计值。是不是7.2.2中的Vw写错了,因为从此式的右边来看,各项指标都对应的是设计值,所以我想7.2.2中的Vw应是设计值,此处的Vw就是7.2.10中的V。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答: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可参考抗震规范第6.2.8条和混凝土规范第11.7.3条,但各规范均有表述不清之处,注意区分。3.6、关于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取值问:高规中3.2.5第4款规定:对于高宽比大于4,长宽比不大于1.5的矩形平面,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4。第3款规定: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取1.3。我想说的是,3.2.5第4款中高宽比和长宽比这两个条件是同时满足还是只要一个满足,体型系数就取1.4。(二者是或的关系还是并且的关系)我认为是并且的关系,有人认为是或的关系。问题是假如只要一个满足就为1.4的话,那么假设一个楼的高宽比不大于4,同时它的长宽比也不大于1.5,那么这个建筑的体型系数到底是1.3还是1.4呢?正方形平面体型系数是取1.3还是1.4?按照高规3.2.5第2款的公式计算,将正方形的边数4代进去,应该是1.4。但是第3款中又说高宽比不大于4的方形取1.3。我又翻了一些荷载规范,在荷载规范表7.3.1中(第35页),正四边形平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也为1.3(0.8+0.5)。高规附录A中矩形平面风荷载背风面的体型系数公式-(0.48+0.03H/L)在什么情况下用啊?矩形平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多个值。答:关于高规第3.2.5条的理解是:1)对高宽比H/B不大于4的矩形,取1.3;2)对高宽比大于4,长宽比L/B不大于1.5的矩形,取1.4。上述规定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高宽比不大(H/B4)的矩形建筑(属矮胖型建筑),可只按高宽比控制,并可取较小的体型系数(1.3);二是:对高宽比较大(H/B4)且长宽比较小(L/B1.5)的矩形建筑(属瘦高型建筑),按高宽比和长宽比双控,取较大的体型系数(1.4),也就是说,当高宽比较大时,只有长宽比较小的矩形建筑才可按估算方法确定其体型系数,否则应执行第5款的规定。对第3款以外的正方形建筑,可按第2款估算。本条规定中第14款,均属于估算体型系数的范畴,而第5款属于需要比较精确地计算时可采用的计算公式(附录A)。特殊工程应进行风洞试验确定体型系数。如上说述,对矩形平面建筑体型系数应该是唯一的。3.7、关于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高度取值问题问: 一住宅建筑为地下2层,其余26层的含有部分框支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总高度为95.4m,一层层高为5.4米,其余各层层高为3.6米,转换梁顶标高为5.4米,剪力墙抗震等级为2级,试问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至少应做到下列( )项楼面为止 A.2层楼面,即5.400米标高处 ; B.3层楼面,即9.000米标高处 ; C.4层楼面,即12.600米标高处 ; D.5层楼面,即16.200米标高处。 我认为是D,可是书上的答案是B。答:你的问题缺室内外高差,无法确定。请参考我图解书上P143页图6.1.10-13确定,对于这样的问题,按规范理解就可以,没必要顾虑太多。3.8、关于乙类建筑、类场地时的抗震等级确定问题问:对于高规4.8.4条的理解:对于甲、乙类建筑,根据4.8.1条,其抗震措施已按提高一度考虑,如果此时,当建筑物又刚好位于、类场地时,有资料介绍是这样处理的:先将7度0.15g和8度0.30g分别提高到8度和9度确定抗震等级,再分别采取比8度更高或9度更高的抗震构造措施,即提高了再提高,这样理解正确吗?或者是4.8.4条仅针对丙类建筑才有实际意义,对甲、乙类建筑仅执行4.8.1条(实际上已包含了4.8.4条的内容),可不再另外提高,哪种理解正确?答:“先将7度0.15g和8度0.30g分别提高到8度和9度确定抗震等级,再分别采取比8度更高或9度更高的抗震构造措施,即提高了再提高”的理解正确,这是多种不利情形同时出现的情况,应分别执行不同的规定,这里是两层关系:对甲、乙类建筑的提高是结构重要性要求导致的提高;7度0.15g和8度0.30g、类场地时,是场地和地震作用与7度0.1g和8度0.2g设防标准的不同而要求的提高。