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市场调研报告.doc_第1页
智慧城市市场调研报告.doc_第2页
智慧城市市场调研报告.doc_第3页
智慧城市市场调研报告.doc_第4页
智慧城市市场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城市市场调研目录一、专家对智慧城市的解析3二、智慧城市的应用组成42.1智慧交通52.2智慧医疗72.3智能电网82.3其他应用组成9三、我国部分在行动的城市93.1北京93.2上海123.3广州143.4无锡143.5深圳16四、典型IT企业投身智慧城市建设174.1IBM174.2中国电信174.3神州数码17五、各国的智慧城市代表185.1新加坡智慧医疗185.2瑞典智慧交通185.3德国智慧能源185.4巴西智慧公共安全18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新的挑战:人口膨胀过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交通拥挤不堪,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最为头痛的难题;环境污染严重,全球8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资源消耗过度,城市消耗了全球75%的资源和能源;安全隐患明显,各类事故不断发生.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种“城市病”与日俱增,城市管理难度加大,集中考验着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政府对智慧城市的需求无处不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日前表示,现在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感受越来越深刻。业界专家表示,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建设全新的城市“大脑”系统,通过信息产品的应用建立智慧系统,大量的智慧系统构建成智慧城市。如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大智慧统领城市发展,每个城市都要作出回答。一、专家对智慧城市的解析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认为,现在全球都面临着严重的城市问题,再加上人们生存空间狭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充每个人的活动范围,这种城市发展的矛盾就更加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正处于城镇化急剧变革的阶段,从最近二三十年来看,生存空间问题带来了各方面的连锁反应,不仅存在能源方面的问题,公共安全、环境污染、水资源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显而易见的是,很多的问题已经难以用传统的手段加以解决,必须借助智慧战略从更高的层面上加以梳理和改善。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钱志新认为,智慧城市为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从传统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首先,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化将是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提升的新引擎。同时,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的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智慧设备等将形成城市整体智慧产业链,由此带动智慧产业加快发展。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座百万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将使城市的发展红利增加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智慧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指出,“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城市。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城市都开展了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化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增长、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不断完善。钱志新认为,建设大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从智慧基础设施抓起,组织各方力量强力有序地推进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作,使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下一轮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心应该是智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量数据库、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等的建设。二、智慧城市的应用组成2.1智慧交通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Tranbbs近日发布了2011年第三季度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投资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Q3季度千万级项目共有57项,环比增加43%,合计市场规模13.8亿,环比增加19%。千万级项目在总体市场规模中的比重呈增加状态。2011年前三季度千万级项目合计已达到127项,超2010年全年千万项目69项;合计市场规模也已达到36.4亿,超2010年全年千万项目市场规模65%。从项目采购内容构成来看,只针对一个细分服务或产品进行采购的项目共有79项,其中项目数量最多的采购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与设备领域,共有16个千万级项目,合计金额达到7.5亿,占千万级项目总金额的21%。从项目地域分布来看,江苏、北京、广东、辽宁、浙江位居千万项目总规模前五位,合计占全国千万级项目规模的50%,是千万项目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从千万项目金额分布区间来看,1000-1999万之间的项目最多,共有69项,合计金额9.3亿。大于5000万的项目总计金额最多,达到11.3亿元,共有16个项目。从中标企业分布来看,共约有80家企业分享了127个千万级项目。除了传统智能交通企业之外,更多的企业是只中过一个千万级项目。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产品,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研究和生产状态,究其原因来讲,其主要原因是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交通运输通信协议的规范或标准,导致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研究所、公司和生产厂家形成各自为政的研究和生产局面,各交通系统的信息的全面集成整合是目前的一大难点。要尽快制定我国自己的智能交通运输通信协议规范标准(C-NTCIP)的观点,并具体提C-NTCIP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思路和具体工程实施的网络组网方案,实现整个交通领域内所有交通手段的信息系统大集成方案。(附件1:中国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大集成方案)目前物联网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停车收费: 附件2:RFID停车场不停车收费智能化管理系统特种车辆管理:附件3:出租车RFID电子标签防伪系统解决方案,附件4: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车辆自动识别及防盗系统解决方案:城市交通:附件5:无锡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感知公路”工程停车场管理:附件6: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城际交通:附件7:交通一卡通制卡系统解决方案2.2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附件8:物联网:医疗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远程医疗、重症监护、病人识别、医疗器械管理、医疗垃圾管理、药品管理、新生儿管理等(附件9:基于Wi-Fi定位技术的医疗卫生解决方案、附件10:医疗废物RFID监控管理系统、附件11:RFID药品仓库管理系统)2.3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附件1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今天举行的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说,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发展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国家电网2015年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作为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重要平台,代表着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特点,将综合集成特高压等先进输电技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云计算等高性能计算与控制技术,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紧密融合,成为功能强大、连接广泛的智能服务体系。