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制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制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制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制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制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B 51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T XXXXX2016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制种技术规范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roodstock of the Pacific whiteleg shrimp Guihai No.1 2016 - XX - XX发布2016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 XXXXX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赵永贞、陈晓汉、谢达祥、张彬、刘青云、李强勇、陈秀荔、李咏梅、洪传远。13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制种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桂海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1-2012)制种的环境条件与隔离防疫、设施、亲虾培育与幼体孵化、苗种培育、种虾养成、病害防控及收获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规模化终端苗种繁育的父母代亲本扩繁和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标准NY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 2002 中国对虾配合饲料DB45/T 250 无公害食品 南美白对虾繁育技术规范DB45/T 1224 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亲虾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制种 用于规模化终端苗种繁育的父母代亲本的繁育和养殖过程。4 环境条件与隔离防疫按DB45/T 250执行。5 设施5.1 制种车间包括亲虾培育、养殖、孵化、育苗间,具有调温、调光、通风、防雨、抗风暴功能,内设各种水池。面积为25 m2100 m2,深0.8 m 1. 8 m,半埋式,正方形,池内角为弧形,池底为浅锅底形,具中央排污孔。进排水管、排污管的规格应满足每小时进排达水池容积的1/2以上。5.2 饵料车间分为动物饵料车间与植物性饵料车间,间隔一定距离分开建造,防止污染。育苗水体、植物性饵料培育水体二者体积比为102 或101。5.3 配套设施供水、电、气,供暖、制冷以及废水处理系统按DB45/T 250执行。5.4 孵化与育苗装置5.4.1 孵化与育苗桶无毒不透光桶,具有控温和增氧装置,桶及控温和增氧装置易于清洁。孵化桶底内径70 cm 140 cm、桶口内径80 cm 160 cm、深80 cm 120 cm,育苗桶底内径40 cm 180 cm、桶口内径50 cm 200 cm、深80 cm 120 cm。5.4.2 辅助工具各类幼苗观察器、日常管理用的换水器、虹吸管、塑料桶、水勺;清洗池子的板刷、扫帚,出苗工具及虾苗包装工具等;用于生物学观察的显微镜、解剖镜以及水质分析试剂盒。6 亲虾培育与幼体孵化6.1 种质来源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品种的祖代选育家系。6.2 亲虾培育6.2.1 亲虾选择按DB45/ T 1224执行。6.2.2 亲虾催熟6.2.2.1 培育条件亲虾培育车间培育池水温26 28 ,水温升降的日波动幅度控制在1.0 之内;盐度2732;pH7.98.3;溶解氧5 mg/L 以上;光照强度控制在50 lx 200 lx,避免光线直射。6.2.2.2 培育密度雌雄虾分池培育,雄虾12 尾/m2,雌虾10 尾/m2。6.2.2.3 饵料与饲喂采用质量符合SC 2002的亲虾专用配合饲料饲喂亲虾,一般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01.2,日投喂4次5次,投饲量视摄食情况适当调整,以投喂30 min 内采食完为宜。6.2.2.4 水质管理使用循环水系统或者每天换水100,并及时清除残饵和虾壳,氨态氮、亚硝氮均应0.5 mg/L、硫化氢浓度5 mg/L,保持水质良好。6.2.2.5 雌虾眼柄摘除与养护在亲虾交配前3 d5 d,用镊烫法摘除雌虾单侧眼柄。摘除眼柄期间水质应严格消毒,摘除眼柄后的3 d 内停止投饲、不换水,并每天泼洒聚维酮碘0.5 mg/L 。6.3 交配、产卵与孵化6.3.1 交配、产卵和孵化地点把性成熟的雌虾与选配的雄虾进行人工授精或放入选配的雄虾培育池进行自然交配,把完成交配的雌虾单独放入预置在孵化池中的孵化桶中产卵和幼体孵化。