3.9、关于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问题问:上次在深圳华森听你讲课,讲到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问题,好像记得说现在指标尚不能反映结构平面剪力墙布置不均匀的情况,想请你谈谈自己的一些设计经验和建议,谢谢。答:转换层的上下刚度比仅反映结构沿竖向的侧向刚度变化,无法反映剪力强墙平面布置的均匀性问题,因此,在结构(尤其在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应重视结构布置的均匀性问题,这也是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作为重点章节所提及的内容。问:谢谢上次的答复。现在新的问题是遇到转换层的层高比较高的情况,其中两栋为8.1,9.3m,其中有一栋错层的结构仅转换层层高就18m,当然为了满足该层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底部设置了足够厚度和数量的墙,规范对于高位转换的界定是转换层位于三层或三层以上,那现在虽然层数没有达到,而层高却相当,是否可考虑也属于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高位转换”,我采用高规规定的三个刚度比指标满足是否就能控制上下刚度比的突变?答:对特定情况下的转换结构,应区别对待,如此高的层高你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刚度比计算,我觉得是可取的,但在计算的同时更应注重概念设计,采取措施确保高大转换层的刚度、整体性和实际承载能力的措施,尤其应确保对竖向荷载的承载能力。注意:多种复杂类型的同时存在,必要时提请专家审查。3.10、关于楼层侧向刚度比问题问:高规第4.4.2条规定:楼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而附录E中对转换层位于三层或三层以上时,要求楼层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分析二者,其实是一直的,但是好像对普遍意义的规定比对转换结构的来的严格,当然注意到而且措词的不同,前者为“不宜”,后者为“不应”,但总感觉前后规定有重复,不是太通顺,是否对后者应当补充:不宜小于70,不应小于60为妥,以便引起设计者的注意。答:高规4.4.2条对应的是判断竖向规则与否的问题,也就是当符合规定时可判定为规则。而附录E则是对特殊结构,其竖向已不规则的结构提出的限制要求。即结构侧向刚度差别的底线。两者规定不重复,也合理。3.11、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的确定标准问:一个高100米的房屋,平面形状为25mX25m的方形,如果按荷载规范,振型系数是查“高耸结构”(表F1.1)还是查“高层结构”(表F1.2)?杨伟军书上是前者,但有些书又是按后者。答:一个高宽比为4的高层建筑,将其归为高耸结构显然没有道理。3.12、关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和设防标准问题问:转换层是一个单独的楼层吗?还是带有转换构件的楼层就是转换层?例如:框支层带转换构件,那么框支层本身也是转换层,同时也是薄弱层。不知道我这么理解是否正确。高规附录E.0.1,提到了底层(底部大空间层)、转换层上、下层?从字面上看好象是3个楼层。在公式解释中,G1,G2的解释提到底层和转换层上层,这里到底是2层,还是3层,确实有些令人费解。按照上面的理解,就可以看成2层:就是框支层和其上一层。没有做过高层,越看越糊涂。答:有转换构件的楼层就是转换层,理解正确;高规附录E:第E.0.1条说法有点不清楚,应表述为:“底部大空间为1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层与转换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r表示转换层上层与转换层结构的刚度变化.”;第.E.0.2条,应表述为“转换层上部结构与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re.”。3.13、关于墙和柱体积配箍率中的fc取值问题问:高规的体积配箍率7.2.16条中fc应该不考虑大于等于C35吧,如C30就按C30取,而6.4.7应该考虑如C30就按C35取fc。是这样的吗?答:对,墙不用考虑而柱应考虑。3.14、关于框架柱的配筋问题问:某18层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抗震等级为二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30,钢筋采用HRB335及HRB235。假定该建筑物建在IV类场地上,其角柱纵筋的配置。