未来5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资2500亿美元,建设联接我国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用电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结构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安装智能电表2.3亿只。设施监测:附件13:国家电网电力巡视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远程抄表:附件14:GPRS电力远程抄表系统解决方案2.3其他应用组成智慧政务智慧建筑:附件16:智能大厦:立方一卡通越洋广场案例智慧物流:智慧水利:智慧环保:附件17:基于ZigBee 技术的无线环保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智慧旅游:智慧校园:附件18:基于RFID的家校通智能管理系统方案智慧家居:附件19:物联网智能家居应用方案三、我国部分在行动的城市3.1北京积极推进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建设,在“十二五”初期,通过重点领域示范工程建设,初步建立本市应急系统物联网应用体系,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科学应对的能力,推动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自主产权的创造,创新应用服务模式,带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到“十二五”末期,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城市安全运行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物联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总体框架与技术架构。总体框架。根据本市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现状,结合数据实时获取、预测预警、智能研判、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和辅助决策等需求,提出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1+1+N”的总体框架(见图1),即:一个市应急指挥平台、一个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多个由部门和区县建设的物联网应用管理系统和平台,规范全市物联网应用建设,实现城市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的有机结合。其中,市应急指挥平台作为全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的综合指挥平台,接入全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物联网信息,进行汇总和综合展示,为市领导全面掌控全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情况提供服务,为开展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是市应急指挥平台获取各单位物联网信息的总渠道,也是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共享交换的总枢纽,实现各类物联网信息的规范接入、有效整合,支撑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各部门、各区县建设物联网应用管理系统和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感知设备,实时获取物联网管理对象的感知信息,进行实时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技术架构。结合物联网“感、传、知、用”的应用特征,提出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架构(见图2),即:以标准规范与运行管理、信息安全与容灾备份为保障,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三个层面,确保各单位相关数据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本市应急系统物联网应用“一盘棋”。其中,感知层主要利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等感知设备,实时获取物联网管理对象感知信息;网络层主要通过各类相关网络,特别是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和无线宽带专网的建设和应用,对感知信息进行安全可靠传输;应用层主要是运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对获取的物联网信息进行共享整合、智能分析和处理控制,通过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支撑本市相关单位业务工作,服务市领导科学决策。示范工程按照总体目标要求,从“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工作迫切需要、领导和公众广泛关注、基础好、见效快”的角度出发,确定建设10项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市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建成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针对重点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监测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创新管理模式奠定基础。(一)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物联网应用辅助决策系统工程。(二)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三)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综合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四)“城市生命线”实时监测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五)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六)“政治中心区”综合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七)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八)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道路交通畅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九)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抢险车辆卫星定位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十)区县和社区综合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附件20:北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建设总体方案)3.2上海未来三年,围绕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推动相关企业重点实施宽带城市、无线城市、通信枢纽、三网融合、功能设施5个专项,落实完善规划体系、规范建设管理、强化机制建设3项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上海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围绕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重点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运行安全、智能交通、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四个中心”建设、“两化”深度融合8个专项,促进城市运行管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围绕构建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实施云计算、物联网、TD-LTE、高端软件、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NGN)、车联网、信息服务8个专项,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发展。围绕构建可信、可靠、可控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实施信息安全基础建设、监管服务、产业支撑3个专项,落实信息安全综合监管、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3项重点任务,确保信息安全总体可控。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发挥政府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围绕重点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新兴技术应用,突出信息共享和深度挖掘,大力推进以信息感知、业务协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智能应用,通过应用示范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使城市运行更安全、经济发展更协调、政府管理更高效、公共服务更完善、市民生活更便捷。重点专项一:城市建设管理。重点专项二:城市运行安全。重点专项三: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四: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专项:物联网。