6.3.2 交配原则交配个体所属家系间应具有相近的养殖性能和较远亲缘关系。6.3.3 交配方式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雄虾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亲虾性腺发育状况按照DB45/T 1224执行。6.3.4 产卵与孵化6.3.3.1 孵化用水向孵化装置中注入总容积80%的孵化水,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要求,盐度2732,pH 8.28.4,溶解氧5 mg/L以上,水中添加1 mg/L维生素C。6.3.3.2 孵化环境把完成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雌虾放入孵化装置中,每个孵化装置放1尾,保持孵化环境黑暗且安静,孵化过程中水温控制在30 0.5,充气呈微波状,以幼体不下沉为宜。6.3.3.3 孵化情况检查完成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后的16 h20 h内,捞出雌虾,检查雌虾排卵率、孵化率以及幼体质量等情况并记录。6.4 日常管理按附录A执行。7 苗种培育7.1 水质条件符合GB 11607和NY 5052要求。盐度2732 ,pH 8.28.4,溶解氧5 mg/L 以上,水中添加1 mg/L 维生素C。7.2 培育环境苗种培育装置中注入过滤海水,充气呈微波状,以幼体不下沉为宜;无节幼体阶段水温维持在30 0.5,蚤状幼体至糠虾幼体阶段水温维持在31 1,仔虾阶段后水温维持在25 32 ;光照控制在1000 lx 3000 lx。7.3 无节幼体选择采用聚光法选择发育同步、健康活泼、体表干净、刚毛笔直、体色呈微乳白色且能在30 min内聚集至水中聚光点的无节幼体,经平衡温差后投入苗种培育装置中培育。7.4 培育密度无节幼体10 万/m315 万/m3。7.5 投饵管理7.5.1 开口料投喂时间无节幼体N4N6期。7.5.2 饵料种类卤虫、牟氏角刺藻或纤细角刺藻。7.5.3 投喂量苗种培育各阶段投喂量见表1。表1 虾苗培育各阶段投喂量表发育阶段水体中角刺藻浓度个/mL冰鲜卤虫每次投喂浓度个/mL 日投喂次数无节幼体120103 150103 00蚤状幼体1-2期150103 200103 00蚤状幼体3期起1 25糠虾幼体1期100103 120103 2 35糠虾幼体2期3 45糠虾幼体3期455仔虾1期仔虾8期50103 个120103 4 h内吃完57.6 幼体发育检查定期检查幼体的健康状况、摄食和发育情况,并据此对幼体培育的日常管理进行调整。幼体质量评价参照附录A表A8。7.7 水质控制每天检测氨氮、亚硝氮和硫化氢的浓度以及pH值,氨态氮、亚硝氮均应0.1 mg/L、硫化氢浓度5 mg/L,氨氮0.3 mg/L,亚硝酸盐0.1 mg/L,硫化氢(H2S)0.01 mg/L。8.4.2 水质调控放苗后20 d30 d 内,水位维持0.5 m。虾体长达7 后开始换水,视水质情况每天换水5%10%。虾体长达10 后,水位应保持1.0 m 以上,视水质情况每天换水15%25%。换水方式为边排边进,排水的速度不宜过快,增氧机全天处于开启状态。根据水质特征定期泼洒芽孢杆菌、EM菌、光合细菌、硝化(反硝化)细菌等益生菌、沸石粉、麦饭石等水质调节剂。8.5 日常管理按照附录A执行。9 病害防控9.1 切断病原传播途径9.1.1 设施用具消毒苗种繁育使用的水池及用具,在使用前应用20 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 min 以上,清洁水冲洗干净后备用。9.1.2 用水消毒养殖水体用150 ppm有效氯含量不低于10%的次氯酸钠溶液彻底消毒6 h以上,用15 ppm Na2S2O3中和水体中残余的氯,曝气6 h 以上备用。9.1.3 人员及外来物品工作人员进入车间须穿经紫外线或熏蒸消毒处理过的工作服;杜绝活体饵料生物和霉变饲料进入车间。9.1.4 病毒检测每月对养殖的虾苗或亲虾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Taura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和黄头病毒(Yellow head disease virus,YHV),以及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和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BP)抽样检测1次。9.2 建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防疫检疫制度,饲养管理制度,水处理、换水、排污以及水质监测管理制度,用药管理制度。9.3 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要求,药物残留限量符合NY 5070要求。9.4 数据测定与记录每天测量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每10 d测量水中氨氮和硫化氢等水质要素;每10 d取样测量一次对虾体长、体重,每次测量应在50 尾以上;定期估测对虾存池量;建立养殖生产日志,具体参照附录A执行。10 收获按DB45/T 1224执行。