试问,下列在柱中配置的纵向钢筋面积,其中( )项最为接近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A 1014 B1016 C1018 D1020杨伟军的解答是:按抗规最小配筋率为1.1%(注意IV类的调整),又由6.3.9-5条角柱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偏心受拉时,纵筋面积增大25%,故选D。我觉得题中未提偏心受拉,则不考虑,柱截面350X500。答:我想你说得对,因为角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不一定会产生偏心受拉,应该是条件不全,不过作为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思考,对拓展思路还是有益的。3.15、连梁的计算问题问:连梁的跨高比很小,正截面受弯计算是考虑深梁计算,还是分框架梁和高规的连梁计算啊,为什么?比如bXh=160mmX900mm,净跨是900mm。答:连梁与混凝土规范中说的深梁受力情况大不相同,一个以水平荷载为主,一个以竖向荷载为主,因此对于跨高比很小的连梁,其正截面受弯按连梁计算,配筋设计时可适当考虑其钢筋的分布范围,宜配置在0.2h范围内。3.16、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框支柱剪力的调整计算问:两层框支剪力墙,8个柱,底层总剪力设计值为20000kN,一根柱为180kN,求该柱的剪力设计值?高规10.2.7-1,20000X2%=400kN180kN,是吗?还是要加上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吗?还是由竖向与地震作用组合后得剪力设计值X1.25?为什么?答:上述问题没说清楚,“底层总剪力设计值”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底层总剪力设计值?还是地震剪力标准值?建议设计前分清楚。高规10.2.7-1是对按地震剪力标准值的调整,上述计算显然有错;任何结构构件的设计中,竖向荷载作用都是必须考虑的,这个概念必须有,应考虑各种不同的组合;柱根内力的放大规范有具体规定,此处条件不够,无法明确。3.17、关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层高度问题问:高规第10.2.4条,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混规第11.1.5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和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1/8中的较大值,但不大于15m;其他结构的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中的较大值,但不大于15m。抗规第6.1.10条,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二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其他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请问当结构底部框支3层,每层高4.5m,框支以上每层3.9m,共16层(楼高=34.5+133.9=64.2m)。底部加强部位应为多高,应执行哪条规范?答:三本规范对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问题的规定有不一致的地方,其中有些规定是明显不合理的,如限制总高15m的要求。关于这些问题在我的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应用图解手册第142143页有详细分析,请参阅。上例中共16层表述含糊,回答问题时按总层数为16层考虑。底部加强部位高度按高规确定,取34.5+23.9=21.3m和64.2/8=8.03m的大值,为21.3m。3.18、对多塔结构的平面不规则判别问题问: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为凹凸不规则,如果超过30%很多,比如50%以上,则为特别不规则结构,这一点应该能够确定。本条是否只对主楼有效,如果形成多塔结构,裙房部分凹进很大,是否也应按此条控制?答:在多塔楼结构中塔楼和大底盘是一个整体,裙房的不规则就是整个多塔楼结构的不规则,应该按此条控制,对联系特别弱的裙房应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注意:规范没有规定凹凸超过50%就是特别不规则的规定,且平面凹凸不规则在众多不规则类型中是属于不很严重的不规则,涉及的主要是楼面刚性假定的使用问题。3.19、关于周期比问:规范有没有要求“周期比”一定要在刚性楼板的假定下计算?答:周期比不同于位移比,没有一定采用刚性假定的要求。3.19、关于剪力墙加强部位和墙厚问:20层酒店,一层地下室,框筒结构,地上高度78.9米,层高:地下室、一至四层裙房均为5.1米,五至十九层均为3.3米,二十层为4.8米,二十一层为4.2米。