坚持高端发展、差别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发挥和提升现有通信和广播电视网络支撑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创新商业发展模式,推进物联网产品制造与信息服务业协同发展,带动形成物联网应用市场和相关产业链,提升上海在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引领地位。关键技术研发。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物联网发展专项,支持本市企业积极承担物联网(传感网)相关任务。深化实施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物联网专项,重点支持先进传感器、网关芯片及产品、短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及模块、核心控制设备等的研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用示范推进。争取成为国家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化试点城市。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楼宇节能、社区智能安保、医疗废弃物监控、服装行业应用、机场电子围栏(二期)、数字医疗、精准控制农业、危化品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智能水网、智能电网、灾害预警、智能交通、电子口岸等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建设短距离无线通信关键技术测试、无线通信节点极低功耗共性技术开发、微机电系统(MEMS)集成制造技术等平台,提供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以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产业集聚为重点,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建设嘉定“上海物联网中心”,重点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建设浦东等区县的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产品生产和后台运营支撑服务;建设杨浦等区县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重点推进应用示范和人才培训。(附件21: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3.3广州着力打造城市信息化基础工程。推进交通、空港、港口、电网、水利、城管、环保、国土、园林、气象等十大智能工程,打造天河智慧城、南沙智慧岛,建设珠江新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广州新城等智慧城市示范区,带动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泛在网络体系。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高性能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海量信息资源中心、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构建覆盖全市、高速互联、安全可靠和业务融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宽带光纤接入网、有线数字电视网和数字集群通信网,强化广州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功能。积极发展“物联网”,实施光纤到户和无线城市工程,实现宽带网络随时随地随需接入,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共享和应用能力。(附件22: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3.4无锡到2012年,以相对成熟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和项目为切入点,基本建成我市感知电力、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医疗、感知水利、感知工业、感知农业、感知物流、感知家居、感知安保、感知园区等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行业和领域信息化进程。到2015年,在全面建成我市感知系列应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大规模推广成熟的物联网行业应用和公众应用,初步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先行区。(一)着力发展物联网技术1.新型传感器及传感节点研发技术2.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3.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4.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5.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二)大力培育物联网产业1.物联网核心产业。2.物联网支撑产业。3.物联网带动产业。(三)全力推广物联网应用1.建设感知工业、感知农业、感知物流等物联网示范工程。2.建设感知电力、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水利等物联网示范工程。3.建设感知医疗、感知安保、感知家居、感知园区等物联网示范工程。(四)努力搭建物联网平台1.建设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2.建设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平台。3.建设物联网技术标准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4.建设物联网学科体系和人才服务平台。5.建设物联网投资融资服务平台。(附件23: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3.5深圳到2013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服务体系完善、应用模式可持续、产业发展领先的物联网技术、产业和应用先导城市,物联网产业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1.技术创新:组建一批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和检测技术平台,构建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为物联网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物联网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参与完成20项以上国际、国内标准草案的编制。以突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为目标,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项目,在传感器和信息终端、网络传输、应用服务等三个领域新增超过80项专利和成果。2.产业集群:打造物联网产业园,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企业,扶持一批具有领先商业模式的物联网运营和服务企业,聚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技术高端的专业企业。组织我市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有效形式,实施一批物联网产品和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物联网核心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12家,超亿元的企业达35家,物联网上市企业达到3家以上。3.应用示范:围绕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物流、交通、医疗卫生、政务应用等重点行业,以及家庭/社区等消费领域,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应用模式,将深圳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区。附件24:深圳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四、典型IT企业投身智慧城市建设业内人士表示,建设智慧城市,要着重在基础设施、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3个方面进行突破,投身智慧城市建设将为IT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4.1IBM据悉,IBM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与超过2000个城市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智慧城市项目的合作,而正是基于这种合作得来的经验,IBM日前推出了IBM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解决方案。IBM软件集团行业框架销售全球副总裁Meenagi Venka表示,所有城市都是由众多系统构成的,这些系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智慧城市智能运营中心能够从整体上识别城市行为,使城市据此作出更协调、更及时的决策。2011年IBM中国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集中在六大领域,即安全问题、电力、医疗卫生、水资源管理、交通以及服务型政府。4.2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尝到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甜头。根据福建省政府和中国电信签订的协议,“十二五”期间,双方将以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做大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