附录A(规范性附录)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父母代亲虾繁育和养殖生产管理规范A.1 场地管理繁育和养殖场要有效保持封闭状态,外来对虾产品以及其他虾场使用的工具、饵料等生产资料严禁带入良种场。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专用服装和鞋子,并用75%医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用1mg/L次氯酸钠水对工作鞋进行消毒。A.2 用水管理设专人负责培育系统的各级水处理,包括天然海水的抽提、蓄水池的沉淀消毒、过滤塔的过滤消毒、清水池向各车间的管道输送以及废水净化处理。每天对各车间的水质进行检测、记录。A.3 人员管理明确育苗场负责人、技术人员、工人等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A.4 投入品管理A.4.1 入库管理饲料、药物等投入品存放的仓库应保持清洁、整齐,温度、湿度符合产品规定的贮藏要求;贮存物不能直接放在地面,须有垫板;药物、原料、成品、半成品分库放置,专人管理。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阳光直射、雨淋、撞击和温、湿度大幅度变化。物品购回后,经保管员验收合格方可入库并造册登记。A.4.2 出库管理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实行购进、贮存和领用的管理、登记制度。饲料、药物的购进与领用应当填写饲料购进与领用登记表、药物购进与领用登记表,见表A、表A2。表A1 饲料购进与领用登记表日期饲料名称包装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保质期采购人采购来源、经销联系人及电话验收人领用人领用日期表A2 药物购进与领用登记表日期药物名称包装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号兽药批准文号主要成分保质期采购人采购来源、经销联系人及电话验收人领用人领用日期A.4.3 使用管理A.4.3.1 用药管理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要求。保存全部用药记录,记录内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的要求,详见表A3。表A3 用药记录表序号时间池号药 物 名 称药物生产单位用 药 目 的用 量浓 度处方人 施药人用 药 效 果备 注A.4.3.2 饵料使用管理饲料的使用应符合NY 5072的要求。A.5 亲虾培育管理A.5.1 日常工作流程7:00 巡查亲虾培育池,检查水质8:00 对亲虾培育池进行排污、第一次换水、性腺检查、成熟雌虾放入雄虾池(暂养桶)9:00 第一次投喂12:00 第二次投喂15:00 第三次投喂16:00 第二次换水刺激亲虾交配18:00寻找交配雌虾放入产卵桶(人工授精,并将授精成功的雌虾放入产卵桶)19:00 第四次投喂23:00 第五次投喂(蚝蛎)。A.5.2 管理记录做好亲虾入池、日常管理、催熟、产卵孵化情况记录,见表A4表A7。表A4 亲虾入池记录表来源雌虾雄虾运输水状况虾池水状况成活率总数活虾总数死虾活虾总数死虾活虾DONH3-N水温PHDONH3-N表A5 亲虾日常管理记录表催产池号:日期投 喂水 质 管 理备注时间数量时间水温pHDONH3-N表A6 交配与产卵记录表诱导池号:日期时间雄虾标记雌虾标记产卵孵化桶号孵化情况备注表A7 产卵孵化记录日期时间种 虾 个 数产卵数量无节幼体数量入育苗桶号备注标 记产前体长/体重产后体长/体重精荚情况卵巢颜色返回催产池号A.6 育苗管理A.6.1 日常工作流程7:00 检测水质;收集无节幼体8:00 换水、藻类和丰年虫计数与投喂9:00 幼体镜检、健康评估12:00 藻类和丰年虫计数与投喂16:00 藻类和丰年虫计数与投喂;幼体镜检、健康评估20:00藻类和丰年虫计数与投喂24:00 藻类和丰年虫计数与投喂。A.6.2 幼体质量评级标准见表A8。表A8 幼体质量评分参照标准表级别运动方面液态肠容物黏附物坏死(黑化)畸形色素沉积肠容物(不适用于无节体)原生动物或鞭毛菌1非常活跃。无液泡。无。无。无。无颜色或色素体。饱并且拖粪100%。无。2相当活跃的运动,健康。5%10%小液泡。非常少,只有刚毛和棘刺上有,覆盖面积小于5%。轻微,仅见于附肢尖端,占5%10%。轻微畸形,棘刺和刚毛轻微弯曲。非常轻微,几乎观察不到色素。60%90%。非常轻微,感染面积1%5%3适中的运动,但不活跃。10%40%小液泡。覆盖面积5%10%。附肢和部分身体感染,占10%-30%。轻微,刚毛,额剑或棘刺弯曲。轻微,一处色素斑。30%60%。轻微,感染面积5%10%。4行动迟缓,运动弱。40%50%中等液泡,某些较大。覆盖面积10%30%。附肢和身体感染30-60%。中等,刚毛或棘刺折断或缺失,附肢,尾或甲壳变形。中等,多于一处色素斑。10%30%。中等,感染面积10%30%。5运动非常弱,只颤动不前进。60-90%中等和较大液泡。严重黏附,已经明显影响幼体活动,覆盖面积30%60%。附肢和身体感染60%90%。重,刚毛或棘刺折断或缺失较多,附肢,尾或甲壳变形。重,全身都有色素斑。几乎空肠,5%10%。重,感染面积30%70%。6不动,死亡。充满许多大液泡。已经被黏附物覆盖60%100%。整个身体感染(死亡)。严重侵蚀,腹部收缩,甲壳或身体肿胀或不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