问:1、本工程剪力墙加强区高度10.180(二层)还是23.680(五层)。2、地下室核心筒外墙厚度取320mm是否满足?高规9.2.23条“1/16层高”中“层高”应如何理解?答:这类问题都不难,自己就可以按规范确定(建议不要让我做题噢)。1、你的前提没交代清楚,20层楼又有21层,在弄清建筑高度究竟是多少后,按规范要求自己计算就可以了,这个问题并不复杂。2、墙厚不足时可按规范附录要求验算墙的稳定。3.20、某20m桥梁设计问:1、一个跨度为20米的大桥桥板,预应力的,桥板与河的相交角度为39度,即桥板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个角度为39度,在荷载及跨度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我可否套用同为20米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桥板?还应注意啥问题?2、盖梁是否有最小配筋率的限制?3、因为要满足桥下过船的要求,河底到盖梁的底部距离为14米,我选用的柱子尺寸为直径2000毫米的圆柱,柱网为两端是13米跨的,中间为20米跨的,桥宽18米,柱子尺寸是否满足要求?我在河底及中间加一道1500毫米X1500毫米的联系梁,不知是否可以?4、地下室采用PKPM建模时,在PKPM的哪个模块下计算地下室,在哪里出图?地下室的计算模型是怎样的?5、盖梁底到河底高为14米,柱子直径为2000mm,柱子底下为单桩,桩的直径为2200mm的灌注桩,在河底处和中间处各设一道联系梁,尺寸为1500mmx1500mm,这样的结构受力是否合理?答:上述问题是基本问题,你多看看规范和程序使用手册就都会了,别让我为你做题。3.21、暗梁设置问题问:剪力墙设置在楼层处的暗梁 到底需要否?陈青来在03G101-1的解释中说其作用是防止剪力墙竖向裂缝的开展和延伸;在黄小坤的高规疑难解说中说可以不设置。在具体操作中,设计人员间也存在争议。若需要设置暗梁,理由是什么?具体怎么配筋?答:不是所有的剪力墙都需要在楼层处设置边框梁(或暗梁),只有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才需要设置,其目的为使剪力墙与其周边的边框梁和边框柱一起成为带边框的剪力墙,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暗梁的设置要求见高规第8.2.2条。3.22、关于高位转换的抗震等级问题问:若高位转换,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区和上部的等级有可能相差2个级别,这时上下的配筋悬殊。底部加强区满足规范的体积配箍率和纵筋会很大,比如我现在做的就是底部是2级,上部是4级,底部好多都是水平及竖向分布筋14100,箍筋12100。 而上部水平及竖向分布筋只有8150,箍筋8200。这样就类似一个不是很连续的剪力墙配筋太悬殊了,就好像没有一个过渡的,这样是否存在问题?怎么解决?答:高位转换本来就是一种刚度剧烈变化的结构不规则情况,对应于这种不规则,不应该追求平稳过渡,换言之,在结构刚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追求结构设计的平稳过渡是不合适的。3.23、关于中震计算问题问:8度区,对于中震时地震的影响系数取0.46,这对于多遇地震大概是3倍,请问这个3倍是从那里来的?是否可以理解为中震的加速度与小震的加速度的比值?比如7度0.1g,中震加速度就是100cm/s2,小震35,100/352.85,小震时水平地震系数最大值0.08,那么中震就是0.08*2.850.23又比如罕遇地震加速度,7度0.1g时是225,225/35(小震)6.43, 将0.08x6.430.51,约等于0.5,就是罕遇地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了。同理,8度0.2g,中震加速度是200,200/702.86,0.16*2.860.457,约等于0.46。是否如此?答:小震、中震和大震之间的关系遵循地震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但计算时应注意采用规范数值,如7度罕遇地震的加速度数值应为220而不是225等。3.24、短肢剪力墙较多结构的确定问:含较多短肢剪力墙结构如何确定?仅以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弯矩百分比确定是否合适?答:所谓“短肢剪力墙较多”没有定量的界限,但从概念上说,可以从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和倾覆力矩的比例和短肢剪力墙布置的均匀对称性三方面综合确定;当短肢剪力墙承受荷载的面积较大,达到楼层面积的40%50%以上(较高的建筑允许的面积应取更小的数量),而且短肢剪力墙的布置比较集中,集中在平面的一边,或建筑的周边。也就是说,当短肢剪力墙出现破坏后,楼层有可能倒塌。“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的规定,可理解为抗震设计时,对不出现“短肢剪力墙较多”在计算量值上的定义(更多内容可参考我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仅按倾覆力矩比来判别“短肢剪力墙较多”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安全的。3.25、关于倾覆力矩比的验算问题问:高层结构中,框剪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或短肢墙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弯矩是每层均要满足规范要求?还是仅底层满足即可?对主立面有退台(退二次)的结构呢?答:对一般结构,底部满足即可,对特别复杂的结构,当上下无明确的变化规律时宜底部加强部位每层核算。3.26、关于风荷载下结构的刚重比问题问:关于SATWE计算结果中刚重比的问题在非抗震区,每次计算完时在总信息中总是没有刚重比的信息,都要给水平地震力后才会出现刚重比的信息,刚重比计算在水平力作用下引起的效应,风荷载也是水平力,不知是软件不计算风荷作用下的还是必须和地震力共同作用才显示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实在不清楚。答:风荷载下控制结构的刚重比是必须的,尤其当风荷载起决定作用时更是如此,程序不输出,是没有道理的,应该改进。3.27、关于乙类建筑、类场地时的抗震等级确定问题问:对于高规4.8.4条的理解:对于甲、乙类建筑,根据4.8.1条,其抗震措施已按提高一度考虑,如果此时,当建筑物又刚好位于III,IV类场地时,有资料介绍是这样处理的:先将7度0.15g和8度0.30g分别提高到8度和9度确定抗震等级,再分别采取比8度更高或9度更高的抗震构造措施,即提高了再提高,这样理解正确吗?或者是4.8.4条仅针对丙类建筑才有实际意义,对甲、乙类建筑仅执行4.8.1条(实际上已包含了4.8.4条的内容),可不再另外提高?答:前者是严格按规范规定得出的结论,应该说没有错。后者说法不对,也无根据。文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疑问解答对此类情况的具体做法是8+和9+,就是采取比8度(或9度)更强的抗震措施,即遇有两次提高时,可采取在一次提高的基础上再适当提高的办法。以7度0.15g乙类建筑III场地为例,乙类建筑提高一度为8度,III类可在8度基础上再适当提高,成8+。对建筑场地为、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的甲、乙类建筑,考虑双重调整的特殊情况,宜综合确定调整的幅度,建议对7度(0.15g)可按7.5+1=8.5确定,即采取比8度更高的抗震构造措施,但不是9度;对8度(0.30g)可按8.5+1=9.5确定,即采取比9度更高的抗震构造措施。3.28、关于托柱框支结构问:在一般框架结构中,托柱梁是不是转换结构梁或叫框支梁,对应的下面的柱是不是框支柱(计算上和构造上有所区别)? 答:依据规范的规定,上部竖向构件(剪力墙或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时,需设置结构转换层,在结构层内布置的相应构件就是转换构件。因此,你所说的托柱梁就是转换梁,与之对应的柱就是框支柱,执行规范相应的设计规定。注意:你这里的框支梁、柱,与框支剪力墙的框支梁和柱不同,不执行框支剪力墙转换的相关规定。3.29、裙房对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问:当高层建筑附有裙房且为整体基础时(不论是否有沉降缝分开),可将裙房基础底面以上的总荷载(包括活荷载吗?)折合成土重,再以此土重换算成土厚。并以此深度进行深度修正。当高层建筑四边的裙房形式不同,或仅一、二边为裙房,其他两边为天然地面时,可按加权平均方法进行深度修正(以分布宽度加权?)。答:1、应该明确采用折算土重的根本目的在于进行地基承载力的修正,采用的是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显然,其中包括活荷载。2、对于两边埋深(或折算埋深)不同时,按平均埋深计算无根据,建议可按高规的规定,取小值计算;当高层建筑的平面体量较大时,可考虑按不同边缘分别计算。3.30、关于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判别问:高规规定只有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那么,如何确定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说法一:在非偶然偏心作用下,结构位移比1.2,或在偶然偏心作用下,A级高度建筑结构位移比1.4,B级高度建筑结构位移比1.3,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来源:2005年7月1820日在京举办了首次“PKPM结构设计软件在应用中的问题解析”讲座。说法二:验算结构位移比时,总是要考虑偶然偏心;结构构件设计时,分下列两种情况处理:1)如果位移比超过1.2,则考虑双向地震,不考虑偶然偏心;2)如果位移比小于1.2,则不考虑双向地震,考虑偶然偏心。来源:PKPM新规范计算软件 TAT、SATWE、PMSAP应用指南-黄吉锋。说法三:一般而言,可根据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值判断,若该值超过扭转位移比下限1.2较多(比如A级高度高层建筑大于1.4,B级高度或复杂高层建筑等大于1.3),则可认为扭转明显,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计算,此时,判断楼层内扭转位移比值时,可不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来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若干问题解说-黄小坤。说法一和说法三比较接近,而说法二和其他两种差别较大,要严格的多,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答:通过楼层位移比来判别结构的对称性和均匀性,是较为合理的量化手段,具体量值应根据工程经验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即:工程重要或复杂时,可适当从严,反之可适当放松。我认为说法二比较合理,在结构扭转影响比较大时(注意:判别的前提还是在偶然偏心情况下,结构的扭转位移比),应考虑双向地震,反之应考虑偶然偏心。4.1、关于牛腿设计问题问:混凝土规范10.8.2条怎样理解(徐建和施岚青谁正确?):徐建2005应试题解P85,“当a0时,垂直力作用点在下柱截面内,此时无牛腿效应,仅是一偏压构件,取a=0,而不能取a=0.3h0,”但同样的题,施岚青2005应试指南上,P573,“a0时,取a=0.3h0”我觉得徐建是对的。 答:我觉得他们都对,从工程角度考虑,取a=0.3h0是可行的,也符合规范的要求,无非就是大一点。没有深揪的必要。从理论上说取a=0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想,考试不会出这样的题,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4.2、关于叠合构件问题问:混凝土规范10.6.3规定叠合构件正弯矩区段M=M1G+M2G+M2Q,负弯矩区段M=M2G+M2Q,当预制构件为简支,叠合构件为连续时(假设荷载均为均布荷载)M1G+M2G+M2Q是否应按下式计算:正弯矩区段M1G=q1*L*L/8、M2G=q2*L*L/24、M2Q=q3*L*L/24负弯矩区段 M2G=q2*L*L/12、M2Q=q3*L*L/12为什么负弯矩不考虑M1G的作用。答:这是由叠合板的特殊施工工艺和受力特点所决定的,产生M1G的荷载为预制梁、板及叠合板自重,由于特殊的施工工艺决定其重量直接由简支的预制构件(中间无支撑)承担,因此不产生支座负弯矩。当采用有支撑预制构件时,则应考虑其产生的支座负弯矩。建议参考我和陈总编写的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第146页相关图表,相信对理解规范的规定有益处。4.3、本构模型与应力应变关系的区别问:本构模型与应力应变关系有什么区别?答:本构模型英文为:constitutivemodel;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材料的本质、基本力学行为模型,就是用来表达材料的应力、应变、断裂、破坏等性能。对于弹性材料,一般应力应变关系比较简单,不涉及很多指标。对于复杂的材料,涉及到非线性和弹塑性问题时,材料的性能是很复杂的,涉及到材料的破坏准则、非线性指标等,指标、参数很多,关系式很复杂(用到向量、矩阵等),用到损伤力学、断裂力学等理论,不能用简单的应力应变关系式来表达,因此用本构关系模型这样的词来表达材料的力学行为似乎更为恰切。通俗来说,本构的含义更广一些,包含材料的一切和力学有关的行为,比如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温度应力应变关系、材料的开裂、损失、破坏等待。应力应变关系是本构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一般情况下说的应力应变关系就是指单轴下的拉、压应力应变关系。4.4、关于叠合板问:预制梁、板的自重可以不考虑,但是叠合板自身的自重为什么可以不考虑呢?答:上面说了,施工工艺决定的,叠合板在产生强度前,其自重已由下面的叠合板承担,没有产生负弯矩的条件。问:当预制构件为简支,叠合构件为连续时(假设荷载均为均布荷载),M1G,M2G,M2Q是否应按下式计算?正弯矩区段:M1G=q1L2/8,M2G=q2L2/24,M2Q=q3L2/24负弯矩区段:M2G=q2L2/12,M2Q=q3L2/12答:计算思路是叠合板产生强度前的荷载全部由简支板承担,叠合板产生强度后的荷载按连续板计算。上述计算中效应系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问:叠合构件正弯矩区段和负弯矩区段的弯矩公式不一样,在弯矩为0的点就会存在突变,弯矩曲线不连续吧。答:荷载的不同,导致跨中和支座弯矩计算公式的不同,属于包络弯矩,因此上下弯矩曲线不会连续。4.5、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的处理原则问:对于井字梁结构,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呢?那么井字梁结构中无法避开柱位时,井字梁与柱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呢?业界中有人说要定义为铰,有人说不应该。答: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关键要看框架梁对井字梁的约束情况,如果井字梁在支座处如连续梁,即主梁两侧都有,则不宜按铰接计算,反之则应按铰接计算,但设计时应注意实际存在的约束作用,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4.6、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问:在建筑结构.技术通讯(2007年3月)中,P34第8题作者在计算剪力墙暗柱的配筋时,用了阴影部分长度la而不是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7.15条的第2款中明确规定“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对暗柱,分别不应小于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和墙厚bw乘积的1.2%,1.0%”,这是什么原因,麻烦您指教一下。答:混凝土规范印刷错误,应执行抗震规范的规定。4.7、伸缩缝的设置问题问:1、一座楼长45.34米,宽13.6米,地下一层,层高3.6米,地上5层,层高3.2,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请问这样的结构需要设伸缩缝吗?带地下室的结构伸缩缝间距一般多少合适?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1.1中,地下室墙壁结构等类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为啥比框架结构的要小,应该大才对呀?3、一个长宽均为4米,高为30米的钢架子,四个角上均有钢柱,四个面均有柱间支撑,我想请问用PKPM建模时,是按框架建模、还是按桁架建模、还是按支架建模?计算结果各有什么不同?答:1、可以不分缝;2、表9.1.1中指的是地下室墙壁,且未区分挡土墙与地下室墙,当为地下室墙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伸缩缝间距。3、应该按哪种方式建模,主要看计算模型对你所考虑的具体情况是否适合,按框架计算,则杆件有M、V和N,按桁架考虑,则得出的是桁架杆件内力,如果采用的是铰接节点,则只有N;按支架计算,则应注意,你所考虑的架子是永久性的还是临时的,其中的荷载组合要求不同。这些都是在选择计算程序及计算模型时你自己应该把握的问题。4.8、关于梁柱钢筋的搭接问:混凝土规范中10.4.4条中提到位于柱子节点外侧和梁端顶部的弯折搭接接头的情况(柱筋锚入框架梁),如果框架梁比较高,那么柱筋很可能在大于等于1.5La的情况下未伸到柱内侧,那么与规范中要求“伸入梁内的外侧柱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少于外侧柱纵向钢筋全部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为的外侧柱纵向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有出入?规范只提及外侧柱纵向钢筋伸入梁内,那么到底伸入梁内长度多少?是否大于等于1.5La情况下就不用伸至柱内边?答:这里说到的是柱外侧钢筋在梁高度范围内的搭接和锚固1、柱外侧钢筋在梁宽度范围内的搭接,规范要求梁柱钢筋搭接不小于1.5La,没有其他要求(注意:规范并没有要求一定要伸到柱内侧);2、在梁宽度以外的柱外侧钢筋,需伸至柱内侧,并宜向下弯锚,这属于柱钢筋在柱顶内的锚固问题。上述两者不矛盾。4.9、关于梁的轴力问题问:对于框架梁规范只规定了其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抗剪的计算要求和公式,如砼规范第10,11章的相关条文,但是对于可能出现的轴力却并没有相关规定,SATWE中即使在标准内力文件中存在轴力(甚至相对较大),但其配筋时似乎也只反映了M、V、T的影响。包括剪力墙连梁也有相似问题,规范似乎并没有对其轴力有相关要求。钢筋砼框架梁不考虑其轴力,会不会在某些情况下偏于不安全。答:钢筋混凝土梁一般以受弯、剪为主,对于轴力较大时,应按拉弯、或压弯公式计算。钢筋砼框架梁不考虑其轴力是有条件的,当不符合刚性楼板假定时应考虑。4.10、小开口剪力墙的设计计算问题问:整片剪力墙开较小洞口时(即整体墙或整体小开口),此时SATWE仍然按每段墙肢分别计算,是否应该按整个截面进行计算复核。此时在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LC时,hw是否应该取整个墙段而非分肢长度。这种情况下洞口处的约束构件怎么确定比较合理?如果上面问题成立的话,由于新规范不再区分整体墙,双肢墙,而是仅通过连梁跨高比来界定其约束情况,那么怎么来量化上面这种情况?答:对整体墙或开洞很小的小开口墙,宜按整墙计算,并按整墙确定LC,不加分析的计算是不合适的。4.11、关于钢梁和混凝土主体的连接问题问:钢梁和混凝土主体连接方式,您在南宁讲课时建议采用砼牛腿支承钢梁,这是否和砼高规在抗震区不应采用牛腿方式相矛盾?在非抗震区,由于风荷载的存在(有时甚至较大),框架梁柱的连接,节点区的锚固,采用03G101-1中非抗震的连接方式是否合理。答:规范限定的是活动铰情况,有钢筋混凝土牛腿也可以设计成固定铰及弹性连接情况;设计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更有效的锚固措施,但注意地震作用与风荷载效应是有本质区别的。4.12、关于预制板的搁置长度问:图解手册P299图4.5.4-1及图4.5.4-2预制板搁置长度才35mm及25mm,不满足构造要求,构造要求为:预制板搁置长度80mm,该怎么理解高规4.5.4-2呢?答:预制板搁置长度80mm适用于简支楼板。而对于楼板和墙体整浇(注意:高规的规定适用于装配式楼盖,在高层建筑中,预制楼盖的端部与剪力墙都必须整浇,以使剪力墙获得必要的面外支撑)的情况,则没有要求,以满足施工支承要求为宜,因此,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套用;4.13、关于混凝土规范第11.3.4条问:砼规11.3.4-2是否是针对独立梁而言的(和砼规7.5.4-4比较),但砼规11.3.4-2并不明确?答:不是。规范已经说得很清楚,针对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框架梁。4.14、关于二阶效应问题问:在无侧移框架中,二阶效应主要为轴向压力在产生了挠曲变形的柱段中引起的附加弯矩吧?答:对。问:所谓考虑二阶效应的整体结构弹性分析方法中,目前程序是否能考虑包括构件的?一般好像只能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即P-效应。如果是这样,进行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后,对构件截面设计还是应该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来估计效应。在考虑二阶效应时,对所有一类构件统一刚度折减系数是否合理?在极限状态下,同一类构件不可能同时开裂。而且不同构件不一定是在同一荷载工况下进行设计的。刚度折减后,计算的地震作用会减小,分布规律也会变化,这个时候的地震作用是弹性下的还是弹塑性下的?规范的各项指标,如弹性位移应该怎么控制。觉得有点乱。答:考虑二阶效应的整体结构弹性分析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在结构设计中使用要慎重,一般仅作为比较计算用。4.15、关于装修对柱子的影响问:装修中开槽工人为了走水管,“从厨房到卫生间”需要经过客厅,在墙面上开槽,开槽时在室内承重的一根柱子上端(与梁接触的地方,但是没有碰着梁)开了槽,也就是柱子的四个侧面,有俩个侧面被横向开了槽,槽子较深,破坏了钢筋的保护层,露出了里面的钢筋(可以看见五根主筋,俩根箍筋),槽子宽约15cm左右,深达钢筋,长度即为柱子的半周长。我爬上去看了,所有的钢筋都没有损伤,只有一根主筋上有俩个浅浅的凿痕。这么做有没有危险,要采取什么处理措施?答:这样做肯定不好,因为其破坏了柱子的混凝土保护层,对构件的轴向承载力有影响,对构件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钢筋进行保护,关于是否有危险很难说,这要看原设计中轴压力的大小及环境的影响。4.16、关于最小配筋率问题 朱教授,我看了你编写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有些内容不是很理解,特向你请教:1、梁的配筋率计算方法(书里494页),第9.5.1.4中二.设计建议第3点:根据GB50010-2002表9.5.1条规定的注(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